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围城》里的情与爱

作者&投稿:承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部《围城》,不同的人或许会由于不同的原因而读它,也会因为不同的触动点而对它难以忘怀。对于学者而言,它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小说,里面的讽刺、博喻、作者的意图、小说的技法……没有不能成为研究对象的。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他们更多关注的,或许还是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情,与爱。

爱情的确是个普世的话题,不管你是谁,只要是活在这个世上的、叫作“人”的两足生物,便难过情关。一本完全不写爱情的小说多少会让人感到遗憾,因为爱情的确是通往人性的一项最便捷的方式,更是任何人都难以逃脱的世间罗网。

初读《围城》,是在我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记得那时,读完小说后留在脑中最直接的印象,不是里面广博的比喻,不是无处不在的或诙谐或讽刺的笔调,而是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赵辛楣他们那群人的情感纠葛。而这学期,由于课程作业的缘故,我又有了一次机会将它重读一遍,并对整部小说做了一个具体的分析与整理,可我却惊讶地发现,一共九章的小说,单纯只写爱情的章节,竟只有第三章。由于这些章节原先都是没有题目的,我便自己为每一章概括性地拟了一个题目,而第三章我则称之为“春日的恋情”。

九章依次为:

第一章  回国的法国轮船上

第二章  回乡

第三章  春日的恋情

第四章  失恋之后

第五章  行旅道中

第六章   学院里的工作与政治

第七章  学院里的情事

第八章   归途·新婚

第九章   围城之内

虽说其他的章节里也多多少少会出现些情事的描写,但纯粹的那种爱,那种初恋时男女双方敏感细腻的表现,大多还是集中在第三章。

以下摘录一些触动到我的话,并附加些个人的理解。这些语言所展现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人在那似爱非爱的感情面前复杂而又细腻的心理。

实际上,第三章一开头就用春天来暗示爱情的到来:

“ 这春气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 ”

无论是“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还是“生机透芽的痛痒”,既是写春天万物发芽的气息,更是比喻年轻男女的春心萌动。

就像无数个鼓动人心的春日一样,小说里的春天,也一点不让那些渴望爱情的心消停。

之后方鸿渐从苏小姐家出来,“ 自觉已成春天的一部分,沆瀣一气,不是两小时前的春天门外汉了 ”,再次让春天的恋爱气息充满了字里行间。

“ 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

这句话写的是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感情。“两条平行的直线”可谓道尽了许多如方苏二人的男女关系,虽然能够走得很近、走得很长,但终是因为品格不宜而无法在彼此的生命中产生爱情交集。这对方鸿渐来说或许是洒脱,但对苏文纨来说,却是生命里怎么样也抓不住的爱情。

而苏文纨和赵辛楣的感情则是:

“ 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

这个冬春日气候的比喻无疑是极恰当的,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无法相交一样,无数个寒冷的冬日也永远不可能累积成一个和暖的春日,用两个“不可能”的比喻,道尽了无数男女由于种种原因在爱情上终究有缘无分、难以两情相悦。

即便如苏赵二人青梅竹马的关系,也终究抵不过“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现实。

此外,写期待爱情的苏小姐:“ 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眼睛里也闪活着月亮,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的红色变为滋润的深暗 ”;

听到情话后害羞的苏小姐:“ 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

被方鸿渐吻过的苏小姐:“ 头枕在鸿渐肩膀上,像小孩子甜睡中微微叹口气 ”;

自认为被方鸿渐示爱的苏小姐:“ 听见女用人回来了,便站起来,本能地掏手帕在嘴上抹了抹,仿佛接吻会留下痕迹的。觉得剩余的今夜只像海水浴的跳板,自己站在板的极端,会一跳冲进明天的快乐里,又兴奋,又战栗 ”。

这些细节描写无疑勾勒出了那个规正清高的女博士苏文纨的另一面,在爱情面前,任何女子都可能会害羞得如一个小孩子、或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这是爱情带给她的喜悦,而苏小姐脸上那如“纸上沁的油渍”一般从淡胭脂下晕出的红,更是将这害羞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后文写孙柔嘉脸红的时候,又说:“ 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

“白水冲了红酒”,就像平淡的白开水突然被滴入了几滴红酒,女孩子平静的生活被那个似爱非爱的人所打破,或许令她兴奋的不是那个人本身,而是原本无色无味的平淡生活中突然多了些色彩与滋味,多年平静无波的心湖突然泛起微微的波澜。

还有第三章里方鸿渐对苏小姐的那个吻:

“ 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

这几个比喻都写出了方鸿渐对苏小姐那个吻的敬而远之与不得不为。

“ 鸿渐一溜烟跑出门,还以为刚才唇上的吻,轻松得很,不当作自己爱她的证据。好像接吻也等于体格检验,要有一定斤两,才算合格似的。 ”

这句话是从方鸿渐的视角来看那个吻,对他来说,那个吻轻巧得算不得是示爱,只是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但这里用了“好像”,因为虽然方鸿渐心里是这样觉得的,但实际上对苏小姐来说,那个吻却吻在了她的心上,是难以轻易磨灭的爱的证明。

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时两个人各自的痛苦:

(唐晓芙)“ 可是心里忘不了他,好比牙齿钳去了,齿腔空着作痛,更好比花盆里种的小树,要连根拔它,这花盆就得迸碎 ”。可以看出,方鸿渐早已扎根在唐小姐的心里,跟他决裂对于唐小姐来说就像拔牙和拔树一样,不是中间折断的伤,而是连根拔起的痛;

“ 鸿渐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麻,只知道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义,好比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他听到最后一句话,绝望地明白,抬起头来,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 ”。可以体会到方鸿渐听见唐小姐那些话时心里的绝望,既委屈,又无法辩解;

“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地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刺痛 ”。事情发生时茫然无知,事后回想时的疼痛却是加倍的,这用麻木后疏通的四肢来比喻,再恰当不过。

除了爱情以外,其实还有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比喻。

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围城”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比喻,这个比喻在书中也有提到:

“ 慎明道:‘关于Bertie 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 ég ée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 ”

其实从这本小说来看,不只是婚姻像鸟笼或者围困的城堡,工作以及许多其他的人生选择都如围城一般,没进去的时候满怀希望,进去了以后又后悔得想出来,比如方鸿渐失恋后决定去三闾大学,后来又决定回上海,在这两处他都发表过类似的感慨。

此外,在谈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的时候,作者把人对人的了解比作开无线电:

“ 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 ”

这个比喻无疑十分恰当。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故事电台,有属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悲伤无奈,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听下去,只要愿意去了解,那么彼此之间的缘分必定不浅。

《围城》这个故事的意义,远远不止其中的情与爱,但最能打动人心,令人念念不忘,又回旋耳边的,却又是这些说不明也道不尽的情,与爱。


《围城》中孙柔嘉爱情悲剧的原因
然而,《围城》中的孙柔嘉的形象与之名字不尽相同。孙柔嘉不美,姿色平平,旧象牙色的脸,两只眼睛向两边分得太开,使她总有些惊讶的神情,而且像初次见人的小姑娘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放在人堆里毫不起眼,即使是近在身边,人们也不会仔细留意。书中孙柔嘉德出场是当时方鸿渐在感情失败的时候转而谋身异地的途中遇上...

《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原话是什么?
《围城》作品中这样写道:“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部《围城》作品,因为剖析了“围城”内的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想挣脱这种束缚和“围城”外的人对于婚姻的渴望,想找到一种爱的归宿而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围城》语言风格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

围城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意蕴
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方鸿渐是“新儒林”中尚有正义感的人物,他的出国留洋,目的是“光耀门楣”,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他的懦弱...

围城这部小说主要讲的是什么
主要内容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

《围城》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ses,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鸿渐摇头表示不知道。 有些评论者认为这两段话就是《围城》这本书的“题眼”,就是对“围城”这一意旨的最好解释。我却不这么认为。应当承认的...

《围城》经典情节鉴赏? 《围城》中比较经典的情节有哪些,你们对此有什 ...
杨绛有一段很有名的题解,将《围城》这个题目解释为婚姻的困境,进而推及人生万事的两难和无奈。我倒是觉得,这样的阐述未免太简单,至多只能概括全书的一个层面、一个部分。在我看来,这本小说与其说是小说家有所象征、有所比喻的小说作品,不如说是一个大教授的文学余兴。作者只是借方鸿渐回国以后的...

围城的内容简介 300字左右,要简短精练的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章至第四章是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的生活情景;第五章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第六、七章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第八、九章主要写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并且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不欢...

通过《围城》中,方鸿渐去张家相亲的情节概括一下你对这个家庭的整体印象...
汗,哥们怎么重复发问的?我也重复回答一下子:张家?是指那个说英文的中年人么?这一家只是个过场啊。一定要说的话,就是三个字“暴发户”,家庭的男主人从一个小职员做到了比较高的职位,家里有了点钱,装时髦。女主人金钱至上,就像现在那些家中有米,日日麻将的那种。女儿就是自以为贵族的那种...

钱钟书的痴狂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围城》拿曹禺“开涮” 钱钟书与曹禺、颜毓蘅并称清华外文系三杰。曹禺为人谦虚谨慎,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后来成为著名剧作家时,提起钱钟书,言辞都饱含敬佩之情,说他是大学问家,“比起来,我写写剧本,只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他真是了不起。” 钱钟书对这位同窗却毫不客气,写《围城》的时候还不忘拿他开玩笑。《围...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范文8《围城》是一部以讽刺知识分子、婚姻以及人情世故为主题的小说,目的是力求刻画出当时某一空间某一群体的一部分人的人生面貌。理解“围城”这两个字,不能空泛地把他看作是婚姻的代名词,在某种层面上,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所描写的人类的尴尬困境所采取的一些象征手法不谋而合。书中充满苦涩的笑,无奈...

松滋市15660992851: 钱钟书《围城》中体现的爱情观 -
关仲浪宁: 爱情是荒芜的人性中的一点稀微的灵光,却又被情欲与私欲糟蹋得面目全非.同鲍小姐的荒唐劣迹,同苏小姐的虚以逶迤,同苏小姐堂妹的一厢情愿,同孙小姐的仓促婚礼.全程都体现着一个主题,爱欲与私欲的交织与纠缠.围城中的爱情观,说得明白一点儿,其实就是一种回归现实的思考,是突破浪漫与野蛮的混杂氛围的理性觉察.它打破了恋爱神圣的精神幻想,展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真实地恋爱到婚姻现实历程.套用它的名句来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这本书就是给外面的人以窥探城里人真实生活的机会,同时让城里人倾诉进城后的感知.

松滋市15660992851: <<围城>>中浸透了一种怎样的爱情观请详细回答
关仲浪宁: “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这一脱胎于法国成语的人生哲理构成了钱钟书先生的不朽名著《围城》的主题意旨. 自古以来,城堡历来都具有特殊的诱惑力,以至进城与出城的比例总是不对等.就抽象的婚姻“围城”来说,进去的总比出来的多;出去了是另外一片天,进来了,一切又显得茫然

松滋市15660992851: 求围城的读后感600字请私信给我,谢谢
关仲浪宁: 《围城》读书笔记 一本书,描写了很多爱情的伎俩,读出的是婚姻的琐碎无奈;一部电影,展现了一段不寻常的婚姻,看到的是爱情的弥足珍贵.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爱,...

松滋市15660992851: <<围城>>中揭露了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
关仲浪宁: 悲观的爱情观 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人还想进恋爱的时间能长尽量长.这最少有两点好处:一,充分、尽可能长的享受恋爱的愉悦,婚姻和恋爱的感觉是很不同的.二,两人相处时间越长,越能检验彼此是否真心,越能看出两人性格是否合得来.这样婚后的感情就会牢固得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是因为婚前已经往去坟墓的路上走着.就算不结婚也会在坟墓前分手.为什么不先分手就一头钻进坟墓呢?

松滋市15660992851: 关于《围城》,爱情有多少种? -
关仲浪宁: 第一次读《围城》是读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颇有些“为情所困”吧,所以对全书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不是这句经典名句,而是那句“情敌之间想念的时间比情人之间想念的时间还要长”.而另一位同学却说那时对方鸿渐对一句英文的解释印象...

松滋市15660992851: 读过《围城》的读者有什么感想,说说你们的建议?
关仲浪宁: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这是大部分人初读《围城》时的理解、感受.《围城》表面上看,就是写了主人公方鸿渐一连串的“爱情”经历,直...

松滋市15660992851: 对《围城》中方鸿渐和唐晓芙二人的爱情有何评价?
关仲浪宁: 《围城》的片头写了这么一段话,《围城》的主要内涵是: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没有任何语...

松滋市15660992851: 围城中方鸿渐是如何对待爱情和生活的? -
关仲浪宁: 方鸿渐在外国留学期间 受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文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

松滋市15660992851: 《围城》经典情节鉴赏?《围城》中比较经典的情节有哪些,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
关仲浪宁: 杨绛有一段很有名的题解,将《围城》这个题目解释为婚姻的困境,进而推及人生万事的两难和无奈.我倒是觉得,这样的阐述未免太简单,至多只能概括全书的一个层面、一个部分.在我看来,这本小说与其说是小说家有所象征、有所比喻的...

松滋市15660992851: 《围城》读后感 -
关仲浪宁: “围城”取自书中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乎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