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朝制度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代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内外朝制度意思是指中(内)朝和外朝的合称。

内外朝制

“内外朝制”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种平衡相权的政治制度。

内朝,又称中朝,中朝官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外朝官包括丞相以下的正规职官,为法定的正规机构。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主要是利用内朝去平衡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从而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外朝

西汉外朝官由丞相统领,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

内朝

中朝官(内朝官)由大将军统领,至于侍中,常侍,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以及光禄勋所属,谓之宿卫。宿卫近在皇帝身边,颇受皇帝信任。这些中朝官都是没有实际职掌的加官。加官是武帝发明的官制,虽无职掌,但因为皇帝所亲信,讲议朝政,奉诏治事,逐渐获取了原属丞相府的决策会议的权力。




简述汉武帝“中外朝”制度的基本特点
开府仪同三司才能处理政务。宋代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权,至于枢密使、三司使又分走了宰相的军权和财权。明代内阁制同样以法外的形式组建一个直接受控与皇帝本人的秘书班子,其实就是中外朝的翻版。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方面的专著。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汉朝时的中朝制度和外朝制度是什么?
武帝皇权向政府权力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中朝官制度以逐步分解相权.通过"加官"将原来属于中朝官的职称加在朝臣之上,使之得以参与机要,由此构成心腹近臣组成的"中朝",以分割相权,这便是中朝官制度.朝的第二种含义是指机构或人员。《韩非子·孤愤》注中讲得比较笼统:“外谓百官也,内谓君之左右也。”《...

制度代表了一种约束,汉朝的内外朝制度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这是西汉时候汉武帝设立的一种制度,是用来平衡相权的,就是设立内朝,中朝官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外朝官包括丞相以下的正规职官,为法定的正规机构。这种制度造成统治后期的混乱

中外朝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利的措施,确立了内外朝制度,也就是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的特点就是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制度的影响是,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外朝制度的背景
汉武帝以后,分朝官为“中朝”及“外朝”。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为“外朝”,衙署在宫外,属于政府官系统,正式之诏令则由此颁发。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在宫中皇帝左右听候意旨办事,称“中朝”,属于宫廷官系统。“中朝官”往往假借皇帝之权,以牵制丞相等大臣。东汉以后,...

汉朝的中外朝制度的实质
汉初,丞相掌朝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百官。皇帝只在朝会上对重大朝政做个批示。后来,汉朝撤去了太尉一职。汉武帝为了中央集权才设置了内外朝,由内朝对文武百官发号施令。内朝由皇帝的亲信、内侍组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是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武帝皇权向政府权力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中朝官制度...

中外朝制度的基本结构
中外朝:丞相、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尚书、郎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郡国并行:汉代地方政权,既有郡县制又有名义上的分封制。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西汉初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

内外朝是什么朝代的
内外朝是汉朝的。内外朝制度是汉朝的。内外朝也叫做内廷、外廷。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汉武帝的内朝人员主要可以...

西汉中外朝制度反映了?
C决策中枢的转移 西汉中外朝制度 其实质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尤其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枢权力由原来的三公九卿转移到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朝) 所以选决策中枢的转移。解析:汉武帝选用左右的亲信充任中朝尚书令,侍中,常侍等官职,原来的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中朝则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

...把每个制度出现时间,具体内容说出来2.三公九卿制和内外朝是一回事...
B汉朝时期,内外朝制度逐渐形成。内朝,也称中朝,主要由皇帝的亲信和宾客组成,参与机要决策。外朝,亦称外廷,指的是由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构成的官僚体系,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形成了内外朝的区分,重要的决策往往在宫廷内部的内朝讨论决定,而外朝则处理执行事务。

白银区19117659207: 内外朝制度 中朝制度的区别? -
佘庙复方:[答案] 内朝就是皇宫,主要是在京的官员组成的. 外朝包括各地的行政长官. 中朝制度 又名“内朝官”.官名,汉代指在宫中侍候皇帝的官吏,与外朝官相对.

白银区19117659207: 内外朝制度 -
佘庙复方: 外朝就是科举选出来的大臣担任的官职.内朝是太监的官职

白银区19117659207: 什么是汉代的“内外朝制”? -
佘庙复方: 上面兄弟说的不错,我从另外角度讲讲我的看法.元朔三年(B126,乙卯),汉武帝初设内外朝.遂以卫青主内朝,公孙弘主外朝.〔“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

白银区19117659207: 中外朝制度是解决什么矛盾 -
佘庙复方:[答案] 内外朝制是汉武帝时实行的.封建时代,无非有两种矛盾,即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内外朝制并不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它是武帝身边的侍从做一些官职,如侍中等.主要为了制约相权,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白银区19117659207: 郡县制的含义 内外朝的含义 用简单几句话说明 -
佘庙复方:[答案]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

白银区19117659207: 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制度(中朝)何时瓦解?(或者说没有?)麻烦解释一下 谢谢. -
佘庙复方:[答案] 这一制度并没有瓦解,而是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后来的三省六部制.汉武帝时期为削弱相权,强化皇权,选择亲信、近侍组成一个新的议事和决策机构.国家每有大事,皇帝即与他们商议决策,由此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这一机构被成为中朝,而以丞...

白银区19117659207: 什么是内朝外服制和内服外朝制 -
佘庙复方: 内外朝 也叫做内廷、外廷.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

白银区19117659207: 汉武帝内外朝制度内容 -
佘庙复方:[答案] 也叫做内廷、外廷.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

白银区19117659207: 汉朝的内外朝、尚书台、郡国并行制有什么区别?如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 -
佘庙复方:[答案] 内外朝是中央制度,尚书台是一个机构名称,内外朝是地方制度

白银区19117659207: 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实行内外朝制 -
佘庙复方: 内外朝制度是西汉的 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均超过宰相.于是,和属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尚书,本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员.“中朝”形成后,尚书地位日益上升,在“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