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姬瑕为何要对楚发起战争?姬瑕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右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昭王姬瑕简介: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977年),姬姓,名瑕,出土青铜器铭文作卲王,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
从周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周昭王死于汉水之滨。
姬瑕生平经历介绍:
王道微缺
姬瑕,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中国第一个见于史册的治世成康之治后,西周王朝应该迎来一个盛世,但此时西周王朝的执掌者却王道微缺。
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
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迷信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就是确证无疑的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之弟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取侯位,自称魏公。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朝纲由此偏斜。
东夷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前980),昭王率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
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至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国前来臣服朝见。东夷之战加强了周王朝对东夷诸国的控制,孤立了荆楚。
昭王伐楚
据《竹书纪年》记载,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一般认为此次战争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82),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军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损失严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据鲁纪年推算,此时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此次伐楚声势浩大,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但结果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南巡不返
《古本竹书纪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第三次伐楚对西周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周昭王薨于汉水,全军覆没。经过春秋笔法润饰的正史对此事讳莫如深,无法获知详情。北宋时期,在湖北安陆一带出土了六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称为安州六器,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关信息。
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亲征,征伐楚荆。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他任命一个姓南宫的人为统帅,一个叫中的人为先锋。中带领军队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为大军开路,并在邓国和曾国为昭王准备行宫。一路上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军队人马更加壮大,很快深入江汉腹地。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小方国纷纷归顺。
中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江,后军随后赶到,王师攻占了鄂部驻地,大军沿汉水东岸南下,到达长江边后,昭王留下一支人马在江北守卫渡口,自己亲率大军渡江南下。扬越的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面的大山中,昭王占领了铜绿山。
然后昭王渡江北上,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论功行赏,给先锋中很多马匹和铜材,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赏赐。后来,中用昭王赏赐的铜材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记载此次战争和他所得到的赏赐,昭王给贵族们分发一些铜材,然后将大量铜材运回。这些铜材多被用来铸造青铜器,其中就包括上述的安州六器。
周昭王占领铜绿山后,留下了少数王师镇守铜绿山,率领大部队返回。然而,鄂部一听周军主力已经撤走,又夺取了铜绿山,昭王决定再次亲征。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攻楚荆。开始时形势很好,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
周昭王姬瑕是怎么死的?
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然而回师汉水时,周军却遭到了楚荆部队的强烈抵抗,又遭遇了异常天气,全军覆没。姬瑕二十七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卒于昭王十九年(前977),终年四十六岁,尊号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故谥号昭王。周昭王崩后没有向诸侯告丧,宗室诸侯拥立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是为周穆王。


周昭王姬瑕三次攻楚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主要时运不济吧。因为当时楚国势力发展极快,周昭王时更加昌盛。周昭王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于是就决定伐楚,开始了悲剧的开始。第一次伐楚是在周昭王十六年时,当时最搞的是,他们出兵然后遇上了犀牛。被犀牛惨败,这找谁说理去。真的是惨啊。心疼周昭王一波。你说平常打仗能碰上这玩意吗?就被...

昭王 姬瑕的详细资料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昭王南游至楚,楚人凿其船而沉之,遂不还也。”这两种说法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差别,但不管是胶船的原因,还是凿船的原因,昭王的死昭示着老百姓对他的暴行已恨之入骨。到了春秋时期,齐侯还想借此事发难楚国。《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姬瑕的人物生平
前980),昭王率军对东夷各国(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进行军事威慑。 东夷是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是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

三千年前的历史疑案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对于东夷的战争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增加了信心,同时也加剧了姬瑕的狂妄心态,最终导致自己死在征战的途中。 史书上记载:周昭王十四年(公元前982)夏季,四月初八,周京城及周边天现异象,诸多异常自然现象频出,河水井水溢出,天空光电闪耀,被人们称之为「 ”王道微缺”,按照古人一贯的说法,这是有...

作为西周兴盛时期的君主,周穆王能力怎样
周穆王姬满是西周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他虽然不是开国君王或者末代国君,但在他身上却有过不少传奇的事情发生,接下来悦史君简单做一梳理。姬满是周昭王姬瑕的儿子,周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去世后,身为太子的他继位,是为周穆王。周穆王姬满没有急于延续父亲周昭王姬瑕对外征伐的行动,而是命大臣...

历史人物周朝第四位君主周昭王姬瑕
历史人物周朝第四位君主周昭王姬瑕

周朝拥有实权的皇帝有哪些?
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 5.周穆王姬满 周穆王姬满,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姬瑕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

昭王姬瑕的介绍?
周昭王姬瑕是西周第四位国君,他是周康王的嫡长子,继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成康之治”后登上王位,其在位期间多次对周边部族发动战争,但由于某些因素被认为“王道有缺”。

姬瑕的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南巡不还,西服莫附。”由于周人隐晦,正史中关于昭王正面的内容不多,但1970年在周原出土的《史墙盘》,却给周昭王姬瑕正面评价。铭文载:“弘鲁昭王,广批荆楚,唯狩南行”,对昭王南征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

周朝皇帝的列表
周昭王姬瑕,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周康王之子。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

大祥区17282383255: 为什么当初周昭王讨伐敌人时,会把自己淹死在汉水之中? -
海畏少腹: 不是在讨伐敌人路上而是在南巡时候落水的,南巡楚国时候楚国趁机发难.而且在南巡时候百姓很受罪,被拉去做苦力,于是在渡河的时候百姓就随便用胶粘了一条船,周昭王的人没有发现,所以行到河中时候落水了.

大祥区17282383255: 周昭王公元前1002年出生,那么佛出世的周昭王24年即公元前1026年,那么距今3039年. -
海畏少腹: 《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星,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

大祥区17282383255: 周昭王伐楚时命丧汉水,他的儿子周穆王东征西讨,为何不伐楚为父报仇? -
海畏少腹: 结合历史看周昭王命丧汗水是当时的天灾,而非被楚国杀死,所以伐楚报仇一说就没有了. 周穆王在位的时间长达55年,在他统治的50多年里,他的一生征战无数,把原有的领土扩大了很多,根基也更加的稳定.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代皇帝,...

大祥区17282383255: 周昭王之后由谁继位的? -
海畏少腹: 周昭王之后由周穆王姬满继位. 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姬瑕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作卲王.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大祥区17282383255: 周朝国君的正确顺序是
海畏少腹: 先西周,后东周 西周(按顺序)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 6、周共王姬繄扈7、周懿王姬囏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2、周幽王姬宫湦13、周携王姬余臣 ...

大祥区17282383255: 西周有几个皇帝 -
海畏少腹: 西周历代天子列表(本表数据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序 谥号 名 在位年代 年数 备注 1 周武王 发 前1046年—前1043年 4 2 周成王 诵 前1042年—前1021年 22 3 周康王 钊 前1020年—前996年 25 4 周昭王 瑕 前995年—前977年 19 5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