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文言文的语气词

作者&投稿:郸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如何知道文言文中“耳”在句末做语气词表示的意思

文言文:耳

①<;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②<;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③<;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

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

⑥<;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

2. 文言文中语气词用法

原发布者:Michina

1.桂林的山真奇啊!(呀)2.你这个人真好啊!(哇)3.桂林的山真险啊!(哪)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啊”的音变例说: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6、[ZA]—(在舌尖前元音-i

3. 耳 在古文中的翻译

1.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与“而已”、“罢了”同义。

《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唐 柳宗元 《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

2.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荀子·天论》:“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 信 者,国士无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戴安道 年十余岁,在 瓦官寺 画, 王长史 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就此句中而言,应为第二种用法,表示肯定语气。“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应译为:“当初之所以迟疑,就是因为怕遇上这事啊!”

4.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ěr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ěr

(1)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ěr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ěr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古代有哪些语气词?
古代语气词有:乎、嗟乎、也、矣、呜呼、夫、哉、咦、兮等。一、乎( hū)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5、跟“啊”相同:...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是那些
1、也,表示陈述语气,举例,夫将者,国之辅也;2、矣,表示陈述语气,举例,道之不行,已知之矣;3、乎,表示疑问语气,举例,壮士,能复饮乎;4、者,表示停顿语气,举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5、耶,表示疑问语气,举例,六国互丧,率赂秦耶;6、邪,表示疑问语气,举例,赵王岂以一璧...

文言文语气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1、也: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用在句中表示舒缓的语气。2、矣: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3、乎: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用在句中表示舒缓的语气,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4、者:用在时间词后表示舒缓的语气,用在句尾表疑...

文言文语气助词都有哪些
文言文语气助词有:耳、 矣、 以、 焉、 之、 乎、 者、 也、 夫等。一、耳 ěr 释义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二、矣 yǐ 释义 1、用在句末,跟“了”相同:由来...

文言文常见语气词 用法和分析
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

古文有哪些语气助词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组词:以为、以往、可以、以前、以后 三、焉的释义: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善莫大~。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能不去?。不入虎穴,~得虎子?3、乃;于是:...

文言文语气助词都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助词主要有:耳、矣、以、焉、之、乎、者、也、夫;简介:语气助词是助词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这些分类: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顿语气。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哪些?
(1)句末语气词,表示了,啊,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译文:等到燕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计策,开始加速了这个祸端啊。(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译文: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语气词文言文
1.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是那些 这是别人回答的 我借用一下回答你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

古文中的“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语气词”有哪些?
句首:盖,夫 句中:之,者,乎 句末:焉,哉,乎,也,矣,欤 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语气。语气词大全 辅音语气词 单音节 吧、罢、呗、啵、的、价、家、啦、来、...

个旧市17156146725: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怎么用,比如耳,乎... -
弭娟糖尿:[答案] 平时要多读学过的文章,就有语感了. 耳解释为罢了,一种很淡的语气.比如,不过如此耳,略通文墨耳. 乎,带有反问语气.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文言文虚词语感起到的作用很关键啊,平时要多读课文,带有一定的语气和感情去读,对学习文言...

个旧市17156146725: 杞人忧天 文言文 解释文言文中的字废寝忘食的“废” 因往晓之的“晓” 天,积气耳的“耳”终日在地上行止的“行”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的“大” -
弭娟糖尿:[答案] 废:停止. 晓:开导. 耳:语气词,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行:活动、行动. 大:非常、极其.

个旧市17156146725: 文言文中“耳”除了有“罢了”意思之外,还有哪些 -
弭娟糖尿: 1.耳朵.人与哺乳动物的听觉和平衡器官. 《诗‧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欤?”宋苏轼《东坡志林‧庞安常耳聩》:“吾与君皆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田...

个旧市17156146725: 孙权劝学 文言知识重点虚词 一词多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成语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急!) -
弭娟糖尿:[答案]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

个旧市17156146725: 古文中的"耳"有"原因"的意思吗?正为此耳,《急不相弃》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 -
弭娟糖尿:[答案] 古文中的"耳"没有"原因"的意思.用在句末有两种用法: 1.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与“而已”、“罢了”同义. 《论语·阳货》:“子曰:'二三子!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唐 柳宗元 《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个旧市17156146725: 古文中耳是什么意思 -
弭娟糖尿: ①<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陋室铭》:乱耳.”《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②<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③<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 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 ⑥<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

个旧市17156146725: 耳在古代是什么含义 -
弭娟糖尿: “耳”是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 1、本义:耳朵耳,主听也.——《说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2、听觉,听力如:耳识,耳性(记性); 3、耳状的东西如:索耳;吊耳 4、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个旧市17156146725: “耳”在文言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弭娟糖尿: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个旧市17156146725: 廋耳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弭娟糖尿: 廋耳 廋:细小;不茁壮,消损;减少. 耳:语气助词.1、表示限止,相当于“而已”、“罢了”.表示肯定,相当“呢”. 摘自《百度百科》

个旧市17156146725: 筠芝亭文言文 耳是什么意思 -
弭娟糖尿: 《筠芝亭》出自《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原文: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