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历史上做过丞相吗

作者&投稿:郗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包公到底是不是宰相~

包拯从来没有做过宰相,也没有什么权威无边的“铜铡”。
他最大的官职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后升为礼部侍郎,死后追为礼部尚书。他的长相也不是什么黑脸,倒是和他同朝为官的侍御史赵扩,因其“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编戏人把赵的“铁面”挪给包拯了。
还应指出,包拯是位“清官”,但和他同时代也先后做过御史和开封知府的吴奎、赵扩、唐介、庞籍、欧阳修等,不管“政绩”、“直声”都不比包拯差。不知为什么独有这位被欧阳修称为“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的包拯,从宋元至今在戏剧舞台乃至民间,一花独秀,大显威风,经久不衰,流传千年。

有人说“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职能与宰相接近,所以内阁大学士有时也被称为宰相。包拯被封为龙图阁大学士,因此也可以被称为宰相。”
——其实这个说法不正确,似是而非。在中国历史上,内阁大学士之设,始于明朝。
明初,设中书省,其长官曰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后废。洪武十五年,始置大学士,以备顾问,定为正五品。明成祖时,大学士开始参预政事。明仁宗以后,其位渐崇,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包拯时候(宋朝),并无大学士,更无龙图阁大学士!后世的剧作家,出于剧情的需(包拯应当是实际上的宰相),就虚构了一个宋朝的龙图阁大学士!

历史上包拯曾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 龙图阁学士是个虚衔,从三品 相当于副局级。
宋朝有一种特殊的阁学士职名,简称“阁职”。有学士、直学士、待制和直阁四级。宋朝制度,每一位皇帝去世后,必敕建一阁,以奉藏先帝遗留的文物。例如龙图阁,就奉藏着“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书籍、世谱”。其后,又建有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及南宋的焕章、华文、宝谟、宝章、显文等阁。 在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可说是代表最有学问的职位,百姓称呼龙图阁学士为老龙,龙图阁直学士为大龙,龙图阁待制为小龙。

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阳西下。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


可见,他最高坐到了副丞相之位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没有.顺天府尹也就相当于北京市长.当然地位比一般市长高很多,但离中央还是有距离的.

没做过 顺天府尹 官名。北宋曾于京都开封设置府尹,以文臣充,专掌府事,位在尚书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

没有,最高就是我们熟悉的开封府府尹

包拯从县令做到丞相.


包拯渡漳水文言文
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酣锭丰瓜莶盖奉睡斧精极难发生的事情)京城里的人...

微信猜猜丞相答案
21、人面兽心 22、博大精深 23、口蜜腹剑 24、弹尽粮绝 25、破口大骂 26、一鸣惊人 27、前仆后继 28、牛鬼蛇神 29、万念俱灰 30、左思右想 31、画龙点睛 32、颠三倒四 33、口是心非 34、归心似箭 35、石破天惊 36、德高望重 37、一举两得 38、闭门思过 39、群龙无首 40、唉声...

有关诸葛亮的古诗词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历史上的复姓名人 快!快!快!
及高祖为丞相,拜仪同,常置左右。既受禅,下诏追赠罗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

周信芳《文天祥》
一路上长驱直入到临安。老太后女流辈朝朝悲叹,江丞相请圣旨来把兵搬。儿有心集义士共赴国难,怕的是忠与孝不能两全。文母(白) 儿啊!(西皮散板) 为娘的虽年迈倒还康健,我的儿报国家不必留恋。但愿你退元兵乾坤扭转,拯生灵出水火方是儿男。文天祥 (白) 遵命。(西皮散板) 双膝跪拜慈亲泪流满面,奉母命...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
’韩王经宿敢洗段自赵绍祖《读书偶记》《宋史》卷三《太祖本纪》记载事却同言太祖说句:作相须读书明说赵普并读书读书能做宰相看赵普仕途失意必 宋太祖宝六(973)赵普罢相任河阳三城节度使自滁州战结识赵匡胤第远离政治太平兴六(981)赵普第二任宰相赵普由野入朝几间朝任用更文已物非今非昔比赵普昔...

杨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孔明的详细资料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

世说新语两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刘备的人物分析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

文言文中“坐”有哪些意思?
<动>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坐。”<动>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坐其北门。”<动>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介>因为,由于。.《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副>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拯做过宰相吗? -
尘饲左炔: 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青天是北宋王朝的有名判官,有没有当过宰相 -
尘饲左炔: 应该说是没有,但是也差不太多. 影视剧里尊称一声包相爷也不过分.因为他当过枢密副使,勉强可以算作一种副宰相.还当过三司使,这个一般被称为“计相”,也可以勉强算作一种宰相.至少,这两个职务,地位基本相当于宰相了. 实际上,宋朝的分权分的特别厉害,除了赵普之外,根本没有像汉朝那种,正经单独的一个宰相.当时的宰相经常有三个,主要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叫中书门下(政事堂)参知政事.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都称为使相,虽不是宰相,但是地位基本相同,只是职务上不同,一般没有正牌宰相那些权力.

通许县13839804701: 历史上包公到底是不是宰相 -
尘饲左炔: 包拯从来没有做过宰相,也没有什么权威无边的“铜铡”.他最大的官职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后升为礼部侍郎,死后追为礼部尚书.他的长相也不是什么黑脸,倒是和他同朝为官的侍御史赵扩,因其“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

通许县13839804701: 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是多大的官职 -
尘饲左炔: 包拯做过的最高职位是枢密副使,中央决策机构的9个成员之一,按照宋史来看,枢密副使是从二品官.包拯史载最后的实授官职是三司使,枢密副使,前者接近现在的经济部长,后者差不多是军事系统的副长官(不过宋代控制军队极其严格,...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拯不是没当过宰相吗?为什么要叫他包相爷呢? -
尘饲左炔: 首先,宋朝时没有宰相这个职位 再者,包拯官至枢密副使,宋代枢密使跟宰相平级,副使相当于副宰相. --------亲你明白了吗O(∩_∩)O~

通许县13839804701: 历史上包拯的最高官职? -
尘饲左炔: 1.包拯的最好官职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2.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3.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拯在当时官居几品? -
尘饲左炔: 丞相,二品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青天是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尘饲左炔: 包青天即包拯,宋代名臣,有名的清官,清代著名的公案小说《包公案》的主人公.据传包拯在开封府尹任上,断案如神,铁面无私被誉为包青天,人称包公.其实真实的包拯在开封府就一年多一点,大部分时间都是监察御史,后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丞相.但是在明代之前大学士只是丞相的属官,宋代虽有丞相一职,但是真正掌权的是参知政事、宰相等官员,因此包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和包拯同时期掌权者有范仲淹、韩琦等人.宋代要做宰相,必须先做参知政事、门下平章.

通许县13839804701: 揭秘北宋包青天包拯为什么没有当上宰相
尘饲左炔: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异,更加分散了正宰相的权力.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有之事.但无论怎样调整宰相制度,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通许县13839804701: 包公(原名包拯)是不是清官? -
尘饲左炔: 历史上确有包公其人,他是安徽人,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做官,坐守开封府,现开封有包公祠,里面有很多石碑,上面记载着他的一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包公是一顶一的清官.现在开封政府又在兴建开封府,供后人缅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