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历史意义及作用

作者&投稿:茌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汉代选官传统,旨在统一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最初被视为曹操用人政策的延续。然而,制度的初衷在魏晋之交逐渐偏离,由于地方“著姓士族”垄断中正官职,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垄断局面。此制度在三百年间,成为保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方式,随着士族的没落,最终被废除。


专家们对此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着不同看法。刘访师认为,在早期阶段,九品中正制曾打破察举制的束缚,为人才选用带来新气象;吴霓则强调其对私学的影响,促进了魏晋南北朝家学的兴盛;唐长孺认为,它是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妥协,同时也体现了对大族势力的控制;韩国磐指出,制度初衷的背离导致它成为士族操控选举的工具,形成了门阀政治;张旭华则将其发展分为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前者积极作用明显,后者则加剧了门阀化。


陈琳国指出,制度初时重视才能,但逐渐成为权贵和大族的工具,加速了门阀制度的确立;陈清泉、郑天禄则认为,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引发了政治纷争和道德败坏;胡宝国建议将其与汉代的任子制对比研究,指出九品中正制人数不限的特权特性,使得高官子弟易于进入上品,而庶族地主难以晋升,从而加强了门阀世袭的稳定性。


扩展资料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2、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相关介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二、九品中正制的意义主要体现的方面 1、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公正。九品中正制要求各级官员对所辖地区的人才进行考察、评价,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九个等级,以便选拔和任用。这一制度使得选拔官员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德行的官员。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九品中正制强调选拔官...

九品中正制的含义和特点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发展
事实上,门阀制度的确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装饰品。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晋书·刘毅传》、《晋书·王沉传》)纵观东汉、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历史意义及作用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汉代选官传统,旨在统一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最初被视为曹操用人政策的延续。然而,制度的初衷在魏晋之交逐渐偏离,由于地方“著姓士族”垄断中正官职,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垄断局面。此制度在三百年间,成为保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方式,随着士族...

九品中正制的利弊是什么?
历史背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曹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纳尚书令陈群的建议而实施的一项重要选官制度。各参与方基本遵循这一规定,曹丕在黄初元年命令陈群制定并赋予了其法律效力。发展历程: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期逐渐完善,并在南北朝时期经历了进一步的变化。从曹魏开始,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九品中正制有何历史意义对封建社会有影
意义: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甚至父祖官爵的高低也无关重要,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就是统一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品评人才。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4. 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深远。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这一制度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被科举制度所取代。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通过中正评定人才的品德和才能,并将其分为九个等级。这一制度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最终在...

九品中政治意义
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诚然是曹魏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但更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有力控制。尽管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但却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九品中正制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的统治。韩国磐认为,九品中正制本来是要按才能品选人物,却演变成由中正来...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 - 搜狗百科
狄壮蓝花:[答案] 九品中正制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①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求“九品中正制”的名词解释.它的建立及意义又是什么呢? -
狄壮蓝花:[答案]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①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有何历史意义对封建社会有影响在神马时期开始的何时最兴盛 -
狄壮蓝花:[答案]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是曹操创立的么?这个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
狄壮蓝花:[答案] 不是曹操,是曹丕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狄壮蓝花: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 -
狄壮蓝花:[答案] 一、九品中正制的成因 九品中正制度自曹魏创立以后一直沿用到隋代才加以 废除,目前学界多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 笔者认为这多有不妥,是倒果为因.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魏 晋时代特殊、具体的历史环境所造就的,其原因颇多....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狄壮蓝花:[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察举、辟署、征召为主,辅之以任子等其他形式,并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之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孝廉、秀才,须经朝廷考试.孝廉试经;秀才试策.有时地方也考试孝廉、秀才,但不作为定制.主要的...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他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 -
狄壮蓝花:[选项] A. 士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B. 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C. 在这种选官制度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D.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沈北新区13955692694: 隋文帝创立科举制有何重要意义?
狄壮蓝花: 隋文帝废除魏晋以来实行的只重门第的 “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制度.即设不同科目对学有专长的读书人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就取得做官的资格.高官子弟可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