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文言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投稿:尤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刘开问说文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刘开的作品《问说》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作者: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2. 《问说》全文的观点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

2、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本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第二部分:本论。第二到第六段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

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先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来古今对比,批评今人。

第六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七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

扩展资料

写作特点

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

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对比鲜明地论证论点。《问说》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对比和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却涉及“问”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

文言文的思想和内容
直接表达――通过议论性文字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句,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来表现。 如《史记》中的文章结尾常有“太史公曰”等评价性语言。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命题角度主要有两种:(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 (2)分析文章的有关内容,...

文言文都有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述 2. 文言文论述的方式和论证方法有哪些 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

如何关注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直接表达――通过议论性文字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句,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来表现。 如《史记》中的文章结尾常有“太史公曰”等评价性语言。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命题角度主要有两种:(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 (2)分析文章的有关内容,...

文言文分析观点态度
直接表达――通过议论性文字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句,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来表现。 如《史记》中的文章结尾常有“太史公曰”等评价性语言。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言文中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命题角度主要有两种:(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 (2)分析文章的有关内容,...

马说对比文言文-百度
鞭策它不是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6. 马说(文言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16篇文言文的 中心思想 主旨 写作特点
保持 27.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 我建议你买一本《中考备考直通车》语文(文言文版)吉林大学出版社 黄色皮,上面有几个阴影 16块钱 那上面什么都有,中心,写法,还有无数个问题解答(问题下面就是答案)我是54中的,其实这些我们语文老师都会给抄,你们不复习吗?怎么可能?

文言文《问说》用现代话概括中心论点
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那中心论点就是【 】 部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72634.htm ...

师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4. 师说的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一词多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

课外文言文主旨
“固”的古文中通常有哪些意思)这样弄清楚了,在课外遇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意思中选一个最合适的放入原文中,使其通顺.多做一些积累,(包括课外的)才可以在考试时运用的得心应手.PS:平时要背···对于现代文,一定要学会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明确文章主旨(或中心论点).最好能与作者感同身受,体会清楚文章的...

岱山县19538654447: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问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不要超过10个字! -
国应卡尔:[答案] 中心论点:"亦即学同问,要相辅相成".

岱山县19538654447: 问说文言文的中心论点 -
国应卡尔: 问说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

岱山县19538654447: 简洁的话概括《问说》的中心论点?不超过十字 -
国应卡尔:[答案] 论学与问的关系.

岱山县19538654447: 问说的中心论点是啥?(用自己的话,不超过十个字!) -
国应卡尔:[答案] 问说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岱山县19538654447: 文言文《问说》用现代话概括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
国应卡尔:[答案] “学”“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岱山县19538654447: 问说的中心思想 -
国应卡尔: 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岱山县19538654447: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问说》的中心论点?
国应卡尔: 中心论点:"亦即学同问,要相辅相成".

岱山县19538654447: 简洁的话概括《问说》的中心论点?
国应卡尔: 论学与问的关系.

岱山县19538654447: 文言文《问说》用现代话概括中心论点 -
国应卡尔: “学”“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岱山县19538654447: 问说《孟涂文集》文言文,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 -
国应卡尔:[答案] 1 C 2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 3 学习要与疑问结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