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

作者&投稿:粱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怎么解?~

  卧轮禅师偈所表达的修行内容与见地,是落在了意识心法上,把禅定境界的一念不生,当成佛法的修行。就是拿能知的心,断心所法所知的杂念,让意识心所不散乱,住于心一境性,就以为是菩提智增长。

  而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头两句:“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是说惠能的本来面目——真心自性体。六祖的真心第八识心体,从来就没有什么伎俩,本来就无有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正如般若心经所述。但这个本来无五蕴我的真心心体,却能出生万法,也正如六祖开悟后所云:“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本有的本心,恒随缘众生心,无所住的布施给众生百思想等一切法。

  六祖后两句偈,是表明悟后的修行。“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禅宗悟后,不是什么大事了必,宗门开悟仅是大乘别教七住位而已,仅得般若总相智,悟后还要依这个般若根本总相智起后得智,还要熏修悟后三贤位所证别相智,乃至入地所证的种智。要行深般若,依般若观照一切法,故云“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诸位!如何是无伎俩而又不断百思想的惠能?当下若知,许汝与惠能相见。

这是讲空如来藏。

语出《六祖坛经》
六祖在出来弘道的时候,明确指出”佛性不二“的思想,佛性是众生本有的灵觉之性,此性出生一切法,法是相对成立的,善法恶法,有无、对错、高下、净垢等等一切都属于佛性产生的内容。
六祖说:
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如上可知,菩提就是佛性,就是披露一切相的那个非相。针对卧轮禅师的”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的小乘偏空理论,六祖直接判定为”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小乘人认为修行需要断除人间烟火,通过静坐来消除内心的各种念头和情感,以此来达到所谓”寂灭“的禅定状态,然后才能修炼成菩提道果。而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直指就是通过事相或者物相来启发你感悟不属于任何相任何法的”自性“,自性就是心,心即是佛,但有纤毫一法一相即是尘垢,还没有见性,还是执着于相。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一切法都是佛法,诸法实相是非相。
金刚经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凝心入定在《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也是呵斥这种用功方法的,「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譬如像卧轮禅师的「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大师一看用功用错了,到外道那里去了,赶快写了一首禅偈来救他说「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成佛了还有意识吗?
那肯定是有的。但跟以前肯定会有所不同。这个也是各佛而异。有些一样执着,比如地藏王菩萨,其实虽称菩萨,其实已是佛,但他的执念依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有些可能真正做到“以万物为刍狗”,相信冥冥中自有定数,万物平等。人类念念不忘想让信的佛额外照顾,很有可能就是妄想,他遵循大道,即便...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佛心么
一心三藏的心才是 Q群:群名称是妙法莲华经总7-答疑群

坚贞不渝的爱 是从未有过 还是现已式微 消亡了
“慧能无伎俩,不断万思想。”因为他有大智慧之剑,斩八万四千人间烦恼与无形。佛捻花一笑示人,意思是:我们要像花一样,不用自己说自己多么美好,人们自然识得;它不推销自己,人们自然争相去取。若是黄金,何忧价飞。若是板儿砖,飞也无用。老生常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

空无边处定怎么入!以前是用观呼吸方式入禅的!
因为说有伎俩,早已有落处了,本性是净裸裸、赤洒洒,一法不立,一尘不染的,才说个有,早不是了,“慧能没伎俩”,正是拈卧轮的落处。“不断百思想”,我不把思想都断灭掉,为什么呢?我要起妙用度众生呀,佛是活泼泼、妙用无边的,不是死在那里不动的。佛出世说法,也要用思想的,他给我们说法,思想不动能说得...

让自己放松压力不要总想工作烦恼…该怎么做…
六祖慧能曾说过一句名言,叫“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是讲在表层思想的流动中,内在有一颗真心非常安静,就像波澜起伏的大海,海洋的深处极为安静。 以上讲了七种入静的方法,当你对这些方法都能融会贯通时,放松是瞬间的事。 关键在心态 为什么安安静静的书法可以使人入静? 写字之前,你把手洗净,案头擦净,纸铺好,...

对于放松自己选择什么好方法?
六祖慧能曾说过一句名言,叫“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是讲在表层思想的流动中,内在有一颗真心非常安静,就像波澜起伏的大海,海洋的深处极为安静。以上讲了七种入静的方法,当你对这些方法都能融会贯通时,放松是瞬间的事。写字之前,你把手洗净,案头擦净,纸铺好,古人还要焚香,空气很清洁,你...

仙道宗旨在于精神内敛
某甲问:“怎么算有念头不管?是不是不从这个念头开始发展出其他念头?比如知道饿了,就到此为止。如果知道饿了继而想吃饭,然后想吃什么就是跟随了。对吧?”我答:“比如说现在想零食,心里知道了,但不随欲念走,让念头自生自灭就是了。六祖偈云:'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

如何让心保持不受打扰?
不管我想不想安静,我觉知到我的心时刻在动。不住是心的本性,我干嘛要违背它而让它“不动”呢? 期待自己的心不动,就犹如吟诵“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卧轮禅师一样了。事实上没有心是对境不起的,看六祖大师是怎么说的?“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

禅宗就是禅定吗?
《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玄,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将此做法定义为“法尘境”上之事,既是“六尘境”,必与意根相触而生“意识”,既是意识心;云何说为“真心”?《坛经》云:“生前坐不卧,死后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日想;对境心数起...

荆门市18644486792: 请问“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怎么解? -
延青复方: 卧轮禅师偈所表达的修行内容与见地,是落在了意识心法上,把禅定境界的一念不生,当成佛法的修行.就是拿能知的心,断心所法所知的杂念,让意识心所不散乱,住于心一境性,就以为是菩提智增长. 而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头两句:“惠能没...

荆门市18644486792: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
延青复方: 语出《六祖坛经》六祖在出来弘道的时候,明确指出”佛性不二“的思想,佛性是众生本有的灵觉之性,此性出生一切法,法是相对成立的,善法恶法,有无、对错、高下、净垢等等一切都属于佛性产生的内容.六祖说: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

荆门市18644486792: 《池口风雨留三日》 赏析 -
延青复方:[答案]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 卧轮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翻之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

荆门市18644486792: 如何理解对境无心便是禅?
延青复方: 阿弥陀佛! 对境无心便是禅 对境有心便是禅 对境无心非是禅 对境有心非是禅 无所住心,禅也.有无两边不著,禅也.若心有住,有心无心非禅也. 南无阿弥陀佛!

荆门市18644486792: 以“自觉”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
延青复方: 在师父的身边总是听到他老人家说修行要实行“三自”——就是“自觉、自由、自在”原则,管理寺院也要实行“三自”原则.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三自”原则很难落实,因为要得到后面的自由和自在首先要自觉.而自觉实在是太难太难,常常...

荆门市18644486792: 佛法中有哪些体现明心见性的经句,以及真如本性的妙用的经句. -
延青复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尖埃. 2、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4、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5、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荆门市18644486792: 如何让心保持不受打扰? -
延青复方: 问: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被深深刺痛了. 心对外界的应激反应很大,我自己根本无法控制!我很明白,一切都是心念的作用,一切都是在想象之中.可仍然无法让心在受到干扰之时保持平静!!请问行者,怎么才能让心在一开始遇事时,就不动...

荆门市18644486792: 成佛之后有乐吗五蕴皆空一切都是空用什么去感受乐没有了感觉和肉身 -
延青复方: 不执着就好.您可以看看元音老人的书,写的很好. 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日久护持如是之境,有乐明无念诸功力而遮本元自面者,当揭此皮壳,自性之相方能赤裸呈现,是为智慧由内明朗.” 如上讲的不忘、不起之境,护持的日子久...

荆门市18644486792: 能否跟我讲讲,禅宗所言,明心见性,立地成佛,究系哪个佛? -
延青复方: 一切有情,分为“六凡四圣”.六凡者: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四圣者: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凡圣的区别在于:是否解脱生死的系缚.我等凡夫,无量劫流转生死.是因未断我见之故.若我见未断,执“意识心我”为真常...

荆门市18644486792: 通常人们说,脑中充满了杂念,然后得将杂念排除方能重获感悟.. 我想问,一定要排除杂念才能有所感悟... -
延青复方: 要读懂书的确并不容易.杂念也就是佛学里的“妄想”,谁能做到没有妄想呢?也许只有一个人,就是死人.但是,是不是这种无“妄想”或者没有“杂念”的“清静境界”就是没有呢,其实,也不是这样的.禅宗以“无念”不宗,无者无妄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