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端木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羚羊木雕》的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

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二、中心意思这篇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感情。三、写作特点: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集中紧凑,描写细腻入微,哀怨动人。
2.《羚羊木雕》的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二、中心意思

这篇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感情。

三、写作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集中紧凑,描写细腻入微,哀怨动人。
3.羚羊木雕 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万芳不但不生“我”的气,还安慰“我”,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2、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小朋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

3、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山东诸城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其作品不仅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风靡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

其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四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四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两次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还曾获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童牛奖。国际儿童读书联盟(IBBY)优秀作家奖。短篇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在台湾地区共出版了12本书,并多次获得“好书大家读”优秀作品奖。
4.羚羊木雕主要内容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养。

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

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

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5.《羚羊木雕》的读书笔记
《羚羊木雕》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将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情,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感情,尊重他们纯真的友谊。

课文的情节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的发生是妈妈查问木雕,其后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了“我”把木雕赠送好友的情景,奶奶劝阻父母未成,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友情的行为; *** 和结局是“我”违心地取回木雕,好友体谅“我”给了“我友谊的温暖”。

阅读课文关键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体会课文赋深刻的主题于一件平凡的家庭琐事中,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立意深刻。小说的主题一方面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文中还插入一大段有关万芳“仗义”的事,都是揭示了小说主题的另一面——为赞扬孩子间的友谊服务。整篇文章将家长的价值观与孩子的价值观对照着写,发人深思地提出了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
6.初中语文 羚羊木雕的道理
22 羚羊木雕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子女靠父母培养。

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

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

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二、问题研究(一)内容方面值得研讨的问题是: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研究第一个问题,应该进行评论性阅读。

不难看出,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当然女儿拿来送人,也是意料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给女儿时,讲讲这件工艺品如何名贵,让女儿增长点知识,防止损坏,也属常理。

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推而广之,包括大人在内,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由此还可以明白,凡事考虑不周,就有隐患,要消除隐患,就要尽量想得周到一点。

研究第二个问题,先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

事情有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呢?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研讨时可以让大家各显神通。例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懂事。

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

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课文又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了娇艳的鲜花。

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人总是不理解我们,由此形成代沟。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

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二)写作上可以研究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作者是怎么布局的?写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样巧妙安排的?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是上星期的事。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

逼“我”要回羚羊,是今天的事。作者劈头就从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节就紧凑了。可见,顺叙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时可以用插叙使场面集中起来。

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先写妈妈,再写爸爸,最后写奶奶。爸爸支持妈妈,声音平静而有力,是推波助澜。

奶奶反对,却当不了家。让人物先后出场,文章就波澜起伏。

(三)语言文字的使用往往比理解困难得多,有的句子意思好懂,自己写东西要用类似的句子来表达的,却不能熟练地运用这种句式来表达,这跟平时不注意学习语言是有关系的。读一篇课文,除了从领会内容的角度去读,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去读之外,还应该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去读。

看哪些句子自己不太会,要注意学习。本文有几个句子要留心揣摩。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人一点也不自私。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而为一”。·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句子看似简单,不见得就会写。再举一例,比如“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哪一条裤子换哪一条裤子读者都明白,能写得这样简单明白,就是表达能力,试想,把话说成“我要把我穿的万芳的裤子跟万芳穿的我的破裤子换过来”,岂不太嗦了。

练习说明一 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前,先默读几遍,遇到生字、多音字,要查字典。

朗读中,注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思。
7.《羚羊木雕》的全文解析
《羚羊木雕》通过写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批评了重利忘义的思想,并含蓄地告诫父母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友情。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6):写爸爸妈妈向“我”追问羚羊木雕的下落。

第二部分(17-23):插叙“我”和万芳之间的真挚的友爱。

第三部分(24-25):写奶奶劝解爸爸妈妈。

第四部分(26-结尾):写“我”被逼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

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插叙手法的运用:所谓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相关的情况。它是一种局部写法,往往起到介绍人物身份、经历和社会关系的作用,或对某件事情来历起补充作用。文中介绍万芳情况的文字,说明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友谊之深。也交代了“我”送木雕的原因,表明父母所作所为的错误。

②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母女交锋时语言、神态之间的对比、爸爸妈妈与奶奶之间的对比都很鲜明。

③人物形象的细腻塑造:文中出现了六个人物,妈妈,爸爸,万芳妈是一个类型的人。在他们心目中,孩子的感情是没有分量的,对孩子粗暴,不懂得体谅、理解,这是他们的共性。但个性又有差别,如万芳妈和“我”的妈妈急躁些,而爸爸却显得平缓些。“我”和万芳自然是一个类型的人,其中万芳行侠仗义的形象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写得非常鲜明;奶奶虽然着墨不多,但奶奶体谅、尊重孩子的性格却跃然纸上。
8.关于《羚羊木雕》的相关文章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是啊,一个朋友就是珍贵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

他们根本不明白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友情是多么的宝贵。我喜欢一篇文章《羚羊木雕》,木雕引起了家庭的矛盾,朋友的友谊。

父母的重财轻义的思想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影响。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给我。

虽然我们之间的友谊没有被受到影响,但我对朋友这样的反悔,我非常的伤心后悔。父母在我心中的光辉形象因此,留下了一道不光彩的伤疤。

两个好朋友就因为一个羚羊木雕而差点成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觉的友情比金钱重要的多,一个知心朋友是用钱买不来的。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是金钱最重要了,而是那些友情、亲情。

世界上的富翁,真正能算得上有钱的,又有几个呢?我不禁庆幸我的身边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但我又不禁有了一些顾虑,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令人感动的真挚友谊?全都是一些用钱做买卖的生意而已。

现在谁还会用一颗赤诚的心去交朋友?不都是为名为利的吗?当然,我相信,那令人感动的真挚友谊有很多,都是不为名利,都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交朋友的。祝天下所有的好朋友都能快乐、幸福到永远。
9.阅读羚羊木雕全文
《羚羊木雕》课文“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 *** 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

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哪!”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

有改动。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初一《羚羊木雕》的知识点快点急急急!!!!!!!!!!!!!!!
红子奥力: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小朋...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主要讲了什么事
红子奥力: 【羚羊木雕简介】 “羚羊木雕”写的是“我”把爸爸从非洲带回来送给“我”的珍贵的“羚羊木雕”转送给了“我”“最仗义的好朋友”,爸爸妈妈知道后,逼着我去要回...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 一文主旨是啥? -
红子奥力: 【《羚羊木雕》 的主旨】: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小朋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 【主要内容】: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万芳不但不生“我”的气,还安慰“我”,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
红子奥力: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课文线索,讲述了“我”与万芳间的故事.以寂景托哀情,同时告诉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学主人公鲁莽行事.还要学会沟通,让家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他人,就能尽量避免出现矛盾冲突.综上所述,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希望你能够采纳!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一文的线索是什么
红子奥力: 《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的写作背景 -
红子奥力: 1、创作背景 短篇小说《羚羊木雕》写于1984年,发表在同年第10期的《东方少年》上面.作品发表时的名称叫做,《反悔》,选编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一课本第3课时被改名叫《羚羊木雕》. 2、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小朋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 3、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山东诸城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其作品不仅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风靡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是什么? -
红子奥力: 《羚羊木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这是作者张之路的一篇微型小说,原名为《反悔》,编入课本的时候,编者对作者原文作了比较大的改动,除了题目之外,首先改动的是主人公的性别,作者的朋友万方在作者原文里原来是个男生,现在改称万芳,被称为“她”,这样一改,“我”在课文中也被理解为女生了.文章中的羚羊木是指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
红子奥力: “我”送了最好朋友一个羚羊木雕,但是后来爸妈告诉“我”这个木雕很贵重,要“我”要回来,我只好硬着头皮跟好朋友要回来,好朋友认为我说话不算,她妈妈还要打她说不该拿人家贵重的东西,最后朋友随让原谅了我,但是我还是很伤心.《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由此教育“我”.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这样就起了冲突.中心事物是羚羊木雕.围绕羚羊木雕写出了两种人物:一种人物属于成人世界,即上一代人物,有妈妈、爸爸、奶奶、还包括万芳的妈妈;一种人物属于少年世界,那就是“我”和万芳.这两种人物通过羚羊木雕的纠葛,各自展示出其内心世界.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表现人物的最大特点.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呀????? -
红子奥力: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当然更不能冲动,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我们要学会非常理智地考虑问题.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乌鲁木齐县15318653241: 《羚羊木雕》的全文解析 -
红子奥力: 《羚羊木雕》通过写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批评了重利忘义的思想,并含蓄地告诫父母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友情.课文以“羚羊木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