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17年谏言264条,他是如何让唐太宗从谏如流的?

作者&投稿:兴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从谏如流的事例有哪些?谢谢~

战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

唐朝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魏徵,纳谏如流的君王有唐太宗。


附:


战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

故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6573.html?si=2

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
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公元前386年,田和称诸侯,沿用齐的国号。田氏代齐后,新兴地主阶级在齐国就完全掌握了政权。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为了和其他六争夺天下,田氏取得政权以后也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使齐国出现了中洒的局面。其中最有作为的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在位。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齐国的中兴,也正是齐威王通过广泛纳谏,采群策进行改革而实现的。据说齐威王即位后的前9年,只是吃喝、玩、氏,根本不理国家大事,一切政事全由卿大夫掌管。在这9年中,韩、赵、魏、鲁等各国时常攻打齐国。齐国经常打败伏,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国家的这种困境,齐威王也好像心安理得,置之不问。不过知情的人都看到齐威王并不是平庸之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使他振作起来。
当时,齐国有个大臣叫淳于髡,他人生得很矮小,但很有口才,非常幽默风趣,他每次出使诸侯国,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是齐国的外交人才。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心中十分着急。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迁里,百事不管,毫无作为。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就开始振作起来。淳于髡还劝齐威王不要通夜喝酒,并以自己亲身体会说明:“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就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
齐威王纳谏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邹忌鼓琴取相的故事。邹忌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但作为邹忌当时的身份就连见到齐威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向他进谏呢?他听说齐威王喜欢听音乐,就想出了一条计策。有一天,他抱着一架琴进宫求见齐威王。他说他是本国人,叫邹忌,是个琴师,听说国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

那天齐威王正无事,感到很无聊,捉说来了一个琴师,心中高兴,就赶忙令人传话让他快进来。邹忌拜见齐威王之后,就坐下调着弦儿好像要弹的样子,可是两只手搁在琴上不动。齐威王挺纳闷地问他,说:“你调了弦儿,怎么不弹呢?”邹忌还是不弹却说:“我不只会弹琴。还知道弹琴的道理。”齐威王虽说能弹琴,可是不懂得弹琴还有什么道理,就叫他细细讲讲。邹忌从伏栖氏作琴讲起,一直谈到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越讲越玄。齐威王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可是说了这些个空空洞洞的闲篇有什么用呢?齐威王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没好气地说:“你说得挺好,挺对,可是你为什么不弹给我听听呢?”邹忌听了齐威王这话,就正色说道:“大王瞧我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9年来没弹过一回,都有点不乐意呢!”齐威王这才恍然大悟,就赶忙站起来,“原来先生是拿弹琴来劝我,我明白了。”他叫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邹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邹忌劝他重用有才能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好建立霸业。齐威王自称要发扬他父亲桓侯午的业绩,远的要祖述黄帝的不光辉,近的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后来齐国中兴,从而成为东方强国。

唐朝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魏徵,纳谏如流的君王有唐太宗。
故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06392.html?si=1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听取大臣们的进谏,他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善于纳谏的君王。他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他曾说过,自己自幼精于弓矢,自以为尽得其妙,后来得到十几张良弓给专业工匠验看,结果被告知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并不是真正的良弓。他由此悟出,对自己最拿手《资治通鉴》中有关唐朝攻灭突厥的记载的事还有失误,更何况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只凭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因此,太宗主动要求臣下就政事得失发表意见。魏徵就是以直言极谏而著名的大臣,有人统计过,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多达二百余次。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十七年正月,64岁的魏徵病死,太宗认为自己痛失一镜。
古代的皇帝,其地位都是至高无上的,往往也是自以为是的,只有他们下命令发圣旨,以教导或训斥大臣及子民,而绝少听到有臣子上疏规劝或批评皇帝的,唐代的魏徵,则是很特殊的一位。

魏徵,生于公元580年,字玄成,巨鹿曲城人。他先是太子李建成的下属,任太子洗马一职;而李建成与其弟李世民又是死对头,魏徵还多次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如何铲除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也擒拿了魏徵。李世民审问魏徵:“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说:“先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魏徵虽如此顶撞,但李世民觉得他是个人才,不仅没有杀他,还拜他为谏议大夫,专门给自己提意见。而魏徵,也老实不客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专挑已当了皇帝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毛病。

唐太宗推倒魏征的墓碑的原因是怀疑魏征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
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开始就怀疑魏征这位他认为很老实的人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唐太宗李世民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

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因为魏征的谏言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为皇帝所考虑的,魏征的谏言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是为了皇帝的形象,以及对国家的影响才提出的谏言。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魏征没有私心,所以才会采纳他的谏言。

一、魏征的性格就是直言不讳的这点唐太宗很清楚

魏征原本不是跟随唐太宗李世民的,在归顺唐朝以后,魏征是跟随太子殿下李建成的,当时李建成采纳了魏征的意见领兵获取了战功。后来魏征向李建成建议,希望李建成能够把李世民安排到离京都比较远的地方,但李建成并没有同意。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了太子之位。于是她派人抓来了,魏征询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的兄弟之情。但是魏征却直言不讳,如果当时李建成听从了魏征的意见,也许取得天下的人就不是李世民了。正是因为魏征的直言,让李世民认识到魏征这个人的品质,因此他才会赦免魏征还让他为己所用。

二、魏征的谏言都是有理有据的能够说服李世民

魏征和其他人不一样,魏征向唐太宗的谏言都是逻辑清楚,有理有据的。而且他不会去想着唐太宗李世民是否会因为此事而厌恶于自己,他只站在对国家好,对朝廷好的角度上去劝诫唐太宗李世民。毕竟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江山繁荣稳固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魏征的中心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让唐太宗意识到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的谏言能够被唐太宗从谏如流的接受,这离不开魏征毫无私心的为国为民之心,也离不开唐太宗的善于采纳建议。因为是魏征所以唐太宗才会采纳谏言,也正是因为是唐太宗魏征才能屡次谏言。



魏徵的谏言是从国家利益上所考虑的。所以唐太宗能接受。

好好讲道理,告诉他如果真的昏庸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给唐太宗灌输为政利民的主导思想。

因为他没有什么把柄,所有的建言都是为唐太宗的名誉和利益考虑的。

因为他的谏言都是对国家对人民很有利的谏言,没有丝毫私心,所以唐太宗才从谏如流。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掉敢于谏言的魏征的墓碑?
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

唐太宗要杀了魏徵,魏徵是怎么回唐太宗的?
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唐太宗的从谏如流和魏徵的刚正不阿,直言相谏共同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实为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相处之典范。但是,我们都知道,在魏徵初仕贞观新朝的时候,任凭唐太宗再如何大度,也会有对魏徵不满的时候,只不过,唐太宗对魏徵的不满不是出于对魏徵的谏言不满...

曹王史籍记载
曹王明,出生于巢王妃,备受太宗宠爱,曾被考虑立为皇后。然而,魏徵以明智的谏言劝止了这一决定,指出此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贞观二十一年,曹王明开始封王,担任过都督和刺史等职务。高宗时期,他被降封为零陵王,并被徙至黔州。不幸的是,都督谢祐逼迫曹王明自尽,此事让皇帝深感悲痛,黔州官员...

治国不私故人译文
皇上接受了魏徵的谏言。他对庞相寿说:“从前我做秦王时,虽是一府之王,但如今身为天下的统治者,不能对老朋友有私情。朝中大臣都反对这一做法,我怎敢违背这一原则!”于是,皇上赏赐了庞相寿锦帛,并让他离开官府。庞相寿泪流满面地离开了。庞相寿的案例反映了权力与旧情之间的矛盾。虽然庞相寿...

谁是中国第一个帝王? 禹还是启?
杼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他竟被国人放逐。

魏徵直言敢谏
”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

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头号功臣是是魏征吗?
为了维护和巩固大唐,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诫太宗以史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徵的很多谏言人们耳熟能详。太宗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

君臣鉴戒第六文章正文
贞观时期,唐太宗强调君臣共治,倡导接纳忠直谏言。他以隋炀帝的暴政为例,警示君主需纳忠于己,臣子则需尽忠匡正,而非曲意奉承,以维持国家稳定。魏徵借隋炀帝滥杀无辜之事,提醒太宗,作为君主应善待臣子,而非仅凭个人喜好,以确保国家长远利益。在讨论历史兴衰时,太宗提及周秦的对比,强调君主应行善...

求五到八条关于诚信的论语、谏言(总之高大上的),要有出处和相关人物,如...
1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19、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20、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2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贞德的死对英法关系有什么影响
02.查理七世的转变 在贞德被烧死后的数年内,查理调整纵欲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能力的国王。他变得知道应谨慎地选择谋臣,而谋臣中包括了一些从前和贞德最亲近的武士,在他们的协助下,查理将法国建立成一个强大且统一的国家,使后来历史学家称其为「胜利的查理」以及「广徵谏言的查理」。这...

崇安区17229218153: 魏征为什么要让太宗十思 -
岛咬派君: 因为魏征希望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所以才上书谏太宗十思疏~

崇安区172292181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启示 -
岛咬派君: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

崇安区17229218153: 文言文魏徵讽谏翻译,告诉我本文道理,魏徵是个怎样的人?快!!急!急!急! -
岛咬派君: 1、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极其漂亮,私下里(在内宫,非朝堂)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魏征知道这件事(看出来了),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就势(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

崇安区17229218153: 魏征对唐太宗有什么影响 -
岛咬派君: 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始有“帝王人镜”一说,意思是魏征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镜子.而世人则把魏征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 从贞观年间魏征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征作为...

崇安区17229218153: 几句话说下魏征冒死谏言的故事. -
岛咬派君: 魏征谏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大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腾达,史称"贞观之治".

崇安区17229218153: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进谏成功原因 -
岛咬派君: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崇安区172292181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是谁说的? -
岛咬派君: 《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崇安区17229218153: 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
岛咬派君: 《谏太宗十思疏》

崇安区17229218153: 魏徵论隋炀帝启示 -
岛咬派君: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启示:隋炀帝这个人,仗着自己超人的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之所为.他没有自知之明,因此遭到覆亡的下场.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