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有哪些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对文人打击很大,有什么弊端?~

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宋朝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自我拯救的改革。不过王安石并没有从宋朝国情出发考虑问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我们提起王安石首先就会想到他诗人的身份,想到他文学家的身份。但是在宋时代,安石最著名的是他政治家的身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宋朝变得更好,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好,在曾公亮的支持之下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变法是从理财入手并逐渐涉及军事,王安石变法的理念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同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王安石的想法是从国家和人民两个角度考虑,但是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在封建主义制度下变了味道。加重对人民的剥削,阻碍了商品经济繁荣,以苏轼、欧阳修、司马相如为首的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采取比较强硬态度,这些后世为人所熟知的文人大家一一被放逐朝廷,当时的文人集团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王安石为了补充国家行政人员接收了大批支持变法的人才。

我们现在去研究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王安石所采取的这些人才不过是奉承之辈,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本事,对宋朝国家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起到了反面作用。反对者中多是一些资历很深的老臣,王安石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下定决心要改变宋朝发展方向,大批曾经位高权重的老臣被赶下了神坛,苏轼和欧阳修就是代表人物。

王安石无疑是一个很伟大的改革家,但是改革要考虑具体社会环境。王安石的想法已经超越了时代限制,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中国历代变法都是要动一利益集团的奶酪的,一个政策的出台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关键还是要充分估计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就是触及了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利益! 其实就是方田君税法的推行!重新丈量土地重新分配利益, 就如后世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雍正的摊丁入亩一样,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其实映射到现代也是一样,土地房子,重新统计房产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新法推行过程中的弊端

王安石变法是从理财入手并逐渐涉及军事的,是以,新法在理财上有不同与流俗的观点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宋史》卷四二),意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不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这与王安石在未执政之前“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宋史》卷七五)的想法是相同的,把增加政府收入的着力点放在开发自然资源上。但实际上,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过程中,除农田水利法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有直接关系外,其他都是赋税改革的内容。而这些措施除方田均税法多少减轻农民“产去税存”的一些额外负担外,其他不论是青苗法、免役法,还是均输法,市易法等等,都因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种种弊端。这些弊端不仅给反对派以攻击新法的口实,同时也使新法失去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我们来逐个地看新法诸法所存在的弊端:
1、青苗法。“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宋史》卷三二七)是王安石参照起其在鄞县“贷谷与民,立息以偿”的经验并着重参照了李参在陕西贷钱还谷的经验(其事详见《宋史》卷三三O《李参传》)制定并颁布的。其目的据王安石称是“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出,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六、一七)。但就表示这样一个说来是为民兴利的好法却产生了严重的弊端:首先,青苗息钱远超出二分利。按青苗法规定,对贷者二分取利,年息四分,这已经不是什么薄利,况且有的地方多达三分 ,年息高达六分。其二,借时给粮而粮价高,还时折钱输纳而粮价低,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其三,官府收息钱过急,农民深受其害。如山阴县,“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所敛亦在当月,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 《宋史》卷二七六)
2、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它是对以前差役法的改革,由原来按户等高低轮流到各级政府去服差役(亦称职役),改为由政府出钱雇人应役。以王安石的意图是要“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使“农时不夺而民力均”(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卷四一),并在灾害之年可以“募人兴修水利,即既足以赈救食力之民,又可兴陂塘沟之费”(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此法也的确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免役法规定“当役户”和“不当役”的下等户均需交纳“助役钱”,前者因为免去了以前必须负担的各色差役,纳“助役钱”理所当然,但后者本来不应役,现在出钱就不合理了,成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笔沉重的赋税负担。至于征收二分的“免役宽省钱”,名曰二分,实际征收却超过一倍或一倍有余。《文献通考.职役》中就说:免役宽省钱,“统计天下乃十四五”,无疑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3、市易法。“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贷,以田宅或金帛为抵押,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百分之二”( 《宋史》卷三二七)。其法是由政府出资一百万贯,先后在开封成都广州扬州等城市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商贩只要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就可以批赊官库里的某些货物到各地出售。年出息二分,过期不还,每月罚款百分之二。王安石因以为“市易之法成,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六)。但在此法实行的二年,政府收息钱九十六万缗,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而私营的大小商贩则不是无利可图就是赔本,甚至负债累累,纷纷破产。甚至还出现了“市易务于御街东廊置叉子数十间,前后积累果实,逐日差官监卖,分取牙利” ( 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二O)的状况,直接插手商业,垄断商业活动,这只会抑制刚刚兴起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4、均输法。《宋史》载均输法“以发运之职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宋史》卷三二七)。以王安石之说此法贷款仪改变“富商大贾因时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的局面,“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于公上”(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O)。但实际是由政府直接控制东南六路的财赋,与商人争利。
5、保甲法与保马法。保甲法是将民户按十五编成保甲,“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则奸宄固宜少”(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可以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基础。但王安石还有一个目的,即使之成为由雇佣兵制向征兵制过渡的一个桥梁。这样就使广大的农民参与军事,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因为雇佣兵制使大量职业兵兴起,而广大农民则免受征伐和屯戍之苦。保甲法就变相地恢复了差役,而且农闲时的“习学武艺”“除禁兵器不得置外,其余弓箭并许从便自置”(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二之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保甲法还规定“同保内有犯强窃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并依从保伍法科罪”,又“及居停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同保内邻人虽不知情,亦科不觉察之罪”(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五六),实际上恢复了残酷的什伍连坐法,使农民深受其害。保马法则将国家饲养不善的军马推给农民,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特别是军马死了要赔偿,使许多民户因马死而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6、新法致使官僚机构重叠。王安石为了将变法运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先后建立了许多机构来推行新法,如制置三司条例司、“疏浚黄河司”、都提举市易司等等机构。这使本来已经被“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困扰的北宋政府更加力不从心。
既然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如此多的弊端和问题,那么它遭到反对派的抨击就在所难免了,更重要的是这使它失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样它的失败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变法派的内部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激化了新法本身已存在的弊端,加速了变法运动失败的过程。


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是什么?
第二,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要求官府对已经耕种的土地进行丈量,核定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定出税额高低,结果一批官僚大地主隐瞒的田产被清查出来,被迫纳税。单从技术层面上看,王安石的这些政策设计是合理的。但它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大调整,其推行遭遇到了来自大地主和官僚的重重阻力。由于反对呼声太高...

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有哪些?
适度的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打击反对派并增强变法派的力量,但王安石却没有把握这个度,对于意见相左的建议全盘否定,致使变法派孤立无援,甚至内部也离心离德,陷改革于困境。 3、王安石不惟任人唯己,还存在独断专行的倾向。王安石把一切异议斥为流俗,使一些对新法持善意批评态度的人离开了变法集团,如欧阳修“及守青州,又...

王安石的变法有哪些弊端?
(一) 政策未能对症下药——王安石的变法所针对的只是皮毛,远未到核心问题——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则是因为冗官。不针对到冗官,财政问题解决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针对支出太多问题,反而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又如军事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非针对到宋朝的军事...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为何还被说是奸臣?
如上所述,“王安石变法”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且有些变法内容也呈现出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变法中暴露出的弊端,同样激化了社会矛盾,且在朝堂形成党争。再加上用人不当,结果不仅导致人死政消,且直接引发了北宋中后期朝政的混乱。北宋以来持续遭到否定,王安石更是被视为亡国“奸臣”由于变法中暴露出的种...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对文人打击很大,有什么弊端?
王安石的想法是从国家和人民两个角度考虑,但是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在封建主义制度下变了味道。加重对人民的剥削,阻碍了商品经济繁荣,以苏轼、欧阳修、司马相如为首的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采取比较强硬态度,这些后世为人所熟知的文人大家一一被放逐朝廷,当时的文人集团受到了极其...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这数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负担的。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人才推行新法。(三) 刚愎自用。王安石性刚,与神宗议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

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有哪些
输送的品种和数量,当然也都有一定之规。这就有弊病。比如同一个地方,有时年成好,有时不好;同一种东西,有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不贵。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按照老办法,则不管丰年灾年,价贵价贱,输送的品种和数量都不准改变,当然并不合理。王安石的办法,是变“发运”为“均输”,即拨款五百万贯(另加三百...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凶手?
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变法的效果也饱受争议,因此也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面对出现的弊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将所有帽子都扣在王安石头上。面对愈发混乱的形式,宋高宗选中王安石来背北宋灭亡这个黑锅也就不足为奇了。首先,变法过于激进,尽管变法初衷是好的,但落实到...

王安石变法是否真的利国利民
总的来说,安石新法立意虽嘉,但制定执行中却是弊端丛生,这种动机与效果的巨大反差,是导致变法屡遭攻讦的重要原因。当然,说新法扰民,并不是对新法一律否定,同前述青苗、均输、市易、免役诸法相比,农田水利、方田均税、将兵等法相对弊端较小而成果较大,如解决兵冗问题,英宗年间全国总兵数为116万2千。至神宗末年...

应该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这次变法是好还是坏???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这样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比变法前还略有增加,财政支出增多了,但这却是变法的需要。 针对科举考试的弊病,王安石对之进行了改革。但新的科举考试“专取策论而罢诗赋”、“罢经生朴学、不用墨帖而考大义”的办法脱离实际。然而王安石改革科举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利用科举考试,箝制反对派,吸收变法的支持者,使之更有...

威信县18285613656: 请问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伊张山地: 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是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 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被罢废.

威信县18285613656: 请问一下北宋王安石变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有什么弊端? -
伊张山地: 王安石变法注重于理财,忽略了行政之改革.以百孔千苍之各级行政而欲其负责推行重大之变法,自不可能.在内政亟待改革的形势下,王安石又屡启边衅,对西夏等用兵,结果作战失利,使辽乘机略地,既损国威,又耗国力.加以久旱成灾,...

威信县18285613656: 为改变当时“积贫”的局面,王安石推行了一系列富国之法.回答下题 (1)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有 ①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 ②遭... -
伊张山地:[答案] 答案:1.D;2.A;3.B;4.D;5.A;6.B;7.D;

威信县18285613656: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
伊张山地: (一) 变法事先缺乏宣传,导致在变法的过程中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在变法的反对阵营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经过足够的宣传说服后应该是可以被吸收进变法阵营中的. (二) 政策执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

威信县18285613656: 列举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弊 -
伊张山地: 进步性: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威信县18285613656: 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评价王安石变法. -
伊张山地:[答案]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王安石急于求成,推行过急,利弊互见,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王安石又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倡行“市易法”的平民魏继宗“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

威信县18285613656: 王安石变法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
伊张山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进步意义及局限性:参考《创新设计》P284"重点难点——问题二" 【达标训练】 1,王安石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思想.请结合王安石变法中的两项措施说明这一思想是如何实践的. 解析:考查对"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解和王安石变法措施的掌握."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前提下,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如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提供比高利贷者利率低的钱或粮食,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再如募役法,按照户等交纳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钱越多,相对减少了农民的赋役,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威信县18285613656: 古代严明执法,勇于改革的人的事例, -
伊张山地:[答案] 王安石(改革=变法)、商鞅(改革=变法)、包拯(执法)、诸葛亮(执法).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

威信县18285613656: 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
伊张山地: 从这些角度:1 变法过程中对官员监督不力,重视制度创设而却忽视了执行者的素质;2 变法过程中同时进行边疆战争,导致财政需求扩大,在开源的同时忽视节流

威信县18285613656: 王安石变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伊张山地: 王安石变法是局部,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