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木立信文言文

作者&投稿:秦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徙木立信 全文翻译

一、译文

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二、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三、出处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二、作品赏析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徙木立信文言文和译文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

徙木立信文言文翻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二、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

徙木立信文言文翻译
1. 徙木立信文言文和译文 徙木立信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徙木立信文言文
1. 徙木立信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译...

徒木立信文言文
1. 徙木立信 全文翻译 一、译文 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

徒木立信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商鞅,...

文言文翻译
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译文: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

文言文翻译
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译文: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

文言文徙
1. 徙木立信文言文和译文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徙木立信》在括号内补出省略部分
原文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徙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

云和县13852919705: 徒木立信古文翻译 -
东方菁苏可:[答案] 徒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

云和县13852919705: 徒木立信 古文翻译 -
东方菁苏可: 徒木立信: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云和县13852919705: 徙木立信文言文的断句 -
东方菁苏可:[答案]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云和县13852919705: 文言文 徒木立信 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四个字概括 -
东方菁苏可:[答案] 言出必行,诚实守信 ,(根深蒂固)

云和县13852919705: 《徙木立信》在括号内补出省略部分 -
东方菁苏可: 卫鞅 木 之 卫鞅

云和县13852919705: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商鞅立木取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 -
东方菁苏可:[答案] 译文: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倍半...

云和县13852919705: 【甲】徙木立信 《史记》 令既具①,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 -
东方菁苏可:[答案]1.(1)①已经 ②答应③被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1)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2)唉,不守信用的弊端到了此种地步,难道不重要吗?4.甲文中的商鞅采用立木的方法来取信于民,乙文中的商鞅言而不信,用设宴的方法俘虏对手公子昂...

云和县13852919705: 徙木立信 题 令既具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 -
东方菁苏可:[答案] 马上 担心 于是 愚民思想 无为而治者无不治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云和县13852919705: 徒木立信(古文习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东方菁苏可:[选项] A. 孝公既用卫鞅(用:任用) B. 未布(布:布置) C. 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募:招募) D. 以明不欺(明:表明)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