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使动用法

作者&投稿:汲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使动:可以译为“使……怎么样”。

如:1、生死人而肉白骨译:使(让)死人活,使(让)白骨长肉。 生,使……活 / 肉,使……长肉意动:可以译为“以……为……”一般有两种情况,翻译稍有区别。

如: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其父为宾客,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把他的父亲当作(视为)宾客” 宾客是名词,所以名词的意动用法一般翻译为“把……当作(视为)……” 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中间的“粪土”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

美,“认为……美” 美是形容词,所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般翻译为“认为……怎么样” 意动用法一般只有形容词和名词。 第一次来回答不知道满意不……。

2. 什么是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主要有:(一)不及物动词使动: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 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 惊心动魄: 生死肉骨: 滴水穿石: 惊世骇俗: 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1. 富国强兵: 2. 强兵足食: 3. 丰衣足食: 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 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 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 1.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 3. 生死肉骨 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wàng,使……做王。 B. 1.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意动用法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 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越国以鄙远: (二)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

1. 不耻下问 2. 是古非今 3. 口是心非 4.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 厚此薄彼 6. 不远万里 7. 邑人奇之 8. 渔人甚异之 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名词用如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沸公 翼:像翅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计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樵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浊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 登。

3.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二、判断方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使动用法,方法有两种:

1.看能否在这个词里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 ⑦“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一般动词;走(之),使(之)逃跑,加得进,“走”就是使动用法。

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子的意义。⑧句中士卒比李广地位低,“从”当然是一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骑高,“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译方法。使动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

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而认为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一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

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一同带进去。如:有人将“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译为“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

4.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认识 例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引文中加下划线的“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

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 为什么这么说?从上下文意来看,姜氏从此之后就不喜欢庄公,其原因就是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种“逆生”就是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因而,姜氏的“吃惊”就是很自然的。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意识,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表示“吃惊”。所以说,“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姜氏。

例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 1.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2.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二、形式特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语法特征是能带宾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带宾语。

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不及物动词。 比如,醒、徘徊、合作、觉悟、休息、前进、竞赛、冲突、灭亡等动词就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就是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换言之,古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多见。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例句中的“却”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就是看句中的作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就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去理解。

下列句中加下划词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很少见。

这种用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和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使动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是,它的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们有这种动作行为。

例5: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这句中“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但是,各诸侯国去朝见秦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能“序八州”的强大的秦国迫使他们来朝见的。所以,“朝”应解释为“使(同列)朝见”。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三,就是看宾语是不是主动发出这个动作行为,如果是外部的原因使宾语施行了这个动作行为,那就是使动用法。 二是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6: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这句“食”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理解为“使(让)(他)吃粗劣的饭食”。

例7: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诗中的“饮”的词义就是“使饮”,使动用法就是当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都改变,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及物动词,因而不能单纯从读音的变化来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四,就是思考上下文意是否表示的是使动的意思。

3.使动用法的语法特点。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句的内容。

虽然古汉语里并不常见兼语句,但是,能用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去理解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帮助应是很大的。先分析两个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结构。

句中的“我们”。

5.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ة实质。ت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ة例如:ت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诸例中,“王我”是“使我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相之”是“使之为相”,“臣妾我”是“使我为臣妾”的意思。

(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他而用剑尖朝着他的养马人说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为吴王吗?”言外之意即“你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吗?”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例中的“下鸟”,是“使鸟落下”的意思;“东苏子”,是“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的ة意思。ت

(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例中的“臣”后省“之”,“友”后也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为友”之意。

6. 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文言文里的异动用法
1.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

文言文中什么叫使动用法
言外之意即“你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吗?”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异动用法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

如何正确判断文言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这当然是对的。可是,用它来判断使动用法却不那么得心应手行之有效。 因为现在中考高考都不直接考语法,初中基本不讲语法.有的人认为凡是翻译时有“使”“令”“让”等意思的词就是使动用法。...

归纳文言文中字词句式活用规律
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

语文中什么使动用法,意动,还有什么动,那个能不能帮忙解释一下 ?谢谢...
顾名思义,很简单的。所谓使动,语言翻译上含有“使……(怎么样)”、“让……(怎么样)”、“令……(怎么样)”等;所谓意动,就是心意在动,常理解成“以……为(怎么样)”、“以为……(怎么样)”、“认为……(怎么样)”、“感到……”等;例如,“不耻下问”中的“耻”。所谓...

文言文中怎样判断一个句子为使动或意动? 同上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文言文中形容词始动用法
掌握使动用法对学习文言文帮助很大。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四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名词还有数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
使动和意动的区别是用法不同、应用场合不同、含义不同。1、用法不同: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简洁的特殊表达方式,其主谓宾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关系。其语义结构是谓语的动作不由其前的主语所发出,而是由谓语后的宾语所发出,宾语有兼语的性质。其意就是表动作的谓语在其前主语的...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做谓语"的意思。意动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客观上不一定是这样。如“若毒之乎”句中的"毒"。是主语"若"的主观想法。 最主要的判别方法,就是区分翻译意义。翻译为使让……怎么样,就是使动用法。如果翻译为以……为……,就是意动用法 ...

汾西县13644737652: 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 -
邲管希舒: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
邲管希舒: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什么意思 -
邲管希舒: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
邲管希舒: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中什么是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有什么区别 -
邲管希舒:[答案] 1.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中的动词何时为使动用法?如何区别? -
邲管希舒:[答案] 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汾西县13644737652: 古文中的使动用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
邲管希舒:[答案]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答案补充 除了动词做使动用法, 还有名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形容词: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中的三种特殊用法:使动 意动 为动,解释一下! -
邲管希舒: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别的动宾关连,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现的行动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重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

汾西县13644737652: 文言文中什么词性的词具有使动用法 -
邲管希舒: 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①项伯杀人...

汾西县13644737652: 使动用法 -
邲管希舒:[答案]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