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琴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投稿:旗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献琴》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是工之侨
原文

  工之侨献琴
  明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 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献琴”的主人公是:工之侨。《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赏析: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


对牛弹琴中的主人公公明议的身份是什么样的?
公明仪,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贪寒,买乐器不起,只好跳踢踏舞。后有宫庭乐师弥留之际,以为孺子可教,将毕生钟爱之琴馈赠于他。从此,公明仪见人就笑,人以为他疯了。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

伯牙绝弦 的主人公是谁
伯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民间故事。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

加西尔的科拉琴告诉了我们什么
加西尔的科拉琴告诉了我们刻苦求学,才会有所成就。《加西尔的科拉琴》主人公是阿炳,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是中国杰出的一位民间音乐家。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二泉映月:阿炳在...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说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典故: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高山流水指的是谁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楚国时期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和毫不起眼的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出自出自《列子·汤问》,现在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形容乐理水平极高。主人公: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当时著名的琴师。钟子期则是楚国的一个樵夫,但是对乐理十分敏感。高山流水主要是讲琴师俞伯牙在夜里乘船游览,...

王之侨是个什么样的琴师?
1.从主人公与琴的关系看,工之侨善制作,会演奏,通音律,是一个优秀的工匠。故事一开始,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工之侨从制琴到弹奏的过程及“金声玉应”的听觉感受和“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的心理活动,这就具体刻画了一个典型的、世俗的匠人形象,可见,主人公的身份是明确、单一的,给读者的印象是真实...

吴下阿蒙的主人公对牛弹琴的主人公坐如针毡的主人公讳疾忌医的主人公...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公明仪 公明仪,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贪寒,买乐器不起,只好跳踢踏舞。后有宫庭乐师弥留之际,以为孺子可教,将毕生钟爱之琴馈赠于他。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杜锡 杜锡,晋朝名将杜预之子。少有盛名,起家长沙王乂文学,累迁太子中...

下面成语中的主人公是谁:对牛弹琴().杯弓蛇影().凿壁借光()
答: 1.对牛弹琴--主人公是( 公 明 仪 ) 公 明 仪 【 人物典故 】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

人琴俱亡的主人公是谁?人琴俱亡出自哪个典故
成语故事人琴俱亡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故事人琴俱亡的主人公是晋代的一位大书法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人琴俱亡典故:晋代大书法家有七个儿子...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_成语“对牛弹琴”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 对牛弹琴duìniútánqín 【释义】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主人公】 【近义词】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

潞城市18060051356: 人琴俱亡翻的主人公是王献之还是王徽之 -
余新银杏: 王徽之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径直登上灵床坐下,取献之的琴弹,很久音调都不协,感慨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潞城市18060051356: 工之侨献琴中"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揭示的主题 -
余新银杏: 《工之侨献琴》选自明代刘基的寓言专著《郁离子》.刘基,相信您比较熟悉了,就是那个传奇人物刘伯温.“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是本文最后一句,原文是:工...

潞城市18060051356: 工之侨献琴的体裁是什么? -
余新银杏: 工之侨献琴的体裁;寓言

潞城市18060051356: 董卓专权 曹操献刀的主人公是谁? -
余新银杏: 董卓专权,朝廷重臣议论如何除掉他.曹操借王允宝刀,说要假意献给董卓希望乘机刺杀董他,王允给了他刀.曹操藏刀来到董府,等到一旁伺候的吕布走后,与说些闲话,乘董卓不耐烦倒向床上时拔刀企图行刺,被董卓从镜子中发现.曹操忙...

潞城市18060051356: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余新银杏: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

潞城市18060051356: 工之侨献琴 前后所献得是同一把琴,但为什么会发生“还之”到“希世珍宝”的转变 -
余新银杏: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

潞城市18060051356: 琴挑文君的主人公是谁 -
余新银杏: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潞城市18060051356: 美芹之献的主人公是谁?是白居易还是辛弃疾啊? -
余新银杏:[答案] 这个绝对是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潞城市18060051356: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 - 《高山流水》是谁所做的曲?
余新银杏: 你可以去寻找“高山流水”的典故,据传此曲为伯牙所作,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他能听出伯牙曲中的高山流水的意境,后人便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后来一日伯牙弹琴,弦突然断裂,得知钟子期已死,伯牙伤心不已,毁了琴,从此再也不弹琴,因为再也没有知音.后来岳飞写了首词,叫《小重山》,其中就有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高山流水的意境此处可见一斑.我也是多年前在一本旧书上读到的.不知道现在我们听到的《高山流水》是不是伯牙的那首.也许早已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失传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