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陋室铭”的时候,刘禹锡是处在何种情况下?

作者&投稿:豆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篇《陋室铭》,无数次的出现在我们的课本和试卷里,短短几十个字,对很多人来说都记忆犹新。这篇铭文其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永远铭记其中的思想。

安贫乐道,不愿与腌臜之辈同流合污。而写出这篇《陋室铭》的刘禹锡,也一生都在坚持这个思想,三起三落也未曾放弃过自己的初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处境下,他才写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刘禹锡出生于官僚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官吏,虽然官职不高,但刘禹锡从小便接受着长辈的熏陶,使得他在以后的官场生涯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思想。

刘禹锡的父亲曾在南方做官,所以刘禹锡自幼在南方长大,在这里他学习了儒家思想和诗词歌赋。刘禹锡自幼在写诗这一方面就颇有天赋,也曾得到过侍僧皎然、灵澈的指点,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也正是因为这两位佛家诗人的传授,让刘禹锡的诗词非常洒脱、豪迈,不拘一格的诗风也被人称为诗豪。

公元793年,二十一岁的刘禹锡和柳宗元一同考上了进士,被录入了博学鸿词科,也算是有了一份正经工作。在刘禹锡考上进士的时候,曾写了一首《华山歌》,而他的思想在此时就已经定型,并且一生都在坚持这种思想,即使脚下满是荆棘,眼前一片黑暗,刘禹锡也未曾放弃过、改变过自己的思想。

《华山歌》的最后一句是:“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大丈夫身而为人,如果没有一个高尚的品德,即便是拥有再多的富贵,这一生不过是庸碌之辈而已。我们要记住这句诗,用这句诗便可以知晓很多时候刘禹锡为何会那样选择。

刘禹锡三十三岁之前,仕途虽然不算是平步青云,但也一直在不断地上升,从博学鸿词科到吏部取士科,之后刘禹锡成为淮南节度使的掌书记,再到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又任职监察御史。

这近十年的时间,官职上升速度并不快,但胜在稳固,这也能证明刘禹锡的确有足够的才能,能够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进行升级。等到刘禹锡进入御史台之后,遇到了韩愈和当初一起同中进士的柳宗元,三个人脾气性格相投,便相互结识成了好友,相互之间交往非常密切。

一切的变化从公元805年开始,刘禹锡和王叔文两个人的关系不错,而王叔文也非常器重他,于是便和刘禹锡一同商讨国家改革等事宜,而刘禹锡也非常愿意参加进去。

于是在一群人的组织下,“永贞革新”就这么开始了。因为改革必然会触动其他人的利益,最终这次改革失败,皇帝也被迫让位,王叔文被直接赐死,王丕被贬,包括刘禹锡在内的其他八人也相继被贬成了远州司马,也就是历史上的“八司马”事件。

在这之后,刘禹锡便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表达了自己对于某些人的不满和自己永不放弃的决心。而这一段时间,刘禹锡也对自己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单自己的诗歌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哲学方面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心得。

十年之后,公元815年,刘禹锡奉召回京城,虽然十年的时间京城已经物是人非,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永远少不了那些攀炎附势的小人,刘禹锡对这种行为很是厌烦,于是就在游玄都观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诗,其中一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更是对现在的新贵进行了讽刺。

而这首诗也激起了新贵们的怒火,于是刘禹锡第二次被贬。不过刘禹锡尽管落得如此下场,但是自己却并不后悔,反而还非常高兴的前去赴任。

得罪了新贵的刘禹锡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最终他来到了广东连州,没多久的时间又到了四川夔州,这个地方非常的穷,穷到什么概念呢?

刘禹锡曾在此写过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巴山楚水凄凉地”,正是形容这个地方的。一直到公元824年,刘禹锡才离开这块“凄凉地”,到了相对来说稍好一些的安徽和州担任刺史。

在这里有一个知县,虽然官职还没有刘禹锡大,但是手中却有实权,在面对刘禹锡的时候,这位知县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客气。

按照律例来说,刺史应该住在衙门里的标间中,标间都是统一建造的,有“三间三厦”的规模,但是知县却以没有住处为由,将刘禹锡安置在城南处,这个地方非常的偏僻,距离衙门有一段很远的距离,而且附近几乎是没有什么人烟,唯一有的就是门口的一条江水。

刘禹锡倒也不在意,反而在自己门口写了两句诗:“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在这个地方,能够赏着江水观看来来往往的船只,哪里能找到比这更适合思考的地方?

知县听到之后,心中非常的不高兴,怎么滴,我给你下马威还便宜你了?于是又将刘禹锡从城南安排到了城北,这个地方比之前的城南更差,不仅房间要小了很多,原本的江水也没有了,只剩下了不远处的一条小河。

不过刘禹锡也不生气,反而趁着春天到了,河边柳树青翠欲滴的景色,写下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经心在京。”

知县的肺都要气炸了,就这条件你还觉得好呢?于是在知县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一处更差的房子,这个房子小的可怜,只能放下去一张床、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桌。

刘禹锡回头看了眼知县气急败坏的样子,然后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不就是我们学过的千古绝唱《陋室铭》吗!

刘禹锡颠沛流离的一生,仕途极其坎坷,虽然一生之中自己的抱负从未真正的施展,但是在万般磨难之下,刘禹锡都没有放弃心中的坚持。

若是刘禹锡稍稍圆滑一些,凭借着刘禹锡的才华和广泛的人脉,足以在朝堂之上占据非常高的地位,但他所坚持的正如那句诗一般:“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写“陋室铭”的时候,刘禹锡是处在何种情况下?
一篇《陋室铭》,无数次的出现在我们的课本和试卷里,短短几十个字,对很多人来说都记忆犹新。这篇铭文其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永远铭记其中的思想。安贫乐道,不愿与腌臜之辈同流合污。而写出这篇《陋室铭》的刘禹锡,也一生都在坚持这个思想,三起三落也未曾放弃过自己的初心。今...

陋室铭是刘禹锡什么时候写的 具体几几年
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作于被贬至安徽和州上任时,具体为824-826年间。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只给一...

陋室铭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

《诫子书》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暴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龄随着光阴飞逝,志向随着年龄消退,最后精力衰竭学识无成,大多以不能承接先世的志向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吗?那时候再有想法学习哪来得及啊!:诸葛亮写这封...

《陋室铭》是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的?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

陋室铭是什么时候写的?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思想。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

陋室铭中孔子是在什么时候说出何陋之有的
《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

陋室铭作于何年何月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年—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颂功德与昭申鉴戒。

、《陋室铭》初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在简陋房屋里的文人...
关于《陋室铭》初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在简陋房屋里的文人墨客如下:《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篇之一,它所述的是一间简陋的小屋,但又带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可以说是一首集美学、哲学、社会思考于一体的诗篇。然而,如果从一个更为刁钻的视角去看待这首诗,我认为它其实是在呈现...

刘禹锡<<陋室铭>>写作时间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的人生际遇.写《陋室铭》的时候是在隐居吧?那那他的前半生呢? -
肥垂六味:[答案]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先为匈奴族,七世祖随魏孝文帝迁洛阳,改汉姓.父刘绪时避安史之乱,寓居嘉兴,刘禹锡... 在朗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

兴义市15656434593: 刘禹锡为什么会写陋室铭? -
肥垂六味: 正面的说法是洁身自好什么的.其实不然,刘禹锡是在被贬出京城到地方任职的时候写的,他是想告诉皇帝"把我贬出京城是你的错".其实他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前度刘郎今又来"很是表达了一番重返京城的心情……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是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的? -
肥垂六味: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

兴义市15656434593: 刘禹锡的陋室铭与他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
肥垂六味: 刘禹锡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但这一次的政治革新活动没有成功,所以在革新活动失败后刘禹锡从监察御史贬为连州刺史.在连州刘禹锡的住所缩小成只有三间房(个人认为三间房一个人住也够大了),但刘禹锡的生活依旧过得舒适惬意.之后刘禹锡又被贬为朗州司马,住所缩小成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写下了陋室铭.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 -
肥垂六味: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全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
肥垂六味: 不仅仅是写陋室.刘禹锡甘居陋室,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全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刘禹锡,简介 -
肥垂六味: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

兴义市15656434593: 陋室铭写作背景 -
肥垂六味: 陋室铭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扩展资料: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陋室铭

兴义市15656434593: 刘禹锡的陋室在什么地方? -
肥垂六味: 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唐时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问三厅之房.但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

兴义市15656434593: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 -
肥垂六味: 2011-10-16 08:00 满意回答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