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经常考得题

作者&投稿:水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经常考得题~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四、读下面文言文。(17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答: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答: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答:

《桃花源记》复习题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 , 。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 。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 。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
(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东晋 陶渊明
2、顺着、沿着 遇到 花瓣 走尽 开阔 同“邀”邀请 摆、 邀请
告诉 作标记 到 顺着 从前 计划 不久 渡口
3、繁多的样子 开阔明亮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整齐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妻子儿女 乡邻 与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以外的人 隔断 不用说,更不必说
不值得 没有实现 访求,探求 指小孩
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
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6、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7、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8、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9、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10、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11、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2、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13、(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往来种作”和“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豁然开朗。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落英缤纷。
14、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15、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言文《桃花源记》填空题,要标准或参考答案!不得原创!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 ( 与黑暗现实相对立 )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景色优美、风俗淳朴 )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一些文言文包括桃花源记的题!
桃花源记第2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语文阅读题~不要一两句简单带过,也不要长篇大论其它的第1题能写多少写...

《桃花源记》文言文对比阅读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1)贸易:做生意。(2)莽:芦苇丛。(3)悼:难过。(4)贾(gǔ):商人。(5)趁之:追它。(6)易:换。【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4分)(1)屋舍俨然: (2)悉如外人:(3)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4)适有同乡贾将携俱归:【小题2...

谁有论语十则和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 习题精选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阅读题
二.文章开头第一段是什么描写?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由此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花源你能联想到哪两句古诗?三.桃源人为什么感叹?四.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五.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源记哪几句考试容易考
翻译的容易考的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还有就是对比阅读。像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第四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考了什么
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马说出师表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内审吗 劳烦大哥 把顺序也给出来吧似乎不是北京的啊··· 追答 你是北京的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3-06-04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题目 2 2012-08-08 北京中考考哪些...

桃花源记如何出题
原文回答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

桃花源记中的高频考词有哪些?
桃花源记中的高频考词: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经常考得题 -
丹胁捷芝: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一些关于桃花源记的题.①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_____”;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_____";离... -
丹胁捷芝:[答案] 1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无人问津(第一个不知道) 2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这里景... 5同学这道题你得自己想. 6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20道大题~15、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16、从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是( ) A、暮春落花时节 B、深秋时节,百花凋谢之... -
丹胁捷芝:[答案] 15 这段描写了桃花林的奇异美丽带有神秘色彩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渔人进出桃花源渲染气氛 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16 A 17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19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 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急
丹胁捷芝: 《桃花源记》复习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填人名).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练习题 -
丹胁捷芝:[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 后人根据《桃花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有关桃花源记的试题 -
丹胁捷芝: 桃花源记 习题精选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20道大题~要答案~~急呀!!! -
丹胁捷芝: 15 这段描写了桃花林的奇异美丽带有神秘色彩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渔人进出桃花源渲染气氛 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16 A17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19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 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20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就20题 我不一定答得对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关于桃花源记的习题~!急!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
丹胁捷芝: 1、世外桃源: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 3、渲染神秘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下文做铺垫. 4、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934272489: 桃花源记 练习题 -
丹胁捷芝: 1.能够表现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 2.能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3.能够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4.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静的句子: 5.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幸福恬适的句子: 6.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7.本中侧面描写桃花源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