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时期到元明清时期,中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保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远远不如汉唐时期的中国了?~

因为尚武精神的丧失。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过于早熟。在西方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时候(这里说的封建社会是真正的封建,封土建国的那种,类似周朝分封秦国齐国燕国,西方国王分封伯爵子爵男爵,而不是我们教科书上说的那种封建社会),我们中国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制度,也就是从秦汉时期开始,我们就已经中央集权了。而西方一直到中世纪都还处于封建时期,真正实行中央集权到现在还不过几百年。
中央集权制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国家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和平时期,并且也能集中精力应付天灾。因此在中央集权制的早期,也就是秦汉至唐时期,尚武精神还没有遗失,针对外族还是比较占有优势的。比如汉朝,东汉末年那么乱的情况下,由于当时中央集权制还没有达到巅峰,地方上的太守刺史等依然拥有极强的地方控制力,相当于土皇帝,所以哪怕是一介诸侯也可以吊打外族,所以史书称“诸朝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又如唐末,各地方节度使也是独立王国,也有足够的力量对外发动征伐。而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唐两朝的主要敌人都是外族。汉是匈奴,唐是突厥。
但中央集权制的另外一个毛病也很快凸显了出来。就是随着时间过去,统治阶级更担心的就是内部斗争而不是外敌入侵。主要矛盾也就由外来矛盾变为内部矛盾。因此,自宋以后,所有的领导阶层担心的都是会被内部人士推翻自己的统治而不是被外人侵略,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不是向外扩张领土。所以从宋朝以后,武人的地位急速下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出现了这样的社会认知。其实就是领导阶层担心武人有了地位会夺取自己的皇位。所以宋明清这三朝,所有的领导阶层(包括皇帝和官僚阶层以及知识分子)想的都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力量。国家的力量是在对内而不是在对外,表现出来的自然就是在外事上衰弱了。
也就是说,宋明清三朝,防范自己人更甚过外人,愚民政策更有利于统治。汉朝政权,一直在与匈奴与羌族作战,名将基本都是在与外族的作战中出名的。而宋明清的名将,很多是在镇压自己人中出名的。
其实如果论文化论经济等方面,宋朝才是巅峰。但由于国家方向的转变,对外的表现上远不如汉唐。

元朝,横跨亚欧

看这篇文章

    商朝是公认的中华文明的起源,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持续五百多年。

    西周先进的封建制度,最契合当时的生产力,所以是持续时间最久,前1046——前256,前后历经800多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独立,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王命不出京畿。

    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秦彻底结束了持续夏商周三代1500年的封建制,开创了延续后世2000多年的帝国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最终被楚王项羽消灭。但是楚国享国时间太短,公元前206年,项羽成为西楚霸王,到公元前202年兵败自杀,统领楚国仅仅四年,因此,被史学界忽略不计。

    西汉班超通西域,第一次打通了河西走廊,把西域三十六国彻底纳入中国的版图,汉武帝任内发动战争消灭了南越,第一次把越南纳入中国版图。

    东汉继承了西汉的版图,但是北方的劲敌匈奴被彻底击败,换成了新崛起的鲜卑族。

    三国争霸,曹魏实力最强,蜀汉本来就人口最少,国立最差,最终因为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连年战争而拖垮。

    短暂的西晋大一统,享国仅仅50年就被北方的胡人灭国。

    东晋衣冠南渡,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羗,疯狂涌入长城,北方汉人被屠戮殆尽,少数民族建立16个国家,简称五胡十六国。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个汉人民族英雄——冉闵大帝,率领北方汉人杀胡。

    北魏再次统一了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敌人再次易手,鲜卑被同化,取而代之的新崛起的柔然。

    隋明帝杨广攻灭了南朝陈朝,杨坚再次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帝国,但是西域依然被西突厥占领。

    消灭了西突厥后,收复了西域,设置了安西、北庭、安北三个都护府,第一次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联姻,大唐帝国的版图空前强大。

    五代十国,各种混战,生灵涂炭。

    宋州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掳走,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偏安江南。

    大蒙古国经过50多年的内战后,忽必烈最终继位,率领蒙古本部攻灭了南宋,建立了大元帝国,取名来源《易经》:“大哉乾元”,简称大元。

    红巾军出身的朱元璋,最终在元末的军阀混战中,先后消灭了张士诚和陈友谅,派大将徐达攻灭了北京,建立了“大明”国,蒙古人逃离到漠北,继续维持本部的统治,史称北元,持续了二百多年,一直骚扰明朝,最后被皇太极灭亡。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多尔衮入关后,彻底消灭了汉人抵抗,完成了对长城以南的统一。此后,康熙雍正乾隆爷孙三代,殚精竭虑地发动对蒙古余部的战争,最终在乾隆帝时代,彻底消灭了葛尔丹,完成了国家的彻底统一,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基础。

    据史书记载,雍正帝御笔朱批的文字,平均每天能达到8000字以上,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在任14年,活活累死。

    中国历史上,只有元明清三代,国号是两个字,前面都带个大字。之前的朝代,国号都是一个字,而且开过者都是贵族,都有官职,因此,基本都是以登基之前的官职命名的。

    比如秦王嬴政,汉王刘邦,魏王曹丕,晋王司马炎,随国公杨坚,唐国公李渊,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等。

    只有元明清三代是没有官职的,元朝祖上是放羊的,明朝祖上是佃农,清朝祖上是打猎的。因此,国号只能另起,而且一定要加个“大”字。



一、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自春秋起500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朝只存活了15年,在中国历史上,秦朝虽然算不上盛世,但是,秦朝短暂的皇朝史却首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糅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版图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仅此一项业绩,就足以流芳百世,足以让我们牢记万万年。当时秦帝国的版图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堪称当时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
版图面积:约400多万平方公里
二、汉
大汉盛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盛世,起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大汉朝在其40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虽然西汉初年的疆域,比起秦朝减缩了南越、东越和河套地区。但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到武帝末期疆土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版图达到极盛,其领土除了今天的西藏和东北部分区域外,几乎包括现在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东北设置乐浪等朝鲜四郡,与三韩接壤于朝鲜半岛中部;北以阴山、长城与匈奴乌桓接壤;西北设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西南设西南夷七郡西抵四川盆地边缘,南有怒江哀牢山之东北云贵高原;南边设置南越九郡,有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中部地。汉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版图稍有减缩,至元帝初元三年弃珠崖即今海南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
版图面积:约600多万平方公里
三、唐
大唐王朝中国疆土空前扩大,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最南覆盖今越南中部、北部。其版图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以至盛唐威名传遍世界。周边国家如日本、新罗、暹罗、真腊、越南、波斯等,其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受惠于大唐。至今有些国家仍称中国为唐山,称中国人为唐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可惜的是,当盛唐版图面积在开元时期达到极致后,就开始萎缩。因为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盛世,也改变了大唐的版图。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反叛,天下大乱。为了平息安史之乱,大唐朝廷不得不向吐蕃、回纥等国借兵,大量起用胡兵胡将,同时提供优厚条件,招降安史部将。结果,吐蕃、回纥、南诏等国乘机入侵,西域从此完全丧失,盛唐时的开疆拓土自此前功尽弃。大唐帝国的极盛版图,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
版图面积:唐高宗时约有1251.19万平方公里;宣宗时约有889.59 万平方公里;极盛时约达到2307万平方公里。
四、两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 ,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版图面积:280万km2(1111年),200万km2(1208年)
五、元
以今中国地域为主的元朝帝国,其版图面积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第一,有2100多万平方公里,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部分岛屿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蒙古人开创的中国一级行政区行省的建制被沿用至今;蒙古人使中国政治势力真正进入西藏,并使西藏首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人一举消灭大理政权,置云南行省,结束了南北朝以来云南地区近千年割据于中央政权的局面。元朝帝国开疆拓土所创造的辉煌,令世界羡慕,令现代中国人引以自豪。
虽然元世祖忽必烈创建的元朝帝国,经过70多年短暂的演变,很快便进入了它的衰亡时期。但是,它短暂的辉煌,却让我们目睹了马背民族带来的锋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帝国最为辽阔的疆域,让我们记住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大版图。
版图面积:约2100多万平方公里
六、明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朝代,更是一个饱受抨击和嘲笑的朝代,但它存活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王朝不是一个脆弱不堪的肥皂泡。帝国时期,恢复了汉唐时代的中国本土,而且置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东胜卫、哈密卫,将黑龙江流域、内蒙中部、内蒙中部、新疆东端纳入势力范围,并数次出征北方大漠。帝国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首次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版图面积约1233.38万平方公里。
版图面积:约1233.38万平方公里
七、清
从1644年清人入主中原算起,寿命长达296年的大清帝国,占据了中国皇朝历史的1/7,在2000多年的中国皇朝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到了康乾时期,帝国更是达到了极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50多个民族共存于同一个政权之下。当时的帝国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那个时候的帝国版图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多出大约多1/3。若论疆域之广,统一之扩大,居汉唐之上者,除元朝外,只有康乾盛世可比。比起汉唐,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可以说,康乾盛世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版图面积:约1284.65万平方公里


从汉唐时期到元明清时期,中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只有元明清三代是没有官职的,元朝祖上是放羊的,明朝祖上是佃农,清朝祖上是打猎的。因此,国号只能另起,而且一定要加个“大”字。

汉唐元明清时用简体字吗?简体字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汉唐元明清时不使用简体字,而是繁体字,只不过不同朝代,繁体字多多少少有些差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简体字是新中国成立后专人负责开始设计并定稿推广使用的。但是关于简体字的研究则比起推广要稍微悠久一些,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开始简体字的设计和研究,只是那时人们观念比较陈旧和政府的政策缘故,...

...的轨迹是什么?所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汉唐元明清是如何做的?_百度知 ...
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选官制度:主要包括汉朝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度。认识: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

唐宋元明清各历时多少年
唐宋元明清各历时年数:1、唐290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2、宋320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计:167年。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昺。共153年。3、元 98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4、明 277年...

中国历史上名扬四海的时期有哪些
中国古历史上名扬四海的时期有秦、汉、唐、元、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

羁糜政策在元明清时期的演变
我国古代羁縻政策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完善于汉唐时期,元、明、清是其走向衰萎的时期。所谓“羁縻政策”是今人在研究古代民族政策时,对这一类型的民族政策的概括和总结。羁縻是系联牵制的意思。这种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我国古代民族历史乃至我国古代史相始终。它的演变过程特点是由松到紧、由间接治理逐渐向直接统治过渡。

春秋战国 汉 唐宋元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
—交钞的出现。6、明清时期经济特点:地区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出现.各地市场联系密切,地域分工趋势显见。城乡商业繁荣,普通集市的广泛分布。各地商帮活跃.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生产走向专业,分工明确,生产效率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慢慢减弱。

请大神把汉唐元明清五个朝代排列一下,详细说明原因,谢谢
汉唐元明清,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汉语的历史时期怎样划分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研究《中原音韵》所...

...的轨迹是什么?所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汉唐元明清是如何做的?_百度知 ...
我简要说说我的看法,封建社会的政治矛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皇权与相权,一个是中央与地方。汉三公九卿制,唐三省六部制,元承辽制,分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宋也也有三省,不过多了一个参知政事;明很好,直接费了,清也没丞相,但设军机处,有点这个意思。中央与地方,汉嘛,前期分封,汉武行推...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从西汉到清朝疆域的变化,概括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并对这两大线索进行说明 -
兆昆鸣息百:[答案] 西汉到清代的疆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继承前代秦的大致,扩大了对西域的管理,汉武帝元狩年间张骞两... 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在元朝达到了鼎盛,明朝变小,清朝稳定.基本上将,日后中国的版图在元的影响下很深. 元朝设立乌...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中国历史上领土最大时有多大?
兆昆鸣息百: 元朝最大是因为占了在北方的便宜,历代中原王朝因为被蒙古高原阻碍不能向北亚发展; 汉唐明清的版图也很大,但其中清应该是最大的; 实际占有面积应该是现在最大. 注:蒙古帝国时期应该不算,因为蒙古帝国的版图大大超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活动范围.由于是维系在军事基础上的同盟,不久就分成五块:元朝本部,窝阔台和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钦察汗国,各自被当地民族同化.蒙古人是掠夺东方世界以外文明的暴发户.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
兆昆鸣息百: 元朝.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明朝的疆域有多大?
兆昆鸣息百: 明朝疆域最大的时候东北地区包括现在的东北三省,蒙古国东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虽然有些地方几乎没有人居住,管辖的时间也不长,,大家可以对照今天的亚洲地图,看这片土地有多大,经过测算,比清朝疆域最大时候的东北多出大概400万平方公里,总的来说,按照版图最大的实际情况应该比清朝大的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的意思是什么啊?急需!!!帮帮忙! -
兆昆鸣息百: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对峙南北朝,隋唐大统一. 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中国古代从秦汉到明清郡县制的演变 -
兆昆鸣息百: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一、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先秦.汉.隋.五代两宋..元明清包含哪五个历史阶段 -
兆昆鸣息百: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元代版图 - 元朝版图有多大?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究竟有多大,烦请
兆昆鸣息百: 元朝东面的四个汗过都是成吉思汗儿子的领地,可以看承是元朝的疆域,这样一算,有大约3900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左旗19525746974: 中国行政区是什么时候划分的? -
兆昆鸣息百: 中国行政区划的雏形从夏朝建立国家就开始了.传说中的九州是其体现.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建立了诸侯国.真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则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时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从秦朝起,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