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指的我们铭记?

作者&投稿:祢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宋朝之后,国家政局出现了大震荡,之后出现了一个朝代金朝,金朝这个朝代大家可能不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朝存才的时间达到119年,金朝朝代虽然小且时间短,但是在这样段的时间里却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像元好问就是其中一个,说起元好问大家可能不熟悉,他是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有着遗山先生之称,元好问这三个字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是他却是一位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先他是一位文学家,他留下来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还是一位爱国、为保护中原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被誉为“神童”元好问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中,也算是书香世家了,他的父亲元德明曾多次科考不中,最后回乡以教书为业。元好问出生之后,由于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而他的父亲元德明却有三个儿子,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元好问出生不久之后就被过继给叔父元格做儿子,之后元格要去掖县上任,于是便带着元好问一起去了。元好问十分聪明,天资聪颖,《元诗选》中记载:“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元好问十一岁时,元格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在这里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的赏识,史料记载“爱其俊爽,教之为文”,十四岁时,元好问师从陵川的郝晋卿,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职,但是为了元好问的学习,元格一直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完成学业,他才带着他离开陵川。
科举场上失败五次元好问从小就被称为神童,且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六岁的他参加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金章宗规定免除乡试,可以直接参加府试,于是元好问便去并州参加府试,但是榜上无名,三年之后,学有所成的元好问又一次去参加府试,但是又未通过。元好问接受了两次打击,他觉得是他学习的不够多,他便回到故乡,在遗山读书,并称自己为遗山先生,崇庆元年,元好问参加了第三次科举考试,结果依然跟前两次一样,当时金朝也面临着蒙古的攻击,并且战败了,元好问顿时情绪十分低落,一面是自己科举的失意,一面是国家的败仗。
后来元好问提起精神参加了第四次考试,虽然也没中,但是这次的结果却比前几次要好,他通过应试的机会,并且结交到了一些朝中的大臣,像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人,元好问经常与他们一起作诗,元好问著作的《箕山》、《元鲁县琴台》深得礼部尚书赵秉文的赏识,之后因此名震京师,被称为“元才子”,元好问二十八岁的时候再一次的参加了科举,但是仍然没有成功,五次科考,五次失意,元好问虽有失意,但是他一直坚持着,不放弃,一直勇往直前。
仕途不顺,亡国不忘保护才人兴定五年的时候,三十二岁的元好问终于科举成功,进士及第,但是由于科场中的纠纷,元好问被诬陷为“元氏党人”,一气之下他选择了不就任,后被任为史院编修,虽然是一个官职,但是他的生活却很艰苦,一年之后,他不甘于这清苦的官职便辞官回到登封,这期间他撰写了《杜诗学》。正大三年的时候,元好问任河南的县令,不久因母亲病逝回乡丁忧,正大八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职期间大力改革,整顿吏治,成绩斐然,《南阳县志》中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天兴二年的时候,蒙古军包围了汴京,金哀宗逃出了京城,而元好问等许多大臣、文人儒士被围在其中,当时因为金哀宗逃出去了,城中无主,大臣崔立便带领大家投降,投降之后蒙古要求金朝的朝臣为蒙古立碑歌功颂德,其中被迫的写的就有元好问,元好问虽然也写了,但是他对这种行为感到不耻,后来元好问还向蒙古国的中书令耶律楚材举荐了五十多个中原儒士、学士,希望蒙古国可以重用他们,耶律楚材听取了元好问的建议,这些儒士、学士大多数都受到了蒙古国的重用,这对保护中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耶律楚材也十分欣赏元好问的才华,希望他可以成为蒙古的大臣,但是元好问拒绝了,一是自己的年纪大了,他不想在步入仕途了,二是他不想为灭掉自己国家的出力效力,最终元好问回到家乡隐居,交友游玩,写作著诗。
张景星在《阮诗别裁序》中评价他:“遗山未尝仕元,而巨手开先,冠绝于时,固不必言。”《金史》中也曾评价他:“王庭筠、党怀英、元好问自足知名异代。”元好问一生颇有才华,但是却未能在官场大显身手,无尽的志向只能抒发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亡国之后,他靠着自己的力量使金朝的儒士得到了重用,是中原文化得到了传承,保护了中原文化,元好问一生操劳却名声不大,这样为后世做出贡献的人应该值得我们铭记。


“问其所来”的出处是哪里
“问其所来”的出处是哪里“问其所来”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问其所来”全诗《训俭示康》宋代 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

《问说》的翻译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注释】①致疑:发现疑问。②不达于事:不能用于实际。③舍:通“舍”,除去。④其奚决焉:怎样做出决断呢?【翻译】君子学习...

谁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 亚里士多德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 狄德罗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

问说文言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

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

昆虫记读书笔记5
他没有抓住一生中出现的许多机遇去巧取功利,过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却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这张“板凳上”。 18法布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为何吃苦的问题,他已经用自己的九十二个春秋做出了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

滕文公问为国 翻译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译文:...

发问的精神 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些精辟的名言无疑是治学者毕生经验的总结,是给后世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利用课堂或课余的时间对学生灌输、激励,使之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让学生充分认识发问对读书求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问。采用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发问 以名人善疑好问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

诗经·东山后世影响
综上所述,《诗经》不仅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通过《东山》等作品,深刻反映了战争、家庭、爱情等主题,为后世诗歌提供了宝贵资源与启示。继承与发扬《诗经》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与文化,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丰富现代诗歌创作。

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

红安县17615764637: 窦娥冤采用了哪种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 -
万颜津止: 元曲.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

红安县17615764637: 谁知道“为文造情”的由来 -
万颜津止: 为情造文,为文造情指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态度和创作路线,见《文心雕龙·情采》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

红安县17615764637: 李商隐《锦瑟》的主题思想,要多种.. -
万颜津止: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

红安县17615764637: 笔落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
万颜津止: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 “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红安县17615764637: 中国古代名人的别称?(越多越好) -
万颜津止: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

红安县17615764637: 离别诗的内容主题 -
万颜津止: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离别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第二...

红安县17615764637: ...的研究尤为活跃.前师名家乃至形成专论甚至专著.在总结历代对《论诗三十首》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本文对其诗歌理论做出新的评述与总结;尝试理清元好... -
万颜津止:[答案] abstractYuan Hao-wen was an eminent great master on the literary world in Jin Dynasty and an important person who integrated the literature of Jin Dynasty.In the recent researches of all Yuan's life ...

红安县17615764637: 为什么济南被称为“泉城” -
万颜津止: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根据研究,泉城的说法始于700多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的72个名泉.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

红安县17615764637: 求陈子昂的写作风格? -
万颜津止: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

红安县17615764637: 哪位大侠可以告知济南城的历史发展吗我弄了一些资料可是不太全望大家
万颜津止: 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为祖国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今济南章丘人),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