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叶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子姑待之。
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原文选段: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文: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扩展资料
整体赏析:
文章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记叙郑国王室内部势力之间的权力之争,既涉及政治、军事利益,也牵涉到母子情、手足情,读来扣人心弦。
首先写庄公寤生,使姜氏受到惊吓,姜氏因而喜爱次子段。段在母亲的暗中支持下,谋夺君王之位,逐步扩张他的势力。庄公静观其变,外似宽厚实则胸怀杀机。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朗、尖锐,最后达到高潮:郑伯讨伐叔段,段逃奔到共,姜氏被放逐在城颍。
文章线索清晰,有明线、暗线,也有主线、次线。段的扩张势力是明线,郑庄公的欲擒故纵是暗线。明线被安排成次线,暗线却被写成主线,郑伯的所作所为成为直接叙述的对象。
两条线索在文章开端分头发展,到“公伐诸鄢”,才交织在一起,并引出新的一条线索:郑伯与姜氏的母子关系,最后以母子和好如初为结局。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作者的叙事能力是相当高超的。
文章通过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且记叙了人物的行为,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还融入了作者的政治说教,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真正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伯克段于鄢

下一句是:子姑待之。意思是:你姑且等着瞧吧。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

重点词汇:多行不义必自毙


[成语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典故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文: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近义词]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近义词:自食其果


[成语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典故出处]当代·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
[近义词]自作自受、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反义词]嫁祸于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多行不义,必自毙”下一句是:子姑待之。“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节选: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上句是这么说的?
多行夜路终遇鬼,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下一句是什么?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咎由自取、自食其果的坏人,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它近义于诸如"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等表达,而反义词则是"嫁祸于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成语都是人们用来警诫他人或自我反思的常用语,强调了道德与后果的紧密联系。其结构上,"多行不义"是主谓结构,"必自毙"则进一步...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哪本书)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出自哪?谁所说?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典故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称“庄公”,一个称“共叔段”。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可是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爱他的母亲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

多行不义什么什么之心什么人有耻则能什么君子什么小人什么?
多行不义必自毙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多行不义必自毙,且行且珍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人活在世上要多做善事。才能生活得幸福。坏事做多了,就等于自己灭了自已一样,人生苦短。活着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幸福的时光。别给末来留下遗憾!祝我们每个人都珍惜当下的好时光,生活得幸福美满!

“多说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

必自毙的下一句是什么
鸣鼓攻之,可以稳坐如山,居高临下,所以郑庄公才可以自豪地、以先知的口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算是一条普遍真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
代表合理的、正义的一方,往往充满“正气”,可以慷慨陈辞。居高临下,所以郑庄公才可以自豪地、 以先知的口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算是一条普遍真 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
中华成语故事集

多行不义,必自毙。 的意思是什么?
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近义词】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分别是什么? -
董安安卡:[答案] 多行夜路终遇鬼,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在做,天在看. 人在天堂,钱在银行.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一句? -
董安安卡:[答案]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好像是左传里的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必自毙下一句
董安安卡: 多行不义必自毙下一句为子姑待之.译为“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出自《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的下一句是什么? -
董安安卡:[答案] 多行不义必自毙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前一句有吗?是什么? -
董安安卡:[答案] 这句话就出自于东周时期在新郑一带建立国家的 郑国国君郑庄公之口.庄公说:“让太叔去干,不理他,多行不义必自毙,等他叛乱的 时候,我再治他的罪,武姜也无话可说了.” 没有具体的类似诗歌的上下句

潼关县13811936491: 填入下一句或上一句._____,必自毙._____半九十.___,行者常至. -
董安安卡:[答案]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不义,(下一句) -
董安安卡:[答案] 你好: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喻多作恶事者,必自速其亡,常用此语. 出自春秋时,郑武公死,长子庄公继位.其弟共叔段图谋篡位,在封地内招兵买马,修整军备.郑大夫祭仲深表不安.谏庄公早除共叔段,以绝后患.庄公答曰:...

潼关县13811936491: 谚语《多行不易闭自闭》的下一句是什么? -
董安安卡: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潼关县13811936491: 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后半句是什么 -
董安安卡:[答案] 多行不义必自毙,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 不是后半句,是前半句.

潼关县13811936491: 多行无礼必自及下一句是什么 -
董安安卡: 答案: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翻译:不义的事做多了,必定会自食其果,你等着瞧吧.请采纳,谢谢支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