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制、敕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琦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皇帝的命令,敕,诰,诏,旨有何区别~

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册,祭文,祝文,谕,旨,寄信,电旨等。
钦定大清汇典:“凡大典礼,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蠡宪,则有诏有诰。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传敕曰敕谕”。“凡朝廷德言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凡诏,敕,谕等一类的诏令文书,载有天子之言的都叫制辞,其开首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国家大事须布告臣民的用诏书。诏书的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最后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下诏的年月日,加盖“皇帝之宝”。诰是以上告下之意,凡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是告诫之意,也作敕书,凡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用敕命。敕谕的用途有三:1.敕任官员,如任督,抚,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等,发给坐名敕书;任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同等,发给传敕。2.敕谕臣民;3.敕封或谕告外藩。皇帝册封王宫后妃等用册文。祭文,祝文是皇帝祷告天地山川和祭奠大臣的文书。谕旨之分,凡“特降为谕。因所奏请而降者为旨。其或因所奏请而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寄信是皇帝授命军机大臣寄发的机要谕旨,“诰诫臣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行经略大将军,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学政,行督办军务大员,各省提督,都写“军机大臣字寄”。行盐政,关差,藩,臬,都写“军机大臣传谕”。清末有了邮政电报,有些谕旨用电报拍发,称“电寄”或“电旨”。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诏、制、敕的区别只有一点就是圣旨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所表达内容不同:

1、“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2、“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3、“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扩展资料:

一、圣旨内容规定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邹夫子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

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二、价值评定

因朝代不同圣旨也大有不同,圣旨基本上分为赐命和诰命,单彩的圣旨一般封五品官员以下的,称为赐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员的,称为诰命。五品以上的圣旨颜色又分三色、五色和七色不等。清代圣旨为满文和汉文合璧书写。

圣旨所记载的内容,多为官品职衔和事迹,以及封赐的官职等。涉及历史事件价值大,圣旨的价值一般从几个方面去评定,首先年代早的肯定要比年代晚的价值高一些;其次,凡是圣旨内容上涉及到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圣旨,就比一般圣旨的价值要高一些。

第三,一些圣旨是皇帝的亲笔,价值较高的;还有一些是当时的大书法家为皇帝代笔,也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它们要比翰林院编修们填写的圣旨价值高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旨



网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没有找到明朝的,但明清制度差不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6842361.html?si=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963226.html?si=4
皇帝了解军政讯息后,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令,其形式有谕、旨、策、制、诏、戒等,不同的形式用于不同的政务,其中谕和旨是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汉制,天子之书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策。敕(策)者以简为之,其制长三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二短两编;下附篆书,题年月日,称皇帝曰;以命诸侯三公。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三公,赦令、赎令之属是也,近道印付使,远道皆玺封尚书令即准;赦赎令召三公诣朝堂受。制书司徒露布州郡。诏书有三品,其文曰告某官,某官如故事,是为诏书:群臣有所奏请,尚书令奏下之,有制诏天子答之曰可,以为诏书。群臣有所奏请,无尚书令奏制日之字,则答曰已奏如书;本官下所当至亦日诏。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之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自魏晋以后因循,有册书、诏敕,总名曰诏”。

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册,祭文,祝文,谕,旨,寄信,电旨等。
钦定大清汇典:“凡大典礼,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蠡宪,则有诏有诰。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传敕曰敕谕”。“凡朝廷德言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凡诏,敕,谕等一类的诏令文书,载有天子之言的都叫制辞,其开首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国家大事须布告臣民的用诏书。诏书的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最后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下诏的年月日,加盖“皇帝之宝”。诰是以上告下之意,凡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是告诫之意,也作敕书,凡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用敕命。敕谕的用途有三:1.敕任官员,如任督,抚,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等,发给坐名敕书;任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同等,发给传敕。2.敕谕臣民;3.敕封或谕告外藩。皇帝册封王宫后妃等用册文。祭文,祝文是皇帝祷告天地山川和祭奠大臣的文书。谕旨之分,凡“特降为谕。因所奏请而降者为旨。其或因所奏请而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寄信是皇帝授命军机大臣寄发的机要谕旨,“诰诫臣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行经略大将军,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学政,行督办军务大员,各省提督,都写“军机大臣字寄”。行盐政,关差,藩,臬,都写“军机大臣传谕”。清末有了邮政电报,有些谕旨用电报拍发,称“电寄”或“电旨”。

诏书是皇帝下的比较正式的一种。而至呢,这是则是嗯,这些首府啊成像的六部糖瓜所发出的一种命令,而这个翅呢,这是皇帝直接用自己的名义下发的一种指意。

是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圣旨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诏、制、敕有什么区别
诏、制、敕都是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但在使用场合和含义上有所区别。1. 诏 诏,是帝王、朝廷的一种正式文书,通常用于宣布重大决策、封赏、战争动员等。在古代中国,诏书一般由皇帝亲自颁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它旨在向全国或特定群体传达皇帝的意愿和命令。2. 制 制,也是帝王的一种命令...

诏、制、敕有什么区别
诏、制、敕的区别只有一点就是圣旨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所表达内容不同:1、“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2、“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

圣旨的格式有什么?
圣旨的格式依据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诏、制、敕三种形式的使用上:1. "诏曰"用于重大政事的布告天下,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开头,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2. "制曰"则专用于表达皇恩宣示百官,用以展现皇帝的仁德,开头同样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对普通百姓不公开。3. "敕曰"带...

古代皇帝的「诏曰」「制曰」「敕曰」等有什么区别?
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帝的旨意犹如璀璨的繁星,其中"诏曰"、"制曰"与"敕曰"这三种不同称呼,就像他们权力的象征,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与使用场合。诏书,如同皇帝的圣旨,通常在国家面临重大决策,如战争的宣战、皇位的继承、册封皇后等至关重要的时刻出现,它承载着国家的最高权威与决策。而"制曰",则主...

敕与敕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敕和敇都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意味,但它们的用法和含义却有明显的区别。敕代表了权威性的命令或诏书,而敇则代表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敕的组词:1、敕命:皇帝颁发的命令或诏书,表示对官员或勋臣的赏赐或任命。2、敕令: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或法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强制力。3、敕书:古代...

制勅的解释
制勅的解释见“ 制敕 ”。 词语分解 制的解释 制 (⑦制) ì 规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限定, 约束 ,管束: 制止 。 制裁 。专制。 制约 。 抵制 。 节制 。制动。制海权。 法规, 制度 : 民主集中制 。公有制。 依照规定的 标准 做的:制钱( 中国 明、清两代称 ...

敕与敕有什么区别?
刺、砍,用于惩罚罪犯或叛逆。5. 敇在古代是对犯罪或叛逆行为的严厉惩罚,而非一般的命令或诏书。6. 敕和敇在古代都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意味,但用法和含义有明显区别。7. 敕的组词包括:敕命、敕令、敕书、敕封、敕法、敕文、敕赐、敕建、敕令符和敕旨,均与皇帝的命令、赏赐或法规有关。

古代皇帝的命令,敕,诰,诏,旨有何区别
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册,祭文,祝文,谕,旨,寄信,电旨等。钦定大清汇典:“凡大典礼,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蠡宪,则有诏有诰。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

上论清代文书种类
清代的文书种类繁多,其中皇帝发布命令的文书类型包括制、诏、诰、敕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形式、材质和使用场合。上谕,又称谕旨或圣旨,是清帝日常政治决策的主要文书形式。谕旨和旨意虽有细微差别,但主要区别在于谕是皇帝的特别指示,而旨则是针对臣僚请示的答复。清王朝在处理国家政治、军事、经济、...

制敕的意思是什么
亦作“制勅”、“制勑”。敕令是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道教的含义里,名词指三清天尊下 举例示范:诫令;命令。《汉书·韦玄成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颜师古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

大悟县17078653118: 文言文敕是什么意思
毋贝熊胆: 文言文中“敕”的意思如下:1.告诫;告谕.2.君王的诏命,诏令.3.整顿;整治.敕拼音:chì,注音:ㄔˋ,简体部首:攵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1画,繁体部首:攴部 五笔86:GKIT,五笔98:SKTY,仓颉:DLOK,郑码:FJMO,四...

大悟县17078653118: 皇帝颁发的公文名称是什么?
毋贝熊胆: 春秋战国以前君王颁发的公文有训、浩、命、令、玺书.“训”指国君教导臣下的文辞,“浩”指教告众民,昭告诸侯,禁戒、受命之辞.王言同称命,“令”小 于 “命”,“玺书”是帝王诏敕的别名.秦代皇帝颁发的公文有制、诏.制:古代王言为命,秦始皇改命为制.汉代皇帝颁发的公文有策书、敕.策书是汉朝命令中的一种.魏晋有赦文.赦,释为舍.唐宋以后凡有赦免,都要行文.隋唐有敕书.宋代有敕榜.清代规定的诏令文书文种名称有谕、诏、浩、敕.谕是告之使晓谕,最早见于《左传》.按清制,皇 帝 特 降 的 金命令为谕,由于臣下奏请而批复的文书称为旨.诏、诰、敕与前同

大悟县17078653118: 关于唐朝官员制度 -
毋贝熊胆: 以下括号内的都是虚职 {太子方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右左威卫、右左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将军,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上佐指长史、司马家令寺、率更...

大悟县17078653118: 古装戏里的错误(紧急求答案)
毋贝熊胆: 一:圣旨的宣读、材质和颜色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听到太监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仅就这一点,就是错误的;我们时常看到圣旨有着一成不变的材质和颜色,这一点也是错误的.“奉天”指的是尊奉天命,“承运”指的是继承”五...

大悟县17078653118: 古代后宫妃嫔的品阶 -
毋贝熊胆: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大悟县17078653118: 古代文学总共有几种? -
毋贝熊胆: 分为散文,诗歌,文言文,小说.另外中国文学的分类因其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1、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2、按作者所在的时代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们的范围都是...

大悟县17078653118: 三国演义里的诏令是什么意思
毋贝熊胆: 诏令 释义:1.号令. 2.皇帝发布命令. 3.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

大悟县17078653118: 古代公文体和古代文学体分别有哪几种 -
毋贝熊胆: 大体说来,古代公文可分朝廷公文和官府公文两大类:前者是帝王与臣属之间使用的公文,后者是官僚或官府之间的来往公文. 朝廷公文可分为“诏令”和“奏疏”两类. 诏令类公文是帝王告臣属的,属王者之言.最早的此类公文称为“命”...

大悟县17078653118: 清朝康熙年间上谕和口谕有何区别分别是什么意思? -
毋贝熊胆: 上谕 清代皇帝颁发命令的文书种类很多,有制、诏、诰、敕等类,其形制、质地、颜色与使用的范围各有不同.上谕是其中的一种,也称谕旨,俗称圣旨,是清帝用来发布日常政令的文书 口谕则是由皇帝指定的官员口头传达,并无书面文字.效果与上谕一样.

大悟县17078653118: 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史到近代史的法律文件有哪些? -
毋贝熊胆: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不象现代法律只有法、法规、条例等少数几种.古代法律形式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在一个朝代,经常有几种法律形式同时使用,组成该朝代的法律体系.不同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