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钦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之侨献琴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篇短文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外表来下结论。
《工之侨献琴》
元末名称 刘基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译文: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上作出断裂的漆纹(古琴是漆器,年代久远则漆会干裂出纹,被视作判断古琴年代的标准);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刻出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黄金(向工之侨)换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看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文学鉴赏: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
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告诉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工之侨得到了一棵优质的桐树,将它制成了一张琴,弹奏起来,琴声非常好听。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召集国内有名的乐师来鉴定,他们看了看,说:“这不是古琴。”便把琴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后,精心装裱一番,然后把琴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一年后,工之侨把琴挖出来,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个大官出一百两黄金买了去,把它献给朝廷。朝廷的乐官个个争相传看,由衷地感叹着:“这张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说后,感叹道:“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啊。”


荣誉的获得要靠真才实学 作文
一个国工尚如此,难怪工之侨要叹息:“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其实,工之侨还算幸运,将琴伪装后,总算献了上去。而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和真正有才华可成大业的人才却因此被埋没了。更有许多有真才识学的人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国家失去建功立业的栋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正是如此。由...

工之侨献琴和核工记都说明了一件工艺品的特点,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有什...
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这就是这篇寓言的写作目的。而核舟记的写作目的是赞美古代劳动人精湛的技艺和智慧。

献琴的主人公是谁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赏析: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

工之侨献琴讽刺了什么
您好!《工之侨献琴》一文,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

猴孩和工之侨献琴
一年后,工之侨挖出匣子,抱着琴到集市上去卖。一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这张琴,立即出一百两黄金买了去,把它献给朝廷。朝廷的乐官个个争相传看,由衷地感叹着:“这张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说后,感叹道:“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啊。”【说明】这则寓言告...

工之侨献琴 最后一句感叹句 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揭示这个世道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只懂得守旧,务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路

工之侨献琴的最后一段表现了工之侨得怎么样的心情?
工之桥先秦的最后一段表现了工之桥矛盾的心情。工之侨其实他是被逼无奈才献琴的。

工之侨听之后,捶胸顿足,仿佛看到了什么
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作品赏析: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

王之侨献琴的寓意是什么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 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工之侨献琴》的寓意是什么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霜怡温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一件事物不该从外表看,要看它的效果.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的寓意是什么 -
霜怡温胃: 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霜怡温胃: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本文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的寓意是什么 -
霜怡温胃:[答案] 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的寓意 -
霜怡温胃: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霜怡温胃: 对事物只追求表面,不重视实质.

鹤山区13085006401: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工之侨献琴 -
霜怡温胃:[答案] 文章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为琴》 这个故事批判了什么? -
霜怡温胃:[答案] 本文采用“托物讽喻”的手法,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阻碍改革,摧残人才,扼杀社会生机的道理.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对你有什么启发da -
霜怡温胃:[答案] 评价一把琴的好坏不要象文章中的人那样,只重外表是不是古老而轻视了琴的材质和音质. 更一层的引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不能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的才干.

鹤山区13085006401: 《工之侨献琴》讽刺了什么? -
霜怡温胃: 讽刺了社会上判断事物优劣凭外表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