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祖的诗句

作者&投稿:邴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五祖因为什么诗传给慧能

在二十四岁时,离母北上,参拜蕲州(今湖北省)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为师。忽一日闻童子诵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闻后,便知未得见性,就请一解书人代笔,也书“无相偈”一首,弘忍见之,即已知大意,便秘密传授法衣,禀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南归,终生传法于韶州南郊南华寺。

其一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这首诗是五祖还是六祖的

杨俊1981的答案本来是很充分的,可惜是转来的,里面有不少的错误,需要指出:

1、文中说六祖名“慧能”,可是我看到的文献中都写作“惠能”。

2、文中说六祖当时是火头僧,其实他当时只是打杂的,还算不上僧人,否则也不会是文盲了。

3、文中说惠能创立了莆田少林,简直贻笑大方。惠能当时南下隐居,是回老家广东新兴县了。后来是在广州出的家,创立禅宗南宗是在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后来也是在那里圆寂的,现在南华寺还有他的金身!

4、文中说神秀成为了梁朝的护国大师,这又是一个历史常识的错误!惠能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人,而梁为南朝之一,之后还有陈朝、隋朝才到唐朝,中间没有一百年也有七八十年了。就是武则天时代唐朝也已经有几十年了!难道惠能还能穿越到一百几十年前的梁朝去和先人比诗?其实神秀确实做过护国大师,但那是武则天封的,真不知是怎么传成了梁朝的!

本来没怎么在意答案的,可是看了以后实在是忍不住了,我是广东人,对于老乡的事迹肯定是关心一点的了,请不要再把错误继续传下去了!

3.描写五岳的诗句

东岳泰山

1、最喜健步十八盘,玉皇顶上众山揽。自然文化双遗产,五岳独尊雄泰山。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3、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泰山》张岱

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游泰山》其一李白

5、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游泰山》其二李白

4.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

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

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

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

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

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

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这样就在最高。

5.有关五岳的诗句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东岳泰山

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西岳华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中岳嵩山】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南岳衡山】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6.跟五有关的诗句

《还陕述怀》李世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李世民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赋尚书》李世民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咏雨》李世民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春台望》李隆基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

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轩游宫十五夜》李隆基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幸蜀西至剑门》李隆基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途经华岳》李隆基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

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李适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上元日二首》李昂上元高会集群仙,心齐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宋若宪端拱承休命,时清荷圣皇。

四聪闻受谏,五服远朝王。景媚莺初啭,春残日更长。

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丰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愿齐山岳寿,祉福永无疆。《句》李煜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过白卫岭和韩昭》李衍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丈人观》徐氏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包佶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苏颋朝望莲华狱,神心就日来。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圣皇惟道。




探访黄梅五祖寺
五祖寺位于黄梅县城东北十二公里的东山之上,原名东山寺,由五祖弘忍大师创建。多年前曾匆匆拜访,因时间仓促,未能仔细游览。今特意拜访,赶寒潮降临,游人甚少,甚是清净。穿东山小镇,沿登山古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北宋宣和三年的释迦多宝如来石塔,塔体八角五级,高六米多,石塔古朴厚重。行进不远...

黄梅的五祖寺有不有名,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多不多
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

五祖寺住持介绍
他对诸子百家和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受憨山大师诗句“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启发,深刻理解到世事无常和生死之重,于是毅然决然舍弃俗世,选择出家修行之路。在一九九○年,他在武汉归元寺接受了昌下明大和尚的剃度,法名见忍,字隆祥。一九九四年,见忍被委以重任,担任东山五祖寺监院。...

慧能和神秀的诗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弟子神秀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心灵是神圣的,不可有丝毫的私心杂念,要时时刻刻地发现检讨自己。慧能的意思是:大脑的功能不是理想的东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所能想的,能...

禅宗六祖:初祖达摩,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二祖、三祖和四祖分别是谁?他们...
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

五祖七真的介绍
全真道道统源远流长,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后经元世祖、武宗的诏封,玄甫等遂被全真道奉为“五祖”。五祖七真,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

黄冈五祖寺中有哪些比较有特点的古建筑?
最后,五祖寺的山门也是寺内的一大特色建筑。山门建于明代,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山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五祖禅寺”,字迹端庄秀丽。山门前有一座石狮子,威武庄严,象征着佛法的威严和力量。总之,黄冈五祖寺中有许多具有独特特点的古建筑,如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藏经楼和...

五祖戒禅师是不是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
不是的。这个五祖戒禅师,不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弘忍(601年-675年)是陏至初唐人,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湖北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于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之上开东山法门,被尊为禅宗五祖。所驻寺院原名东山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也称东禅寺,后世改称五祖寺。这个五祖戒...

五祖庙在哪个省市?
原址为五祖庙。五祖庙自汉始,佛、道、儒三教在石莲洞相互兼容交际。唐五祖弘忍在此建寺。后毁于兵燹。兴废废兴几度重建几度毁。遗址仍残存明代时重建五祖庙时青砖。“五祖”字样清晰可见。小庙为上世纪所建,庙宇陈旧、殿堂狭小。然香客游客日益增多,火灾及安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五祖真身怎么被破坏的
毁于兵灾。五祖寺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灾,五祖真身也被毁。寺庙于1932年修建了大满五祖宝塔,将五祖的骨灰下葬于此。五祖寺在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日韩、印度等国家享有盛誉。

虎亭区15685414449: 弘忍大师(中国禅宗东山法门开创者) - 搜狗百科
邹蒋爱通:[答案] “三更早”的隐语.禅宗六祖 惠能 求道于五祖 弘忍 ,一日,五祖潜至碓坊,见 惠能 腰石舂米,乃问:“米熟也未?” 惠能 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惠能 会祖意,三鼓入室,五祖为说《金刚经》,遂传衣钵,命为六代祖...

虎亭区15685414449: 问个关于佛教的诗? -
邹蒋爱通: 此句是慧能大师在未选六祖之前的经典之作. 原文是五祖的弟子写的: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以免惹尘埃. 后慧能大师依照此诗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 这里有一个故事.五祖在自己圆寂之前,打...

虎亭区1568541444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谁的诗歌? -
邹蒋爱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六世祖惠能法师写的禅诗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

虎亭区15685414449: 有首诗开头是菩提两字,最后一句是死后化尘埃,求完整的诗. -
邹蒋爱通: 采纳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

虎亭区15685414449: 和佛经有关的诗词 -
邹蒋爱通: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神秀示法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

虎亭区15685414449: 与佛有关的诗词. -
邹蒋爱通: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虎亭区15685414449: 关于佛家的诗句 -
邹蒋爱通: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

虎亭区15685414449: 这是谁的诗句 -
邹蒋爱通: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首诗的出处 :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

虎亭区15685414449: "何处惹尘埃",那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
邹蒋爱通: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