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投稿:文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 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 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评 价学生阅读素养,须对这一复杂的活动有理性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 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 作用的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要从他们掌握阅读策略的程 度评价,不太能采用客观量化评价,而应为定性评价。 朗读这种有声语言艺术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 能起到增加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作用。如何对学 生在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基本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指 导,显得极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国都比较注意在阅读 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朗读和默读就是其中一 项。 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主要有专家评价、教师评 价和学生互评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鼓足勇气、尽心尽力地 读过之后,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评价,他人评价应针对朗读的具体情 形、朗读者素质的优劣,告诉学生他们的朗读优势在哪里,该如何进 一步发挥;缺点在哪里,该如何弥补;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读才能读 好。这样既能满足读者和听着的心理需求,又能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但笔者 认为自我评价也不容忽视,朗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 欣赏、表达几个阶段。具体说,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 自己的内心视觉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 闻到、尝试、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实现读者对作者的情感发展,然后 再通过口语把自己形成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样复杂的朗读 心理过程,只有读者自己在活动,其他人无法参与.无法体会,无法 评述。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让读者评价自己的读,在他欲评无言或 评而不准时,再采用他人评价,这样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提高自己。 将直接评价和启发评价相结合。不少教师喜欢对学生朗读情况随 堂直接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得失,便于改进和提高, 但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运用启发评价。文章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教学 中,应根据不同的朗读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读通” 课文的,可以采用直接评价;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应该采用启 发评价,即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 悟,自己体验,自己表达。这样既引导了读者,又启迪了听者;既评 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至于默读速度可用一定时限为单位,被测学生同时开始,同时结 束,然后计算不同学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为单位,分别 计算不同学生读完的时间,从而确定各学生每分钟的读速。默读理解 测试则在单位时间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 词、句、段的读法测验学生默读效果,看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 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选文,这篇课文长达十页,我让学生捕捉典型人物和 典型环境为阅读目的,限时十五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的预习作业来测试学生默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如何进行写话与习作教学评价 袁贵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 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难,已成广大教师、学生、家长面临的语文教育中的头等 大事,以至于不少报刊都展开了这项讨论,可以说,这个问题已成为 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大家形象地把小学“作文难”现象成为“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连我们许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为小学生感叹: 小学生阅历太少,写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们写作,尤其是让 他们写出有意义的事、甚至要他们写出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在是难为 这些少不更事、天真无邪的娃娃们了。但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在习作教 学中所持的评价观对学生的习作水平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有利于小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评价的标准尺度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不小 心学生上了三年级要求写作文了,突然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不会写 作,于是如临大敌,赶紧想办法,课堂强调、课下找家长谈话,请家 长配合指导。家长看老师着急的样子,也恐惧起来,最普遍的做法是 赶紧上作文补习班,于是,作文补习班市场也红红火火起来了。由于 教师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评价标准尺度运用不当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 要原因。 1、教师人为设置坡度,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卡壳”。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1—6 年级各阶段的习作水平分别作了 不同的要求:1—2 年级把习作叫作写话,3—6 年级叫习作。以1—2 年级的写话为例,课标提出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相反的情况是小学1—2 年级的写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充其量只是在讲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生词,而让学生遣词造句;为了应 付考试而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而已。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障碍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于写作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教学模式伴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导致学生不会作文现象的 发生是必然的,因为教师所持的评价观在此时陡然升高,让学生难于 接受,无形中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学生 自然会怕作文,觉得作文难了。 怎么办呢?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坡度,让他努力一下,就能触 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级语文老师设计了与学生学习生活 相关的“坡度练笔”、“写话”练习等,引导刚刚入学的孩子写自己 的新学校、新朋友、新老师、新课本、新书包、新学科、新的学习方 法等等,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 想。引导二年级学生观察、认识写作大自然的现象,写自己开心的事、 烦恼的事、助人为乐的事、哭鼻子、掉眼泪的事,自己会做的事,招 待客人的事、写家乡襄樊大桥、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这样扎扎实实 的写话能力的训练,到三年级真正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像前面所说的 那种陡然“卡壳”的状态了。 2、降低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上,由于教师的评价观太高,以及应试的指 挥棒苦苦地要求我们的小学生写“有意义的事”,甚至要求他们写“有 教育意义的事”,迫使小学生找范文,因而普遍出现小学生作文“说 空话、说套话的现象,随之就自然出现了小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特点的 问题,小学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写做好事必写老三样: 搀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做值日忘了关窗,回家后冒 雨回到教室把门窗关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好事不该做,而是这种 好人好事都写了几十年,听腻了,老师也改腻了!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 练习,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学生作业。小学生作文不是创作,不能苛 求小学生作文的社会功能。有个别小学生写出了供人欣赏的文艺作 品,当然是好,要爱护培养。但这不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广大 的小学生是不会写出文学作品的,对他们也不能这样要求。正如梁启 超所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是不可 以教可以学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练习写作,学会写 各种文体的一般写法,即所谓的规矩。这种练习也是通常强调的语言 运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 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 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 生畏难了,也不肯、不爱写作了。假如评价的标准低一档,学生既掌 握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孰优孰劣,不言 而明。(注:难的是我们的教师放不下高高举起的评价标准!) 二、忽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 不会详写作文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或在作文时三言两语,草草完事,让我们 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课标要求不同学段学 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教师的评价观要重视学生写 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 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 料。针对小学生作文素材“无米下锅”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也作了 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有的老师甚至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如时下流 行的搞一个活动,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的做法。细思量,这实在是一种 无奈之举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 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 个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喜怒 哀乐,有些事情看起来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们们的“源 泉”是丰富的,可“溪水”为什么会“枯竭”呢? 据调查,学生最感兴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话、科幻、梦境等内 容的习作,很多学生都不爱“写人记事”类型的,理由是记不清细节。 而“科幻童话”类则不同,它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写,好写!于是,搞 完活动马上写的作文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可是,时间长了,活动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说老师帮学生“找了” 很多“米”。老师们也发现:不少同学“烧”出了“香喷喷”的“米 饭”,但“烧夹生饭”的还是不少。虽然同学们对写人记事类型的作 文感兴趣,但写得比较精彩的还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础好的,观察及写 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其他很多同学只是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下,像 “流水帐”似的,干巴无味。再后来,大家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对作文又开始厌倦了。这是怎么回事?事实证明这种帮学生“找米” 的做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是一种浅尝 辄止的行为。怎么办呢?有些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裁判是无法用肉 眼来判断的,只好借助电子影象设备,使用最普遍的要数“慢镜头” 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镜头”,才能看清运动员的动作、身体所处位 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样,一大块蛋糕摆在你的面前,怎么吃? 很简单,切开来吃!生活中还有这样类似的许许多多的例子。再来看 看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要放慢镜头的,平时只让学 生整体去观察,那只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不切开看还是写不出 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动中提醒学生观察 活动中人物的衣着外貌、表情、动作,告诉学生注意记住自己的想法, 事后再进行及时采访,活动时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里会 想些什么�6�7�6�7老师的提醒、提问,是帮助学生回忆,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不仅写师生游戏活动得心应 手,写其他类型的写人记事作文也能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 “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后,自己才能“找米下锅”。 回头再来看看叶老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这话自然是正确的, 不过还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让“溪水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还需要我 们当老师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 三、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1、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 陶、吕淑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 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 书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篇中学生的习作,题目叫《一张画像》,叶 老从题目改起,将“张”改为“幅”,认为这样庄重些;文中的一些 地方经叶老修改,用词准确了,句子干净规范了,读起来也顺畅了; 他还在作文后面加了简短的鼓励性评语。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居然 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点和鼓励,使小作者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后 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复兴。这是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中讲的一个例子。由此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 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 非凡的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 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小学作文修改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样呢?仅仅是写几句高 高在上式的评语,由老师圈出几个在浏览学生作文时发现的错别字而 已,至于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则属于罕见行为了。对于新课标 提倡的“要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 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要求,则仅仅是停留在偶尔为之的层面 上,并未真正大面积推广、研究和使用。 3、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 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 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样改才最有效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 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 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6�7�6�7”这样的目标要 求。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 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简要介绍。 (1)修改项目划定。 小学生自主修改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分项计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卷面是否整洁。 ③错别字有几个。 ④有几处病句。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用错。 至于作文结构安排得如何,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主要 由教师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项目修改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如改错别字一项,可让甲、 乙、丙三个轮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发现6 个错别字,乙如果认为是 7 个,甲就要写出为什么漏改1 个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 个,那么, 甲、乙都要写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愿意看别人的作文,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个一篇,负担不重,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 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 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4)互批的好处。 ①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 量避免“出丑”。 ②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 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③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虽人的 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以上三点归根到底,都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 究教材教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年级,不适合于每个班级, 每次作文。即使是搞这项专题实验的班级,也还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 程。在开始阶段,可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写在黑板上,或用毛 笔抄写,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 问题,修改遗漏;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进行略改,加些批注,发给各人, 令其自改,在此基础上,再发动大家互改;对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学生, 常用的还应该是教师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 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启发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无论怎样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 学生都受益。教师精改的要让学生通晓这样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 而异,因人而异;互改自改的,教师则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结果的分 析。 以上侧重于谈“改”,至于怎么下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 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 切,多作表扬鼓励。 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 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 “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成效就会越来越 显著。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 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课 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而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 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情境创设——营造口语交际的具体语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 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言语的发言地是具体的 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 言语的发展”。具体的情境,能给予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 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话题,在教 学中多方面利用资源,创设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 多姿多彩的广阔空间观察表达。因此,在一节课中,呈现一个学生熟 悉的谈话情境,是激发学生说话欲望的基础。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 介绍校园,而校园中的一切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唤醒了学生 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介绍校园的哪些地方?”的 谈话中,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角色定位是重点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 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扮演 的那个角色。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 境,确认自己的不同角色。在这节课的“怎么介绍校园的这些地方 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介绍的方法,并且不断地练习,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介绍时态度应该怎么样呢?”,让学生明白 了文明礼貌。在下一个环节“带客人逛校园”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 转变,成了小主人兼导游。在向客人介绍校园这一环节中,潜移默化 地将课堂上的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新的技能。这样,随着人物身 份、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角色感也越发鲜明。 三、“来而有往”——互动性 “互动论”原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将社会学的“互动”范 畴引入口语交际教学领域,有助于分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关系。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师和学 生之间运用口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传递的互动方式,是 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与 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换、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中的倾听、 表达与应对,都应该通过双方的互动来实现。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 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交际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的目 的。如在《介绍校园》一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介绍一个地方” 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介绍一个地方的三个活动中,生生、师生 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一次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大大增强 了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热烈轻松的氛围中,口语交际的训 练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评
第一章 对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认识
我们讨论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先要从什么是阅读和阅读行为谈起。因为阅读测试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终生阅读。下边先看有关阅读和阅读行为的几个材料 :
什么是阅读
吸收论: “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叶圣陶)
筛选与思考论: “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章熊)
领会—获取—认识论: “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朱绍禹)
构建意义论: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
上述不同的说法反映了对阅读的不同认识。显然按现代解读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解释,在读者、文本、作者,三者的关系中读者应该处在中心位置。我们认为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的任务是:积累言语知识,理解、鉴赏评价文本;构建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构建对学习活动的认知。通过阅读行为的描述可以帮助大家对阅读有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行为的描述
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行为。读者通常在开始时对文本形成初步的看法,然后搜索自己关注的信息。按照这种最初看法,读者与文本发生逐级递增的互动,包括理解、解释和评价他们所读的文本。他们借助以前的阅读体验和以前的知识,对文本将要表达的内容形成假设,随着阅读的继续,他们修正最初的看法和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基础。读者不断取得新的理解并把它们融入到正在进行的理解建构过程当中。好的读者会注意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认识到文本中不合理的东西,利用一系列策略增进理解。好的读者还能对文本的优劣做出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影响自己对文本各层面内容的“吸收”,决定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是否受到影响,并根据阅读的目的(兴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应用性阅读)和情境(阅读的环境、时间、阅读者的状态等),来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好的读者能够利用从文本中学到的思想和信息,扩展他们对主旨的思考,从事特殊的任务,或者从读过的内容得出某种结论或进行总结。
初中 生的阅读教学目标
初中生的阅读行为自然也符合上述描述,但有其特点: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初中阅读教学达到:在阅读过程积累知识(文章、文学、语法、修辞),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学习鉴赏和评价作品。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获得体验、启发和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会阅读,从而喜欢阅读。 在今后的教育阶段,阅读是他们学习所有课程的技能基础。
《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 能区分写实与写虚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10.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 诵读古代的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
13.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阅读教学目标解析表
初中阅读教学目标是在小学高年级阅读目标基础上制定的。自然要涵盖小学阅读的教学目标。我们列表做一比较:

小学高年级初 中
阅读方式1 、诵读优秀诗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字。 3、学习浏览。 4、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养成默读习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阅读文本说明性文章和叙事性作品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文、浅易文言文
知识与 积累1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背诵优秀诗文 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1.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区分写实与写虚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4. 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

阅读能力1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5、、能抓住要点,了解事件梗概。 6、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8、体会诗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9、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1.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 区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第二章 对阅读能力及其测评的认识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其经验,重新建构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它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 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的阅读材料的意义,即回答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个,为什么这么写,如何评价、联想了什么等问题。故而阅读能力评价要从两方面进行:对阅读行为的评定和阅读能力的测试 。

阅读能力测评的基本原则:
1、 评价促发展的原则
淡化考试排队,加强诊断和自我评价反思。
2、 全面多维性原则
既重能力测试,更重视阅读素养—兴趣、习惯、行为的培养
3 、引导激励性原则
重视正面引导的作用,通过评价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多激励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
4、 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加强自评的指导,在自评中学会提高阅读素养。
5、 测试量表化
测试题科学,分布合理,对应阅读能力点,便于对学生做诊断。
第三章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什么是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阅读能力的 形成性评价是在阅读活动中进行的,与学生的阅读学习紧密联系。它主要评定学生学习任务哪些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哪些没掌握。帮助学生通过评价,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应该达到哪些要求,所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学会学习。
实施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评价的阅读能力的许多要素(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无法用测验的方法进行,因此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阅读观察并结合学生对自己阅读行为的观察和反思进行。
2.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按照《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学段的阅读要求制定。
3. 评价的方式主要采取学生调查问卷和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观察(教师观察和自我观察反思)。
初中生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评价内容的两个维度五个方面
一.阅读认知因素评定
1. 阅读方式评价
2. 阅读策略评价
3. 阅读习惯评价
二.阅读非认知因素评定
4.. 阅读兴趣与态度评价
5. 课外阅读评价
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对应表

调查问卷 活动观察评价
专项活动 综合活动
学生语文阅读方式 ※ ※ ※
学生语文阅读习惯 ※ ※
学生语文阅读策略 ※ ※
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 ※
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 ※
注:打“※”号的栏目表示评价内容通过对应的评价形式进行。
调查问卷的编制
学生对问卷的问题直接回答,回答可以是自陈式的,也可以是选择式的。
问卷自陈式的:
1、你在节假日有阅读书报的习惯吗?
2、你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哪一类?
3、你阅读时有查工具书的习惯吗?
问卷选择式的
1、你和别人经常交换阅读过的图书吗?( )
A.经常 B.很少 C.偶尔 D.不交换
2、你最喜欢和谁交流阅读后的体会,请依次排出前两项( )
A.同班同学 B.父母 C.朋友 D.家里的亲友
调查问卷的答案会有偏误,因为被调查者可以不真实的问答,或者对问卷的内容不理解。做调查问卷时一定要避免和学生的利益产生联系。
语文阅读活动评价的编制与使用
在实际中,运用形成性工具的活动观察评价不应该拘泥于本活动观察评价所设计的活动样式,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教学安排及教学进度,合理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本活动样式仅提供一个活动组织的样例,以便教师进行活动组织,在实践中设计、组织、实施对小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活动观察评价中设计的活动目标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学生的重点是认真参加活动,而教师的重点是进行评价。因而,教师在精心组织活动的同时,必须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始终注意用于评价的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2、 语文阅读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语文阅读活动。但在活动设计中,活动的评价目的必须明确,活动的评价内容必须具体,活动选择的评价的手段必须有效。特别是活动中使用的评价指针要尽可能选择客观的、可观察的、易于数量化的外显性行为。
3、 活动观察评价必须与教学紧密相结合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构成,它属于一种相对集中的评价方式,是通过教学中较为集中地活动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因此,活动观察评价不能代替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并且在进行活动观察评价时应该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来自同学和家长的信息。
4、 活动观察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阅读能力测验无法进行考查的语文阅读素质方面。因此,活动观察评价是一种与语文阅读能力测验并行的对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的方式,它不能代替语文阅读能力测评。但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和语文阅读能力测验结合。
5、 活动观察评价与调查问卷的评价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调查问卷属于自陈性测评,是学生自己的问答,可能会出现学生有意识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回答选择。因此,活动观察评价和调查问卷的重合的某项评价内容在进行评价时出现较大差异时,以活动观察评价为主。教师也可综合两种评价方式所得的结果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分析。
6、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意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用学生能理解的话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评价;另一部分是向学生提出以后学习的建议。评价意见中不出现学术性名词。
7、 所有的评价材料、评价记录和评价结果教师必须装入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袋中,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发现自身语文学习的问题,获得学习进步的激励。评价资料的保存也有利于形成评价体系,使学生评价系统、连贯,便于教师及时、迅速了解学生,进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专题活动的观察评价
示例:诗词背诵活动
教师观察评价学生诗词朗诵水平,观察评价从五方面进行:
A. 读音正确 优良 较好 努力
B. 背得准确(多字少字) 优良 较好 努力
C. 背得熟练度 优良 较好 努力
D. 停顿与节奏 优良 较好 努力
E. 感情得当、充沛 优良 较好 努力
综合活动的观察评价
示例:
活动名称:走近袁隆平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集中阅读有关袁隆平的各种报道和杂交水稻的有关资料。
活动目的:全面评价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基本状况
活动时间:学期中实时进行。学生自主阅读及活动约四日(每天 60分钟),班级集体活动一次。
活动过程:
1. 活动准备。自由分组,每组 5-6人,确定负责人。每组收集有关的阅读材料若干份(每人平均至少一份。阅读材料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
2. 活动启事。宣布活动安排,自主活动四天,各组每天集中活动 60分钟。各组根据本组收集的书籍,制定本组活动计划,其中包括:每个成员计划阅读的书目,成员之间交流的顺序,每日活动的具体安排等。各组每天的具体活动包括以下内容:阅读书籍,制作科学家的小档案,讲有关袁隆平的故事会,做“我的科学梦想”交流。最后一次自主学习活动,安排本组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的人员及相关事件。
3. 自主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关活动,教师在对各组进行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轮流详细观察,认真记录,及时进行评价。
4. 集体活动。
①袁隆平简介展示,各组将本组的简介集中展示。学生进行评比 .
②各组选出代表参加故事会比赛。
③“我的科技梦想”宣讲。
注: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独立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
活动评价:
活动中教师依据观察填写学生阅读能力形成性综合评价表(见下表)。活动后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划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等级分“优良”、“较好”及“努力”三级。同时教师根据以上内容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进行形成性定性评价,对级别为“努力”的学生要具体分析优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改进计划和实施保障。
附: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年    班      姓名
评价
内容 评 价 指 标 权重 评价等级 得分
优良 较好 努力
阅 读
方 式 阅读中能够默读,每分钟不少于 400字。 5%
阅读中能通过略读很快的阅读材料。 5%
阅读中根据不同的文本形式调整阅读方式。 5%
阅读中能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提取。 5%
阅读中能够根据阅读需要合理调整阅读速度。 5%
阅 读
策 略 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 5%
阅读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5%
阅读中能够积极地展开推断、假定、联想等思维活动。 5%
阅读中能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主旨句。 5%
阅读中能够注意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5%
阅 读
兴 趣 喜欢书籍,积极参加阅读活动。 5%
阅读的内容广泛,有个人独特的阅读倾向。 5%
阅读中个人情感体验强烈、明显。 5%
阅读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5%
通过阅读能够产生愉悦感、成就感。 5%
阅 读
习 惯 能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 5%
能够根据需要通过阅读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
阅读后习惯谈论、思考阅读的内容。 5%
基本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 5%
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阅读,查找资料。 5%
学 生
自 评
教 师
评 价
家 长
评 价

第四章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测试
阅读的过程与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测试和阅读过程是密切相关的。从视觉和思维的角度看: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理解,由理解再到鉴赏评价,由鉴赏评价再到发散延伸。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阅读是积累知识,理解、鉴赏评价文本,构建认知的过程。积累知识中的知识是指言语知识(字词、句法、修辞等)、文学、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等。理解是指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解释、分析、概括。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是密切相关的。鉴赏评价是指对文本的语言、构思、材料、观点的赏析和评价。构建认知既包括理解和鉴赏评价还指通过阅读对生活、社会有新的感知、体验、体悟 ; 并对阅读的学习过程有新的体验和认识。这个过程的每个要素都可以作为测试的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测试中的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发散延伸能力。
测试的文本类型及测试内容
目前是怎样测试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呢?我们以近三年全国中考阅读试卷做分析的依据。其测试的文本类型及测试内容主要如下:
(一)古诗词(多选唐宋比较浅显的作品)
1. 概括诗词内容 如:某首词的上阙写的是什么,下阙写的是什么。概括诗人在诗中写的所见所闻等。
2. 理解思想感情 如:诗中用了两个典故各抒发了什么感情。
3. 赏析词句 如:说说诗中加点词的作用,赏析某一两句的妙处。
4. 分析写法 如:诗歌用了反衬的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 描写画面 如: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述某一诗句展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多选 150-400字的浅易短文 ,有的加注)
1. 文言虚词和实词
虚词主要有:之、其、以、于、是、为、然、焉、乎、或、而、且等。
实词大致涉及 200-300个常用词
2、翻译语句(最少 4个字,最多 25个字)如:“长烟一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知识积累 主要涉及文学常识、成语典故两方面。
4、 文意的理解 涉及主要内容、人物特点、结构层次、思想感情等。
5、 写法分析 如:文章写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6、 发散拓展 如:就文章的某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现代文学作品
用于测试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文学作品涉及叙事类散文、抒情类散文、写景类散文和小说。选材的内容依次为 :家庭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自然天地、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
测试内容主要是:词句的理解、要点的提取、结构的梳理、内容的概括与解释、写法的分析、作品的感受等。
测试题型为:判断题、简答题、表述分析题。
(四)说明文
选材内容依次为:科技环保、自然现象、文化风俗、建筑、动物世界等。
测试内容主要是:词句的理解、词句作用的解释、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要点概括、信息推断等。
(五)议论文
初中议论文测试大多选自报刊时文和随笔,篇幅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选材依次为:人生价值与生活态度、教育与治学 、社会与自然等。
测试内容主要是: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议论层次与内容的分析、词句的理解、作品的感受等
阅读测试点的分析
不同的阅读测试理论对测试点的分析是不同的,但仔细对比,只是说法和分类有异,实质是大同小异。下边介绍几种分析。
一、三分法——经合组织的阅读测试 plsa
(一)获取信息:在文章中找出一个或多个信息。
影响获取信息任务的难度要素:
1. 找信息的数量
2. 找信息的条件数量
3. 找出的信息排序的要求
4. 信息的凸显性
5. 对上下文熟悉的程度
6. 文章的复杂性
7. 迷惑性信息的出现和强度。
获取信息题难度的五个等级
1. 找一项或多项独立明晰的陈述性信息。
2. 每项信息对应不同标准,处理迷惑性信息。
3. 认出信息间的关系,每个信息对应不同的标准,处理迷惑性信息。
4. 找出、排列、联接多个内隐信息,信息对应多个标准,并在不熟悉的文章中,推断哪些信息与任务有关。
5. 找出、排列、联接多个内隐信息,有的信息在文章的主体之外,推断哪些信息与任务有关。处理各种似是而非的迷惑性信息。
(二)理解文意:指建构意义和从文章中一个、多个部分中作出推断和解释。
影响理解文意任务难度的要素:
1 .理解的类型(容易的—文章的主要意思—文章内部的关系—上下文中语句的意义—类推、推理—难的)
2 .文章的长度
3 .思想与信息的明晰度
4 .迷惑性信息的多少
5 .文章的熟悉度。
理解文意题难度的五个等级
1. 文章是熟悉的话题,认定主题与作者的意图,有关的信息在文中凸显。
2. 认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结构关系,或作简单的分类,或在局部中解释意义,有关信息不凸显,只要做简单的推理。
3. 联系各部分认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某个关系,解释词语的意思,考虑多种标准进行比较、分类,处理迷惑性信息。
4. 运用较难的推理去理解,在不太熟悉的文中运用分类,依靠文章整体解释部分的意义,处理含糊,与预期相反的思想及消极的思想。
5. 解释有细微差别的语言的意义,或说明对文章的充分和详细的理解。
(三)思考评价:指把文章和自己的经验、知识及思想联系起来。
影响思考评价任务的难度要素:
1 .思考类型(最容易的—把文章和经验简单连接和解释——要求假设和评价)
2 .文章以外的知识的熟悉
3 .文章的难度
4 .理解的水平
5. 把任务和文章共有的因素联系起来的明晰度。
思考类型题难度的五个等级水平
1. 把文章的信息和日常的知识联系起来。
2. 把文章和外部信息进行比较、连接,或运用经验和态度来解释文章的特点。
3. 连接、比较、解释或评价文章的特点,说明对文章的详细理解并与日常知识联系起来,或利用不寻常的知识。
4. 运用知识进行假定或批评性地评价文章,精确理解又长又难的文章的意义来联系生活。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批评性评价和假设,依靠对又长又难文章的深刻理解来处理和预想相反的概念。
二、九分法
我国的 莫雷教授把阅读活动分为五个过程,九个测试点。见图示:
类 别 子活动名称与测试点
文章微观理解 阅 读 文章词句的理解(词句在文本中的意思)
文章语境的理解与连贯性推理(指代内容、句间的意义关系)
文章宏观
结构性阅读 文章布局谋篇的理解(层次结构)
文章写作意图与表现手法的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人物、事件的观点:文章写法等)
文章宏观
信息性阅读 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文章潜在信息的推论 (通过推理得知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的信息)
文章评价性
阅 读 文章评价与鉴赏(审美和价值的判断)
文章发散性
阅 读 文章独特的领悟与迁移(联想延伸有意义、独特)
三、四分法
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估中的阅读测试把测试点四分:整体感知、形成解释、联系自身、作出评价。
整体感知是指从总体上理解文本,就是要求读者必须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并形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这种考查 , 会让学生为文章加个题目或是思考故事的主题。再如:用一段话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下面哪个选项最恰当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 ? 写一段话来描述文章大体上写了什么。这篇文章想告诉你什么 ? 介绍一下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
形成解释是指读者在先前形成的初步印象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 对所读内容形成更为完整的理解。读者不仅要关注文本的特定部分 , 还要把文本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测试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推理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为人物的行为或是事情的发展的原因找到依据 。

【如何评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 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 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评 价学生阅读素养,须对这一复杂的活动有理性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 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 作用的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要从他们掌握阅读策略的程 度评价,不太能采用客观量化评价,而应为定性评价。 朗读这种有声语言艺术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 能起到增加学生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作用。如何对学 生在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基本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指 导,显得极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国都比较注意在阅读 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朗读和默读就是其中一 项。 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主要有专家评价、教师评 价和学生互评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鼓足勇气、尽心尽力地 读过之后,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评价,他人评价应针对朗读的具体情 形、朗读者素质的优劣,告诉学生他们的朗读优势在哪里,该如何进 一步发挥;缺点在哪里,该如何弥补;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读才能读 好。这样既能满足读者和听着的心理需求,又能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但笔者 认为自我评价也不容忽视,朗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象、 欣赏、表达几个阶段。具体说,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 自己的内心视觉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 闻到、尝试、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实现读者对作者的情感发展,然后 再通过口语把自己形成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样复杂的朗读 心理过程,只有读者自己在活动,其他人无法参与.无法体会,无法 评述。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让读者评价自己的读,在他欲评无言或 评而不准时,再采用他人评价,这样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提高自己。 将直接评价和启发评价相结合。不少教师喜欢对学生朗读情况随 堂直接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得失,便于改进和提高, 但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运用启发评价。文章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教学 中,应根据不同的朗读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学生“读通” 课文的,可以采用直接评价;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应该采用启 发评价,即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 悟,自己体验,自己表达。这样既引导了读者,又启迪了听者;既评 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至于默读速度可用一定时限为单位,被测学生同时开始,同时结 束,然后计算不同学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为单位,分别 计算不同学生读完的时间,从而确定各学生每分钟的读速。默读理解 测试则在单位时间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 词、句、段的读法测验学生默读效果,看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 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选文,这篇课文长达十页,我让学生捕捉典型人物和 典型环境为阅读目的,限时十五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的预习作业来测试学生默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如何进行写话与习作教学评价 袁贵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 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难,已成广大教师、学生、家长面临的语文教育中的头等 大事,以至于不少报刊都展开了这项讨论,可以说,这个问题已成为 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大家形象地把小学“作文难”现象成为“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连我们许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为小学生感叹: 小学生阅历太少,写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们写作,尤其是让 他们写出有意义的事、甚至要他们写出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在是难为 这些少不更事、天真无邪的娃娃们了。但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在习作教 学中所持的评价观对学生的习作水平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有利于小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评价的标准尺度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不小 心学生上了三年级要求写作文了,突然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不会写 作,于是如临大敌,赶紧想办法,课堂强调、课下找家长谈话,请家 长配合指导。家长看老师着急的样子,也恐惧起来,最普遍的做法是 赶紧上作文补习班,于是,作文补习班市场也红红火火起来了。由于 教师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评价标准尺度运用不当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 要原因。 1、教师人为设置坡度,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卡壳”。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1—6 年级各阶段的习作水平分别作了 不同的要求:1—2 年级把习作叫作写话,3—6 年级叫习作。以1—2 年级的写话为例,课标提出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相反的情况是小学1—2 年级的写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充其量只是在讲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生词,而让学生遣词造句;为了应 付考试而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而已。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障碍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于写作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教学模式伴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导致学生不会作文现象的 发生是必然的,因为教师所持的评价观在此时陡然升高,让学生难于 接受,无形中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学生 自然会怕作文,觉得作文难了。 怎么办呢?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坡度,让他努力一下,就能触 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级语文老师设计了与学生学习生活 相关的“坡度练笔”、“写话”练习等,引导刚刚入学的孩子写自己 的新学校、新朋友、新老师、新课本、新书包、新学科、新的学习方 法等等,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 想。引导二年级学生观察、认识写作大自然的现象,写自己开心的事、 烦恼的事、助人为乐的事、哭鼻子、掉眼泪的事,自己会做的事,招 待客人的事、写家乡襄樊大桥、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这样扎扎实实 的写话能力的训练,到三年级真正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像前面所说的 那种陡然“卡壳”的状态了。 2、降低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上,由于教师的评价观太高,以及应试的指 挥棒苦苦地要求我们的小学生写“有意义的事”,甚至要求他们写“有 教育意义的事”,迫使小学生找范文,因而普遍出现小学生作文“说 空话、说套话的现象,随之就自然出现了小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特点的 问题,小学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写做好事必写老三样: 搀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做值日忘了关窗,回家后冒 雨回到教室把门窗关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好事不该做,而是这种 好人好事都写了几十年,听腻了,老师也改腻了!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 练习,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学生作业。小学生作文不是创作,不能苛 求小学生作文的社会功能。有个别小学生写出了供人欣赏的文艺作 品,当然是好,要爱护培养。但这不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广大 的小学生是不会写出文学作品的,对他们也不能这样要求。正如梁启 超所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是不可 以教可以学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练习写作,学会写 各种文体的一般写法,即所谓的规矩。这种练习也是通常强调的语言 运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 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 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 生畏难了,也不肯、不爱写作了。假如评价的标准低一档,学生既掌 握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孰优孰劣,不言 而明。(注:难的是我们的教师放不下高高举起的评价标准!) 二、忽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 不会详写作文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或在作文时三言两语,草草完事,让我们 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课标要求不同学段学 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教师的评价观要重视学生写 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 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 料。针对小学生作文素材“无米下锅”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也作了 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有的老师甚至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如时下流 行的搞一个活动,让学生写一篇作文的做法。细思量,这实在是一种 无奈之举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 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 个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喜怒 哀乐,有些事情看起来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们们的“源 泉”是丰富的,可“溪水”为什么会“枯竭”呢? 据调查,学生最感兴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话、科幻、梦境等内 容的习作,很多学生都不爱“写人记事”类型的,理由是记不清细节。 而“科幻童话”类则不同,它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写,好写!于是,搞 完活动马上写的作文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可是,时间长了,活动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说老师帮学生“找了” 很多“米”。老师们也发现:不少同学“烧”出了“香喷喷”的“米 饭”,但“烧夹生饭”的还是不少。虽然同学们对写人记事类型的作 文感兴趣,但写得比较精彩的还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础好的,观察及写 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其他很多同学只是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下,像 “流水帐”似的,干巴无味。再后来,大家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对作文又开始厌倦了。这是怎么回事?事实证明这种帮学生“找米” 的做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是一种浅尝 辄止的行为。怎么办呢?有些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裁判是无法用肉 眼来判断的,只好借助电子影象设备,使用最普遍的要数“慢镜头” 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镜头”,才能看清运动员的动作、身体所处位 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样,一大块蛋糕摆在你的面前,怎么吃? 很简单,切开来吃!生活中还有这样类似的许许多多的例子。再来看 看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要放慢镜头的,平时只让学 生整体去观察,那只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不切开看还是写不出 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动中提醒学生观察 活动中人物的衣着外貌、表情、动作,告诉学生注意记住自己的想法, 事后再进行及时采访,活动时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里会 想些什么老师的提醒、提问,是帮助学生回忆,帮助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经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不仅写师生游戏活动得心应 手,写其他类型的写人记事作文也能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 “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后,自己才能“找米下锅”。 回头再来看看叶老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这话自然是正确的, 不过还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让“溪水活泼泼的流个不歇”,还需要我 们当老师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 三、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1、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 陶、吕淑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 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 书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篇中学生的习作,题目叫《一张画像》,叶 老从题目改起,将“张”改为“幅”,认为这样庄重些;文中的一些 地方经叶老修改,用词准确了,句子干净规范了,读起来也顺畅了; 他还在作文后面加了简短的鼓励性评语。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居然 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点和鼓励,使小作者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后 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复兴。这是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中讲的一个例子。由此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 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 非凡的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 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小学作文修改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样呢?仅仅是写几句高 高在上式的评语,由老师圈出几个在浏览学生作文时发现的错别字而 已,至于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则属于罕见行为了。对于新课标 提倡的“要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 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要求,则仅仅是停留在偶尔为之的层面 上,并未真正大面积推广、研究和使用。 3、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 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 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样改才最有效呢? 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 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 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这样的目标要 求。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 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简要介绍。 (1)修改项目划定。 小学生自主修改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分项计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卷面是否整洁。 ③错别字有几个。 ④有几处病句。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用错。 至于作文结构安排得如何,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主要 由教师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项目修改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如改错别字一项,可让甲、 乙、丙三个轮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发现6 个错别字,乙如果认为是 7 个,甲就要写出为什么漏改1 个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 个,那么, 甲、乙都要写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愿意看别人的作文,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个一篇,负担不重,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 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 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4)互批的好处。 ①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 量避免“出丑”。 ②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 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③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虽人的 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以上三点归根到底,都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 究教材教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年级,不适合于每个班级, 每次作文。即使是搞这项专题实验的班级,也还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 程。在开始阶段,可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写在黑板上,或用毛 笔抄写,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 问题,修改遗漏;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进行略改,加些批注,发给各人, 令其自改,在此基础上,再发动大家互改;对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学生, 常用的还应该是教师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 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启发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无论怎样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 学生都受益。教师精改的要让学生通晓这样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 而异,因人而异;互改自改的,教师则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结果的分 析。 以上侧重于谈“改”,至于怎么下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 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 切,多作表扬鼓励。 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 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 “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成效就会越来越 显著。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 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课 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而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说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 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情境创设——营造口语交际的具体语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 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言语的发言地是具体的 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 言语的发展”。具体的情境,能给予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 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话题,在教 学中多方面利用资源,创设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 多姿多彩的广阔空间观察表达。因此,在一节课中,呈现一个学生熟 悉的谈话情境,是激发学生说话欲望的基础。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 介绍校园,而校园中的一切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唤醒了学生 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介绍校园的哪些地方?”的 谈话中,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角色定位是重点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实际上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 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交际情境中扮演 的那个角色。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情 境,确认自己的不同角色。在这节课的“怎么介绍校园的这些地方 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介绍的方法,并且不断地练习,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介绍时态度应该怎么样呢?”,让学生明白 了文明礼貌。在下一个环节“带客人逛校园”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 转变,成了小主人兼导游。在向客人介绍校园这一环节中,潜移默化 地将课堂上的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新的技能。这样,随着人物身 份、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角色感也越发鲜明。 三、“来而有往”——互动性 “互动论”原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将社会学的“互动”范 畴引入口语交际教学领域,有助于分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关系。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师和学 生之间运用口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传递的互动方式,是 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与 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换、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中的倾听、 表达与应对,都应该通过双方的互动来实现。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 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交际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课程的目 的。如在《介绍校园》一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介绍一个地方” 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介绍一个地方的三个活动中,生生、师生 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一次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大大增强 了生生、师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热烈轻松的氛围中,口语交际的训 练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语句在文...

如何指导进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

如何提高初三学生的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但是如今的现状却是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也没能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语文公开课评价意见范文一 5月6日、7日我有幸作为评委听了区初中语文公开课。两天,十二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十二堂课,每位上课教师都倾注心血,精心准备。在文本的挖掘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学生活动的安排上都下足了功夫,上出了精彩,上出了个性。具体说来,以下几点印象深刻:一是课...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3.1如实把握好教学评价的原则 初中语文评价对教学有着巨大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运用适当评价的形式,抓住时 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 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如实的掌握好以 下几个评价原则:①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标准的...

怎样应对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
就是为了明确句与句之间有何联系,句子长了不好把握,也需要概括句意。 纵观近年来中考议论文阅读,命题的趋势是: 选材以课外为主,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型考点十四——文言文整体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有效性是现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下面我简要论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更加关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瞬息与永恒的舞蹈,欢迎大家分享。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

怎样学好初中语文的阅读?(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现代文阅读等)
参考资料: 初中语文阅读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安明嘻嘻 2012-09-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故事里总会有事物和人物,把他们当成自己,问自己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事会怎样想,怎样...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质疑精神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质疑精神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注重培养...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评价有效的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 -
歧油益肝: 一、教学目标明确 二、教学思路清晰 三、教学设计合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课的导入恰到好处,各个环节的过渡非常自然;(2)所选用的材料能表现这堂课的主题,做到形散神不散;(3)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看待目前课堂阅读教学的得与失 -
歧油益肝: 学生出题”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其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既有得也有失.教学者应认真分析其中的得失,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期丰富完善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
歧油益肝: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剩余1755字)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歧油益肝: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阅读课 -
歧油益肝: 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上好阅读课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加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砀山县13217023615: 语文教师课堂如何点评 -
歧油益肝: 一、评判式点评.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师采取评判式点评时,首先要做到语言多样、态度真诚、评判有针对性.湖北的熊芳芳老师教学《春》时,教师精彩的点评贯穿整堂课....

砀山县13217023615: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 -
歧油益肝: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

砀山县13217023615: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
歧油益肝: 岳阳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 陆俊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手段,阅读能够开阔视野,使知识更具体、更充实,为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有人说:“语文教学中阅读就是一切.”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阅读能力是一种感知、吸收...

砀山县13217023615: 怎样对中学生阅读的评价 -
歧油益肝: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知识信息下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对于中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因此,要与时俱进,就得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的提高,正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

砀山县1321702361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怎样用多种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形式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你认
歧油益肝:中学语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其特点是容量大,覆盖面广,文体杂,样式多元化,比如有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等.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屈居于作文之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给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