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作者&投稿:钟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下午,骤雨忽至,闲来无事,不妨读几页书吧。说来惭愧,很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纸质书了。打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卷一之第一章"文忠公",开始阅读吧。

(原文内容:要了解一个已经死去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

(原文内容: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

理由如下:

第一,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上的卓越,时至今日,他的诗歌和绘画的成就仍是天地间的一大奇迹,几乎无人超越。

第二,苏东坡的生活资料比较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一生的多姿多彩的资料,既存在于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也存在各种史料中。

(原文内容:苏东坡并不记日记……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

而别人忙着记载他的言行,钦佩他才华的人精心保存他的书简题跋。竞相抄写他诗作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的多数作品虽然纯良真“”挚,然对当朝政治稍有异议。于是招来当权者的不满。当时形势严峻,乌台诗案,彻底改写了他的命运,使他几乎险遭不测。

贬谪其间,他曾对莫逆之交吐露心扉:倘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足见他精神上的真诚坦荡,这种特性,使他能在被贬至蛮荒的琼崖海岛时,也能潇洒处之,也许是性格和命运使然。

东坡之性格富有现代人的性情,他始终具有青春的活力,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之心。他虽然饱经忧患,但他的性格却更加的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怨天尤人,尖酸刻薄。这一点也是我们喜爱他的重要的原因。

人生如梦,盖棺定论。人生如戏,演的如何,幕落之时,乃下断语。东坡一生,穷达多变,旦夕祸福,各个阶段的吉凶顺逆,同样无可避免。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野心勃勃但心地善良的神宗皇帝在位其间做官。在一个十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读苏东坡传记,也是进一步了解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的历史。宋朝终因小人当政,国力耗竭。

东坡青年时期,朝堂有一批淳儒贤臣。北宋将亡之际,他们已悉数凋零。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的心腹取而代之。到第二次党争祸起,童子帝王之下,正义忠良之臣大多已经作古,也有在贬谪中去世的。

(原文内容:宋朝国力之削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借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危害之烈。)

苏东坡拼命用个人的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但政治家为达目的是不择手段的。自然会罢黜异党之辈,清除持异议之流。手段之残忍,难逃东坡之慧眼。他和王安石的冲突,既注定了他一生沉浮宦海的命运,也决定了宋朝的国运。

而两个人冲突的结果呢,谁也没看到北方异族对宋朝的征服。而苏东坡却亲眼目睹了王安石的新法导致的老百姓在五谷丰登的年月却背井离乡的现实。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因被逼向官家借的款项与利息。

而那些权贵对此却装聋作哑,乃予以粉饰,极力夸张,试图锦上添花。他们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与他们无关。

苏东坡无奈之下洁身自保,然内心却痛苦万分,个人力量的微薄,在豪权面前是多么渺小和卑微。

皇帝虽有治乱的真诚愿望,但听而不聪,误信人言,以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对于国之大事,黄帝时常犯错,而百姓只有听任高压政治的镇压,苟延残喘,生活倍加艰难。

此时此刻,国家是需要一些清流之士站出来的,而真正愿意为国分忧的人士却位卑言轻。

而拥有实权的当道者呢,却热衷于疯狂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之中,朋党的狂热竟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此等情形之下,北方强邻的攻入就势不可挡了。于是朝廷宫阙在异族的铁蹄之下化为灰烬。

当历史学家漫步于荒草废墟之间时,不禁低头沉思遭此劫难的原因,但一切已无可挽回了。

历史悠悠,东坡去世一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元佑党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党之间的的一个总结。碑上刻着以东坡为首的元祐年间当政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碑上有奉旨他们的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与此同样的石碑在全国各地各县皆有树立。这是要把反对变法的人斩草除根。

在徽宗崇宁五年正月,此碑突遭雷击,破而为二,此是天意。徽宗大惧,于是派人在半夜时分偷偷的把端门的党人碑毁坏。以此来平衡朝庭的震恐。宰相发现,十分恼怒。

此后,苏东坡的名气大增。他死后前十年间,凡是刻有他诗文的石碑,一律奉令销毁。然而禁止愈严而传愈多。而当时的士大夫竟以不能诵东坡诗而自觉气索,于是他们就象着了魔似的开始竞相传抄苏轼的诗作,而且以此作为文人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个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士是无法抵制苏轼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

雷击石碑后五年,因一位道士向徽宗奏报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的灵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更为害怕。于是,皇家开始搜集东坡的手稿。流散于各地的诗文字画便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间。

新都杭州,南宋的高宗皇帝开始阅读苏轼的遗著。越读越着迷于苏轼的才华和学问,越读越钦佩苏轼的忠诚和大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封东坡的一个孙子为大官。东坡的名气地位在此达至巅峰。

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

孝宗赐予《苏东坡集》的序言盛赞他浩然正气。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的确,东坡的诗文有一种特质。他的文学给予读者一种快乐和力量,他的作品历代人人爱读,甚至历久弥新。

至今中小学课本中把苏东坡的诗作几乎全部作为必背的篇目。而他的著作早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乘之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浇灌着我们脚下的坚实的大地,提升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东坡写信给谢民师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苏东坡文章的″真纯"为何物?他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为文之道妙哉。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情思美妙,表达够好,独特之美便自然而发。他认为好的文章简洁、自然、轻灵、飘逸。文章有此等特性,便不至于索然无味了。

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必定是在赏阅苏轼之文。但是皇上对他的感叹赞美却使某些大臣更为害怕,所以这也是东坡一直流放在外的一个原因。但不管怎样,他的绝世才华,怎能被这些乌合之众所抵触和封锁呢!

苏东坡天生聪慧,他是第一流的画家,超一流的书家,他善谈吐,而且游踪甚广 ,精通佛理。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文的。他为官一方,颇有政绩,开凿河道,治水筑堤,关心民情,救济饥荒,涉猎医学,自寻草药,尝试炼丹。他想与明月同在,他想与江河同存,他想攫取宇宙的奥秘,不幸未竞全功,终一笑而逝。

但他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啊!

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上至帝王,下及农妇。而他的至交是侍僧和道士。

他曾对他弟弟子由说过几句话,描写他自己再恰当不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的快乐是来自于混迹于普通人之中的感觉。

其实他从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皆因参悟人生,看淡得失,超然生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切付之悠悠,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而当时的士大夫竟以不能诵东坡诗而自觉气索,于是他们就象着了魔似的开始竞相传抄苏轼的诗作,而且以此作为文人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一个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士是无法抵制苏轼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 雷击石碑后五年,因一位道士向徽宗奏报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的灵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更为害怕。于...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笔触,一个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观后感 - -
有段更精彩的,当时的文章题目是论述古代皇帝的奖惩都是宽大为怀的。而苏轼在其文章中引用了一段典故,说尧帝手有个司法官,曾三次想判一个人死刑,都被尧帝制止了。想那欧阳修也是博学之人啊,却竟然不知道此典故,于是回家把一屋子的书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找不着这个典故,于是他问苏轼典故出处,苏...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有无数笔者写过苏东坡,但也仅仅是写过,东坡只是在他们笔下一闪而过,却从未活过。 而林语堂先生喜欢苏东坡,到了迷恋的程度,他在这本书里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所以,东坡先生,在他笔下活着。 有谁会不喜欢苏东坡呢,除非他的内心盛不下这...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欣赏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系列一、《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欣赏二】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完《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著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

唐宋八大家的读书笔记五六行怎么写?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每个人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和内容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这里我就以苏轼为例,介绍一下他的读书笔记的五六行怎么写。据记载,苏轼的读书笔记一般会按照如下的格式来记录:记录书名、作者及简介:先简单介绍所读书籍的名称、作者和内容...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
这就是苏东坡的一生,以下我为大家整理的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本文!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一】 认不认识一个人其实并不在于是否与他同时代,而是站在当时理解的角度上,借着他注入作品的情感了解他的内心。读传记,就好似看一场别人的人生之戏,我们身处戏外,所有的激烈斗争或是寂寥悲怆都变得...

自选一位唐宋诗人词人,了解他的经历写成一篇读书笔记600子左右
我的读书笔记之“才华横溢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豪迈雄放的词,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词出现,就一扫北宋词坛一百多年的靡丽风气,开创了一代新词风。苏轼是眉州眉...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赏析
第1篇:《苏东坡传》读书笔记3000字 读完356页的《苏东坡传》。合上书本,下楼,门外晴天,望天,白云苍狗。 苏东坡的最后十年,在无度漂泊中度过。尤其在他的守护神——皇太后和妻子相继过世之后。老苏的七年余生,被一贬再贬,先定州,又惠州,再儋州,以今天的地理看,苏东坡这七年从河北流放到广东,再到海南岛。他...

清苑县18354805444: 苏轼对现代人的影响? -
周李尚德: 宋代诗论繁多,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高峰.但今人最为关注的似乎还是严羽的《沧浪诗话》,此外就是《六一诗话》、《后山诗话》、《诗话总龟》、《石林诗话》、《岁寒堂诗话》、《苕溪渔隐丛话》、《文章精义》、...

清苑县18354805444: 写不尽的苏轼读书笔记 -
周李尚德: 写不尽的苏轼 大唐的风烟已逝,连同大唐的繁华和大唐的那些曾经耀眼的星辰,大宋的帷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王朝文化的天空.他目光深邃,一脸冷峻,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

清苑县18354805444: 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
周李尚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位吾国吾民始终在心的国学大师,一位大江东去浪淘不尽的豪情诗人,相似的心灵是灵魂的转世,看东坡光风霁月,渡危抓机,从容应对,听林语东坡,显中国智慧. 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

清苑县18354805444: 谁能跟我介绍一下苏东坡他是怎样一个人?? -
周李尚德: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眉州(...

清苑县18354805444: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300字, -
周李尚德: 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淌的华彩; 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飘洒的旋律; 他用痛楚压抑成意识奔涌的篇章; 人如其文,苏轼是一杯清茶,他将伴我一生.苦涩中遮不住的淡香溢出翠玉般的碧壶,沁满心田,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清苑县18354805444: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感想范文
周李尚德: 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东坡传读书心得感想范文,供大家参考.苏东坡...

清苑县18354805444: 关于苏东坡的数字人生的读书笔记 -
周李尚德: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清苑县18354805444: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300字 急急急!!
周李尚德: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

清苑县18354805444: 苏东坡,辛弃疾诗词读书笔记
周李尚德: 苏轼: 970年前的北宋年间,四川眉山,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文学世家里,一代文豪苏轼走向了中国浩瀚的文学历史.“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故乡山水,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父亲苏洵的精心培养,使得苏轼胸怀壮志,熟读经史,文如泉涌,纵论古今.二十二岁的年少苏轼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所制文章,为欧阳修等考官惊为异人,京城士人争相传诵其文.步入仕途的苏轼,一生主张稳扎稳打的革新,即反对操之过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