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时期为何会出现三国乱世?真相是什么

作者&投稿:祖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黄巾起义到董卓进京,再到诸侯混战,最后到三国形成,东汉灭亡。
东汉的灭亡不是因外敌入侵而亡,而是内部的一种自我调整,这和最终调整出来的晋朝被外敌消灭掉不同。
东汉朝廷的灭亡始于朝廷的权威性大减,最早是因为黄巾起义的爆发,东汉中央朝廷无力应对,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促使地方势力慢慢做大。
但到黄巾起义的主要发起人都完蛋时,其实,东汉朝廷的权威性也还基本保存着,并没有一蹶不振。
黄巾起义影响到了东汉朝廷的统治,但并没有摧毁东汉朝廷的统治。
地方势力,以及因剿灭黄巾起义而崛起的群豪们,都还对朝廷抱有一定的敬畏心。
比如,曹操、刘备、孙坚都参与过剿灭黄巾起义的战争,但他们在朝廷权威还存在时,也只能依靠功劳,老老实实地等着朝廷的封赏,主导权依旧在朝廷一边。
而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左右,曹操就已经敢自己收编数十万黄巾军,并且由地方势力拥戴,成为兖州牧,不再看朝廷的眼色,《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这个时候,乃至更早一些时候,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左右,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东汉朝廷的权威性荡然无存,才开始天下混战的序幕。
也因此,有志枭雄们纷纷趁势或趁乱崛起,各显手段,开始了互相淘汰的进程。
最后,脱颖而出的是宦官之后曹操,落魄宗室(是否真是宗室至今还有争议)刘备,以及江东小豪强孙权。
如果天下不乱,以他们的出身和所能获得的资源,除曹操稍好些外,刘备、孙权(包括孙坚和孙策)都很难混进顶级政治圈。
三国的形成,以及曹操、刘备、孙权的崛起,要感谢天下大乱,更要感谢一个人,因为,黄巾起义之后形成的诸侯混战局面,是由这个人促成的,他是谁?
东汉朝廷权威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是被董卓扒拉下来的,其标志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
董卓能行废立之举,是因为他在中央朝廷爆发“十常侍之乱”后,无比虚弱时,携武力入主都城洛阳,掌控了中央朝廷。
而董卓带兵跑到都城洛阳去,是因为东汉朝廷中,当时的外戚势力的领头人、大将军何进的召唤.
何进因妹妹何太后(汉灵帝皇后,汉少帝生母)不同意他处理掉宦官势力,希望借助地方势力来对付宦官势力。
而给何进献上召集地方武装入京助阵策略的,是袁绍,《后汉书·何进传》中记载: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
在董卓入京的路上,促使何进和宦官势力矛盾加剧,导致宦官们铤而走险,干掉了何进,又借何进被杀,怒而杀掉了几乎所有宦官的,还是袁绍。
当然,袁绍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叔父袁隗,兄弟袁术等袁氏族人的帮助,但最积极的,是袁绍。
袁绍在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争端中,刻意挑拨起了双方无法弥补的仇恨,最终让支撑皇权的两大势力烟消云散。
这也是董卓进京后的短时间内,无政治强力人士能对他造成威胁的重要原因,以前真正掌权的,全在“十常侍之乱”中,被干掉了。
至于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干?从大范围上来讲,是希望帮助东汉政权圈中的另一股势力,即士族势力争夺权力。
袁绍出自号称“四世三公”家族的汝南袁氏,袁家是当然的士族势力代言人。
但袁绍挑起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争端,又提出让地方武装参与朝廷权斗,哪怕让天下大乱都可以的初衷,却未必一定是为士族势力谋利。
袁绍的根本目的,是为自己出头创造机会。
袁绍虽然是袁氏族人,其父是司空袁逢,看起来,算是高级官二代,但地位其实不高,原因是,他是庶子,且生母地位低下,只是个婢女。
这样生母卑微的庶子身份,在重视嫡子传承的大家族中,是不足以引起重视的,将来,袁氏的家产、官场资源、势力资源,都轮不到袁绍继承。
有这个资格的,是袁逢的嫡子袁基和袁术(后袁基被董卓杀害,袁家的实际继承人就是袁术了)。
袁氏或许会给予袁绍某些政治资源上的帮助,但不会让他成为袁氏的领头人,让袁绍担任的官职,也绝不会升到顶层。
这是嫡、庶的天然区别,袁氏最后培养出来的当家人,一定是嫡子出身,除非一个嫡子都不存在了。
从袁绍的生平看,这是个不甘寂寞,有志向,有才华的枭雄,他不会甘心被压制。
可身份的天然限制,使得他如果循规蹈矩地进入官场的话,不可能走得太远,也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
怎么办?其一是在某些政治权斗中,表现出自己的谋略和价值,其二就是让政治圈或天下乱起来,他才能趁乱雄起,趁乱获得自己想要的。
董卓进京后,想行废立之举,袁氏的掌门人袁隗都妥协了,但袁绍却没有跟袁家站在一起,他坚决反对,并借此逃出洛阳,跟袁家脱离。
董卓行废立之后,袁绍第一个站出来呼吁讨伐,并积极组织,借此扩张属于自己的势力,他还开创了一个政治行为,即“自号”车骑将军。
三国时期,所有诸侯先“自号”、“自领”某些官职,然后再上表朝廷走流程的政治行为,全是学的袁绍。
袁氏家族出自汝南,但袁绍起兵讨伐董卓时,却是在渤海起兵(董卓在袁绍逃出洛阳后,为安抚他,封他为渤海太守)。
他建立的势力,基本跟袁氏本族无关,除了名头。
袁绍麾下的那些著名谋臣、将领,大部分也都是他后来所占据的北方四州的土著,而不是袁氏在汝南老家一带的支持者。
如袁术这个袁家嫡子,在起兵时,就是老老实实地回袁氏老家一带招兵买马。
显然,袁绍如果去袁氏老家,号召力是不足的,或者说,支持袁氏的势力也不会去支持庶子袁绍,只会支持嫡子袁术。
袁绍带头起兵讨伐董卓,导致了叔父袁隗一家,包括在洛阳的袁氏族人全部被董卓干掉,其中还有袁氏嫡子之一的袁基。
这样一来,当天下人“莫不以袁氏为名”讨董卓时,袁氏族人剩下得越少,袁绍这个庶子所获得的政治支持就越多。
这种政治优势的形成,虽然不一定是袁绍专门谋划的,但最终获益最大的,却是他。
反而是袁氏家族重点培养的嫡子袁术,因在洛阳的袁氏家族被董卓清除,损失不小。
因此,袁绍在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的早期,能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除了自身的才干出众外,几次促成政治大变动,导致天下大乱,又及时脱离袁氏家族自成一体,是主要因素。
天下不乱,袁绍就无法找机会脱离袁氏家族再起炉灶,不脱离袁氏家族,他就无法摆脱袁术这个嫡子,打通向上之路。
而要造成这样的局面,在和平时期是无法办到的,只有乱起来,袁绍才有机会。
东汉末年的乱局,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袁绍,他也因此有了崛起的机会,只不过,最后尝到胜利果实的,不是他。
所以,曹操、刘备、孙权等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枭雄们,在乱世到来,抓住机会崛起时,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袁绍。
没有袁绍鼓捣出来的天下大乱,没有袁绍鼓捣出来的地方势力不服从朝廷并公开讨伐,没有袁绍鼓捣出来的“自号”官职的政治行为,等一系列因素让天下形成了诸侯混战时期,哪有曹操、刘备、孙权的三国?


汉末时期为何会出现三国乱世?真相是什么
因此,袁绍在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的早期,能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除了自身的才干出众外,几次促成政治大变动,导致天下大乱,又及时脱离袁氏家族自成一体,是主要因素。天下不乱,袁绍就无法找机会脱离袁氏家族再起炉灶,不脱离袁氏家族,他就无法摆脱袁术这个嫡子,打通向上之路。而要造成这样的局面,在和平...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根本原因: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战败,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

为什么到东汉末年会形成三国鼎立原因要详细的
2,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出现的原因
曹操不仅得天时,同样也有地利、人和。曹操的地利表现在他占据的是当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方便的诸多北方地区;同时,曹操手下的一大批谋士和将领对他忠心耿耿,各尽其才。这些因素决定了魏国在三足鼎立的战略格局中处于最强的优势地位。曹操的这种战略优势,即便是历经赤壁之败也没有动摇过。 经济基...

春秋末期赵、魏、韩为何会三分晋国?
所以,春秋末期,宗法制和井田制逐渐瓦解,卿大夫攫取了国君的权力,这是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到了后来,国君已经无力制止。最后,原本分封晋国、齐国的周王室,对此也无能无力,最后甚至承认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赵、韩、魏、齐,再加上原来的秦、楚、燕,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波澜壮阔的大争之世...

为什么东汉末年分了三国
提出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是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推翻了东汉封建王朝的统治,使东汉反动腐朽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而为三,可以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而各国为保持其三国鼎立局面,也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剥削。因此认为三国分裂局面的出现,是促进社会发展一件好事。 此说脱离具体的历史实际,现...

在我国古代3代表一个轮回,古代王朝也难逃此劫,这是为何呢?
我们也习惯将秦之后的王朝统称为大一统王朝。不过秦朝之后的朝代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这些朝代时间再长,也不会长过300年,最终还是会被一个新的王朝取而代之。3这个数字就在里面起到了一个关节作用,这又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人要反对了,汉朝时期不就是超过了300年...

为什么会三分天下形成三国时期
回答:三分天下形成三国时期的简介: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

东汉末年实分四国 罗贯中只写三国 被抹去的那国有何隐私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衰落导致了各地区的割据和自立。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几个建制完善的国家,其中三个是魏、蜀、吴,还有一个被抹去的燕国。这个时期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太守地位权势极大,基本上可以与一方诸侯相提并论。当中央政权式微时,太守们纷纷自立,争夺天下,正是这样的背景...

三国鼎立时期的三国是哪三国,为什么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于是,在无数割据者的混乱局面中,魏、蜀、的割据势力终于出现了。他们的统治者夷平了各自地区较小的分裂势力,巩固了内部统一,都试图打破平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三、地域条件 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刘备占据四川部分地区和长江中游。从地理上看,蜀国处于剑阁、三峡之危,...

新林区13293175890: 为什么三国时期会三分天下?
空茅恩必: 首先楼主这个问题问的很精辟~~~~我个人认为三国之所以会三分天下是早以成了命数·~~·首先是汉末王莽董卓等人的叛乱令汉献帝成了有名无实的王帝~~~其余诸侯的实...

新林区1329317589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369年乱世出现的原因 -
空茅恩必: 士族也称“世族”、“豪族”、“门阀”、“高门”、“大姓”等等.在政治上士族大多累世为官,在中央或地方有着很大的政治势力;在社会上士族大多为一方豪帅,有着很大的号召力,每当战乱之时,士族往往率领族众组成地方武装,或筑...

新林区13293175890: 三国历史的真相!
空茅恩必: 在>里面夹杂着罗贯中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不满."拥刘反曹"的思想占了很大一部分 阅读时候要注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不能以演义为历史 会造成认识误区

新林区13293175890: 三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
空茅恩必: 首先引用一句三国演义中开篇的话,所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汉12帝,东汉12帝,基本上已有4,5百年的历史了,一承不变的东西时间长了,必然会腐败掉.先说三国的起因,直接原因是当时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想借外力达到消灭...

新林区13293175890: 关于三国历史
空茅恩必: 三国自汉末生,黄巾起义是乱世的开始,后来董卓进京,十八路诸侯讨董,大汉政权旁落,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十多年后,天下只剩下三个势力:一统北方的曹操,占据江东的孙权,割据益州的刘备.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逼汉天子禅让,建立魏国,接连着刘备建立了蜀国,孙权建立了吴国.至此,天下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曹氏大权旁落.晋国一统

新林区13293175890: 三国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 -
空茅恩必: 就像书中说的,蜀国和吴国都相继灭亡,魏国统治了三国,但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

新林区13293175890: 为什么我国封建乱世只有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了这么多英雄人物? -
空茅恩必: 其实只是因为三国被炒得比较火罢了.很多乱世时候都有英雄人物的,比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西汉末年绿林军,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寨,在《隋唐演义》里面不是也有很好的体现吗,只是《隋唐演义》,没有《三国演义》又名罢了.

新林区13293175890: 以三国时期为例分析乱世出英雄的原因 -
空茅恩必: 其实所谓乱世出英雄只是一种相对而言,比如现在我们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一样,在乱世中,所有人都是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刻苦的修炼,充分的利用自己所能用的资源.比如我们孰知的岳飞,李世民,都是是这类人,他们属于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然后才是为了理想,实际上乱世英雄并不是多么了不起,要是他们活在我们这个年代,想什么称霸中原,那就是发革命,人都是要顺从历史潮流的发展的.

新林区13293175890: 三国时是最著名的乱世,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
空茅恩必: 其实汉末董卓之乱后,各地的太守、刺史都割据一方,后来五胡乱华的局面已经成熟.中原政权的社会已经崩溃,布满幽州、并州、凉州的外族很可能南移,占领中原.恰巧当时出了几个少见的人才,把这种厄运暂缓了,如曹操曾大破乌桓.但外族的势力根深蒂固,无法消除,中国内部的颓势过于沉重,难以根治.所以到了暮气沉沉的西晋,问题终于爆发了.

新林区13293175890: 从东汉到三国,历史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为什么?急急急! -
空茅恩必: 两汉以前,是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时期,用人是察举;东汉末士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用人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是庶族地主阶级统治时期,用人是科举制!你不难发现,曹操也好,刘备,孙权也好,他们是割据势力,他们是打击士族的,最典型的就是曹操!三国历史,就是士族阶级登上舞台,受到军阀势力阻隔而形成的!曹丕称帝为了讨好士族,用了九品中正制,大力拉拢士族,孙权既拉拢又排斥,诸葛亮反对士族.所以蜀国最先灭亡,吴国次之!最后统一中国的西晋,司马氏本身就是大的士族阶级代表!这个是历史的进步!从西晋到隋唐之间400多年的历史都是士族阶级统治的!没有这个阶段,庶族地主阶级就登不上历史的舞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