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简介

作者&投稿:驹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桐皮
    • 2.1 拼音名
    • 2.2 海桐皮的别名
    • 2.3 来源
    • 2.4 性味
    • 2.5 归经
    • 2.6 功能主治
    • 2.7 海桐皮的用法用量
    • 2.8 备注
    • 2.9 摘录
  • 3 《中华本草》:海桐皮
    • 3.1 出处
    • 3.2 拼音名
    • 3.3 英文名
    • 3.4 海桐皮的别名
    • 3.5 来源
    • 3.6 原形态
    • 3.7 生境分布
    • 3.8 栽培
    • 3.9 性状
    • 3.10 化学成份
    • 3.11 海桐皮的药理作用
    • 3.12 炮制
    • 3.13 性味
    • 3.14 归经
    • 3.15 功能主治
    • 3.16 海桐皮的用法用量
    • 3.17 注意
    • 3.18 附方
    • 3.19 各家论述
    • 3.20 摘录
  • 附:
    • 1 用到中药海桐皮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海桐皮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海桐皮

1 拼音

hǎi tóng pí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桐皮

2.1 拼音名

Hǎi Tónɡ Pí

2.2 海桐皮的别名

刺桐、山芙蓉、空桐树

2.3 来源

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的树皮或根皮。四季可采,晒干。

2.4 性味

苦,平。

2.5 归经

归肝、肾经。

2.6 功能主治

祛风湿,舒筋通络。用于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各种顽癣。

2.7 海桐皮的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

2.8 备注

(1)不同地区海桐皮同名异物甚多,常见如下数种: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Koidz.东北地区;木棉科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广东地区;芸香科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福建和江浙地区。

(2)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2.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海桐皮

3.1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广州植物志》:刺桐,印度人有用(树皮)以退热及治胆病的。

3.2 拼音名

Hǎi Tónɡ Pí

3.3 英文名

Bark of Oriental Variegated Coralbean, Bark of Himalayan Coralbean

3.4 海桐皮的别名

钉桐皮、鼓桐皮、刺桐皮、刺通、接骨药。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桐、乔木刺桐干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ythrina variegata L.[E.indica Lam.]2.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E.tienensis 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栽后8年左右,即可剥取树皮,通常于夏、秋季进生。有剥取干皮、砍枝剥皮和挖根剥皮3种方法。剥后,刮去灰垢,晒干即成。

3.6 原形态

1. 刺桐 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二三年后即脱落。叶互生或簇生于技项;托叶2,线形,长l1.3cm,早落;3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cm,顶端小叶宽大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总状花序长约15cm,被绒毛;总花梗长710cm;花萼佛焰苞状,长23cm,萼口斜裂,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碟形,大红色,旗瓣长56cm,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蓝10,二体,花丝淡紫色,长33.5cm,花药黄色;花柱1,淡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l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2.乔木刺桐 乔木,高78m。树皮有刺。三出复叶,小叶肾状扁圆形,长1020m,宽819m,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两面无毛;小叶柄粗壮。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花序轴及花梗无毛;花萼2唇形,无毛;花冠红色,长达4cm,翼瓣短,长仅为旗瓣的1/4,龙骨瓣菱形,较翼瓣长,均无爪;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稍弯,两端尖,顶端具喙,基部具柄,长约10cm,宽约1.2cm。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

2.生于山沟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8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缺陷候,喜欢阳光,不耐寒。在年平均温度20.1℃,1月份平均温度8℃以上,降水量110mm以上的地区均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春季23月进行。选12年生的健壮枝条,截成长约25cm,具芽34个,再按行距1215cm,株距810cm插于苗床,深为插条长的3/52/3。插后保持床土湿润,约30d生根。春季萌芽前定植。

田间管理 每年追肥23次,在萌芽前、夏季和休眠前进行,以氮肥为主,钾磷肥为辅。

病虫害防治 桔全爪螨为害叶片,在发生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对剂,或20%双甲眯1000倍液,半月1次,连喷数次。在冬季应清洁田间破坏其越冬场所。

3.9 性状

性状鉴别 (1)刺柚皮,呈半圆筒状或板片状,两边略卷曲,长约40cm,厚0.251.5cm,外 表面黄棕色至棕黑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沟纹。老树皮栓皮较厚,栓皮有时被刮去,未除去栓皮的表面粗糙有黄色皮孔,并散布有钉刺,或除去钉刺后的圆形疤痕,钉刺长圆锥形,高58mm,顶锐尖,基部直径510mm;内表面黄棕色,较平坦,有细密纵网纹。根皮无刺。质坚韧,易纵裂,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裂片状。气微,味做苦。

(2)乔木刺桐皮,基本同刺桐皮,呈向内卷的横长条形或平坦的小方块,厚36m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至棕黑色不等,有的显暗绿色,粗糙;栓皮多脱落,钉刺基部与栓皮界限不明显;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折断面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以皮薄、带钉刺者为佳。

显微鉴别 横切面:(1)刺桐皮木柱层极厚,由10余列至数十列木栓细胞组成,木栓细胞呈方形或切向延长的长方形,壁薄。栓内层与皮层不易区分,由数十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基间有众多含草酸钙棱晶的厚壁细胞散在,棱晶直径830μm纤维束较少见,或单个散在。韧皮部宽广,韧皮部薄壁细胞、颓废筛管群和纤维束相间排列,纤维束由34个至数十个纤维细胞组成,壁厚,木化,外有含晶细胞,形成晶鞘纤维。射线宽39列细胞,常向一方弯曲。本品薄壁细胞中尚含草酸钙棱晶、淀粉或棕色物质。

(2)乔木刺桐皮与刺桐相似。但含晶厚壁细胞较少,草酸钙棱晶直径535μm。韧皮纤维束由数十个细胞组成。

粉末特征:(1)刺桐皮粉末灰色。①木栓细胞多角形,常多层重叠,壁菲薄,非木化或微木化。②含厚壁细胞常单个或数个相连,类方形或圆形,细胞壁增厚不均匀,木化,有时可见细小孔沟,胞腔内含草酸钙棱晶,直径830μm。③纤维及晶鞘纤维较多,多成束存在,纤维直径930μm,壁极厚,胞腔线形,木化或微木化,纤维束周围有含草酸钙棱晶的细胞。④单粒淀粉类圆形,直径312μm,脐点点状,复粒淀粉偶见,由24分粒组成。⑤角刺细胞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145μm,壁木化,纹孔及孔沟明显。

(2)乔木刺桐粉末与刺桐皮相似,纤维常碎断,直径102840μm,壁厚,木化。淀粉粒单粒圆球形,直径1145μm,壁木化,纹见23分粒的复粒。

3.10 化学成份

树皮中含生物堿:刺桐文堿(erysovine),水苏堿(stachydrine),刺桐特堿(erysotrine),刺桐定堿(erysodine),刺桐灵堿(erythraline),刺桐平堿(erysopine),刺桐匹亭堿(erysopitine),刺桐二烯酮堿(erysodienone),刺桐宁堿(erysonine),下箴刺桐堿(hypophorine),下箴刺桐堿甲酯(hypaporine methyl ester),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N,Ndimethyltryptophan methyl ester),刺桐亭堿(erysotine),刺桐替定堿(erythratidine),异刺桐替定堿(epierythratidine),11羟基表刺桐替定堿(11hydroxy epierythratidine)。还含攀登鱼藤异黄酮(warangalone scandenone),5,7,4'三羟基6,8二异戊黄酮(5,7,4'trihydroxy6,8diprenyliso flavone),海鸡冠刺桐素(erycrisfagallin),阿比西尼亚桐素Ⅱ(erythrabyssinⅡ),菜豆素(phaseollin),菜豆素定(phaseollidine),异补骨脂双氢黄酮(isobavachin),刺桐苯乙烯(eryvariestyrene),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油菜甾醇(campesterol)以及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饱和有机酸占36.7%,不饱和有机酸占63.3%,还含有植物凝血素(lectins)。

3.11 药理作用

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脑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ErythrinaSp.)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3.12 炮制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3.13 性味

苦;辛;平

3.14 归经

肝;脾;胃经

3.15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肢节拘挛;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3.16 海桐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浸酒搽;或研末调敷。

3.17 注意

血虚者不宜服。

1.《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2.《本草汇言》:痢疾、赤口良、痹盟谐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3.《得踢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3.18 附方

①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海桐皮一两,羚羊角屑、慧茁仁各二两,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获苍(去皮)、熟地黄备一两,摈榔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②治腰膝痛不可忍:海桐皮二两,牛膝、草劳、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著茁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焙干,细挫,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日,候熟。空心饮一盏,每日早、午、晚各一次,长令酮踞。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续传信方》)③治脚挛不能伸举:海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一两,山荣英、补骨月旨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葱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海桐皮散)④治大风疾:知母、贝母、乌梅肉、海桐皮、金毛狗脊(去毛)。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日中、临睡各服三十九;又每夜第一次睡觉(醒)时,急于头边取三十九便服,并用羊蹄根自然汁下。大忌酒及房事、一切发风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自渐皆复。(《百一选方》神仙退风丹)⑤治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圣济总录》)⑥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⑦治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幼口宜方》)⑧治伤折,辟外风,止疼痛:海桐皮一两(锉),防风二两(去芦头),黑豆一两(炒熟),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海桐皮散)⑨治时行赤毒眼疾:海桐皮一两,切碎,盐水洗,微炒,用滚汤泡,待温洗眼。(《本草汇言》)⑩治乳痈初起:刺通五钱,红糖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3.19 各家论述

1.《本草求真》:海桐皮,能人肝经血分,往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用者须审病自外至则可。若风自内成,未可妄用,须随症酌治可耳。

2.《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3.《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4.《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首围、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5.《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人血分及去风杀虫。

6.《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7.《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疯,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疯血作痛。

8.《贵州草药》:解热怯疯,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3.20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海桐皮的方剂

  • 海桐皮散

    、天麻、辣桂。牛膝、麻黄(去节)、枳壳(麸炒)、海桐皮、白芍药、川乌(炮.去皮脐)、松节、防风、杜仲...

  • 虎骨丸

    微炒),赤芍药1两,芫花3分(醋拌,炒令干),海桐皮1两(锉),牛膝1两(去苗),干蝎3分(微炒)...

  • 海桐皮丸

    itóngpíwán《圣济总录》卷八:海桐皮丸:处方:海桐皮2两(锉细),石斛(去根)3分,羌活(...

  • 牛膝丸

    (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海桐皮27.5克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芎藭...

  • 海桐皮浸酒

    píjìnjiǔ《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海桐皮浸酒:处方:海桐皮(锉)1两,五加皮(锉)1两,独活(去...

  • 更多用到中药海桐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海桐皮的中成药

  • 关节克痹丸

    938g麻黄156g薏苡仁938g牛膝313g海桐皮438g桑枝625g桂枝313g生姜1000g...

  • 风痛丸

    脊(沙烫)?0g木瓜60g莶草60g牛膝30g海桐皮30g苍耳子(炒)30g远志(炒焦?30g西红...

  • 风痛安胶囊

    、石膏500g、薏苡仁333g、木瓜250g、海桐皮167g、忍冬藤333g、黄柏250g、滑石粉...

  • 伤科壮骨膏

    0g秦艽30g木瓜30g当归30g香加皮20g海桐皮24g防风24g白芷20g升麻24g红花24g...

  • 独角莲膏

    5g,刺猬皮45g,山甲片45g,当归45g,海桐皮45g,苏木45g,海带45g,大麻仁45g,...

  • 更多用到中药海桐皮的中成药

  •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 预产期计算器
  •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压评价
  • 体温水平评价
  • 糖尿病饮食建议
  •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 基础代谢率计算
  • 补钠计算器
  • 补铁计算器
  •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古籍中的海桐皮

  • 《普济方》:[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

    僵蚕(微炒)甘菊花细辛本白术槟榔犀角屑羚羊角屑海桐皮(锉)白芷枳壳(麸炒微黄去瓤)麝香(细研以上各...

  • 《普济方》:[卷一百十五诸风门]诸风杂治

    同研令匀。炼花桑枝煎治一切风。花桑枝(一斤锉)海桐皮(半斤)仙灵脾(半斤)五加皮(半斤)牛蒡根(半...

  • 《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

    痛极发厥。此属周痹。(周痹)桂枝木片姜黄羚羊角海桐皮花粉白蒺藜又照前方去姜黄白蒺加大豆、黄卷、木防...

  • 《吴鞠通医案》:[卷四]痹

    钱)茯苓皮(二钱)生石膏(五钱)片姜黄(钱半)海桐皮(钱半)牛膝(钱半)生苡仁(三钱)张二十五岁十...

  • 《普济方》:[卷三十二肾脏门]肾脏风毒流注腰脚(附论)



桐皮简介
4 桐皮的别名 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5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6 原形态 ①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本草图经》),白花桐(陈翥《桐谱》),花桐(《品汇精...

海桐皮简介
(2)乔木刺桐皮,基本同刺桐皮,呈向内卷的横长条形或平坦的小方块,厚36m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至棕黑色不等,有的显暗绿色,粗糙;栓皮多脱落,钉刺基部与栓皮界限不明显;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折断面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以皮薄、带钉刺者为佳。 显微鉴别 横切面:(1)刺桐皮木柱层...

梓实简介
古籍中的梓实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梓 ,爰伐琴瑟。陆机注云∶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为椅,大同而小异也。入药当用有子者。又一种鼠...《本草乘雅半偈》:[第十一帙]梓白皮 是梓,梓即是楸,楸即是。盖楸之疏理而白色者为梓,梓实桐皮者为椅,其实两木...

桐木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纹理美观色泽鲜艳:桐材有一种带绢丝光亮、优美、细腻的纹理,自然图案特好。导音性强:桐木是做乐器不可缺者,不论天气变化,均可稳定音色,故有“琴桐”之称。如洋琴、琵琶、柳琴乃至秦胡等,都以桐为板面。易雕刻染色:桐木不易劈裂但木质软,易加工,易雕刻,易染色。它在建筑上可作梁、檩、...

中药全部别名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刺木通的茎皮。处方别名:海桐皮、丁皮、钉桐皮、刺桐、刺楸、刺桐皮、鼓桐皮 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果皮。处方别名:冬瓜、冬瓜皮、白瓜皮、东瓜皮 西瓜皮: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果皮。处方别名:西瓜皮、水瓜皮、夏瓜、西瓜翠衣、青登瓜、翠衣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

椅子的历史_椅子的历史简介
盖楸之疏理而白色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说文》亦曰:“椅,梓也”。在1955年西安出土的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墓室壁画中,有一人端坐在椅子上的形象。可见,在唐朝中期,中国人“坐”上了椅子。从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到,很多人坐在椅子上,也有人踞坐在传统的雕花大床上,坐在椅子...

椅子的历史_椅子的历史简介
《陆玑・草木疏》中提到:“梓实桐皮曰椅”。《埤雅》解释说:“椅即是梓,梓即是楸。大概楸木因其纹理疏松而呈白色而得名。”《说文》也说:“椅,就是梓木。”1955年在西安发现的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的墓室壁画中,描绘了一人端坐椅上的形象。这表明,至迟在唐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开始...

其它栽培药用植物及药用真菌的特点?
树皮亦称为钉桐皮。 生长于山地阳坡或村边、路旁。 落叶乔木。早春先叶开花,花冠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cm,5瓣,蒴果矩圆 形,木质,种子多数。通常用种子播种繁殖。 春季采花阴干。秋季剥取树皮,洗净切片晒干。 木槿(锦葵利) HibiscussyriacusL.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茎皮 或根皮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治体癣、脚癣...

二神散简介
每服3钱,取大眼桐皮,刮去青取白,浓煎汤,调下12服。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惠直堂方》卷四方之二神散 13.1 组成 鸡子1枚(破顶,去白留黄,入黄丹1钱,搅匀封口,盐泥固,火上煨焙,泥干取出)。 13.2 主治 《惠直堂方》卷四方之二神散主治娠妇痢疾。 13.3 二神散的用法用量 米饮汤下。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 - 搜狗百科
爱新觉罗溥施泰: 海桐皮味苦,性平.主要有祛风湿而治腰腿疼痛、四肢肌肉风湿痹痛的作用,对风湿痹证疼痛明显者,随证加入,常可减轻疼痛.常兴羌活、独活、威灵仙、当归、防风、海风藤、桂枝、桑枝、红花、制附片等配合应用. 海桐皮用酒浸外用,可用于疥癣等皮、外科疾患.五加皮(南五加皮)偏于壮骨舒筋而用于腰脚乏力,筋挛疼痛.海桐皮偏于祛风湿、通经络,而用于风湿性疼痛,止痛的效果较明显,并可外用于治疥癣.用量一般内服一至三钱;外用适量酒浸.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海桐皮也有积蓄作用,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及心脏系统的抑制,大剂量使用,可引起明显的心律紊乱及低血压.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是一种什么植物?
爱新觉罗溥施泰: 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 采收炮制 初夏剥取树皮.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生用. 性状性味 苦、辛,平.归肝经.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是什么中药,他的性能是什么?
爱新觉罗溥施泰: 海桐皮味苦,性平,主要有祛风湿而治腰腿疼痛、四肢肌肉风湿痹疼的作用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别名是什么? -
爱新觉罗溥施泰: 海桐皮就是楤木,别称:鹊不踏、虎阳刺、鸟不宿、通刺、黄龙苞、刺龙柏、刺树椿、飞天蜈蚣. 楤木是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灌木或乔木,高2-5米.又称鹊不踏(《本草纲目》),虎阳刺(浙江土名),海桐皮(苏北土名),鸟不宿(苏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黄龙苞(四川宝兴土名),刺龙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树椿、飞天蜈蚣(四川北碚土名). 生于森林、灌丛或林缘路边,垂直分布从海滨至海拔2700米.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分布广,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均有分布.其茎皮、白皮、根均可药用.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有哪些功效?
爱新觉罗溥施泰: 海桐皮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腰膝疼痛及湿疮疥癖等病症.

黎川县18773185425: 中药材海桐皮(樗叶花椒)的显著显微特征图谱是什么
爱新觉罗溥施泰: 【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树皮、果实和叶入药.根春秋采挖;树...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是七里香吗 海桐特征及作用 -
爱新觉罗溥施泰: 海桐的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温,一说有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生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湖南、广西、贵州、...

黎川县18773185425: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爱新觉罗溥施泰: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碱刺桐灵碱、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所含生物碱能麻痹和松弛横纹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能抑制心肌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大剂量可引起心律紊乱及低血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