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修文 翻译

作者&投稿:塔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苑 修文 翻译~

衣服容貌,是为了悦目;声音应答,是为了悦耳;喜怒爱憎,是为了悦心。君子衣服得体,容貌合宜,所以老百姓看了很喜欢。君子言语温和,应对自如,老百姓听了很高兴。君子亲近仁德,厌弃不仁,老百姓不由得心悦诚服。这三次事如果能记在心上,通达全身,见于言行举止,那么即使不在朝廷为官,也是能教化人们的好品行。所以君子一心好善,天天向上,独处时也能以修德为乐,内心的美好也会体现在外表上。《诗经》上说:“为什么能够这样安居呢?一定有其道理。为什么能够这样长久呢?一定有其原因。”只有遵从这个道理和原因,才能够健康长寿,不为外物所累。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日:“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阊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 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刘向《说苑》)
  译文如下:
  齐宣王到社山打猎,社山的老百姓有十三人一起来慰问宣王。宣王说:“父老们辛苦了。”就吩咐左右的官吏赏赐父老们田地不必纳税。父老们都拜谢,但闾丘先生不拜。
  宣王说:“父老们嫌赏赐太少吗?”又吩咐左右官吏再赏赐父老们不必服劳役,父老们都拜谢,闾丘先生又不拜。宣王说:“拜谢的人可以离开,不拜谢的人前来。”并且说:“寡人今天来此,很荣幸的得到父老们的慰问,所以赏赐父老们田地不必纳税。父老们都拜谢,先生你独不拜,寡人自认为赏赐太少,所以又赏赐父老们不必服劳役。父老们都拜谢,先生你又独不拜。寡人是不是有过错呢?”
  闾丘先生答道:“听说大王来游猎,所以来慰劳大王,是希望大王能让我长寿,希望大王能令我富有,希望大王能令我尊贵。”
  宣王说:“上天杀生有一定的时间,不是寡人所能给与的,无法使先生长寿;仓库虽然充实,是为防备灾害,无法使先生富有;朝中大官没有缺额,小官又卑贱,无法使先生尊贵。”闾丘先生答道:“这不是为人臣者所敢奢望的。盼望大王选择善良富贵家的子弟,行为有修养的人做官吏,使法律制度公平,这样臣下便可稍得长寿了;春夏秋冬四季,按时救济,不要烦扰百姓,这样我们百姓便可稍为富有了;希望大臣发出命令,命令少年的人尊敬年长的人,年长的人尊敬年老的人,这样我们便可稍得尊贵了。现在大王幸运地赏赐臣下田地不必纳税,这样国库将会空虚;赏赐臣下不必服劳役,但是这样,官府里就没有差使了。这本来就不是做臣下的人所敢奢望的。”
  齐王说:“很好!希望能聘请先生做我的宰相。”

1、做君子的人不以学习为羞,不以提问为羞,提问是获得知识的根本,凡事多思考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说,可贵的是因为学习的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不懂就问,所以才会更好地学习,不是因为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而去获得知识的。
突出强调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疑问,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东西。

2、我们有时会厌倦有德行的人交往,因为和他们交往久了以后,便会再也嗅不到他们品德的芳香;我们有时不知要躲避和坏人交往,因为和他们交往久了以后,也不会再感觉到他们人格的卑下。


吉安市15522523390: 求“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刘向《说苑》选段)”的译文 -
滕俗燕德: 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城门被战火烧了,然后楚人就让投降百姓修葺城墙,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凭轼致敬,子路就说:“礼法说从三个人边经过就要下车,经过两个人就要凭轼致敬;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这么多,老师怎么不凭轼致敬?”孔子...

吉安市15522523390: 《说苑》曾子篇的翻译 -
滕俗燕德: 曾子(名参)衣蔽衣以耕.鲁君使人往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忠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吉安市15522523390: 《说苑》译文 -
滕俗燕德: 原文: 1.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译文: 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有才干吗?”子贡回答说:“有才干.”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有才干,却不知道才干怎么样,这行吗?”子贡回答说:“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天有多高呢?都说不知道.因此知道仲尼有才干却不知道他的才干怎样.”

吉安市15522523390: 刘向《说苑》翻译 -
滕俗燕德: 楚庄王发兵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晋景公打算发兵救宋,大臣伯宗劝止说:"现在楚国得天之利,国势强盛,我们不应直接与他们对抗,(应另谋他策.)"于是在全国征求有胆识有能力的壮士,最后找到一位叫解扬,字子虎的霍地的...

吉安市15522523390: 齐桓公问管仲 《说苑》译文 -
滕俗燕德: 齐桓公问管仲道:“当君王的人,应尊重什么?”(管仲回答)说:“应尊重天.”(于是)桓公仰而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吉安市15522523390: 翻译一下,选自《说苑》 -
滕俗燕德: 翻译大致如下: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烛一样明亮,点上火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吉安市15522523390: 文言文,《说苑.修文》中的苟可而行,谓之野人.白话文什么意思? -
滕俗燕德: 原文:触情从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谓之士.翻译:情感遵从欲望,是禽兽;觉得可以就做,是野人;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搬走,是普通百姓;能够分辨是非,明白古今的道理,是士族!

吉安市15522523390: 求说苑节选翻译. -
滕俗燕德: 原文: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译文: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并不是碧蓝无际的天空.”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译文 人民怨恨君王,最终国家不灭亡的,没有这样的事啊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为抱我? 译文 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判刑,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译文 如果真的被你说中了,我将会选用有德行的,使用有才能的,奖励有劳绩的.除此,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 何以愧为1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吉安市15522523390: 说苑的翻译· -
滕俗燕德: 1、君子不羞于学习,不羞于询问.君子是不以(因不知道页)向人学习为耻辱,不以懂得少向人询问为可耻.【评述】刘向认为询问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思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与孔子强调“每事问”,“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殊途同归的.2、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说:”与品格好的人相处,就好象进入种有芝兰的屋子,呆得久了也就不会觉得芝兰很香了;与跷品格低劣的人相处久了,就好像进入屠宰鲍鱼的屋子,渐渐也就闻不出鱼的腥臭来.因为与它们已经气味相同了.【评述】与君子交朋友,便能濡染其善习;与恶人交朋友,便会受之不良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而堕落!

吉安市15522523390: 说苑 第32卷翻译 -
滕俗燕德: 说苑 第32卷翻译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国地方不大,物产不丰,但群臣的衣服车马都很奢侈,我想下令禁止,可以吗?”管仲说:“我听说,君王吃过的食物,臣下就会常吃,君王喜欢的服饰,臣下就会经常穿戴.而如今,君王您吃的是桂浆,穿的是纯紫的大衣,狐狸皮的白裘,这是群臣过分奢侈的原因啊.《诗经》上说:'不亲自去做,就不能取信于百姓',君王您要禁止他们奢侈,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齐桓公说:“对!”于是重新制作了纯白了衣服,大白的帽子,这样上朝一年,齐国整个风气都变得简朴了!哥们,给点分吧!!穷死了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