“弘一法师”李叔同剃度出家仍心系国家,遗世却又独立,他这种做法合理吗?

作者&投稿:针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李叔同最后会选择出家?期间他遭受了什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出身富贵世家的李叔同,是李家唯一的儿子,家里信佛,他从小就沐浴在佛法的熏陶之下,这跟他以后出家也有关系。小时候,家境殷实的他,无忧无虑,吟诗作对,风流不已。


李叔同天资聪慧,五岁时读《昭明文选》能朗朗成诵,被誉为神童。后来李叔同东赴日本求学,他学油画、演戏剧,都干得很出色。他在日本也遇到了一个深爱的女人,雪子。
再后来,学成之后,他携雪子归国。可是在做了几份工作之后,家道中落,朋友离散。
半世繁华,半生风流,随着这些落败离别,随风而逝,他的心渐如止水,年幼的佛声在他耳畔不时回旋,佛法的教诲,让他的心格外宁静。于是,他离别日本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出家的道路。


34年青灯古佛,弘一大师每天活在极度的自律中,饱尝执着之苦,却又时刻在对抗“我执”。
作家林语堂这样评价李叔同:“他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不得不说,他是一位高僧,他慈悲对待万物,以弘一法师之名为后人所熟知,所敬仰。

弘一法师,也就是民国著名的文艺家李叔同,1918年,李叔同削发为僧,震惊了民国文坛。林语堂曾说,“这个遗世而独立的人,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了红尘之外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震动呢?因为李叔同怎么看都不是能够出家的人。
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他家算是天津的巨富,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几岁家庭变故,和母亲搬到上海生活,他家在上海有钱庄,所以早年生活相当阔绰,加上个人有颇有才学,不久就成了上海滩的风流公子。
我们熟知的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他写的这首歌,这分明是一个深情款款、才气纵横的人。
李叔同在民国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不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书法、金石篆刻、还有西洋的绘画、音乐、话剧、他都领风气之先,几乎每一样都做到了极致。
这样的风流才子突然出家,过上了“青灯黄卷伴古佛”的生活,让当时的人是无比的惊讶的。
那么为什么李叔同一定要出家呢?众说纷纭,无外乎三个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他因为家境逐渐破败,心灰意懒,走投无路才出家,但是这个说法在当时的李叔同身上显然不妥,李家的钱庄生意是逐渐越来越不行了,但李叔同在从日本留学归来已经成名,随手写一幅字,画一幅画,生计是没有什么什么问题的,李叔同也肯定不是像当时一般的穷苦大众因为生活和物质上的问题才出家的。
第二种说法,说李叔同的儒家理想破产,对辛亥革命之后的现实失望,才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李叔同出家后做了很多爱国护生的事迹,从未间断,这种入世的精神很多儒学者都未必做得到,怎么能说是理想破灭,厌恶现实而出家呢!
第三种说法,是李叔同的学生,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的,他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层是物质生活,一般人停留于此,第二层是审美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李叔同是抛弃了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直入顶层去追求灵魂生活去了。这个解释对于佛教徒来说很容易理解,也会觉得很圆满。但是,普罗大众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隔膜,但这个是相对靠谱的。
另一种解释是,从八字命理上来看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何出家:
弘一大师八字:
庚辰丙戌乙酉庚辰
大运: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七岁起运)
典型杂气化气,又弃命从杀的格局,乙酉庚辰合金气,月令也化为金气,早运水土运势无碍,一到寅运,合月令而逆局,天地之间难独立,遂削发为尼,入红尘之外。事实上弘一法师也是在37岁那年刚要交寅运便出家为僧了。也是在壬辰运冲破月令而去世。
即使弘一法师不出家,他37岁之后的人生也不容易过,多阻滞和磨难。也是命理使然。
弘一法师所作
弘一法师修习的是戒律极其森严的律宗,这个佛教派别其实已经断绝了几百年,直到弘一大师才复兴,这一派讲究戒律非常严苛,生活相当艰苦。据弘一大师的弟子丰子恺回忆,弘一大师每次到他家做客,他在坐藤椅的时候都要先轻轻摇动,然后缓缓坐下,每次都是这样,丰子恺问他为何这样?
弘一大师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条之间,也许会有小虫藏在里面,我突然坐下去,怕把它们压死”
弘一大师就是这样严肃认真到了极点的人,这样悲天悯人,严守戒律的一代高僧大德。其一生不仅是对音乐、书法、篆刻、话剧、诗词,有贡献,更体现在弘一大师出家后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甚至振兴了几百年衰颓的律宗一派。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正式出家为僧,法号弘一。
有多少人震惊嗟叹其少年才俊,而扼腕叹息,有多少人不理解他据妻子与庙门外,当其一世盖棺定论,才知其崇高伟岸。
而人为什么会出家?或人为什么要做一件奇怪的,不易被人理解的事情?
出家的人原因种种,他可能就是单纯的佛缘深厚,他可能有一天通灵了,他可能真的是看破红尘觉得人生无意,他可能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都无可妄议。
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外人总会有千奇百怪的解读,你觉得他是心灰意冷,人生疲倦,或是想更上一层楼。不论是善意的,恶意的,低俗的,或高尚的,为了猎奇的,这都是通用的,别人能够轻易理解的理由,或许到头来,这些都是强词夺理。
事实上,每一个人生奇迹的背后,何尝又不是一个个性使然的奇迹呢?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深深的根植在他个人秉性的原因和他要达到的“果”,可能无法用任何一个他人能轻易理解的苍白理由来解释。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春天草木中的一阵颤动,将比所有博学者,教会人们更多的道德善恶”
为什么呢?因为草木的任何一次颤动,都有无数的变量。而简单的道德善恶评判,和一般印象感觉的武断评价都不够客观。
因此,对于他人的个性和选择,解释过多往往都很多余,我们学会欣赏和尊重就好。

李叔同的一生是动荡坎坷的,其自幼聪颖超群,博文强记,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入学南洋公学,其老师是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李叔同在21岁时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剃度为僧,遁入空门。在寺庙中潜心研习佛学的同时对当时的国家政治也十分关心,并在国家危急之时挺身而出。

一、弘一法师的由来

李叔同在其东渡留洋回来后,便开始了带发修行。其自幼出生时,家中便常有人去念经,由于小时候的长期侵染,导致对佛学学习颇有兴趣。此外,其家人多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叔同从小就接受这样的观念,与家人一起作者善事,尽管小时候的他尚未知道寺庙与出家是何种感受,可在耳濡目染中也对佛门有着特殊的情感。李叔同的父亲在其年幼时候去世,过早的体会过生离死别与人间冷暖的李叔同也让其从小就成魔寡言,内心的悲凉让其走向了空遁的世界寻求一丝温暖。26岁时出国留学在寺庙中感受到了僧人的生活让其舒适,故决定遁入空门,不再问世事。

二、遗世独立

李叔同的出家不仅仅是在对佛法的研究上,更多的是在对国家形式的全面了解与掌控,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他号召了寺庙内的僧人们做起防护,应对外来侵略。他主张将救国与念佛相结合,为表决心还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殉教室”,为了弘扬佛法常常置生死于不顾,在抗日期间一度参加各种演讲,宣扬佛法,奋起抗日,他的高尚气节也一度让民众激起了抗日的决心与激情。李叔同的高尚情操也体现在对日本人的劝降不屈不挠,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李叔同的独立遗世体现在他对自己的生命的认识与家国情怀的统一,在面对国家大事上能够有自己的态度,对人生地坚定是其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文明。

李叔同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更多的就是其在思想之上的独立与面对人生地笃定态度,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中还能保存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完全合理的啊,出家是他自己的选择,心系国家代表他的爱国之心

我觉得这种做法其实是挺正常的,因为他虽然剃度出家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不能够关心国家时事,所以这种做法合理的。

他这种做法还是合理的,当了和尚谁说一定要与世隔绝了,也是可以心系国家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剃度出家仍心系国家,遗世却又独立,他这种做法合理吗...
一、弘一法师的由来李叔同在其东渡留洋回来后,便开始了带发修行。其自幼出生时,家中便常有人去念经,由于小时候的长期侵染,导致对佛学学习颇有兴趣。此外,其家人多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叔同从小就接受这样的观念,与家人一起作者善事,尽管小时候的他尚未知道寺庙与出家是何种感受,可在耳濡目染中也...

李叔同剃发成为弘一法师的真实原因,学生丰子恺用3句话说明白了_百度知...
可她却这样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作家林语堂也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李叔同,俨然是那个时代杰出文人心中的偶像,也是文化先驱。 李叔同的前半生,才高八斗,享尽...

李成蹊李成蹊(弘一法师)
1918年,李叔同剃度出家,法号演音,号弘一,后成为南山律宗的重要复兴者。他倡导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净士为果的佛学体系。弘一大师在福建期间,面对民族危机,积极弘扬佛法,鼓励僧众爱国爱教。他整理佛经,撰写学术文章,如《香奁集辨伪》,并为泉州的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撰写对联和庵记...

弘一法师是谁?
弘一法师是李叔同。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

城南送别创作背景
1913年,许幻园因时局变换突然离开了上海,当时大雪纷飞,李叔同在窗外看着许幻园越走越远的背影,深感友情难忘。他默默地转过身,写下了这首《送别》词。多年后,李叔同剃度出家,法号弘一法师。这首《城南送别》歌曲,反映了李叔同的友情、人生和离别的感受,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

弘一法师是谁
弘一法师是李叔同。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

一代大儒是高僧“弘一法师”吗?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皈依三宝。名演音,号弘一。精研佛法,潜心律学,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高僧。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留下墨宝"悲欣交集",在泉州圆寂。丰子恺: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

弘一法师何处圆寂?
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

李叔同(弘一)为什么要出家为僧?
这种巨变,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亦即是人的变化,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

如何评价弘一法师的字?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文学家、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学贯中西、僧俗翘楚。为人善良悲悯,为僧智慧圆通、功德圆满。是世间少有的奇才。所以...

历城区15965243671: 李叔同出家后他的爱国情怀减弱了么? -
冯虏雪孜: 这个问题 其实应该来说是没有的 一个人出家后心中的初衷怎么会变呢 现在人大多将南怀瑾与李叔同相提并论 其实我觉得不一样 因为南怀瑾前辈大多涉及佛学 哲理 李叔同前辈则是国家 政治的方面 只不过后来出了家而已 所以 应该是没有减弱的~

历城区15965243671: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要出家? -
冯虏雪孜: 关于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只能说是天性使然.这与李叔同从小的经历和环境以及个人修养是分不开的.在其弱冠之年,已经是一个精通书画戏剧金石音乐的全才.或许出家做和尚是很早就在心里萌生的念头.比如说在李叔同的挚友夏丏尊先生看到李叔同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像一个和尚,而与他的职业,老师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生气的对他说,“你这样子,还不如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微笑不语,其实在他心中早就有了坐和尚的想法. 所以说李叔同出家的原因是看破红尘也好,弘法救国也好,在尘世的精神所得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也好,这都是片面的.要是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做了和尚,别人问你为什么要做和尚,你也把原因说不全.

历城区15965243671: 弘一法师是谁?他是不是叫李叔同?
冯虏雪孜: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

历城区15965243671: 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生平 -
冯虏雪孜: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中文名: 李叔同 别名: 弘一法师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880年10月23日 逝世日期: 1942年10月13日 代表作品: 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

历城区15965243671: 李叔同,弘一法师 -
冯虏雪孜: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平湖有他的纪念馆,后人很尊敬他.望采纳谢谢

历城区15965243671: 求一篇关于对李叔同的200字的评价!! -
冯虏雪孜: 所以,对于李叔同的出家,正如丰子恺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一文中所说“李先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因为,无论他是所在.他自己就是一丛菊,一片霞,一轮月.一月当空,千...

历城区15965243671: 弘一法师的真名叫什么,他在哪里圆寂的知道的请告诉我!!
冯虏雪孜: 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

历城区15965243671: 李叔同为何出家?
冯虏雪孜:我认为李叔同出家的真正原因是本人追求真理的精神所至,这也是他年轻时艺术就能够达到巅峰的原因吧!古今有多少人沉浸在名利之中不能自拔,不是说看破就看破的,而且他选择的是竟然是律宗,是所有宗派中最苦的了.其宗旨就是想弘扬佛法!真是让人敬佩啊!恩是的,像这样子的大师现在不多见了.

历城区15965243671: 李叔同为什么剃度为僧? -
冯虏雪孜: 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断食期间亲身体会到了佛法的可行性,证悟了万法无常的道理,感受到了由正法带来的益处,信解佛法,了知其法的真实不虚,故此出家.原因其二其三有很多人持不同观点,不赘述.

历城区15965243671: 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的赏析500——600字,急用! -
冯虏雪孜:[答案] 读《怀李叔同先生》有感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读了丰子恺写的《怀李叔同先生》,我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议,一个... 再如果一个老师能幽默点,那就会深得学生爱戴. 李叔同先生又称弘一法师,后半辈子在虎跑寺出家,而且他修的佛法又是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