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的翻译是什么?

作者&投稿:当涂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及寓意~

【意思】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寓意】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出自】《论语·为政篇 》
【作者】佚名
拓展资料
【节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子曰:他说。

色难:色,脸色,态度。

有事:遇到需要做的事情。

弟子服其劳:弟子,在此处不是学生的意思,晚辈、子女的意思。

“服其劳”:指代父母。子女要承担起父母们要做的事情。

有酒食,先生馔:(先生,通常可以解释为父母兄长,而在此处当仅指父母。馔,通常意义为名词)指的是好吃的让父母去吃。

曾是以为孝乎:难道把这些就当做了孝吗?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 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子夏问了同样的问题,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只有和颜悦色的面色最难能可贵。人的脸色,是由心决定的。子女对于父母,必然有深切笃定的孝心,由此才会有愉悦和婉的面容。凡事都可以勉强,惟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此说最难,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可以说是真孝顺了。至于说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子弟有酒饭,请父兄共享,固然是应当提倡的,但并不困难,不可以以此来判断孝顺与否。前面子游问孝,夫子说要敬亲,这里子夏问孝,夫子说要爱亲。子游、子夏都是夫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唯恐他们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用这话来警示弟子,让他们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因此不应该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内心。
  还是说孝,这里说到的是勉强与发自内心的区别,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同样推广到天下百姓,利益人民不是做面子工程,真心从人民的角度考虑。

翻译,上面两位做的非常好了,我这里不必多此一举。帮你划一下重点,说说启发吧
出自《论语·为政》。 色难的意思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色:和颜悦色,这里是名词动用。同例:解衣衣我,其中第二个“衣”意为穿衣。这个词的意思是解下自己的衣服替我穿上。
馔(音赚):这里意为吃(动词),它还有一个意思是食物。
曾是以为孝乎?:应为“曾(难道)以(认为)是(这,指代“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句)为孝乎”
中国传统观念的孝,解释起来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像二十四孝那种,就有点扭曲了本意了。虽然如此,但它的含意可是非常广博的。像这里,一句“色难”道出了为孝最基本,最应该做到,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俗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这个道理。
孝,用我自己的话说吧,就是连生你养你的人你都不能对他好,我还能指望你对谁真心呢?这即使不上升到道理伦理的高度,用生物本性来解释,也没问题吧。
论语里还有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
使父母只为儿女的疾病担忧,这样就是孝。什么意思呢?一个人通过努力,很多事都可以做好,让父母欣慰,放心。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除了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这样就是孝,而且是比较高层次的孝。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子女不该漫无目的的游荡,外出要有目的性,让父母知道,放心。这里并没说要怎么怎么为父母付出,在物质上孝敬父母,只是各种的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以上转自本人在另一个地方的回答)。
综上,孝其实很简单。从父母的角度说,生我们养我们,也没有期望我们怎样报答,简简单单,只是希望我们好,照顾好自己,从没考虑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多么博大无私的啊。
所以,从父母的角度,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言简意赅。从儿女的角度,一句:色难,道出了孝既简单也很重要,却很难做到的原因,也是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提了个醒。孝敬父母,不要以为物质能补偿一切。

意思是说,只是照顾父母的饮食但是没有好脸色,那是孝顺吗?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每天真诚地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其实孔子的意思并不认为这就是孝的全面的定义了,只是孝的一个方面而已。但是从我们现在学生的现状来看基本上连这种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在家中,跟父母发脾气,有了事情,自己不愿做,而且推三阻四,连最起码的生存技能都要父母来完成,至于对老师的尊重,有些学生可能做得就更差了,校园里不尊重老师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说明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离真正的孝越来越远。


子夏问孝中弟子的意思是?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馔(4),曾(5)是以为孝乎?”【注释】(1)色难:有二种解释:一解谓侍奉父母,以能和颜悦色最为困难;此色指子女的脸色。二解谓子女能顺承父母的脸色最为难得;此色指父母之脸色。色,脸色。难,困难、不容易做到...

《论语.为政》全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论语名句: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 #能力训练# 导语】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下面是 分享的论语名句: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服其劳(2)...

论语中写“孝”的句子并翻译
3、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4、 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译文: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

有事弟子服其劳的真正的含义
含义:遇到需要做的事情,子女要承担起父母们要做的事情。语出《论语·为政》,原文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弟子:在此处不是学生的意思,晚辈、子女的意思。其:指代父母。服 :从事、担负。其劳: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如:劳作(劳动:...

最短的对联“色难”,“容易”,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对联,仅仅4个字,却饱含着人生哲理,点透无数世人。上联:色难、下联:容易。“色难”一语,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容易”,见于西汉《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

孟懿孑问孝,孑曰。。。曾以为孝乎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就是)纵使自己生病也担忧父母的那种当下产生的感情。”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孝,孔子说:“有事故,让年轻人负担其中的烦劳;有酒食,让年长者吃喝;但如果这些行为不是...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气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在此处不是学生的意思,晚辈、子女的意思。“服其劳”的其,指代父母。遇到需要做的事情,子女要承担起父母们要做的事情。有酒食,先生馔:先生,通常可以解释为父母兄长,而在此处,也有人做此解。孝的对象是父母,此解不妥。当仅指父母。馔,通常意义为名词,食物;此处...

重阳节论语中孝的句子
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总是保持和颜...

孔夫子曰:何为“孝”?
这里面的意思是说,孝顺不能只是在物质上满足,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要尊敬老人,他们更在乎的是主观感受。得到尊敬,感受到温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平时多关心体贴老人,多听听他们说话,多照顾照顾他们的情绪,让老人身心舒畅。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孝义市1581571667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集筠丹红:[答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色难:态度很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 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

孝义市15815716677: 翻译下面句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集筠丹红:[答案]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色:脸色.弟子:晚辈.先生:长辈. 馔(卷):吃喝. 曾:难道.

孝义市1581571667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怎么理解这句话 -
集筠丹红:[答案]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ؤ 只做到以上的事情,不能算作孝

孝义市15815716677: 翻译下面句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集筠丹红:[答案] 子夏问孔子孝道.孔子说:“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孩子操持他们的劳务,有酒和食物,父母吃喝,竟然是你认为的孝道吗?”

孝义市15815716677: 翻译下面句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集筠丹红:[答案]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孝义市15815716677: 子曰:“色难.” -
集筠丹红:[答案] :(子夏问孝)孔子答曰“色难”.怎么叫色难?就是说,为父母做点什么的时候,比如说送点生活费或吃的用的,不要一脸不高兴,或如施舍乞者.要在脸色上表现出敬意.(当然心中先有敬意才行.)孔子说得很尖锐,甚至是很挖苦的.他说:“至于犬...

孝义市15815716677: 《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色难”告诉我们... -
集筠丹红:[选项] A. 尊敬父母 B. 赡养父母 C. 物质上扶助父母 D. 安慰父母

孝义市1581571667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可见“... -
集筠丹红:[选项] A. 物质上赡养父母 B. 经济上扶助父母 C. 精神上敬重父母 D. 感情上安慰父母

孝义市15815716677: 孔子说惟孝者--色难, -
集筠丹红:[答案] 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

孝义市15815716677: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回答表明 -
集筠丹红:[选项] A. “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B. “孝”与“不孝”没有明显界限 C. “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D. “孝”与“不孝”是相辅相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