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有哪些较为特殊的语序?

作者&投稿:可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较为特殊的语序~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



一、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多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 谓语前置的感叹句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 谓语前置的疑问句
《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
《孟子·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逾者?”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傲慢太骄狂。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例如:去了三趟,读两遍,研究了好几次。古汉语则不是这样。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数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例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 数词作谓语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作状语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末作谓语,而使原句的剩余部分(通常是一个主谓词组)作主语,在主语后、数词前必须用一个代词“者”来复指主语。例如:
《战国策·赵策》:“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辞让者三”这个句子,主语是“鲁仲连辞让”,“者”字复指主语,“三”是谓语。这句话强调突出了“三”这个行为数量,可译成“鲁仲连推辞了好几次”。如果不强调“三”,这句话的正常表达形式是:鲁仲连三辞让。)
《史记·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句话的正常词序是:范增数目项王,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在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数词作状语和数词作谓语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什么是古代汉语?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只能依据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古代书面语的情况怎样呢?请看下面两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孔子徒弟,姓曾名参,根前奉侍来。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以这个勾当顺治天下有(蒙古语助词,相当于”啊“)。百姓每(们)自然和顺有。上下人无怨心有。你省得(懂得)么?”曾子起来说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说:“孝道的勾当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当先以这孝道里生出来。”———贯云石《孝经直解》上面所引的第一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孝经》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贯云石解释《孝经》的“白话讲章”。
当时元代皇帝读不懂《孝经》,便由精通汉文的大臣用当时的口语作解释,写下来便成了一篇反映当时口语的白话文。可见,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还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古代汉语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话,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直到“五四”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

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为什么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重点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两汉散文,而不是古白话呢?这是因为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文言文担负了记录、传播、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历代许多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曾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有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自然重点是文言。从殷周到清末,文言尽管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早在先秦两汉时代已基本定型,并且创作了许多典范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读懂先秦两汉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读懂其后大多数文言文,算是学好了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白话呢?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古白话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话弄清楚,那就不能说对古代汉语有了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也应该重视对古白话的研究。但古白话与文言文比较而言,它毕竟离现代汉语近一些,总体难度小一些,况且古白话使用范围大致限于唐宋以后的俗文学作品,可以不作为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重点。前人是怎样研究古汉语并有些什么贡献呢?古汉语从它产生开始,就有人对它进行研究,但真正作为一问学问,还是从开始的。我国传统语文学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王力先生的说法,从汉代至清代,古汉语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即偏重文字训诂的研究。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自然对语义的研究就比较重视,其代表作品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一时期,为了读经的需要,还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师,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他对《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所作的注,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从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韵研究阶段。南北朝以后,诗律学兴起,于是研究韵律和节奏成了当时的“热门”。南朝沈约著《四声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诗律的实践上。这一时期,韵书已开始出现,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它在汉语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从十三世纪开始,音韵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话语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为北曲创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汉语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也是最有成绩的阶段,清统治者严厉钳制思想,一般学者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与考证,汉语的古音和古义研究在这一时期有很多发明。《说文》之学,此时最盛。段王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是最著名的《说文》四大家;高邮五氏父子王念之、王引之虽不以《说文》名家,其成就却在《说文》四家之上;此时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顾武、江永、戴震、段五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浩、章炳麟、黄侃等都有卓越成就。

此外,以研究金文和甲骨文为主的古文字学也开始也新局面。吴大、孙诏让、罗振、王国维郭沫若都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名家。字典编纂也有很大进展,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统籍纂诂》等均是集大成的辞书。语法作为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的一门新兴学问,此时也有了开创性的发展。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首先创立了一些语法术语并分别了词类,成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

综观我国传统的古汉语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成就也很显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百种,汉语研究的专著,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尽管如此,我国传统的汉语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发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历来“小学”总是经学的附庸,基本上以经字为中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普遍存在重古轻今、重通语轻方言、书面语轻口语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建国后,王力先生在大学中文课程中首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从此,全国各高校相继响应,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有关汉语研究的学会和专门研究机构。在古汉语研究领域,人才辈出,著作如林。这一切都给我们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一般实学者来说,怎样学习才能费力较少,而收获较大呢?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这时主要指文言文)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古奥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要说“诀窍”和“捷径”,很好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那么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还是可能的。

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感性与理性、范文与规律相结合的方法,即阅读一定数量的典范的文言文,自觉地掌握最低限度的常用词和最基本的文言文规律知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和配合,就能较快学好文言文。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实践证明,这是学习古汉语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学习古代汉语为什么要读文选呢?

因为学习古代汉语,目的是为了读古书,文选是古书的举例,是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各种古汉语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读文选,不仅知识不能掌握,而且也很难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那么,阅读文选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着眼于语言,不要着眼于文学。如《论语、侍坐章》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作为文学作品,在了解文句以后,要着重领会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趣、爱好和态度等,作为古汉语材料,则要求切实弄懂“鼓”、“瑟”、“希”、“铿”、“尔”、“舍”、“而”、“作”这些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如不切实弄懂,就没有达到古汉语学习的要求。要逐字逐句读,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如前例,按古汉语的学习要求,应该懂得,“鼓”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但不能作“敲打”解,而应作“弹奏”解,因为“瑟”不同“鼓”,是一种拨弦乐器,“希”同“稀”,这里不能解释为“稀少”,而是指瑟的声音渐渐减慢减弱,接近尾声。“尔”是助词,用在象声词“铿”的后面,开窍推瑟发出的声音。象声词或形容词后加“尔”或“然”都是同一种构词方法。“作”一般作“劳作”解,这里用的是本义,作“起来”解,即“起身”。

“而”是连词,连接“舍瑟”和“作”两个动作,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读文选就应该这样一字一句,细细比较推敲。当然不是每一句都要平均用力,可以有重点有一般,但必须有这样认真仔细的态度。还要注意常用词和特殊句式。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对于这段话中的“晋侯”、“秦伯”、“郑”、“楚”、“函陵”、“汜南”等人名,爵位、国名、地名等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晋侯秦伯围郑”这样的句式古今也一样,不必多花力气。面对于“以”、“其”、“于”、“贰”、“军”这些常用词的意义或用法则必须掌握,对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无礼于……”、“贰于……”这样的句式,也应该注意比较、分析。“无礼于……”或“贰于……”句式虽然相似,但表达的意义则不完全相同。“无礼于晋”是指对晋国无礼,“贰于楚”则不是对楚有二心,而是指表面上跟晋好,实际上向着楚。要熟读成诵。古汉语在用词造句等许多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有一套特殊词汇,句式和修饰手法,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时代的书面语。

要真正熟悉古汉语,掌握古汉语的微妙差别,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熟,有些片断要能够背诵。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也就“看来百事只在熟”,“熟则精”、“精则巧”。“工夫自熟中出”。

学习古汉语,在重视读文选的同时,还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把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知识学到手,用它来驾驭分析古汉语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天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古人那样十“年寒窗”,完全沉浸在古书堆中,慢慢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摸索、体会。这样做花力费时太多。何况今天我们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前人已花了许多精力,为我们整理出有关古汉语的规律知识。古汉语知识涉及面很广,重点应该是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词是语言的建筑料,要能读懂古书,至少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

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所谓“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史记。

项羽本纪》:“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我们知道羊是很温驯的,怎么说“狠如羊”呢?原来古代“狠”是“不听从”的意思。羊有时很犟,你拉它,它就是不走。又如《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初学者指出疑问,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为左将军,自然也是男的,说二人“结婚”,不可理解。其实古代结为夫妻的双方,女方的亲属可称为“婿”,男方的亲属可称为“姻”,这里指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做妻子,双方成了亲“家”。可见应该从古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之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

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如《史记。扁鹊传》:“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这句话中的“生死人”

是什么意思?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律去理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较为特殊的语序: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特殊语序:

1.谓语前置。

2.宾语前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

一、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多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 谓语前置的感叹句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 谓语前置的疑问句
《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
《孟子·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逾者?”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傲慢太骄狂。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例如:去了三趟,读两遍,研究了好几次。古汉语则不是这样。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数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例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 数词作谓语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作状语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末作谓语,而使原句的剩余部分(通常是一个主谓词组)作主语,在主语后、数词前必须用一个代词“者”来复指主语。例如:
《战国策·赵策》:“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辞让者三”这个句子,主语是“鲁仲连辞让”,“者”字复指主语,“三”是谓语。这句话强调突出了“三”这个行为数量,可译成“鲁仲连推辞了好几次”。如果不强调“三”,这句话的正常表达形式是:鲁仲连三辞让。)
《史记·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句话的正常词序是:范增数目项王,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在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数词作状语和数词作谓语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

一、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多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
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 谓语前置的感叹句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 谓语前置的疑问句
《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
《孟子·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逾者?”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有人对我不了解,说我士人傲慢太骄狂。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序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例如:去了三趟,读两遍,研究了好几次。古汉语则不是这样。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数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动量词,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例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 数词作谓语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作状语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末作谓语,而使原句的剩余部分(通常是一个主谓词组)作主语,在主语后、数词前必须用一个代词“者”来复指主语。例如:
《战国策·赵策》:“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辞让者三”这个句子,主语是“鲁仲连辞让”,“者”字复指主语,“三”是谓语。这句话强调突出了“三”这个行为数量,可译成“鲁仲连推辞了好几次”。如果不强调“三”,这句话的正常表达形式是:鲁仲连三辞让。)
《史记·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这句话的正常词序是:范增数目项王,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在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数词作状语和数词作谓语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现代汉语中,造成歧义的因素有哪些?
现代汉语中,造成歧义的因素有9种,分别是:1、指代不明。这指的是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指代不明确,从而造成歧义。其原因通常是上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事或物,而下文使用这个代词时,却未作交代或没有交代清楚。2、修饰不明。这是指由修饰语修饰的中心词不明确而造成的歧义。3、停顿不明。...

先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不同
古白话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同:词的古义和今义 1. 词义程度上的差异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

汉语代词有哪些
汉语分为实词与虚词两类,虚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古代代词主要有此、斯、兹、彼、吾、汝、尔、若、乃、女等;现代代词主要有你、我、他、这样、那个、此、彼、其他、咱们、自己、谁、怎么、多少、大伙儿等。

现代汉语语法有哪些学派学派
3、生成语法,又叫“转换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它是在对描写语法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乔姆斯基(Chomsky),代表作是《句法结构》(1957)和《句法理论要略》(1965)。这一理论的提出被称之为“语言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几十年里进行过多次修正和补充。

汉语中代词分多少种
按作用可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你、我、她、他们 2、指示代词:这、这儿、这里(近指)、那、那儿、那里(远指)3、疑问代词:谁、什么、哪

古代汉语中,人称有哪几种?
详细介绍:古代汉语中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和现代汉语一样,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

汉字的发展史资料有哪些
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

通过现代汉语下课程的学习,你对现代汉语有哪些新的认识?
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

感觉跟着什么走中现代汉语在认识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有哪些?
中国汉语的八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闽东方言和粤方言。其中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合称为闽方言了。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西部、北部一带。2、吴方言。以苏州...

江岸区19732082917: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分几类? -
采底优诺:[答案] 如果你问的是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应该是: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

江岸区19732082917: 语文特殊句式 -
采底优诺: 主要有以下几种吧: 1、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

江岸区19732082917: 语文文言文语法 -
采底优诺: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

江岸区19732082917: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 -
采底优诺: 简介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五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

江岸区19732082917: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急 -
采底优诺:[答案]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

江岸区19732082917: 古汉语语法和现代的有哪些不同 -
采底优诺: 一、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

江岸区19732082917: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指的是什么? -
采底优诺: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指的是与现代汉语语序不一致,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是倒装的一类句子.除了楼上所说题目里面出现的宾语前置,还有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

江岸区19732082917: 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 -
采底优诺: 古代汉语主要有4大类特殊语法现象: 1、判断句,典型句子是用“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用为、见、于、被表被动. 3、倒装句.主要有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江岸区19732082917: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几种?判断的标志是什么? -
采底优诺:[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