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随感

作者&投稿:程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次外出学习,我买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和成人版这两本书。上完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林清玄散文少年版。这本书中有一部分文章编入教材或者作为阅读理解短文选入试卷,但往往都是片段,没有呈现作品的全貌,我想让孩子们读读原文,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就这样,我也读起来了,读完了少年版,我再读了成人版。

      世间万事的一切取决于你自己生活和心灵的视角,就如花朵上可以看见锐利的刺,而在刺上,我也能看到斟满阳光的花朵。林清玄散文就是这样,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美好,朴实清新,如春日姹紫嫣红中的那朵淡黄的蒲公英般淡雅。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温柔的安慰,得到几许智慧的启发。

                  感念的心

        《 透早的枣子园》、《鳝鱼骨的滋味》、《刺花》、《过火》、《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今天的落叶》、《长途跋涉的肉羹》……散文集中有许多娓娓道来的童年往事。林清玄家境虽贫寒,但可幸有一对勤劳淳朴的父母,他们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林清玄小时候家里穷,妈妈从鳝鱼摊要来鳝鱼骨,熬汤、油炸,想方设法把孩子养得脸色红润(《鳝鱼骨的滋味》)。爸爸去遥远的凤山办事,午饭吃到美味的肉羹。当时没有塑料袋,他买了个新锅,绑上草绳,把一锅肉羹夹在双腿,坐客运车一路颠簸回家。汤汁溢出来,锅外和草绳都沾上了汤汁,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到家只剩下半锅。一家人围在灶间吃美味肉羹的场景几十年都不会忘记,那美味是加了爱的作料啊(《长途跋涉的肉羹》)!在《今天的落叶》中,爸爸规定孩子们要把树林的落叶扫干净才能去上学。孩子们在抱怨的时候,爸爸教了他们一个方法,扫地之前先去把树摇一摇,把明天的叶子先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孩子们卖力地摇树,可是,不论他们用多大的力量摇树,第二天的树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第二天依旧要扫落叶。原来,爸爸是让孩子们明白:在树林里并没有“明天的树叶”可扫,树林里的落叶要在今天扫干净。孩子长大了才悟出:明天自有明天的落叶,不必烦忧,活在当下,才是生命实在的态度。

      幸福来自于内心,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林清玄对父母的感念之心,藏在细腻自然的描述中,读者也跟着走进他的童年。而合上书本时,我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了,自己和父母朝夕相处的那段幸福时光又重现于眼前,在心中漾起温暖。我明白了,今天自己为人父母,说的话,做的事,付出的关于爱的点点滴滴,多少都受自己父母的影响啊!方知,每个人关于童年、父母和爱的经历,并没有真正被忘记,其实早已融入血液,转化为自身的教养了。

                纯善的心

      林清玄曾提过一位禅师写过的悟道诗:空润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他感慨: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 。在他的散文里,我看见了他柔软慈悲的心。

      《 麻雀的心》讲林清玄路过相思林的时候,总看见一群麻雀东奔西跳,大呼小叫。有一日,他坐在窗前喝咖啡,仔细观察起来,才发现是麻雀妈妈在给孩子们示范,教孩子们学会站在芒草叶间随风摇动的本事。他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听懂了麻雀的心。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有一次,他看见银行前面蹲着五只狗,狗流露出幸福的表情。于是跑去和狗蹲在一起,才知道原来是银行的自动门一打开,冷气就会冲出来。大热天,狗高兴在银行门口吹冷气。最后一段这样写:“我回头看着那些狗幸福的表情,心里有某一些温柔的部分被触动,我们不只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也要珍惜每一个众生。因为,我们的心就是众生的心,众生的渴求也就是我们的渴求。”(《吹冷气的狗》)

        像这样的散文还有《飞鸽的早晨》、《海狮的项圈》、《不南飞的大雁》、《咬舌自尽的狗》等等。散文中,我常常被一颗至善之心感化,我忍不住动容,知悉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人虽然渺小,但只要有慈悲的胸怀,就如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包容这个世界。换而言之,即是平等对待任何生命,这个世界才能有生机活力。

                  美好的心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林清玄散文让我看到事物的美好,也看到,如果你对别人有一种善意,每一个善意发出去,绕了一圈,一定以善缘转回来。

      《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写一桂表姐舍近求远,把孙子送去十里外的金竹小学读书。金竹小学种满了鲜花,太美了。学校不怕村民来偷花,还把大量的花苗送给村民。几年下来,所有金竹村民都成为爱花的人,如果有美丽的花或找到新的品种,就会带回来送给学校。金竹村也成了一座大花园。林清玄散文文笔优美,把金竹小学校园写得很美很美,令人身临其境。这个一班只有八个学生的小学繁花似锦,绿意盎然。我把文章念给同学们听的时候,他们在轻声地赞叹,眼神流露出热情的向往,好像心都要飞到这个美丽的乡村小学去了。文中这么说:“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心里也会开满了繁花。”我觉得对极了。学校不是生产车间,机械的塑造只能让我们看见孩子的刻板守纪,而非自觉行为。如果,让孩子在美的环境里得到熏陶,就会产生怜惜心,会爱惜坏境。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变坏呢?

        朋友常夸林清玄买水果总比别人挑的要好吃一些。他说他不会挑水果,只会挑卖水果的人。他总是说:“谢谢你呀!上次你挑的那些水果非常好,我请朋友吃,他们都赞不绝口。”摊贩就会更细心地帮他挑选水果。于是引出了他的看法:“与其挑选凤梨、西瓜、甘蔗、竹笋,还不如挑人,与一个小贩建立长期而深刻的友情。”“只要我们知人善任,充分信任别人,建立好的因缘,那么,一切水到渠成,不必营谋、企求,人人都愿意帮我们。” (《贵人思想》)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每一卷都有一个主题,编者按自己的理解进行编辑。我对书的理解,让我超越这些章节,直接照见作者感念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捧着书,平静欢喜,这种清淡的欢愉,让我满足。

        在尘世间,能找到清欢的滋味,在这混浊的世界保持清明,在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这就是林清玄散文所带来的正能量。

 

                         


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全诗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1.媚晴滩:装饰晴滩。晴滩指南山附近的十里滩。2.清洛:清澈的洛河。3.雪沫乳花:煎茶的水面浮现的泡沫。4.蓼茸:蓼菜的...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哪里?“清欢”怎么解释?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清欢的意思是清淡的欢愉。全文如下: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白话译文:冬天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洛涧入淮后...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哪一首古诗词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翻译如下:1、翻译 风斜细雨,瑟瑟寒侵,天气好似小寒时节。南山附近的十里滩,雨过天晴,柳树装饰着河滩,风光宜人。洛水注入淮河,水势盛大,畅通无阻。在野外饮茶进餐,乳白色的香茶配上翡翠般的春蔬,十分爽口。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2、原文 ...

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全文是什么?
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原来人间真正有味道的只是平淡的快乐罢了。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译文:小雨和微风让天气变得寒冷,...

“人生有味是清欢”出自~~
人生有味是清欢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译文:细雨斜风让天气变得微微寒冷。淡淡的雾,稀疏的树似乎让向刚放晴后的沙滩更加妩媚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原句是什么?
原诗如下: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译文: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

人间有味是清欢 奈何软语故梦来什么意思
1、“人间有味是清欢,奈何软语故梦来”出自宋.苏轼的《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意思是——人生中有一种味道叫平淡的欢愉,可是温和而委婉的话语不时的会想起。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2、附原文: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白话译文:冬天的清晨斜风细雨,淡淡...

《浣溪纱》苏轼(最后一句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

《浣溪纱》苏轼(最后一句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朝代:宋 作者: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介绍: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800 -
燕怀橘红: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求《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
燕怀橘红: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翻开一本书,和着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韵.三言两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洗净铅华,抛开那些看起来很虚无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会展示在面前.称其为散文精神的至高,也不足为过. 没有多余的文字,...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清欢林清玄读后感100字 -
燕怀橘红: 首先,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觉是充满了佛教的智慧.从书中,我认识到了,作者林清玄应该是一个对佛学情有独钟的人,他喜欢与一些禅师谈天说地,从中领悟佛学的智慧.作者每次的交谈都会受益匪浅,都会将自己的见解写入书中,与读者们共...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文章的读后感 -
燕怀橘红: 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读后感—为我们的生命化妆 近来非常喜欢读一些随笔类的散文,尤其是现代人写的反映都市生活人的心态或者有哲理性的散文,让自己浮躁的心在这些文字里安静下来,也从这些优美的文字汲取丰富的营养.在图书馆的...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
燕怀橘红: 第一篇少年时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只是单纯地觉得好.“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了一生.”他在《少年游》里如是说.年轻时有怎么样的豪情?是英雄系...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400字,急用 -
燕怀橘红: 开始关注林清玄的作品,是从《有风格的小偷》一文开始,一篇文稿间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赞赏,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道,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善良的灵魂.确实,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着显微镜去找一个劣迹斑斑...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清欢》读后感 -
燕怀橘红: 《清欢》一书,与其余两本《玄想》和《林泉》被誉为感悟的智慧精华.首先,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觉是充满了佛教的智慧.从书中,我认识到了,作者林清玄应该是一个对佛学情有独钟的人,他喜欢与一些禅师谈天说地,从中领悟佛学的智慧....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2000字 -
燕怀橘红: 摘引2篇1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感悟心灵,林清玄800字读后感 -
燕怀橘红: 最近读了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作品,深深地被林先生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对人生和世界的参悟所吸引.我庆幸我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林先生的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

伊通满族自治县18336358591: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
燕怀橘红: 在初读《林清玄散文》的时候,我就被他所写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的散文中总带着一股清新的味道,读他的散文,心中仿佛有阳光穿过的温暖有仿佛有春风轻拂的凉爽.如果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杯浓郁的奶茶,捧着一本《林清玄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