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刘邦大将,为何被吕后残害,刘邦却不报仇?

作者&投稿:郭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信为刘邦大将,为何被吕后残害,刘邦却不报仇?~

韩信被杀,刘邦凭什么要为他报仇?

在刘邦眼中,韩信只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说白了,打天下的时候,刘邦缺韩信不可,得天下后,韩信就是敝履,刘邦随时可以弃之。
话说公元前197年,由于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平叛,当时刘邦还想让韩信一起前往,结果韩信竟然称病,不愿意跟着刘邦平叛,这也让刘邦对韩信生出了一丝警惕心理。后来,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将其囚禁起来,并且还打算将他杀掉。为了救出这位家臣,他的弟弟果断向吕后上书,说韩信打算谋反,这时,吕后已经打算将韩信除掉了,她原本想要下一道命令,让韩信进入宫中,但是转念一想,又担心韩信不肯来,于是便让韩信的老朋友萧何出面,将韩信骗进了宫中。韩信进宫之后,就被绑了起来,然后带到长乐宫被乱箭射死,如此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韩信之死,对于韩信自己来说应该是相当冤的,因为当时他并未生出反叛之心,不过,他的死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毕竟他的功劳太大,又是汉朝的异姓王。刘邦是一个什么人,怎么会允许这么牛逼的人活着,威胁皇权?所以,刘邦在平叛归来之后,听说了韩信被吕后所杀之事,他表现得很寻常,问韩信死前还说了什么。后来,刘邦又听说蒯通曾劝说韩信造反,便将蒯通请进宫来,蒯通承认自己确实劝过韩信造反。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刘邦却让人放了蒯通。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刘邦而言,韩信之死是为他解决了一个祸端,这不是一件坏事,所以他表现得很寻常,并没有打算为韩信报仇,况且,韩信是死在吕后的手上的,难不成要杀掉吕后?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比起韩信而言,在刘邦的心目之中,吕后显然有着更高的地位。所以,刘邦绝不会为韩信报仇。

历史上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出,跟着赤仙子学道,被封为留侯。不像韩信着急称王,他为何面对刘邦与吕后的屠刀,不去救韩信。
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刘邦建立汉朝,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同患难共享受的刘邦了,而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君主了,他觉得身边的功臣都是危险份子,只要他们存在,就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为此想除之而后快。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也就成了他最为看重的眼中钉了。
刘邦之所以会对韩信下杀手,其实除去刘邦的原因,韩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要知道萧何和刘邦是老乡,刘邦还没有发迹时,萧何便追随他,推荐他为泗水亭长,甚至能娶上吕后也是他牵的线搭的桥,革命后,萧何坐镇后方,为刘邦免去了后顾之忧,可以说萧何无论是战功还是个人情分都是旁人无法相比的,因此,刘邦再怎么心狠,也不会直接对萧何下毒手。而萧何也是聪明人,为了彻底消除刘邦对自己的警备之心,不他不惜放荡自己,损坏自己的名声,甚至当吕后要求其配合设计诛杀韩信时,他也无可奈何的选择地支持,落得“成败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
而韩信却不识时务,他在楚汉这争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战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为楚王后,还不知道韬光养晦,收敛起来。因此,很快刘邦就把他从楚王降到淮阴侯。然后还韩信谈话。
和韩信不懂得“藏锋”相比,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险的事,因此马上深居简出,开始“归隐”了。放下朝中一切事,张良以这种“淡泊名利”的方式,终于为自己保全了性命。张良能保全自己已属不易,要想再保全韩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锋的韩信,那是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不是张良不想阻止刘邦杀韩信,而是张良没有能力阻止刘邦杀韩信。
说到张良的政治志向。张良作为韩国贵族,年轻时志向大约是除灭暴君秦始皇,为韩国报仇,所以有博浪沙刺秦失败。中年时大约是恢复韩国。但等到与刘邦遭遇之后,可以判断,他的志向已经变成了辅佐在他看来能力出众又有气度,且懂得对百姓好的刘邦,成就一番功业。为此,他甚至不惜抛弃韩国跟随刘邦,导致韩王被项羽报复杀害。现在,经过数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统一了天下,张良可以说是心愿已足。为此,他甚至抛下三万户侯的超级殊荣,隐居修道。
这种情况下,韩信的死活意义在哪里呢?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政治白痴,又并非那种毫无雄心的烂好人。当初他之所以没有听从蒯彻的话背叛刘邦,完全是因为被刘邦的厚黑给忽悠住了。如今,对于新建立的大汉帝国而言,即使韩信此刻无反心,终究不能担保永远无反心,这是个潜在威胁。更何况韩信的粉丝陈郗已经勾结匈奴造反了。所以,杀掉韩信,无论对刘邦,对汉朝江山,或者对天下百姓,都是没啥害处的。

1、他想反就一定能反;

2、真有人怂恿过让他反;

3、他真反了没人能治住他;

4、韩信的性格问题,他实质是个自卑的人,刘邦时日不多,能在感情上捆住他的人已经没有了,刘邦身后他会不断表现自我,这种级别的玩家一玩就是造反,刘邦为了大局连刘如意都不立为太子,韩信更不会留他。

究其根源在韩信的性格,这里就着重说说他的性格。

韩信

韩信领兵向东,还没到达黄河渡口的时候就听说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劝降了齐国,于是准备停止前进。但辩士蒯通向韩信进言要增强自身实力,韩信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就听从他的建议继续挥师渡过了黄河。当时齐国已经接受了郦食其的劝降,大家摆酒痛饮,完全解除了对汉军的防卫。

韩信突然袭击了齐国的军队,还一直打到了齐国的国都临淄,齐王田广烹杀郦食其,东逃并派人向项羽求救。韩信占领了临淄后随即东追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这时项羽派龙且率领号称二十万大军前来救齐。

郦食其剧照

汉高祖四年,齐国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韩信平定,他便派人向刘邦要官,言道:

“齐国是诡诈多变、反复无常的地方,南面又紧挨着楚国,如果不立一个王恐怕震慑不住局面,希望能让我暂时代理齐王便宜从事。”

这里不难看出韩信此人非常爱慕虚荣而为名相所累,所谓“不王而王,真王”,自己已经是齐国实际上的王了,不显山,不露水,闷声发大财不好吗,自己又是刘邦名义上的臣下,那就只能听封哪有主动要的?后来的曹操做魏王时有人劝进,曹操却说:

“这是想把我架在火炉上烤啊。”

自卑感和空虚感犹如黑洞,但再丰厚的物质也是填不满的。就像有些已然功成名就的明星,到底是要在学历上做做动作,却也因为要补这个窟窿栽了进去,跟韩信只是程度不同。

自卑感

然而这个时候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韩信使者此时的到来让刘邦勃然大怒,骂道:

“我受困此地你不帮我也就算了,竟然还要自己称王!”

张良赶紧暗中踩了刘邦一脚,凑到他耳边说:

“我们现在阻止不了他,不如就临时立他为王,让他为自己守好齐国,这也是权宜之计,不然要出大事。”

刘邦立即回过神来道:

“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假个什么!”

韩信自称齐王

于是派张良前往齐国立韩信为齐王,同时命韩信的全部人马回击楚国,内心自卑的韩信在虚荣名相满足之后就任人摆布了。此刻的韩信平庸得像个被保险业务员忽悠住的客户,三句好听的没听完就自己主动掏腰包了。自卑者的一切行为动机只为填补内心的空虚,所谓“胜人以言者不可交”,此类衮衮诸公已经不能用一个“多”字来形容了,“对错”在他们那不是过程,而是目的,唯一的目的,毫无意义的目的。

支援齐国的龙且在和韩信的作战中阵亡,这令项羽有些害怕,便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道:

“天下受秦朝的苦太久了,所以大家才联合起来把它推翻。推翻秦朝以后,项王论功行赏,天下得以止戈。可如今汉王又兴兵东进侵扰别人,灭掉关中三国又率兵出关,还集合了各国的军队攻项王,看样子不得天下他不会罢休的,真真地贪得无厌。而且汉王这个人反复无常,好几次落在项王手里项王都因可怜他把他放了,但只要一脱身就立即背弃盟约,调转头再犯。现在您自觉与汉王交情深厚,只是到最后您还是要栽他手里。之所以还没有动你,就是因为项王还在,而如今楚汉相争胜负全在您手里。项王今天如果被消灭,那下一个就是您了。您和项王有旧交,为什么不离开刘邦与项王联合而三分天下呢?如今放弃这个良机,坚持为刘邦打项王,不是聪明人的选择吧。”

韩信委婉拒绝道:

“我在项王那官职不过是个侍卫郎中,项王对我言不听计不从,所以我才会离开。汉王不以我卑微竟授我大将军,让我统领几万人马,对我言听计从,方令我成就了今天的功业。汉王对我如此信任,背叛他我不会有好下场的,请您把我的意思转告项王。”

武涉走后,韩信手下辩士蒯通认为目前局势的关键就在于韩信,就想要旁敲侧击一下他。于是他以相面先生的身份怒赞韩信的“背”,也就是“反”则必能成功的意思,但韩信仍然犹豫不决,后来又拉拒了几次就最终否掉了蒯通的谋划。蒯通见韩信不听,为了避祸就装疯化妆成巫师隐迹而去。

后来韩信被封楚王,来到楚地他派人把当年给他饭吃的洗衣老妇找来,给了她千金重赏竟言道:

“你是个小人,做好事不能做到底。”

楚王韩信剧照

这就是典型的“要饭的嫌馍凉”,人家接济自己一次难道就要永远接济下去吗?类似的事苏秦是怎么说的:“使我有洛阳二倾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所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这是要求自己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看别人,“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看自己。这些看似矛盾的话实际上是站在不同立场说的,人都是看自己难,看别人易,于是看自己是“窝边”,看别人是“楼台”。

韩信毫无气魄可言,以齐王之尊去凌弱一个老妇,有这个必要吗,如此才能让内心平衡吗,这是根深蒂固的自卑,既然已经有齐王之实却还伸手要齐王名分不过是想在人前耀武扬威;不听蒯通之言不造反也不是因为正气凛然的大义,否则听了蒯通之言也不会 犹豫,更不会在刘邦兵不血刃拿下齐地后再次进攻致郦食其丧命,把刘邦也给牵连进去;此刻既已忤逆刘邦却又患得患失自己的名声,这个时候又念着刘邦的好,真不知道韩信的心里究竟揣了多少只兔子。

表现欲、炫耀皆因人的自卑而来,它们是一体两面。炫耀行为是希望通过共振另一颗有着炫耀需求的心来带动这颗心的自卑面,以此满足炫耀者潜藏着的真实需求,只是把你带进自卑感里,这就行了,和“比量”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假如有关,你最该嫉妒的应是比尔盖茨,但显然你犯不着,盖茨先生也犯不着给你制造那种氛围来满足自己。

所以不要上豪车、洋房等“比量”的当,落在这里只是著相,氛围的事就直奔着氛围带来的感觉去,仅仅是感觉本身而已。

到了这,有个问题就清楚了:怎样才能摆脱自卑感?

从不鄙视别人开始,那些时刻有着炫耀需求的心思就和你共振不上了。




萧何为什么会信任韩信,刘邦又为何敢直接就给韩信军权呢?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就国,并听从张良建议,一把火烧掉了通往关中的栈道,以向项羽表示,我刘邦绝没有西向与你争天下的想法。 刘邦的目的达到了,不但项羽相信他不会反,就连他手下的将士们也都相信,刘邦打算在汉中长期的当土霸王了。 图:汉中饮马池,相...

萧何为什么要举荐韩信当大将军?原因是什么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萧何为什么会说“顾王策安所决耳”?在刘邦成为...

谁知汉朝刘邦手下大将纪信的历史吗?
端月(即正月),项羽在戏这个地主召集会议,大搞分封,自立为西楚霸王,把刘邦封为汉王,划给遥远闭塞的巴、蜀、汉中为封地。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在基本平定三秦以后,趁项羽都城彭城空虚之时,引各路诸侯兵56万人攻取彭城。项羽立即率大军进行反攻,大败汉军。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派兵围攻荥阳城...

无名之辈韩信为什么崇拜将领刘邦信萧何渴求人才
无名之辈韩信为什么崇拜将领刘邦信萧何渴求人才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5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核心提示: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刘邦行了最隆重的礼仪,拜韩信为大将军。此时的刘邦对韩信一无所知,而他参军...

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他没有选择自立为王?
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着北方广大领土的大将,他的态度,对整个天下形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那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乖乖地协助刘邦击败项羽,成就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史书上对此的解释是,韩信当初只不过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当官当不了、赚钱赚...

助刘邦得天下的好兄弟,为何后来大多都没有得到善终?
也许是因为韩信出身贫寒,从小被轻视,他从小就追求权力和地位。韩信受到胯下的羞辱 他先是投身项羽,项羽只是请他当小官。 于是韩信离开项羽的军队,投奔刘邦。刘邦一开始没有重用韩信,但韩信失望后离开了刘邦的军队。 好在萧何慧眼独特,收回汉信,说服刘邦任命汉信为大将,汉信从此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死的?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

手握大军,控制一半疆土的韩信,为何还对刘邦言听计从?
刘邦这时候命令张耳镇守赵地,然后任命韩信为相国,带领赵国那些没有被刘邦带走的士兵去攻打齐地。这时候曹参以左丞相的身份和韩信一起去的!韩信采纳李左车的计策,劝降了燕国。韩信遣使向刘邦汇报,并且请求立张耳为赵王。刘邦因此封了张耳为赵王。(这个时候韩信为什么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直到韩信和...

刘邦一开始就不信任韩信,大军主帅为何还是韩信?
因为韩信领军打战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且他麾下大将都是深得刘邦信任的亲信。所以刘邦即便不是很信任韩信,但是依旧还是让他当了元帅。韩信是经由他人引荐才加入到了刘邦阵营,而引荐的这个人恰好是刘邦非常信任的萧何。其实当萧何将这个人引荐给他时,刘邦其实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毕竟他对这个人并不是很...

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汉元年,韩信背楚投汉,萧何将其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辉煌的军事生涯由此开启。萧何之所以举荐韩信,固然是因为韩信能力超群,但萧何将韩信抬到“国士无双”的高度,非要把韩信推到“大将”的位置,非要让刘邦登坛拜将,是有着极为深刻用意的。太史公司马迁在传世史学名著《史记》中,...

灯塔市17158945945: 吕后为何要杀韩信 -
厉玲双黄: 当时项羽已死,韩信功高盖主,成为了新的威胁,韩信又不知道功成身退,掌管主权的人肯定要先除去这些以后有造反能力的人,但当时韩信逼刘邦承诺不杀他,刘邦虽已答应,但估计身为皇帝这样宁刘邦更加不爽,自己杀不了他,但可以派吕后设计某来杀他,而且韩信这人也有野心……

灯塔市17158945945: 韩信是被谁杀的..为什么要杀他....??? -
厉玲双黄: 萧何利用一计,引韩信入宫,将淮阴侯诛杀.是吕后之命,后来刘邦也没说什么.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不是寒溪一夜长,哪得刘朝三百年.后来萧何又帮吕后杀了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生死一知己(萧何) 存亡两妇人(漂母,...

灯塔市17158945945: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厉玲双黄: 韩信是吕后杀的.但这和刘邦也有一定的关系. 大部分人认为是韩信居人臣之位,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 但我认为这不是杀他的主要理由,我觉得可能和当时的政治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汉初,天下才安定,国家正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而韩信的存在对当时的统治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于是杀鸡儆猴,树立吕后自己的权威,为她以后掌权埋下基石.

灯塔市17158945945: 吕后为什么敢杀韩信?韩信当初为什么要离开项羽?
厉玲双黄: 刘邦巴不得韩信死,项羽已除,韩信没有了利用价值,反而成为新的威胁,功高盖主,没哪个帝王喜欢见到,可韩信有先见之明,先逼刘邦承诺不杀他,好像是说见天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刘邦也答应了,当时的情况不答应不行,可是既然答应...

灯塔市17158945945: 吕后为什么杀死韩信 -
厉玲双黄: 他居功自傲,又功高震主.显然会对统治者构成威胁,不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似乎是开国功臣的一致命运.也或许是他政治智慧太差了,不知道急流勇退,反而在天下太平之后还不知道放权,和皇帝争兵权是为将者的大忌,可惜他不懂,也就注定了会有这样的命运.

灯塔市17158945945: 韩信怎么死的 -
厉玲双黄: 刘邦死前跟吕后说(刘邦知道吕后在他死后肯定要杀韩信),“如果你要杀韩信,第一,不要用金属.第二,不要男人.第三,不要让他看到是谁杀他.” 后来,刘邦死后,韩信被吕后召见进宫,被她算计并装在了麻袋里,然后叫了班宫女用削尖头的竹子乱竹插死.. 抵羊回答,希望采纳.

灯塔市17158945945: 韩信最后是怎么死的?
厉玲双黄: 被吕后和萧何密谋召入宫内杀死,据说韩信被认为要谋反.

灯塔市17158945945: 韩信是如何与吕后结怨的? -
厉玲双黄: 吕后诛杀韩信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

灯塔市17158945945: 韩信是怎么死的. -
厉玲双黄: 被刘邦以谋反之最杀死的,

灯塔市17158945945: 汉朝韩信是怎么死的? -
厉玲双黄: 韩信是被自己的好友兼恩人萧何找借口骗入宫中,给刘邦的皇后吕雉派人杀死的.所以后人叹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韩信当初没有萧何的举荐是不可能当上刘邦大将而立下赫赫战功的,正因如此,他对萧何十分信任,才会上他的当,让他骗进宫中,被杀身亡. 当然,没有萧何,韩信也非死不可.刘邦建立汉朝后,怕当年跟他打天下的功臣们和他抢皇位,所以找借口逐个逐个的杀死他们.韩信在这些功臣当中威信最高,战功也最大,刘邦肯定是要杀之而后快的.说他谋反,那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反正人死了,说啥不行.人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就是这么回事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