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气带中水的补给

作者&投稿:蓍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包气带中水的赋存形式~

包气带中岩石空隙没有被液态水充满,由固相岩石、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三相构成。包气带中液态水以孔角毛细水、附着在固体表面的薄膜水以及悬挂毛细水形式赋存在包气带中,三者共同构成包气带持有的水量。
包气带中岩石孔隙与外界始终存在着水、气交换,所持有的水量是变化的,通常用天然含水量来表示,天然含水量是指岩石空隙中持有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也可用天然含水率来表示,天然含水率是指岩石空隙中水的重量与岩石固体重量之比。
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包气带顶部的土壤化表层,富含有机质,具有团粒结构,植物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频繁,其中含有以毛细水为主的土壤水。包气带的底部与饱水带相接,由地下水支持的毛细水构成毛细带。毛细带发育厚度与岩性有关,细颗粒地层毛细上升高度大,粗颗粒地层毛细上升高度低。在包气带厚度较薄的情况下,毛细带与土壤水带相连接,土壤水可通过毛细作用接受源源不断的地下水的补给,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低洼的湿地或盐渍化地区。当包气带厚度较大时,土壤层与毛细带脱节,两带间存在中间带,当中间带存在粗细相间的地层结构时,细颗粒地层中可能会存在层状悬挂毛细水,其顶面上还可滞留重力水,形成上层滞水。

在无蒸发与下渗以及包气带由均质土组成的理想条件下,包气带内水分分布稳定,垂向含水量分布如图(4-2)所示。包气带上部一定深度内,由于均质土持有的孔角毛细水和薄膜水量稳定,含水量接近于常量。向下随着深度增加,土层中支持毛细水逐渐增加,含水量渐渐增大,到潜水面附近,支持毛细水占绝对优势,孔隙网络中完全被毛细水占据,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达到饱和的地段称为毛细饱和带。
通常包气带由多层不同岩性的地层构成,粗颗粒地层的持水量较小,含水量较低;细颗粒地层持水量较大,含水量较高。粗颗粒地层对水作用的毛细负压小于细颗粒地层对水作用的负压,因此,粒度相差较大的地层交界面往往能有效地阻隔毛细水作用。包气带中重力势和毛细势同时并存,有时粒度差异造成的毛细负压差也会改变水在包气带中的渗流方向。在细颗粒土中,水在重力势作用下向下渗流,途中遇到粗颗粒透镜体或空洞时,由于粗颗粒透镜体或空洞的空隙大,对水作用的毛细负压远小于周围细颗粒地层的毛细负压,界面上存在较大毛细负压差,在其作用下,水流不会进入其中,而是绕过粗颗粒透镜体或空洞,继续向下渗流。许兆义(1993)曾用试验证明了这一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雨季时黄土层中的砾石透镜体和窑洞仍能保持干燥的重要原因。

图4-2 均质土包气带水分分布

降水被植物冠层截留等除损后,穿透到达地表,一部分转为地表径流,另一部分渗入包气带,当含水量达到持水度(田间持水度)后,多余的水才会向下渗流,进入潜水含水层。包气带中渗流分为饱和流动和非饱和流动两种形式。
饱和渗流多出现在河、渠底部的垂直入渗时,该处包气带厚度较大,河、渠渗漏水通过包气带直接补给地下水,水的渗流遵循达西定律。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均质包气带时,在地表形成很薄的水层,湿润层与干层之间的湿润锋面在向下推进过程中,会在推进路径上滞留部分水分,使锋面含水量降低,锋面推进便暂时停止下来,进行第二次蓄水,待含水量超过持水度后,锋面又会向前推进,呈现活塞式下渗的特征。
大部分包气带结构是非均质的,是由不同直径孔隙组成的网络构成,水流总是选择渗透阻力最小的通道运移,当网络中存在阻力最小的通道时,部分水便会经过通道,直接下渗,进入潜水含水层中,这种入渗方式称为捷径式入渗。因此,捷径式入渗和活塞式入渗是水在包气带中运移的两种重要类型。
若不考虑土水势对渗流的影响,包气带中非饱和流动也可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垂直向下一维流动的渗流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生态水文地质学

式中:VZ为渗流速度;K(W)为渗透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函数;H为水头高度;Z为包气带厚度。
在包气带中非饱和流动时,渗透系数K是含水量的函数,随含水量的降低迅速变小,而且水头压力也是含水量的函数。
包气带中水呈非饱和渗流时,水受到土水势的作用。土水势由基质势(由吸附和毛细作用引起)ψM、重力势ψG、溶质势ψS、压力势ψP、温度势ψC五个分势构成,因此,水的非饱和渗流过程十分复杂。为简化问题起见,认为溶质势、压力势、温度势对渗流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土水势则有以下的表达式:

生态水文地质学

上述的简化是有条件的,因溶质势是由不同浓度溶液之间的渗透势引起的,通常水中溶质均匀分布,溶质势可忽略不计,但在植物根系附近,考虑到植物根系的吸水作用时,溶质势便显得重要,不能忽略;包气带中孔隙网络连通性好,水在运移过程中对孔隙中的气体无明显压缩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压力势,但在考虑气体压缩对水运移的影响时,应将压力势考虑在内;包气带内地温差较小时,温度势很小,可以忽略,但若出现冻结或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温度势则不容忽视。

通过上覆土壤向下渗透的大气降水,常常成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潜水含水层补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1.降水入渗速率的确定方法

降水入渗速率主要根据土壤下渗水的氚浓度(估算入渗水的年龄)以及水样品点所在空间位置的垂直深度来确定。

氚是通过宇宙射线作用在大气层中产生的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12.43年,天然丰度为5~10TU(氚单位)。在1954~1965年热核试验期间,大气层中氚的浓度曾大为增加。据测定,北半球为1000多TU,南半球为50TU。大气层中的氚随降水带到地表并下渗,因此它对于小于50年的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研究十分有用。

降水中的氚含量大致随纬度增高而增加。在一个地区,春季降水时氚含量很高,属氚的高峰期,其数量相当于年平均值的3倍左右,北半球冬季为氚的低峰期,大约只有年平均量的1/2。由于氚的半衰期短,年变化量大,对时间的依赖性更为明显。

在地面水下渗的研究中,首先要评定下渗水体在不同深处的滞留时间,但是实际上这种下渗水在各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是各种不同年龄水的混合。因此,查明入渗水的年龄分布,进而需要用各种入渗模型进行模拟。

模型分3类。活塞型水流:不同年龄的入渗水,在流动过程中互不混合,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也是最简单的模型;指数模型:同位素的输出浓度与储存平均浓度相当,在流出前可能发生混合或者不混合,其水的平均滞留时间,等于储存量与排泄量之商;弥散模型:多孔介质中发生层流时,氚的分布可用高斯函数表示。以上虽然都是简化了的模型,但它们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然水的平均滞留时间的下限,因而,实际中应用这些模型,常常可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降水入渗速率的研究

VonButtlar等(1958,1959)利用在墨西哥州的降水和井水中氚的浓度估计过地下水年龄和入渗速率。

Smith等(1970,1972)应用入渗模型研究了透水性好和差的非饱和水土壤带(白垩土和粘土)中氚的浓度分布,求得白垩土中的入渗速率为0.9m/a。他们认为,较深处氚的浓度受到了缝隙水的干扰。

Zimmermann等(1965,1966,1967)应用天然和人工氚,调查了中欧莱茵河盆地的非饱和带水的补给,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盛夏降水没有贡献地下水。

2)分子的弥散向下运动异常活跃,在向下垂直运动数厘米或数十厘米时就达到了同位素含量的均一化。

3)蒸发作用会使数厘米范围内的空隙土壤(或植被)上层的重同位素含量增加,其程度取决于扩散系数和蒸发丢失水向上的有效速率比(有效速率=蒸发量/孔隙度)。

4)渗透速率在1m/a的数量级内。

5)渗透水的补给占总补给量的25%~75%,补给的多少取决于季节、降水量以及土壤的特性。

Blavonx和Siwertz(1971)对日内瓦湖盆地的地表降水下渗给出了两种渗漏类型的氚含量双峰分布曲线。一种是快的,归因于降水的裂隙运动;另一种迟缓,归因于降水在微孔中的渗透。一些不含氚而有恒定的稳定同位素含量的水,经过一周渗透,被下推。在蒸发作用活跃的夏季数月内,都观察到下渗水的重同位素含量有明显增加。

在丹麦,Anderson和Sevel(1974)获得了一条具有6年记录的土样天然氚剖面。研究发现,古冰川河的砂砾石,受外部水冲刷时,水的下渗速度大约为4.5m/a。该计算假设,蒸发作用没有发生时,在土壤1m范围的降水与早已存在土壤中的水已经发生了很好的混合。另外,考虑到在均质介质和各向同性条件中的弥散作用,对有效孔隙度进行校正后,对于一个年平均降水量为700mm,而且没有任何径流补给的年下渗速率为358mm。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的氚峰下渗速度比中子计量测量估计的季节性降水渗漏速度慢近10倍。出现这种差异,可能是土壤剖面湿度“压力波”位移而不是实际降水渗透的缘故。

澳大利亚的Gambier平原,属地中海类型气候,Allison和Hughes(1974)测量了不同土壤类型(砂-砂质粘土和富泥质粘土)中的氚剖面。依据土壤类型,在计算中考虑到土壤物质中水的扩散以及向下运移期间的部分混合,使用不同的“活塞流”模型,计算得出补给速率为40~140mm/a。

在Transvaal半干旱区,Bredenkamp等(1974)对砂和砂质粘土土样作过水和氚的分析,假设水由“活塞流”模式向下运动,结果确定年平均降水为560mm和有效孔隙度为2.5%的补给速率为16~53mm/a。

伦敦盆地是一种特殊的非饱和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含有颗粒藻和有孔虫等微体化石的沉积层中,微孔隙度可高达40%左右。Smith等(1970)从该盆地27m深处的非饱和带的一条剖面上提取的水含量非常均一,每克湿白垩土含水为0.210±0.003g(相当于单位体积的38%)。在氚含量随深度变化的分布曲线上,大约在4m深处显示了一个很尖峰(600TU),第二个峰在7~9m之间出现。分别以1963年和1968年在降水中观察到的氚峰值(核试验产生的)为依据,利用弥散模型,对剖面图的主峰进行计算,结果得出年下渗量为0.88m/a。经容量校正,得出年平均补给值为334mm/a。这与在整个集水区年渗透速率为280mm/a的估计相差不大。

然而,必须指出,基于月的水均衡(降水减去蒸发)氚渗透的计算没有考虑大雨的影响,但大雨在降水量亏损期间会很快向下渗透,既然如此,就应该把每次降雨都计算到土壤水的均衡中去。如果相对高氚含量的夏季降水能够直接渗透到可以受蒸发作用影响的地方,那么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就很难匹配。显然,有关白垩土的弥散问题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刘方珍等(1986)在研究我国山西平定张庄对黄土梁饱气带水分运移速率和入渗补给量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黄土地区的饱气带中,迄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核爆氚剖面。其形状较国外已发表的其他地层中的更为典型理想,1963年峰值表现更为清晰。这可能与黄土类岩土在岩性上比较均匀有关。

2)以1963年氚高峰值为基础,到1985年下移至6m深处,从而求得水分运移速率平均为0.273m/a。6m深处土壤中水分累积总量为1157mm,年平均入渗量为52.6mm。

3)1953年以来的含核爆氚的降水,目前仅下渗10m左右,因此,在厚层黄土分布区饱水带中氚含量很低,而含有少量核爆氚,主要是沟谷水渗透混入的结果。

从上可知,在用同位素调查非饱和带雨水下渗时,应该弄清影响表层土壤弥散的因素、水逐层下渗的程度,辨别是属于裂隙下渗还是孔隙下渗,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并确定其混合程度。




包气带中水的补给
刘方珍等(1986)在研究我国山西平定张庄对黄土梁饱气带水分运移速率和入渗补给量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黄土地区的饱气带中,迄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核爆氚剖面。其形状较国外已发表的其他地层中的更为典型理想,1963年峰值表现更为清晰。这可能与黄土类岩土在岩性上比较均匀有关。2)以1963年氚高峰值为基础...

包气带中水的赋存形式
在包气带厚度较薄的情况下,毛细带与土壤水带相连接,土壤水可通过毛细作用接受源源不断的地下水的补给,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低洼的湿地或盐渍化地区。当包气带厚度较大时,土壤层与毛细带脱节,两带间存在中间带,当中间带存在粗细相间的地层结构时,细颗粒地层中可能会存在层状悬挂毛细水,其顶面上还可滞...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变为地表径流,一部分通过蒸发返回大气,剩余部分渗入地下。降水渗入地下后,一部分水滞留在包气带,构成土壤水,除供给植物蒸腾外,还通过地表蒸发返回大气;余下部分通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成为地下水的补给量。大气降水补给量是指地下水从大气降...

包气带 饱水带具体位于?
位于饱气带里的局部隔水层里的水就是上层滞水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气降水补给。核心在于气候。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
它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来的重要因素。水循环也是传输带,它是低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在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循环,海洋要不断地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水循环对人类来说是有好处的。

红层地下水的补给、 径流 、 排泄条件
(1)风化裂隙水的主要边界类型及特征 风化裂隙水以红层风化裂隙发育带为含水层,地下水的富集除了受风化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外,主要受地貌因素的制约,水文地质单元边界类型主要是地形边界。水文地质单元的规模多限于由地形分水岭围限的最小一级沟谷、洼地流域,一般规模较小。此类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活动均在一个完整...

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2、锅炉中的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后,形成凝结水汽;【热能→机械能】3、 冷却水与凝结水汽热交换,凝结水汽继续循环,吸收燃烧热产生高压蒸汽;冷却水获得热量用于城市的集中供暖和供热;(家住电厂附近暖气比较旺就是这个原因)【热能...

地下水系统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包气带的性质及透气性:在基岩山区(如裂隙发育),水通过包气带补给时,含氧量高,又没有更多的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均处于氧化状态,其氧化带的深度较大,但随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以及包气带消耗氧的物质的多少而变化。情况相反,在松散沉积物地区,特别是颗粒细的...

气带和和高压水枪的反作用力。是哪来的,受什么的影响。
原理:洗车用的高压水枪:水通过高压水泵吸入经压缩后高压流经高压水管,最后经高压水枪射出,高压水枪通过控制出水嘴的流量来控制水的分散大小,这样就够成的高压水的喷射。洗车用的不超过8Mpa压力,一般在5Mpa~6Mpa之间。空气压缩机原理:空气村缩机通过吸气端吸入新鲜空气进入气室(一级气室),经压缩...

岚县13287373756: 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形式 -
酉贡抗痨: 1、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大气中水汽和包气带岩石空隙中水汽的凝结,此外还有人工补给等.(1)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大气降水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被土壤颗粒表面吸...

岚县13287373756: 什么是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
酉贡抗痨:[答案] 包气带水,是指地表面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称包气带,或非饱和带.存在于包气中的地下水称包气带水,它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土壤层内的结合水和毛细水,又称土壤水;一是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又称上层滞水.降水入渗要通过包气带,才达到潜...

岚县13287373756: 地下水中包气带水的来源 -
酉贡抗痨: 包气带水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大气水联系的必经通道.来源:1、大气水和地表水的入渗2、蒸发或蒸腾作用时来源于地下水

岚县13287373756: 研究包气带水有什么意义 -
酉贡抗痨: 土壤水、上层滞水、沼泽水、沙漠及滨海沙丘中的水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等.一般水量不太,易受污染,故不易作工农业供水水源,但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大意义,对工程建筑有一定影响

岚县13287373756: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 -
酉贡抗痨: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有时是来自大气和岩土空隙中的水气凝结等. 1)大气降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一般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岚县13287373756: 包气带水的来源是什么 -
酉贡抗痨: 按照赋存形式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按照水的受压情况: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为四种,: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

岚县13287373756: 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因素有哪些 -
酉贡抗痨: 一定时期内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与同期内降水量的比值.降落到地表的水,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或为植物截留和填洼,一部分产生地表径流,其余部分渗入地下.下渗的水首先补充包气带的水分和产生表层流,多余部分到达潜水面补给地...

岚县13287373756: 含水层净补给量(R) -
酉贡抗痨: 在DRASTIC模型中,净2113补给量指单位面积内从地表渗入到5261地下的水量.补给4102水是污染物向含水层运移的1653主要载体,它不但在包气带中垂向传输污染物,还控制着污染物在包气带及饱和带中的弥散和稀释作用.因此补给量越...

岚县13287373756: 煤洞水和地下水的区别 -
酉贡抗痨: 煤洞水:水质是相当恶劣的,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毒化合物. 地下水:定义有三种:一是指与地表水有显著区别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层中饱水带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动或渗透,使土壤和岩石饱和,并补给泉和井的水;三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