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什么会信任韩信,刘邦又为何敢直接就给韩信军权呢?

作者&投稿:语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萧何一开始帮韩信推荐给刘邦,然后为什么又要杀韩信呢?~

萧何对刘邦唯命是从!~ 推荐韩信是因为韩信是个可造之材,领兵打仗很有才能,以帮助刘邦尽快夺得天下,提前结束战争,天下安定后,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找萧何讨论除掉韩信的策略。刘邦是小人,自己没本事,打天下依靠武将:韩信、彭越, 文官:萧何、张良,夺得天下后过河拆桥,采用萧何之计杀韩信斩彭越(武将有兵权威胁最大),后来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萧何毒死了,也就是张良知道其为人,甘愿当留侯,逃过一劫。韩信根本就没有造反!~(可查历史以求其答案的真实性)

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建议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采纳,随后汉军就如同开挂一般,暗渡陈仓、还定三秦、直捣彭城。彭城之战后,刘邦退守荥阳与项羽对峙后,韩信先是声东击西灭了魏国,俘虏了魏王豹。刘邦又派韩信北击诸侯,韩信的军事生涯也从此开挂,破代、击赵、击齐、降燕、破项羽第一大将龙且、出兵垓下一战而破项羽,天下归汉。
在此期间,韩信的军队三次被刘邦收走:
——第一次是攻破代国以后,刘邦把韩信的精锐部队调到荥阳对抗项羽,让韩信自己募兵攻打赵国。——第二次是刘邦成皋突围后,和夏侯婴星夜赶到韩信军营,又收了韩信的主力军队,让韩信、张耳自己在赵地募兵,然后攻打齐国。——第三次是垓下之战后,刘邦到鲁地后又出其不意地来到韩信王府,收了韩信的兵权。不久,把韩信迁为楚王。韩信一代兵仙、军事专家,为什么三次轻而易举就被刘邦夺了军队、收取兵权呢?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刘邦是主、韩信是臣,只要韩信不反就得服从刘邦
韩信本来是项羽帐下的执戟郎中,项羽戏下分封后离开楚军投奔刘邦,未获重用差点被斩,幸亏夏侯婴救了他一命。后来担任治粟都尉,为萧何所欣赏,萧何月下追韩信后竭力向刘邦推荐,刘邦也打破常规,直接用最隆重的礼仪登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从这个意义上讲,萧何是韩信的伯乐,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
韩信的大将军是汉国的大将军,彭城之败后,诸侯全部叛汉降楚,刘邦又拜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韩信的大将军、左丞相、以及后来的齐王,都是刘邦封的,都是汉国的官,刘邦和韩信是君臣关系。、
按照那个时代的礼制,臣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王,韩信不管手里有多少兵,一天不造反,君臣关系就存在着,韩信就得听刘邦的,不能对刘邦说三道四。对刘邦的诏令可以拖延,但不能不执行,当刘邦亲自来到韩信面前夺权时,韩信只能交出兵权,没有选择。
其中,第一次调兵,应该是刘邦发调令,韩信痛快执行的。因为当初荥阳分兵韩信首次将兵后,很快攻破魏国,韩信又请求刘邦给他三万兵北上平赵地代地、并伺机攻齐、燕。刚破代地后,没想到荥阳吃紧,所以接到刘邦调令后,韩信是痛快派兵回援刘邦的。
第二次调兵,虽然刘邦和夏侯婴突然袭击夺了韩信的兵权,但是,在此之前,韩信已在井陉破了赵军,赵地已经安定,韩信、张耳本来就准备派兵去成皋帮助刘邦的,没想到刘邦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后,任命韩信为赵国的相国,让韩信自己募兵攻打齐国,自己带兵南下继续和项羽死掐。

第三次夺韩信兵权,那是垓下之战以后,项羽已经被消灭,其它诸侯要么归顺刘邦、要么已经被灭,韩信就不需要再拥有那么多军队了,所以刘邦虽然也是突然袭击夺了韩信兵权,但韩信没办法。因为天下太平了,你还想拥兵,不就暴露了谋反之心嘛?韩信本来就没造反之心,刘邦收军权,韩信虽然不愿意,但也不能抗旨啊,毕竟是臣子嘛。
所以,因为韩信不想造反,只能恪守君臣之道,对刘邦收军权,老老实实配合为上。
二、韩信手下的将军都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可以越过韩信直接控制军队
刘邦虽然听从萧何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但是直到彭城之败前,都没有让韩信直接带兵。出陈仓是刘邦自己亲自将兵的,还定三秦后一路打到彭城,都是刘邦亲自将兵的。
彭城近乎全军覆没后,诸侯全部反叛投降项羽,刘邦下定决心,要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捐出来(即封诸侯)招募勇夫,这一招就是“用土地换人命(项羽的命)”,问张良谁人可用?张良推荐项羽阵营的英布、游击大盗彭越和汉营的韩信可以独当一面,刘邦这时才开始起用韩信。
《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但刘邦毕竟是生姜老的辣,他起用韩信时还留了一手,就是韩信的手下的将军都是刘邦的心腹,这些将军主要有:
其一,张耳。张耳和刘邦交情深厚。刘邦年轻时,不喜欢做农活,仰慕魏公子信陵君,于是就向西到魏国寻访信陵君,结果等到了的时候才知道信陵君已死,刘邦就在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家住下来,和张耳结为异姓兄弟。魏国灭国后,刘邦才回到丰沛老家,张耳也到处逃亡以躲避秦人的追捕。刘邦反秦后,张耳也在赵地起兵,后来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刘项反目后,张耳归顺刘邦,刘邦对张耳非常信任。韩信北上攻伐诸侯时,刘邦是让张耳和韩信共同领军的,其实就是防着韩信拥兵自重。定代下赵后,韩信推荐张耳为赵王,刘邦就同意了。刘邦前两次调韩信军队时,有张耳在,韩信不给也得给刘邦。
其二,曹参。曹参与刘邦本来都是沛县人,都属于基层公务员,关系非常铁。沛县起事时,是曹参和萧何请刘邦回来当沛公主持大局并带领大家造反的。曹参后来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一直打到咸阳,每战必奋勇争先,经常第一个登上城楼,刘邦封汉王后,就封曹参为建成侯。在韩信下魏、定代、攻赵的战役中,曹参一直辅佐韩信,在韩信手下独挡一面,并斩杀夏说、戚将军,跟随韩信攻齐的战斗中,打下了临缁,参与了攻打龙且的战争,俘虏了田光、田既等齐国的将相。跟随韩信参加垓下之战,立下赫赫战功。项羽死后,被刘邦留下平定齐地残余敌对势力。有曹参在,刘邦调兵,韩信要是不给,曹参第一个就会砍了韩信的头。
其三,灌婴。灌婴是在砀郡就跟随刚起兵不久的刘邦,一路征战,东挡西杀,一直打到咸阳,立下赫赫战功。楚汉相争时,灌婴又跟随刘邦打到彭城。彭城大败后,刘邦针对项羽骑兵的优势,也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灌婴就被选为骑兵将领,率领汉军骑兵纵横捭阖,在荥阳前线与楚军进行激烈交战。前两次刘邦调取韩信军队时,都是灌婴去把军队接回的。灌婴还率领骑兵队伍跟随韩信参加了灭齐的战斗,以及后来消灭龙且的战斗。有灌婴的骑兵部队在,韩信不敢轻举妄动。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就国,并听从张良建议,一把火烧掉了通往关中的栈道,以向项羽表示,我刘邦绝没有西向与你争天下的想法。

刘邦的目的达到了,不但项羽相信他不会反,就连他手下的将士们也都相信,刘邦打算在汉中长期的当土霸王了。

图:汉中饮马池,相传是西汉刘邦的军队驻扎在汉中时的饮马处。2000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邦手下的士卒,大多是关东人,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江淮平原,初次来到崇山峻岭的汉中,不免产生陌生恐惧之情绪。这汉中,就是个狭长的断陷盆地,东西长两百余里,南北宽仅十到五十里,四面都是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的高山,给盆谷中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曹操说它直如天狱,诚不虚也。

况且,中国人又最为安土重迁,被放置在这样一个远离故乡的边缘之地,无异于被流放,所以汉军们都非常思念老家与老家的亲人。于是,每到深夜,军营里都会飘起思乡的楚歌小调,听的人肝肠寸断,结果慢慢的就开始有人当逃兵了,刚开始只有几个几十个,后来成百上千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中高级将尉都失望逃跑了。汉王刘邦每天组织大家开思想动员会议、并严法杀逃兵以立威,却都阻止不了这股逃乡热潮,毕竟大家出门打拼,为的是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而不是困守异乡扎根边疆。

于是渐渐的,汉王也就麻木了,动员会也不开了:跑吧跑吧,通通都跑吧,哼!我不稀罕!我不稀罕!最多我就在汉中当一辈子草头王了,那又怎样?我就算老死汉中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大王了,总比从前那个小亭长强!

现在的汉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然失去了从前的斗志,他真的累了,累的有点儿自暴自弃了。他此时的心理,与淮阴少年时的韩信一般无二:浑浑噩噩,如在梦中,寻不到一点儿成功的希望,他也非常需要一句当头棒喝啊!

图: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

直到有一天,汉王终于被一个可怕的噩耗惊醒。

——大王,不好了!丞相萧何昨夜私奔而去。

——什么!?私奔,与谁私奔?

——没有与谁私奔,他一个人走的,走的时候谁也没告诉。

——啊呀呀,寡人失此左右手,大事去矣!

萧何对刘邦的重要性,不消我多说了,这可是他万能的右手!大丈夫可以没有老婆,却千万不能没有右手啊,这个心理打击太大,刘邦气急攻心,差点背过气去!

——快给我追!追不回来,寡人把你们通通砍了!

一天过去了,没消息,刘邦无比煎熬……

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消息,刘邦只觉全身发冷、如陷地狱……

第三天,刘邦又感觉自己回到了天堂,因为追兵回来汇报说

——大王,不用追了,丞相又回来了。

——啊?萧何搞什么飞机?快把他叫上来,寡人要骂娘!

汉王又生气又高兴,他快被这虐人的情节搞崩溃了,他要问问清楚,萧何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萧何满脸微笑的垂手殿下,看样子开心的很。汉王对他如此生气,这说明汉王最重视的仍然是他,他怎能不开心一笑。

——笑,你笑个屁啊!老子问你,你这几天到底跑哪儿鬼混去了!

——大王莫怒。臣从王数年,未尝一日相舍,臣怎忍相负。臣此去乃追亡者也。

——追谁?男的女的!

——臣追韩信也。


——听你放屁!我手下的将领逃走了十几个也不见你去追,偏去追一个没鸟用的韩信,摆明是想骗我!萧何啊萧何,你就算骗我要编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嘛!这样人家心里也舒服些。

除非萧何与韩信有不正当的男男关系,否则刘邦说啥也不肯相信萧何的鬼话。没办法,萧何只好给汉王慢慢解释,于是他收起笑脸,非常严肃的说:“臣闻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今诸将易得,国士难求。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如长王汉中,不欲东归,随韩信去与不去,亦无足轻重。如欲与项王争衡,东向而图天下,非韩信不足与议也!”


汉王泱泱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何尝不想尽早东向称霸天下,可是……”说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刘邦心里很清楚,他们再这样待下去是非常危险的。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巴蜀汉中地区向来易于割据自守,难于扩张进取。闭塞的环境、困难的交通、安逸的生活、悠闲的民风,会将一切雄心壮志消磨干净。后来三国蜀汉时期的诸葛亮和姜维,不顾国弱兵弊,近似徒劳的多次强行推动北伐,就是出于对这群山锁国磨人的戒惧。所以汉军若不能在短期内兵出秦岭,延宕日久,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言尽于此,萧何便决定摊牌了:“大王果欲东归,宜急用韩信,否则,信终亡去耳!今日之事,王若不用韩信,臣免冠服,纳与我王,愿归田里,免使他日为项王所虏也。”

汉王久久的看着萧何,脸上尽是疑惑与嫉妒的古怪神情,良久,才满怀幽怨的说道:“好吧,算我怕了你!我就用他为将。这样你该满意了吧!”

萧何摇了摇头,道:“虽使为将,尚未足留信。”

汉王跳了起来,大叫:“这还不够!!那你说,你说!老子要怎么做才够?”

萧何面色平静的说道:“我王当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突地变了嬉皮笑脸的神色,正容道:“丞相啊,你一生唯谨,行事向来稳重,今日何以如此?寡人虽少学,亦知大将军之职,所系甚重,国家之安危,三军之存亡,仰赖于一人也。若一时轻信,用韩信为大将,倘其能言而不能行,资谈有余,临事不足,非独我等受虏,无数百姓且死于无辜,丞相一时悔之何及。且寡人闻韩信母死不能葬,乃无能也;寄居亭长,乞食漂母,乃无耻也;受辱胯下,一市皆笑,乃无勇也;仕楚三年,官止执戟,乃无用也!这样无能无耻无勇无用之人,寡人怎可轻用!”

萧何道:“不可轻用,便要重用么!韩信他乞食漂母,受辱胯下,乃是英雄未得其时;在霸王帐下,为执戟郎官,乃英雄未得其主;臣与信言,洞见肺腑,真有用之良材,天下之奇士,决非徒资口谈也!大王再疑,臣愿以全家性命保之!”


汉王冥思良久,终于道:“既如此,老子便赌一次,拜韩信做大将军好了!”

“善,如此我王幸甚,大汉幸甚!”

“那你现在就派人召他进殿来,寡人当即赐之大将军符印!这总可以了吧!”

“此亦不可!”

汉王第二次跳了起来:“这还不行?你到底想怎样?一次次的逼老子……寡人都要被你搞疯了!!”

萧何忍不住笑道:“王素慢无礼,此韩信所以去也!今拜大将如同儿戏,招之则来挥之即去,招妓也未有这般随意。”

汉王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他妈的就是事儿多!那你说要怎么弄?”

萧何道:“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沐浴,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刘邦已经无语了,为了韩信那个臭小子,寡人居然还得当几天和尚,你萧何真可行啊,好吧好吧,就按你说的办,这可都是因为你啊萧何,人这一生,总得傻一次,寡人就陪你傻一次吧。

萧何这才满意笑去。

说实话,史书里的这段记载实在很有演义的感觉,关键是我们的老萧同志也太没有组织原则性了一点儿吧!也不经过战阵考察,就凭着几次谈话,就认定一小年轻儿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而且不仅是认定,还一个劲、拼了命的追慕、保举,非要把汉军交在一个从未指挥过任何战役的菜鸟手中,换作谁是汉王,恐怕也免不了心里打鼓吧!况且,想那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郦商等人,都是斩关夺隘、身经百战的宿将,最后却还得归韩信这无名之辈管辖,这又岂能服众?

如果这段记载果真没有任何夸张成分在内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对萧何的无双慧眼与政治勇气肃然起敬了。一个才高八斗、能力出众的政治家,奋其一身去辅佐一个小小亭长起兵造反;一个德高望重、万人敬仰的大丞相,拿自己积累下来的所有政治资本去换取君王对一个区区胯夫的信任重用——这需要怎样的一种的政治勇气啊!这种勇气其实并不比项羽的破釜沉舟逊色多少。


光凭这一点,萧何,大汉第一名相,实至名归!而萧何的子孙兰陵萧氏,也将萧何的政治基因发扬光大,流传千年,号称“两朝天子,九萧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政治门阀,贵不可言。


至于汉王,他为何连个面试都不搞就决定拜韩信做大将军呢?原因很简单,汉王无比信任萧何,萧何又无比信任韩信,所以汉王也就无比信任韩信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志在天下的汉王连这点也做不到,聪明的萧何早就不跟他一块玩儿了。




韩信是萧何亲自追来的,为什么萧何要帮助刘邦杀他?
但是好景不长,韩信一次次的做出违背刘邦意愿的事情。韩信自认为自己战功累累,刘邦对自己又很信任,于是开始为所欲为、骄傲自大起来。他不仅想让刘邦封自己做“齐王”,而且还收留了项羽的亲信,要知道刘邦和项羽可是死对头这让刘邦非常的恼火。刘邦亲自问韩信,是否有收留项羽的亲信,韩信却道...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并极力将他推荐给刘邦,为什么后来又献计杀韩信?
韩信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从小便有很高的志向,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虽然在项羽手下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过重用。后来转而投靠刘邦,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萧何。萧何觉得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够重用一定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于是,便想要向刘邦举荐韩信。恰巧韩信当时觉得在刘邦手下也没什么发展就...

萧何与韩信私教甚好,为何萧何还要帮助吕后诛杀韩信?
韩信想要谋反时,刘邦并不在朝廷中,所以吕后全权处理韩信谋反一事,将韩信骗出府邸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在朝堂之上,韩信最信任萧何,萧何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只能是萧何协助吕后诛杀韩信,而萧何迫于吕后的威压,也不敢不从,否则就要背上谋反的罪名,所以萧何会帮助吕后诛杀韩信也有被逼无奈的因素。韩信能...

萧何为什么要举荐韩信当大将军?原因是什么
萧何之所以举荐韩信,固然是因为韩信能力超群,但萧何将韩信抬到“国士无双”的高度,非要把韩信推到“大将”的位置,非要让刘邦登坛拜将,是有着极为深刻用意的。太史公司马迁在传世史学名著《史记》中,详细记载了举荐韩信时候萧、刘对话。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

韩信萧何可谓挚友,为何吕后要杀韩信时他不劝阻反而帮助吕后?
还有一点我们要明白,萧何与韩信虽说是朋友,虽说是同事,虽说韩信能够取得刘邦的信任,确实有着萧何的功劳,但是萧何和韩信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近,用现在的话来说,萧何曾经是韩信的老领导,曾经对韩信有过知遇之恩,韩信是一匹千里马,萧何作为曾经的伯乐确实给过韩信帮助。可是萧何与刘邦是什么关系懂汉史的...

无名之辈韩信为什么崇拜将领刘邦信萧何渴求人才
他又抓到了小何,多次面对小何进行自我推销。费尽心机,韩信还是不得不逃。然而这一次因为萧何的速战速决,没能逃脱。经萧何极力推荐,刘邦以最隆重的礼仪拜韩信为将军。此时的刘邦对韩信一无所知,而他参军的原因除了对人才的渴望,还有对萧何的信任。刘邦很聪明。他的想法是:既然他拜你为将军,你就得是材料,否则,...

萧何知道韩信的本事,为什么却只让他运粮草呢?
刘邦也是被吓了一跳,但出于对萧何本人的信任,刘邦还是让韩信做了大将军。在这之后韩信也是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后来又收复了楚地、齐地,最后也是帮助了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不过韩信这个人由于情商不是特别的高,所以最后的下场并不算太好。

为什么好老师萧何帮助刘邦引诱并杀死了他的朋友韩信?
至少,萧何在诱捕和杀害韩信的过程中扮演了叛徒的角色。刘汉s世界被韩信击落,这个显而易见的功劳,萧何应该清楚。但是,在刘邦御史吕后在舞剑的过程中,萧何主动与人合作,承担起了邀请你进瓮。萧何助杀韩信,当然是为了博取主公信任保住官位,但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与这匹已经失宠的自选千里马划清界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什么帮助吕后杀死韩信呢?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萧何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没有和刘邦说,就直接去追自己的"初恋韩信"去了。刘邦知道了萧何跑的消息非常的愤怒,等到萧何把韩信追回来,刘邦和生气地说了一句:"若亡,何也",意思就是说你为什么逃跑啊,我这么信任你。萧何回答则是:"大王啊,我是去追可以为您打天下...

韩信那么信任萧何,萧何为何会与吕后合谋害死他?
韩信信任萧何主要是因为萧何是他的伯乐,正是因为萧何的极力举荐,才让韩信能够成为汉军的军事统帅,发挥自己的才干,并且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而萧何联合吕后谋害韩信,主要是萧何只效忠于汉朝的王室。他举荐韩信也是因为韩信的才能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出发点并不是帮助韩信出人头地。韩信原本为项羽部将,他...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一介文官,为什么他坚信韩信有大将之才? -
潘冉硝酸: 萧何认为,韩信虽然从未证明过自己能统帅三军,但是他具备了统帅三军的潜质.何以见得?其一,韩信身上有一种最坚毅的东西.韩信小的时候受过胯下之辱.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这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力是非凡的.

芦淞区18829092598: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有哪些 -
潘冉硝酸: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有:(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2)萧何极力举荐;(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满意请采纳哈..O(∩_∩)O哈哈~祝亲学习进步!!

芦淞区18829092598: 历史上刘邦为什么轻易就拜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韩信为大将军? -
潘冉硝酸: 呵呵,这个问题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很复杂. 一,有“萧何夜追韩信”的典故,说明萧何跟张良他们很看好韩信,而且是他们极力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如果刘邦不拜,怎么安抚萧何,张良他们,万一萧何,张良认为自己不能相信忠良的建议...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有哪些?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潘冉硝酸: 重用韩信主要是萧何的强力推荐 韩信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说了项羽缺点以及刘邦的优点以及今后的战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 根本原因还是刘邦不愿意蜗居一地,想要打回东方去.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典故? -
潘冉硝酸: 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 由于韩信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至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刘邦是想杀韩信,但又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太大,不忍杀之. 而吕后是一政治强人,不下于刘邦.吕后窥测到了刘邦的心里,想杀而不忍杀,那就让老娘来吧!吕后杀韩信并不是拍刘邦马屁,相反的是个巨大的政治阴谋. 吕后通过杀韩信起到了珍摄群臣的效果,树立了自己的威权.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为什么被刘邦封为大汉第一功臣 -
潘冉硝酸: 第一是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小时候读过历史读物的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说的是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帅才韩信,而刘邦犹豫不决.韩信发现自己不会被刘邦重用就不辞而别了.萧何得知后急忙追赶韩信,而刘邦误以为萧何外...

芦淞区18829092598: 史记里韩信既有智慧又英勇,可是为什么他却甘心听从刘邦的指挥? -
潘冉硝酸: 刘邦谓张良、萧何、韩信为“汉初三杰”,其中韩信又有“兵仙”之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邦若少了韩信,项刘之争或许还要继续. 刘邦当亭长时,韩信正处在衣食无着的窘境中,正到处蹭饭.亭长是多大的官儿?我查了半天资料没有结...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是怎样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将的? -
潘冉硝酸: 萧何月下追韩信叫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给韩信建议首攻三秦.

芦淞区18829092598: 文言文《韩信拜将》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有哪些?2 萧何是怎样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将的? -
潘冉硝酸:[答案] 4.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4.(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2)萧何极力举荐;(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 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以上意思对即可,共3分:

芦淞区18829092598: 萧何为何许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潘冉硝酸: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能求得韩信,与刘邦的大肚量分不开. 月下追韩信 韩信是淮阴人,家里很穷,整天四处晃荡混口饭吃.一天,韩信在街上正溜达,一个小混混说:“韩信,你腰里也带了一把剑,有胆就杀了我,如果不敢,就从我胯下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