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传位给朱允炆 朱元璋就没有留下后手吗

作者&投稿:茶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有没有想到朱棣会反叛,为何没有留下对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大臣们的确无人造反,偏偏是燕王朱棣将侄子从皇位上推了下去,那么煞费苦心的朱元璋,为何对这些藩王没有丝毫防范之心呢?
朱元璋没想到藩王造反,朱棣基本属于被逼造反
为了确保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朱元璋主要的清除对象,便是那些难以控制而又声望卓著的开国功臣,而对于自己的儿子们,朱元璋根本没想到他们会造反,因而防范心理显然不是太强。
朱元璋当初为了守护明代边疆安全,这才分封诸子为王,并赐予其一定统兵之权。朱元璋在世之时,藩王们之中虽说有几个平日里多有违法之事,但总体倒也算安分,因此朱元璋又岂会疑心他们?
实际上,朱元璋的儿子们其实最初也并无造反之心,燕王朱棣之所以最终会造反,基本是被朱允炆逼上了绝路。
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同年五月十六,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然而,朱允炆即位还不到两个月,朱棣的同胞兄弟周王朱橚便被以意图谋反为由,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华。同年十二月,朱允炆又下令对北平官员进行调换,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又令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并调走了原本隶属于朱棣管辖的大军。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燕王朱棣派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则趁机收买其为燕王府内应,葛诚回到北平后暴露,这使朱棣觉察到朝廷的险恶用心,于是亲自入朝试探,预感到形势不妙后,返回燕王府后便以患病为由闭门不出。
建文元年(1400年)四月,齐王朱榑也因意图谋反被废为庶人,囚禁于京城。不久,代王朱桂也被废为庶人,软禁大同;湘王朱柏同样被人告发谋反,朝廷大军包围湘王府,朱柏不堪受辱,与妃妾等阖宫自焚而死。
同年六月,建文帝又削岷王,废为庶人,迁漳州。同月,燕山百户倪亮上书,言称燕王朱棣与于谅、周铎等人密谋造反,朝廷下令将于谅、周铎捉拿至京师处死,并下诏斥责朱棣。兄弟们的遭遇,再加上自己周遭的形势,此时的朱棣恐怕已经是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了,但他仍然没有想要造反,而是希望能够苟全性命,为此不惜装疯,但却被长史葛诚戳穿。
建文元年(1400年)七月,朱棣派人前往京师奏事,结果使者被齐泰等抓获审问,言行逼供之下,使者无可奈何只得承认燕王朱棣密谋造反,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七月初四,接到密旨的张昺、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
然而,奉旨捉拿朱棣的张信,却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了朱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摆在朱棣面前的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束手待毙,要么起兵造反。于是,朱棣用计捕获张昺、谢贵、葛诚、卢振,将四人全部处死,随即起兵造反。
如上,朱允炆削藩其实并无问题,但其不仅手段阴险(先有人告发谋反,后突然派兵抓捕),而且太过狠辣(全部废为庶人,迁居边荒之地)。即使如此,朱棣最初也并未选择造反,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朱棣先是闭门不出,后又装疯自保,然而朝廷仍未打算放过他,当朱棣被逼入退无可退的境况后,不想像其他藩王那样被废的朱棣,也只剩下了造反一条路可走。
朱元璋虽未留下后手,但依其布局朱棣毫无成功可能
正如前文所述,朱棣的造反本就是被逼出来的,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有所防范。但是,朱元璋虽然没有留下后手,但如果一切按照朱元璋原本的布局,那么朱棣即使造反,也基本毫无成功的可能,可这一切偏偏全被朱允炆给破坏了。
1、藩王原本可互相牵制,削藩却给了朱棣空间。朱元璋虽然大封诸子,但诸王之间却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关系,我们就以燕王朱棣为例,其东北有辽王,北方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要这道这些王爷都曾有带兵经历。这种情况下,朱棣一旦起兵谋反,立时便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然而,建文帝削藩之时,却先后将周王、齐王、代王全部废除,又将谷王囚禁、辽王也在朱棣起兵后被召回南京,再加上晋王朱棡、鲁王朱檀也在朱元璋驾崩前夕薨逝,宁王在削藩后又自身难保。如此情形之下,反而使得朱棣失去了牵制,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这也是其起兵后能迅速控制河北地区的重要原因。
2、朱允炆并非无将可用,但其却偏偏用人失当。虽说朱元璋在位后期屠戮了大量功臣,但当时朝廷也并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纵观整个靖难四年,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都表现极为出色,但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启用,有的则是因为与朱棣有关,不敢予以重用。那么朱允炆启用的都是什么人呢?其先后启用了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为帅,其中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战争经验之外(还因一次小败而被撤换),而李景隆只是曾经负责练兵而从无带兵经验,而驸马梅殷虽然曾受朱元璋遗命辅政,但他也仅仅参加过一次检阅凤阳留守司大军的经历。结果,导致朝廷白白损耗百万大军,反而使得朱棣越战越勇。
3、原本是以天下敌一隅,却因改革不当失去支持。朱元璋虽然是位好皇帝,但对待官员却极不友好,因此满朝文武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位“仁厚”君主,本是抱有极大憧憬的,但朱允炆上台后的一系列改革,却使其失去了朝臣们的支持。朱允炆即位后,便开始重用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三人推行改革,这三位虽然是饱学之士,但却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其中,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倾向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他们的目标便是改组国家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而方孝孺则更为极短,他始终坚持以恢复“周礼”为目标,完全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于是,在这三位的改革大将的操持下,今天改革衙门的名字,明天改革地理名称,今天裁撤这个衙门的官员,明天又为另外一个衙门提拔官员,结果非但没有改出个明堂,反而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官员、百姓对此都极不适应,这是导致靖难四年朝廷实力未能完全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4、朝廷兵力原本较充裕,朱棣南下却毫无抵抗力。明代初期,在卫所制尚未完全崩溃的情况下,明代各地大军的战斗力尚有保证,而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在兵力上本应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是,明初镇守各地的武将有不少都是曾随藩王出征后晋升上来的,这些武将与藩王的关系极为密切,再加上朱允炆的重文轻武和朱棣“清君侧”的起兵理由,导致各地武将在靖难中始终呈观望态度,更有大量武将直接望风而降,朱棣南下成功渡江便有守江将领投降的原因。要了解洪武年间南京驻扎有多达48卫大军,总兵力多达近40万,结果当李景隆遭遇两次战败后,朝廷竟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最终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最终导致京营兵力空虚,再由大臣外出募兵补充京营,可是还不等这些募兵大臣回来,朱棣便迅速渡过长江,一口气杀到了南京城下。
综上所述,朱元璋临终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藩王会造反,因此并未留下什么对策,然而即使如此,朱棣本来起兵造反的成功率也几乎为零,但偏偏是由于朱允炆的一系列奇葩操作,最终导致自己战败,使得朱棣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朱元璋为何毫不犹豫的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原因三朱允炆具有良好的品质,他在朱元璋的大儿子生病的时候,十几岁就天天伺候在父亲的旁边,等父亲去世之后他也照顾其他的兄弟姐妹。朱元璋看到了他的善良的品质,这种品质也深深的打动了朱元璋。再加上朱元璋对自己大儿子的思念,所以也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却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
按照封建传统,长子一脉才是继承家业的正统。因此虽然皇太子已经死在朱元璋的前面,他仍然把继承人定为皇太孙朱允炆而非其它儿子。2、皇帝一般都会早立太子,为的是早日在民间为太子建立民望,以方便权力交接。试想如果太子设立了十多年,皇帝去世,其他人想夺位,是得不到民望的支持的,因为在大家心...

朱元璋传位给孙子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传位给朱允炆,这主要是因为“沉没成本”太高,已经无法选择其他替代品了。先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沉没成本”。这就好比我们在等公交汽车,我们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但是公交汽车没有来,我们是要选择继续等待呢,还是立马走掉呢?立马走掉肯定是不甘心的,因为我们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

朱元璋的传位是谁?
朱元璋很喜欢太子朱标,在朱标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本来想要传位给朱标。但太子朱标感染风寒不治身亡,朱元璋和马皇后商量以后传给了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但这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朱元璋与他的接班人
朱元璋传位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即建文帝,朱允炆才当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夺位了。

朱棣的性格更像自己,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他呢?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称帝后,朱棣作为朱允炆的叔叔并不服从建文帝的统治,宣布起兵谋反。战争从建文元年打到了建文四年,最终以朱棣拿下南京,攻克大明首都建立自己的政权为结束。有人会说,当初朱标死后,朱元璋应该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棣,这样便可以避免后面的“靖难之役”了。但是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

朱元璋的皇位为什么传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儿子
特别是洪武十年后,太子对一些政事处理,常常与元璋意见相左,这必然更会促成他的猜忌。据《明史袁凯传》记载:朱元璋曾在审决刑囚後,让御史袁凯交太子覆审,朱标多所矜减。太祖便问袁凯,谁批决得对?袁不得已对曰:“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太祖的这一发问,未始不含有考察一下臣子究竟是对...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
唐太宗李世民儿子软弱,帝位被武则天取代。宋太祖赵匡胤也有烛光斧影之灾,弟弟赵匡义登上皇位。清康熙帝也有立允仍废允仍,再立再废的苦脑和诸子争位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亦不例外,因为太子朱标很优秀,文武全才,德高望重,满朝文武,皇族弟弟们无不心悦诚服。太子继位,大明江山可谓固若金汤。朱元璋...

洪武二十三分集剧情
在洪武二十三分集中,故事围绕钦犯展开。锦衣卫千户大人敖笑风带领部下监视傅府内的钦犯,但在行动中不慎暴露,导致钦犯之子被神秘色目人马三保劫走。马三保此举是奉燕王朱棣之命,意图取走钦犯儿子的玉佩作为献给杨淑妃的礼物,以讨好朱元璋。朱允炆皇太孙对此表示不满,主张释放无辜牵连的傅家人,与...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几子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传位其孙朱允炆。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上面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和晋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元璋为什么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而不是朱 -
夕莘凯保: 朱棣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但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反而传给他的次长孙朱允炆,其中的原因,据后人分析主要有三种考虑:首先,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制",皇帝老子死了,一般规律是由长子、长孙继承皇位,这是历朝历...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几子? -
夕莘凯保: 第四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传位其孙朱允炆.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朱...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
夕莘凯保: 中国古代在立太子时,遵循的是立长立嫡的原则. 即如果皇后(正妻)有儿子,就立其儿子为太子.如果没有儿子,就立长子(嫔妃所生)为太子.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是因为他是太子朱标的长子,本来如果朱标能继承皇位,朱允炆也是太子,只不过因为父亲早逝,朱允炆直接当上了皇帝而已.而且朱元璋本来就很喜欢太子朱标的.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元璋儿辈并非无能,但他死后为何传位于孙子朱允文?建文帝与马皇后是嫡系关系么?是不是因为这个关系? -
夕莘凯保: 因为他本来要传位于太子的,可是太子死得太早了.加上他很是喜欢朱允文,所以就把皇位传他,与马皇后没有关系的.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元璋为什么传位朱允文 -
夕莘凯保: 因为他是长子的儿子,嫡孙子,正统的继承人.

永川市17794894396: 请问朱元璋为何未传位给儿子朱标或朱棣,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汶
夕莘凯保: 朱标是嫡系太子,理论上是该立的,但朱标先于朱元璋过世,理论上就应该传位于嫡孙朱允炆,如果嫡系无人了,才能考虑朱元璋的其他儿子,无论怎么轮,朱棣继承王位的权利也是很靠后的. 另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元璋非常喜欢他的儿子朱标...

永川市17794894396: 为什么朱元幛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要传给朱允炆?
夕莘凯保: 原因1,皇帝的个人青睐不无关系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首先立了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这是很正确的举动,因为防止了儿子们争权夺位. 事实也证明朱标是块当皇帝的料,学业武艺俱佳不说,训练处理政事时也令朱元璋非常满意.可朱标却...

永川市17794894396: 明太祖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 -
夕莘凯保: 原本是传给太子朱标,可惜朱标早夭,只好把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文 朱允文即位不久,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篡夺了皇位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放着朱元璋的一步好棋不用,结果丢了江山 -
夕莘凯保: 朱元璋原本定下的接班人是长子兼太子的朱标,此人宅心仁厚,但是天妒英才,不幸英年早逝,可能是出于对儿子的补偿,朱元璋就立朱允炆为接班人,朱允炆不愧是朱标的儿子,这个人同样是心怀仁慈,朱元璋考虑到这一点,便给他的孙子留下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名叫耿炳文.

永川市17794894396: 朱允炆是谁的儿子,朱允炆是否有子嗣
夕莘凯保: 朱允炆是谁的儿子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二儿子,因为太子朱标早逝,而朱标的长子早逝,所以朱元璋将朱允炆看做皇长孙,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利继位,就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