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纸之前,用竹签写字,是哪一个朝代

作者&投稿:原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司马迁的史记是用什么记录的。那时蔡伦还没有发明纸张吧?是用的竹签吗? 2.史记中有哪一部分是记录刘邦~

是用竹简记录的,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属于西汉中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纸,纸是约公元前后西汉晚期发明的,而蔡伦是东汉时期改进的造纸术,记录帝王的内容在《史记》的《本纪》里面,像高祖本纪是写刘邦的,这些人都有记录。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历史是人写的,总会有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在里面。史记写好后,司马迁并未发表,而是后来他的亲人公布的,然后不断传抄,有了纸后更传抄就更多了,特别是印刷术发明后流传就更广了。

小神龙为你解答:
竹简和丝帛是古代主要文字载体,丝帛贵重 不会普遍流通,竹简制作简便,利于保存,相比于其他载体有很大优点,所以竹简是纸张普及前的主要文字载体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
自春秋至东汉末年,竹简一直是书写的主要材料和图书的载体。魏晋南北朝时,被纸张取而代之。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 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竹简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稍微介绍下我国古代文字载体的变更和特点:
陶器(新石器时代出现,多是周代,战国时代)
易碎,难以长久保存
甲骨(夏商周)
取材不易,刻写困难,但保存期长
青铜器(夏代有,商周时非常兴盛)
制作不易、青铜易遗失或毁坏
玉石(萌芽时期是在商代,春秋战国时,刻字较多的刻石开始出现,战国到秦汉,特别是东汉,刻石盛行)
质坚厚重,加工不易,但来源广,可长期保存
竹木(自春秋至东汉末年)
取材和加工较为容易,书写方便,可连缀成册,便于传播; 竹木易腐朽,难以保存久远,且连缀成的简册携带不便,绳子易断裂而成“断简残片”
缣帛(春秋时期,帛书盛行的时间大约在战国至三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纸广泛应用,帛书逐渐减少)
容量较大体积小,书写、舒卷、阅读、收藏、携带方便,可任意剪裁;但贵重,易腐烂
纸张(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才取代简帛而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竹木简是古代用竹简和木简写成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竹子和木头都是常见而易得的东西,古代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在上面写字著书。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每根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多少不一,最多的有40多字,最少的只有一二字,一般写20多字。

现在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竹木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3尺,最短的只有5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书了。编连竹木简多用麻绳,也有的用丝绳(称“丝编”)或皮绳(称“韦编”)。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的“册”字,就是一个象形字,很像一根根简用绳子编连起来的样子。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典”指的就是用竹木简做成的书。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这样形状的字“〓”,即“册”字。可见,竹木简书籍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了。约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所以帛书不及竹木简书普遍。东汉时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籍,纸既轻便又易于书写,价格也比较便宜,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代,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竹木简是古代用竹简和木简写成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竹子和木头都是常见而易得的东西,古代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在上面写字著书。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每根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多少不一,最多的有40多字,最少的只有一二字,一般写20多字。

现在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竹木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3尺,最短的只有5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书了。编连竹木简多用麻绳,也有的用丝绳(称“丝编”)或皮绳(称“韦编”)。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的“册”字,就是一个象形字,很像一根根简用绳子编连起来的样子。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典”指的就是用竹木简做成的书。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这样形状的字“〓”,即“册”字。可见,竹木简书籍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了。约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所以帛书不及竹木简书普遍。东汉时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籍,纸既轻便又易于书写,价格也比较便宜,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代,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商朝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典”指的就是用竹木简做成的书。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这样形状的字“〓”,即“册”字。

商朝 .孔子的那个时候也是竹签的

商朝


没有纸之前,用竹签写字,是哪一个朝代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了。约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所以帛书不及竹木简书普遍。东汉时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籍,纸既轻便又易于书写,价格也比较便宜,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代,纸书完全取...

古代的书籍为什么都是竹签的呢?为什么没有纸呢
竹简和丝帛是古代主要文字载体,丝帛贵重 不会普遍流通,竹简制作简便,利于保存,相比于其他载体有很大优点,所以竹简是纸张普及前的主要文字载体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自春秋至东汉末年,竹简一直是书写的主要材料和图书的载体。魏晋南北...

蔡伦之后才有人用上纸,那之前人们是用什么写的?
战国时期,人们则使用布帛和竹简来书写文字。布帛在当时制作工序繁杂,价格昂贵,成本太高,普通人是没有办法承担的。而竹简相对来说造价低廉,但是却十分笨重,开始在木牍竹简上进行刻字和书写,也有在布帛料和动物皮进行书写!汉献帝时期,经东莱人左伯改进形成左伯纸,这种纸已经很成熟了,纸真的在东汉...

焚书坑懦中的书是竹签?
焚书坑儒中的书是就是竹签。因为纸张直到汉朝才出现。权贵们那时候可以用丝薄来写字。但是作为焚书坑儒时代的书,他们绝对不会拥有丝薄的。所以焚书坑儒烧的主要都是竹签。或者是木板。

在纸没有发现出现之前,古人是怎么使用印玺的?
古代没有制造出纸的时候,古人使用的基本上是竹签和绢等物品书写文字,记录事件。用印的地方都是用在绢上的。在我国古代,有印章的人特别的少,基本上都是官宦文人。所以用到印章的地方也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是在绢本和圣旨之类比较有价值的地方使用。接下来我就阐述一下,古人使用印玺的地方。一、...

古代在竹子上写字的那个是什么书,是叫竹签吗?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

东汉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每种记录的方式有什么缺点?
造纸术的发明时代是东汉 ,发明者是蔡伦。在没有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东西主要以竹签或木板为主,富裕的人家使用的是绵帛,但绵帛的造价昂贵 ,所以当时普遍使用的都是竹签或木板 ,木板可以写 但竹签必须用小刀刻上去, 特别麻烦。

谁发明了手写纸?在蔡轮发明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外国人最早是用什么...
首先,蔡伦不是发明了纸,是改良了纸,他用廉价的材料做纸。在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了,只不过造假很贵。是谁发明的?貌似没有记载,至少我不知道。在蔡伦的纸出现以前,人们用的是竹简。在竹简之前,还用过很多东西。比如兽骨、龟壳,这种叫甲骨文。还有用过金属器具,这种叫做铭文。外国人最早用什么东西...

古代中国人把字写在竹子上时,外国人把字写在哪里?
而除了在软泥板以及石头上刻字以外,罗马人征服埃及以后也曾用莎草纸写字,但是莎草纸这种材质的东西写上的字保存不了多久就会被风化,只能作为临时使用。而除了使用上面所说的两种东西进行书写以外,还有一种就是使用兽皮!其中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羊皮纸。这种纸的做法就是将羊皮一层一层的剥开当做纸张使...

请查阅资料,在纸发明之前,我国人民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哪些?有何不足?
答:在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和青铜器上;后来主要用竹木简和丝绸做书写工具。刻在龟甲兽和青铜器上很麻烦;而竹木简比较笨重,丝绸又太贵。。。

安化县18750107960: 没有纸之前,用竹签写字,是哪一个朝代 -
邬树疏痛: 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竹木简是古代用竹简和木简写成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竹子和木头都是常见而易得的东西,古代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在...

安化县18750107960: 哪个朝代结束用竹简写字 -
邬树疏痛: 东汉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而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西汉前期就有纸的存在了, 只是那时候和竹简比价格贵没有普及,纸的普及大概是在西晋时候..

安化县18750107960: 为什么古代的没有纸的时候人们要把字刻在竹子上,难道不知道把字写在布上吗?难道那时候的人就这么蠢? -
邬树疏痛: 蔡伦发明纸张是在东汉,之前文字记录一般都是写在手工织物上或者竹片上;黄道婆发明织布机是在宋朝,比蔡伦晚了一千年左右,这之前所有的织物都是像现在打毛衣一样用人手一点点织出来的. 所谓手工织物,你可以问问你的父辈,一件粗棒针的毛衣大概在一万五千针左右,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能织出来.一件精细的棉织物的针数大约在十几万的样子,一个熟练专业的工人大约要几个月的时间.他这三个月的衣食住行,就是这件织物当时的价钱!——也只有贵族地主才穿得起,何况用来写字? 这就好像你在问我们为什么不用金箔来做练习本差不多!——因为贵的受不了呗. 还有,什么都不知道就别说“那时候的人蠢”!现在你一说,别人都觉得是你蠢.

安化县18750107960: 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什么的故事 -
邬树疏痛: 孔子韦编三绝看的是《周易》.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安化县18750107960: 竹简是什么时候用的 -
邬树疏痛: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竹书纪年》 中国战国时魏国史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晋太康二年(281) ,一说咸宁五年(279)或太康元年,...

安化县18750107960: 学习了纸的发明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
邬树疏痛: 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

安化县18750107960: 造纸术发明前人们书写材料有哪些 -
邬树疏痛: 造纸术从我国传播出去以前,朝鲜、日本用过简和帛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的“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在这些书写材料中,有的很脆,有的很笨重.据说欧洲在没有纸之前,抄写一部《圣经...

安化县18750107960: 韦编三绝的典故 -
邬树疏痛: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 义: 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 处: 《史记·孔子世家...

安化县18750107960: 发明纸有以前,人们在什么地方和什么地方上写字. -
邬树疏痛: 最早应该是在甲骨上刻文字吧,后来又刻在那些青铜器和其他器皿,然后就是汉朝时期在竹简上写的,也曾经在羊皮纸上写字.

安化县18750107960: 书的由来(短一点) -
邬树疏痛: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我国最早的书还有“简策”、“版犊”、“帛书”.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