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哲学道理

作者&投稿:柏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首先,我们常听到“眼见为实”的说法。
2. 其次,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轻信道听途说,只有亲眼所见才是真实的。
3. 最后,这种观念在直觉上似乎是合理的:眼睛被视为忠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工具。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这是因为( )。
【答案】:A 【解析】A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而现象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A选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C项感性认识是借助于...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这是因为( )。
【答案】:A 【解析】:选项A指出现象中存在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题目中提到的“眼见不一定为实”意味着“眼见”的只能是现象,而不可能是本质。因此,现象的真实性存在两种可能性: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这是导致“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答案】:B 正确答案:B。考点:哲学。“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而现象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此B选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本题应选择B选项。

“眼见不一定为实”主要是因为()。
【答案】:B “眼见”的是现象,而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如果不对其深入分析判断,就会被其迷惑。本题解答的关键还是对这句话的理解,眼所见的是假象视为虚,只有眼所见的真象才为实。故本题选B。

...为实,耳听为虚”,但实践中往往是“眼见不一定为实”。“眼见不一定...
1.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实践中往往是“眼见不一定为实”。2. “眼见不一定为实”主要是因为视觉可能受到欺骗,所看到的景象可能并非真实。3. 例如,魔术师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道具,让观众“眼见”到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视觉的欺骗。4. 另外,媒体和广告也常常使用各种手段来...

“眼见不一定为实”主要是因为( )。
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正是因为假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眼见的也有可能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假象。因此,眼见不一定为实。C项:错误,经验与题干所表述的内容无关。D项...

眼见不一定为实的例子有哪些?
眼见不一定为实的例子有海市蜃楼,曲线幻觉,埃冰斯幻觉,弗雷泽螺旋,弗雷泽螺旋。1、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2、曲线幻觉是指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当人的视网膜把边缘...

"眼见不一定为实",是孔子说的么?有何典故?
释义 “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凭借内心的想法来做衡量事物,到头来也不一定可靠。看来要借由一些事物来知道一个人的为人,也真的是不容易啊!典故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之间,有七天都没有吃饭了,饥饿难耐,只能躺在床上等待。后来颜回想办法讨回一些米煮饭。当饭快要熟快...

眼见不一定为实的例子有哪些?
眼见不一定为实的例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市蜃楼:这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当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大气折射时,会形成一种虚像。海市蜃楼的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2. 曲线幻觉:这种幻觉表现为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实际上是笔直且相互平行的。人的视网膜将边缘和轮廓译成...

“眼见不一定为实”主要是因为()。
【条目1】:眼见不一定为实,这是因为我们通过眼睛所看到的现象可能只是表象,而非事物的本质。【条目2】: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而不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就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条目3】:因此,当我们说“眼见不一定为实”时,是指眼...

陵县14714452078: 为什么眼见不能为实? -
公衫瑞易: 眼见不能为实简单点解释一下吧我们每个人在接触刚认识的人时都会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那么也就是说 我们所见的不一定是他真实的自己那只不过是做作的假象... 对待这种显现的方法就是用时间去证实...别无他法....

陵县14714452078: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来历 -
公衫瑞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来历..应该没有把,是根据字面意思来的

陵县14714452078: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辨析一下! -
公衫瑞易: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2)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以凭人们的...

陵县14714452078: 求眼见未必为实的议论文分论点3个,拜托拜托.. -
公衫瑞易: 第一篇 哲人说,影响你行走的不是一双鞋,而是一粒沙;同样,遮住你视线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缕烟.眼睛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像一缕烟.想紧紧用手攥住,却从手指间悄然滑开;想闭上嘴吞下肚,它却调皮地从鼻孔中飘然逝去.它远行天...

陵县14714452078: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会不会欺骗我们?这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 -
公衫瑞易: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意思是耳听为虚,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因为意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错误,因为认识对象的过程不是创造对象的过程,故排除;题肢④错误,应该是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故答案选B.

陵县14714452078: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在哲学上是否正确?
公衫瑞易:只能说有一定的道理.孔子周游列国时,潦倒到没得吃,一弟子拿讨来的一点米熬粥,孔子在旁看到其先吃了一口,等到该弟子把粥送上时,孔子说:弟子没让师傅先吃是一种不遵重.弟子说:我刚刚熬粥发现里面有个小虫,扔了可惜,所以就吃掉了.孔子才发现自己错怪了他,就教育众弟子说:经目之事未必真,更何况是耳朵听到的呢.所以眼见的也未必是真的,因为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东西.

陵县14714452078: 眼见为实,为何现在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呢? -
公衫瑞易: 哲学中所谓的“事实”,是指事物矛盾最终解决以后,事物按照必然规律发展到最后的结果.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不一定是透明的,而且,处于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是统一的,思想水平也不是一致的,其结果就是,某个人看到的,听到的,甚至触摸到的,闻到的,等等,都有可能是虚假的,或欠真实的.那些真实的,是隐藏于表面现象背后的,紧贴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内容,要看清它,需要特殊的条件,其中,个人条件就是理论层次和实践经验.

陵县14714452078: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公衫瑞易: 实践

陵县14714452078: 谁能解释一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公衫瑞易: 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原理,形成能力要有知识的量的积累,业绩是量变通过质变发生作用的结果.

陵县14714452078: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启示 -
公衫瑞易: 告诉我们不要目光太浅,要放眼看更远的大千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