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的官级体制是怎样的?讲的越简单越好

作者&投稿:桓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朝代的相对选官制度是什么?~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 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大凡四种:职官,散官.勋官和爵位.

职官又称职事官,职者,执也.就是具体行使某种权力施行某些职责的官位.如中央三省六部官员(宰相/各部尚书/左右侍郎~~),地方省府州县官(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
散官又称散阶,与职官相对,散官不从事具体的任务,而是一种荣誉称号.如开府仪同三司/大夫/侍郎/将军/校尉等衔.又如清朝文散官有: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转自铁血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武散官有:

正 从
一品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二品 武显将军 武功将军
三品 武义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骑尉 武德佐骑尉
六品 武略骑尉 武略佐骑尉
七品 武络骑尉 武络佐骑尉
八品 奋武校尉 奋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散官与职官的关系,唐宋以前,是先授阶(散阶)而后根据阶来授官,可以比阶的品位高也可以比阶的品位低.如"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就是以大司马大将军(散阶)的身份具体从事尚书(职官)的事情;明清与唐宋以前相反,是先授官(职官)而后授阶.
职官和散阶之外还有一种等级制是勋官。勋官与散官有一定关系,如唐典里规定:五品以上者勋官,番上四年,六品以下番上五年,可以被简选授予散官,等等。没有取得散官的勋官,仅仅比平民的身份略高一点。勋官与平民不同之处:一是勋官依令由政府授给勋田;二是在刑法上,勋官和职事官、散官的待遇一佯,其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减—等;三是有充任吏胥的资格,如唐制勋官五品以上者,可以任州镇仓督、州县市今、录事等,六品以下可充任里正;四是有免除征役的特权,但须按规定到兵部和州县上番;五是法律上禁止白丁重婚,勋官则可以娶妾。它与散官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主要按功劳授予,犹如汉代的取得军功爵。至明代时勋官始分文武两种,清代废除勋官,与世爵合并。
如:明朝的勋级,文武勋分开。文勋十级:
正一品左、右柱国,从一品柱国;
正二品正治上卿,从二品正治卿;
正三品资治尹,从三品资治少尹;
正四品赞治尹,从四品赞治少尹;
正五品修正庶尹,从五品协正庶尹。

武勋六品十二阶:
正一品左、右柱国,从一品柱国;
正二品上护军,从二品,护军;
正三品上轻车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
正四品上骑都尉,从四品骑都尉;
正五品骁骑尉,从五品飞骑尉;
正六品云骑尉,从六品武骑尉。
如明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居正被赠予上柱国.

爵位秦以前是政治权力大小的标志.秦以后,爵位(分"封爵"和"赐爵"两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于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利益.封爵历代各有差别,大致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赐爵只存在于两汉,分十九等,可以买卖,因为弊端太多,遂被废止.
古代确定官职等级的方法为"品秩".曹魏以前以"秩"来确定官员身份地位的尊卑."秩"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如汉官员秩等为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百石等共十八等. 曹魏以后设九品之制.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品又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等.九品之外更低的称为流外官.隋唐以前正四品以下各级又分上下两阶,这样九品共有三十等.职官,散官,勋官乃至爵位都以品位定等级.如明朝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督御史为从一品,各部尚书/各地总督为正二品,各省巡抚为从二品,知府为正四品,知县为正七品等.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http://cache.baidu.com/c?word=%D6%D0%B9%FA%3B%B9%C5%B4%FA%3B%C0%FA%B4%FA%3B%B9%D9%D6%C6&url=http%3A//avfbbs%2E80port%2Enet/read%2Ephp%3Ftid%3D3201%26page%3De%26fpage%3D1&b=13&a=0&user=baidu


各个朝代的官级体制是怎样的?讲的越简单越好
古代确定官职等级的方法为"品秩".曹魏以前以"秩"来确定官员身份地位的尊卑."秩"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如汉官员秩等为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百石等共十八等. 曹魏以后设九品之制.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品又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等.九品之外更低的称为流外...

古代官级制度爵
古代的官级制度,常以其独特的爵位和爵号来彰显皇室对贵族和功臣的尊崇。据传,周代曾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但各个朝代的具体爵称和制度各有不同。例如,汉朝初期,刘邦不仅封皇子为王,如他的儿子刘盈被封为梁王,英布则成为淮南王,彭越同样封为梁王。在魏晋时期,曹植曾被封为陈王,郭...

古代官级制度其他
古代官级制度复杂多样,各官职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秦时的长史,相当于丞相秘书长,如李斯就曾担任。两汉以后,长史成为将军幕僚的首领,如《出师表》中提到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均为忠贞之臣。侍郎起初为宫廷近侍,东汉后成为尚书属官,唐代成为尚书副职,如韩愈曾任刑部、兵部、吏部侍...

上至周朝 下至清朝 中国主要朝代的官级制度列表
秩,意为次、序,又通职、禄;品,亦有等级差次的含义。汉以前官无品,等级由“秩”而定。曹魏设九品之制,秩与品并行。后虽逐渐废止秩而专用官品,但习惯上仍将品、秩并称,以表示官僚的等级高下。 夏、商官吏等级,史阙无载。西周之制,据《周礼》等文献资料,官自一命至九命,命数多者...

中国古代官级制度?
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

中国古代朝代背景和各种有名的官职
古代官级制度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

古代官级制度参知政事
在唐宋时期的官僚体系中,"参知政事"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高级政务职务,也被简称为"参政"。它与"同平章事"、"枢密使"以及"枢密副使"并列为"宰执"四大要职,共同掌管国家的重要决策和行政事务。宋代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曾担任过这一职务,如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以及以改革著称的王安石,他们的...

古代官级制度尚书
中国古代官级制度中,尚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文书管理和奏章处理。在隋代,随着官制改革,尚书的地位逐渐提升,六部制度正式确立,其中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尚书与侍郎共同担任各部的主要领导职务。例如,《张衡传》记载了他请求退休,后被征召担任尚书一职。在历史长河...

官的品级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形成的
曹魏始立九品官人之法 自夏、商、周以至清末,历代皆靠命服、爵秩、品级标识官吏职位之高下:三代以命服,即以帝王所赐玉圭、服饰来区分官职等级,汉代靠禄秩来表示官级之高下,至曹魏始立九品官人之法,分官阶为九品,其后历代因袭。到了清代,九品之法得到完善,文武官员自正一品、从一品至正九品、...

古代官级制度太史
以及其在官级制度中的位置。在文学作品中,太史的称号也常被用来指代有学问、擅长写作的学者。如《五人墓碑记》中提到的吴公、文起文公和孟长姚公,他们虽然官衔不一定是太史,但因其文学才能和史官身份,被尊称为“太史”,这体现了太史这一称谓在当时社会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新野县15780761146: 古代各个朝代的官员等级,封号,等等,越详细越好. -
南雄胃炎: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古代史官的等级制度是怎么划分的? -
南雄胃炎: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 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 -
南雄胃炎: 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奴隶社会实行世袭制;秦朝时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朝时以察举制为主,此外还有皇帝征如(征辟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从隋朝开始后的各个朝代普遍实行科举制来选拔官吏.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古代官职系统明列 -
南雄胃炎: 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职外官:无武职京...

新野县15780761146: 谁知道各个朝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制度(秦 汉 魏 晋 南北朝谁知道各个朝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制度(秦 汉 魏 晋 ... -
南雄胃炎:[答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西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开始以及在各个朝代的变化 -
南雄胃炎:[答案]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开始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丞相制度在各个朝代的变化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
南雄胃炎: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吏制度的核心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选拔人才制度叫什么?从低到高晋级称谓都有什么?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叫什么呢? -
南雄胃炎:[答案]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 而是经过几个朝代的演变改革才成为我们现在知道的科举制度. ▲元——科举制度的暂停时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

新野县15780761146: 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急用 -
南雄胃炎:[答案] 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新野县15780761146: 从秦朝到清朝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
南雄胃炎:[答案] 政治制度这个范围太大了,三两句也说不完,建议你看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一章内容,那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果想要详细的话,可以去找有关的史学资料,比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什么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