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先生的五种爱情——《围城》读后感

作者&投稿:经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像李大钊说明天一定不许再打麻将了一样,我也自己和自己说这个周末一定要把拖欠的书评完成了。

但勉强完成了以后,思来想去,也没想成这一篇书评该起个什么样子的“雅名”,既然我拖了一个月仍有余,当做题目本早拟好,只是这时写作便忘记了吧。

正如张爱玲的红/白玫瑰、朱砂痣/蚊子血理论一样,男人们好像总能遇见各式各样的女人。至不济,也得刻骨铭心地爱一个,再趔趔趄趄地伴一个,或是绊一个。

方鸿渐也是这样,苏文纨坏在占有欲、唐晓芙坏在感情用事、孙柔嘉坏在过分精明。

一、鲍小姐——风流伴侣

鲍小姐天生活泼外向,受西洋风貌影响,也沾了些洋人“行动不检”的光,一句话就让方鸿渐堕入网中。同等换位思考,一个适龄女性对一个未婚男子此等轻佻放肆的言语,无疑是赤裸裸的“明示”了,而此时恰又适逢方先生丧妻之资除外求学归来,正是求妻时。只是“求妻心切”倒未谈得上,恋爱心切却是一定的了。

再加上鸿渐先生也非中国传统文化中标准的“正人君子”,因此摊上一个郎有情妹有意的局面,便无需求解,自投罗网。因此而得以“享受她未婚夫的权利而不必履行跟她结婚的义务”,自称快哉。

风流之情自必有之,但下船之时见到鲍小姐那半秃顶的黑胖子“fiance”时,全然明白鲍小姐的心意不过是排遣寂寞,至于未婚夫一说,更是她的惯用手段罢了。

二、苏小姐——蹩脚猎户

苏文纨小姐对方鸿渐的感情,似乎是从“撩汉宝典”上学来的,既笨拙且局促;完全不如鲍小姐那样张弛有度,随放随收。

苏小姐初见方鸿渐时的打量更像是权衡利弊,留洋之男子那么多,似乎只有这个方鸿渐,祖上是前清的读书人,因亡去的未婚妻家中留下的遗产使其花费也不显小气,人又不显讨厌,于是便决心给他一个与己亲近的机会。

但鲍小姐那显摆嚣张的气焰,却完全把苏小姐的拘谨压过了一大头。像是蓄谋已久的猎物被人抢夺了一样,苏小姐心中的懊恼可想而知。

所以当心爱的小猫被他人抛弃了以后,苏小姐又立马布局,把方鸿渐重新捉了回来。

方鸿渐这人,实在太易移情,前头鲍小姐甫一放手,后头苏小姐红袖相招,他便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又跟上了新“主人”。

不过苏小姐太也不讲究方法,只知打天下而不知治天下:对方鸿渐实在步步紧逼,尚无正式夫妻名分,就开始履行妻子对丈夫的职责。尽管扭扭捏捏,但最终方鸿渐的“反叛”意识还是觉醒了,一头转投入了与苏小姐表妹——唐晓芙小姐——的地下恋情中。

三、唐小姐——地下情人

相较于鲍、苏二位,方鸿渐与唐晓芙小姐的恋爱,更像是一场真真正正的恋爱或者说外遇一些。

这是第一次方鸿渐主动出手,似是为了在唐小姐面前刻意削去自己那层“不近人情”的皮,好让唐小姐见到自己的骨;实是将自己伪装得像个清高君子一些——这正是那个年纪的小姐们的钟情对象。而唐小姐一番以退为进、似在挑衅的言语,也成功地聚拢了方鸿渐内心的那些本分散的、不值一哂的求知欲和求胜心。

而后二人像刻意相互示好式的喁喁私语,与瞒着外人发展恋情又及其相似了。

再后来,苏小姐有意将方鸿渐拉扯进入与赵辛楣同处于竞争状态的追求者旋涡中去时,更遭受到了激烈的反抗;再加之苏小姐强行阻止表妹唐小姐与方鸿渐的私下来往,又激发了表妹二十岁的逆反心。一来二去,二人便发展成为瞒着所有人私下往来的“地下情侣”了。至于二人这名分虽到底未得公开承认,但到我这读者心里,是认了的。

不过苏文纨的私心作祟,将归国船上鲍小姐与方鸿渐的风流故事向表妹透露。因自觉确如唐小姐所言,自己实在“可鄙可贱得不成为人”,方鸿渐无法辩解也忘记该从何处开始辩解,二人之间的感情就这样,随着突如其来的一次争吵与放弃争取复合而结束了。

我虽然同情他们戛然而止的恋情,但隐隐心里觉得方鸿渐配不上唐小姐这样美好的姑娘。而方鸿渐事后每每联想至唐晓芙时的懊恼与自悔自恨,让我欣慰唐小姐总算将这个恶人折磨了一番。

四、孙小姐——糟糠之妻

孙柔嘉和方鸿渐的遇见,倒平凡得紧。初次见面甚至都毫无交流,不知二人成婚后争吵时,有否回忆起当初第一次见那般如水般的浅浅交情。

如果不是要同赴新立的“三闾大学”,二人也不会遇见,更不会深交并结为怨侣。

我又回头翻了一遍二人的爱情,似乎并无甚特殊故事。倒像是孙小姐屡次三番的替方鸿渐护佑他那可耻可笑的自尊心,使得方鸿渐低下头来,对孙小姐有了好感。

诸如此类的小短片,书中出现了不少,但都不似与前三位小姐那般蜜里调油的绵绵情意,方鸿渐像是被照顾着、孙小姐像是小孩子的妈妈。也许中文里“新娘”之“新”,缘故在此吧。

二人正式交往,像是人言所致,并非主角的刻意所为。方鸿渐心中这种无来由、无名分的占有欲,似乎渐渐地也有了它的道理。而孙小姐装作求助的高明的圈套,又向方鸿渐证实了自己那莫名其妙的占有欲的“合理性”。

至于为何只存在于他人口中的恋爱,在一次遭捉现行的“‘蜜’谈”后,会直接变成了婚讯?这其中的缘故,孙柔嘉也许早就料到了,只是方鸿渐未能料到。

五、方太太——勉强幸福

原本是无这一节的,但方孙二人的结合,婚前婚后差别颇大,不可一概而论。

动荡时代加上仓促之间筹备的婚礼,似乎还不如订婚时来得热闹。婚后方鸿渐大男子的自尊和孙小姐——这时该改口称“方太太”了吧——高明的计较却屡屡起冲突,刚一结婚,就变得十分不和谐起来。其一原因,是方鸿渐累次想借赵辛楣之力过关,而方太太却委婉相劝、旁敲侧击、甚至命令呵止,总之就是不许。

方鸿渐心里是一点计较也没有的,但又不愿意听从妻子的忠告——他也许从心底里看不起女人。

至于后来方太太不愿去夫家同一干旧社会的太太交谈,只致信一封的做法,更是给了方家女人的乱七八糟的臆想。后来勉强去了一次,如同所有城里姑娘下乡帮夫家做农活一般,也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只是不欢而散。

像所有婚后龃龉渐生的婚姻一样,方家的小两口也因男女天性之差,很快便各自藏不满于心底,偶尔贮存满了,也要向外倾倒一番。似乎婚姻只能以这种名存实亡的形式,关着两个早该闹翻了的人。

方鸿渐对自己的评价,倒还算得中肯。他总以为,靠着自己本事交到的朋友帮忙,那也算得上自己一人的本事。似乎如若没有赵辛楣这个人,也一定会存在一个叫李辛楣抑或是王辛楣的朋友,救自己于水火中。

而孙柔嘉则太精于算计、太过于自负,婚前尚可为男人那可怜的自尊而委屈请教,婚后却独断专横、不容置喙了。她瞧不起方鸿渐那可悲的气节,又屡屡压下撑脸面的海绵,将里头那根用以描述气节的扎人的针露出来,并将之指向方鸿渐那“不屈的脊梁”。

这样看来,二人的分道扬镳的可怜下场似乎是可以预见的。

但我们更多时候不愿意直面这样残忍的答案,只会温柔地用海绵慢慢摩挲着脸面,并说:“十分熨帖。”。

附读书间隙拍的一些片段。


《围城》小说中人物的分析
所以我觉得钱钟书在《围城》里面对婚姻我觉得表现的是一种很悲观的态度,但是他自身的婚姻是很幸福的。 钱钟书觉得人是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的,人必定要受到命运的一种捉弄。比如恋爱之前,他觉得他那么美好,最美好的东西,他想追求,但他得不到,反而你不想要的东西他倒来了,你追求到手以后,你突然发现你在一个尴尬的...

《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赵辛楣告诉方鸿渐,是他推荐了鸿渐去三闾大学,他们将一起去,成为同事。另有三人,李先生,顾先生,孙柔嘉,也将一同前往。一段时间后,五人一同出发,前往湖南。 2 五人一路颇为曲折,又坐船,又搭火车,还坐汽车,途中也经常住旅馆。李先生和顾先生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孙柔嘉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五个背景相差甚远的人...

围城写的是什么
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问题四:围城小说是什么小说??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

围城与爱情
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方鸿渐整个心理路程变化,犹如一步步走进围城。从期待,到火辣,到平淡,再到将就。最后步向爱情的坟墓。深刻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精彩的描写。所以我最赞叹就是钱先生的一流语言艺术,以及个人阅历与见解之深厚。钱先生在描写笔下人物的心理变化实在是惟妙惟肖,把握住人物真实的想法,...

钱钟书的‘围城’ 中人物‘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她不再小鸟依人,“伸手拉鸿渐的右臂,仿佛求他保护。”11孙柔嘉听不进去方鸿渐的长篇大论,觉得那些都是陈词滥调,于现实无益。她以实用的眼光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个男人,开始愤然表达自己的不满,言辞一天天激烈起来。孙柔嘉不愿意去方家,也很少回父母家,倒是到姑妈家跑得勤快。此种嫌贫爱富的势利行径,让方鸿渐愤慨...

《围城》的故事梗概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

方公鸿渐是什么人物形象
鸿渐在《围城》中走过了人生旅程中的爱情、事业、婚姻阶段,其间他对爱情、事业、婚姻都进行了本能的追求,但现实却与他作对,让他的自身性格与社会时代背景在他身后形成庞大坚固的围城,使他处处受围,痛苦得几乎要窒息在人生的“围城”中。小说的结尾写他父亲送他那个闹钟当当响起,“这个时间无意中包涵对人生讽刺和...

谁知道《围城》写的是什么故事吗?请详细介绍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1947年写就的一部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取意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自1980年再版以来,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文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比喻和幽默辛辣的讽刺耐人寻味。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婚姻遭遇和生存境遇深刻刻画了某些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

《围城》主要讲了什么?
柔嘉让鸿渐到她姑母的厂里去做事,而鸿渐想到重庆去找赵辛楣,两人为此事又大吵一顿,最后鸿渐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最后还是决定回家与柔嘉和好,等他到家时发现柔嘉已经走了。主题象征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

读书|《围城》里的情与爱
此外,写期待爱情的苏小姐:“ 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眼睛里也闪活着月亮,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的红色变为滋润的深暗 ”; 听到情话后害羞的苏小姐:“ 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 被方鸿渐吻过的苏小姐:“ 头枕在鸿渐肩膀上,像小孩子甜睡中微微叹...

海南区18640186397: 方鸿渐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沈实吉巨: 在我的印象中,方鸿渐只是冲出了“围城”,逃离了婚姻的樊笼,并没有和谁在一起. 方鸿渐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小说《围城》的主人公,作品着重写了他和几位女性的瓜葛,以及他从上海转至内地三闾大学任教的遭遇、人事矛盾.他的性格特...

海南区18640186397: 围城的感想 -
沈实吉巨: 当读者读《围城》并领故事讲的是主人公方鸿渐,从在“克莱登大学”买了张假文凭乘船回到上海,在上海与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感情纠葛,之后的失恋,再到一行人同去三闾大学,方鸿渐与孙柔嘉之间为家庭和事业而发生种种争吵最后分开...

海南区18640186397: 求围城第三章读书笔记(就是读后感),100到300字左右 -
沈实吉巨: 读《围城》之感 “婚姻仿佛一个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了离,离了结,没有结局.” “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是《围城》第三章里的两句话....

海南区18640186397: 《围城》读后感(钱锺书 著) -
沈实吉巨: 还有哦怀着对这句话以及“围城”的好奇,我读了 《围城》这本书.主人公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回国后,进出事 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屡屡抗战, 最后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书中还塑造了 另一些“归海派”人物和国内的知...

海南区18640186397: 围城中方鸿渐是如何对待爱情和生活的? -
沈实吉巨: 方鸿渐在外国留学期间 受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文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

海南区18640186397: 寻求对围城的深刻理解 -
沈实吉巨: 在屈指可数的几本现代长篇小说中,旅美学者夏志清赞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围城》当之无愧可为其一.就写作风格而言,钱中书君妙语连连,字字珠玑.中外典故或常见或生僻层出不穷,汪洋恣肆,浩淼如海,令人高山仰止...

海南区18640186397: 求围城的读后感600字请私信给我,谢谢
沈实吉巨: 《围城》读书笔记 一本书,描写了很多爱情的伎俩,读出的是婚姻的琐碎无奈;一部电影,展现了一段不寻常的婚姻,看到的是爱情的弥足珍贵.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爱,...

海南区18640186397: 《围城》要怎么读?
沈实吉巨: 琢磨着读,先分析方鸿渐这个人,不学无术,可留洋回来一纸假文凭就换来大学的教授,从他的眼光中再看看,他周围的人的人间丑态、世态炎凉,再看看他的爱情历程,看他的内心矛盾,既清高看不起身边的人和事,又得迁就.就像典型的评论一样,没进这个圈子想进来,进来看到的却和光环中的理想不一样,就又想离开,可进容易,出来有难.你仔细体会一下.

海南区18640186397: 如何看钱钟书的《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 -
沈实吉巨: 《围城》这本书我看得很细,钱钟书先生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故见到有人评围城中的方鸿渐,怎么也忍不住,于是来参与一下.当然,对一部作品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只谈谈我对方鸿渐的看法. 方鸿渐确实有些懦弱,在对...

海南区18640186397: 《围城》读书笔记…… -
沈实吉巨: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回倾谈.令少不更事者恍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