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李鸿章的评说?

作者&投稿:耿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大家评说一下<曹操><李鸿章>分别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曹操这人我觉得还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这句比较适合,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评价他的为人,应从两方面出发——有正面亦有负面:
  首先曹操没有篡汉,起码汉献帝在曹操生前,一直活得好好的,安稳地当着汉朝天子,虽然大权被权臣曹操所把持,但是曹操仍以汉朝大臣的身分逝世。篡位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因此曹操以汉臣终老,没有疑问。
  至于曹操究竟是汉朝的忠臣还是奸臣,实在很难分别,从扶持汉室,供养汉献帝嘘寒问暖,这点可是劳苦功高。换成其它人迎奉,就无法想象待遇会有多好,比方前面的董卓,生杀皇帝像癈少帝、立献帝等;后来的李傕及韩汜,挟持公卿百官,献帝可是饥寒交迫多时。
  当时的情况很惨,根据正史的记载,董卓之乱后,汉天子进入洛阳,映入眼帘的尽是烧毁的宫室,街道上早已荒芜,百官都要穿过荆棘而前进,倚靠在土墙边休息。各州各郡的臣属,都各自拥兵自重,没有人来勤王效忠,饥饿与粮食缺乏,官职在尚书郎以下,都要出去砍柴以备炊煮,熬不过的人就饿死在墙角间。
  汉天子枉费是称霸天下的皇帝,此时忠臣在那里?关东联盟号称共除国贼(董卓)、扶持汉室,怎么都没有人来效忠汉室?刘表以宗室自许,对中央不闻不问,早已不接受中央管制;刘焉借口被米贼阻断交通,阴谋自立。关东诸将包括陶谦、阙宣、许昌、公孙瓒、袁术、袁绍、孙坚等人不是欲图称帝称王,就是互相攻杀。像刘岱、王肱等人与黄巾贼或黑山贼交战而死,还有凉州的羌祸连连等,以洛阳为中心的东西两方,都陷于盗匪民变的侵扰。汉朝的政府官员此时在那里?中央派遣他们到全国各地治理人民,无能的官吏除了激起大批的民变,又不能剿平盗匪;有能力的人又拥兵自重,互相残杀。
  从董卓之乱起,中央不能有效控制属下官吏及人民,汉朝早就已经灭亡。如果没有曹操迎奉,汉献帝连生存都有困难。从照顾汉献帝这方面,曹操功不可没。
  不过若从曹操大翦汉室,包括伏皇后及董贵妃等人,大杀汉献帝的近臣像侍中、尚书等人,除了架空皇帝,又派亲兵守卫,形同幽禁天子。这方面的行为如同奸臣的犯上,曹操罪恶昭著。
  朝代没有必要永远经营,以对人民的角度来看,比较欢迎经营能力佳的朝代,而不愿接受经营能力差的朝代。王莽的新朝成立后,后来没有人想要复兴新朝;秦朝灭亡后,刘邦也没有因为没复兴秦朝而被批评。为什么呢?因为经营能力不好的朝代不需要延续,另立新朝并不需要对前朝愧疚。汉朝自桓灵以降,早已民不聊生,少帝献帝根本就无力治国,人民根本不需要带来痛苦的汉朝。民变与盗贼的发生,还有武装势力互相残杀的产生,就是正由汉朝正规官吏所引发,换句话说,复兴汉室根本无法引起人民的共鸣。所以有必要复兴汉室吗?恢复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及盗贼四起的汉朝?
  是君不君在先,就不能怪臣不臣在后,因此,曹操不需要为复兴汉室而负责,汉室昏庸无能,咎由自取。
  商汤灭夏朝,周武亡商朝,两者都是著名的以臣伐君:对于旧朝代来说,固然行为不臣,但是对创立新朝代来说,却是开国大功。历史上几乎没有太多人对商汤及周文王、周武王批评奸臣的评价,理由就是着重于后来的新朝代,而奠定旧不臣与新君主的基础,曹操亦然。
  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真假难辨。我们如果片面地依据某些记述,断章取义,纵然再多发表评论文章,亦无济于事。评论历史人物,应当从有关的可靠记述中归纳出居于主流的东西(如德、才、功、过、善、恶、作用、影响等),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不仅要把这一人物与他同时的人相比较,也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同一类型的人相比较,这样便不难估计其在各方面的价值,以确定其历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与奸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分析,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的名义上的国祚。假若操是奸臣的话,那末,二袁、刘表、刘备、孙权……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操是奸臣吗?


  过去李鸿章曾经被国人斥责为卖国贼,不过现在改革开放了,我就从客观方面谈谈我对李的看法,刚好昨天看了凤凰卫士的历史人物评价中正好看到了李大侠,想必现在这20分是志在必得的 呵呵:
  我们谈到甲午海战的失败,往往会提到挪用海军经费建颐和园。
  但是,那还真不是李鸿章的过错。

  筹建北洋水师,要花大量的银子购买军舰、弹药等。
  这是一个“肥差”,购买军舰的回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李鸿章可没少发财。
  包括洋务运动办工厂,办铁路、办航运、办电报,李鸿章也没少捞钱。
  所谓的“官督民办”都是半官商,半私人企业,民方也都是李鸿章的私人关系。
  清朝政府和顽固的满清贵族,对不是不清楚,也不是不眼红,
  只是由于他们不通洋务,一开始就必须利用李鸿章这样的洋务派。
  等到北洋水师初具规模后,顽固的满清贵族就开始插手海军部这个肥水衙门了。
  满清贵族载漪就担任了海军大臣,开始直接从海军捞钱了。
  如果说李鸿章等洋务派,贪污还办事的话,
  顽固的满清贵族除了贪污,就什么事都不会办了。
  顽固的满清贵族掌管海军部后,北洋水师的建设就一直停滞不前了。
  而且这些贵族的贪污手段,比李鸿章更加拙劣,
  竟然能想出在颐和园给八旗子弟建立海军训练基地的方法,挪用海军经费。
  八旗子弟自然是训练不出来,“老佛爷”的园子倒是修得很不错。

  李鸿章想靠卖一个现代化的海军,来实现中国的海上霸权,是不可能的。
  但是,靠大量白花花的银子来压垮日本,却是有可能的。
  当时海军的装备、战法是飞速发展的。
  如果没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不断化大量的银子来购买最先进的军舰。
  例如北洋军队早期购买的定远、致远两艘大型主力战舰,甲午海战前就落伍了。
  在后起的高速,快炮的战舰面前,他们只能是活靶子。
  对方打十炮,你只能打一炮;对方行使快你打不着,你行使慢只能挨打。
  当时,英国就针对中国军舰升级的需要,建造了这样一艘高速,快炮的战舰。
  等到建造好的时候,李鸿章已经不在海军部当政了,北洋海军也没钱买了。
  最终,这艘军舰卖给了日本
  ——它就是在甲午海战种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吉野”号。
  李鸿章靠买来的军舰来实现海军的现代化,是有其缺陷的。
  但是这种军备竞赛,至少是能压垮日本的。
  当时日本为了购买战舰,举国上下捐款,连王室都捐款了。
  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只要再坚持几年,是一定能把日本压垮的。

  李鸿章想买一个现代化的海军,毕竟他还懂什么是现代化,
  顽固的满清贵族则对现代海军一窍不通了。
  他们掌握海军部后,就不再向“李鸿章的北洋海军”拨款了。
  的确,北洋海军象是李鸿章的私人军队,顽固的满清贵族无从插手。
  他们眼看着李鸿章大把地化清政府的银子,建立自己的海军,壮大自己的势力,
  能不“眼红”、“心疼”吗?
  与其让你李鸿章“捞钱”,“做大”,还不如我自己建园子呢。
  明白了“李鸿章的北洋海军”,
  才能理解顽固的满清贵族在甲午战争中的“主战”立场。
  北洋海军是李鸿章的个人家当,
  输了是李鸿章个人赔本;赢了是李鸿章出本钱,满清政府增光,不打白不打!
  李鸿章“主和”,一方面是了解北洋海军的差距,一方面也是心疼自己的家底。
  最终打败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还得他签。
  在全国遭骂名不说,还被贬到了广州,你说冤枉不冤枉?

  我们今天看李鸿章办北洋海军的“务实”与甲午战争中的“理性”,
  也不过是和顽固的满清贵族相比。
  与捞钱不干事的顽固满清贵族相比,李鸿章算是好的,至少捞钱还干实事,
  但是要说李鸿章是多么为民族、为国家,多么爱国,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了

中国近代,是一部饱经屈辱的历史,清统治的昏聩,列强的虎视眈眈,都给这个国家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深刻的灾难,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面,也涌现出了一批风云人物,比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人,他们亦正亦邪,有功有过。

作为晚清的名臣,李鸿章可以说是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了,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廷和11个列强国签署下《辛丑条约》后,民间就传出“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说法,但是李鸿章在位期间,也成为了北洋以及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对和中国近代化有着非常重大的贡献,签署完辛丑条约,李鸿章就病倒了,1901年11月7日,他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至于他一生当中的是非,那就只能让后人评说了。

那么李鸿章去世之后,他的后人都去哪里了呢?李鸿章一生养育有3子1女,凭借李鸿章积累下的人脉和财富,他们的生活也过得非常优越,大儿子李经方先后担任过驻美国的参赞和驻日公使,后来还被朝廷派遣出使英国,二儿子李经述1864年出生,1885年就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中了举人,后来还出任参赞官陪同李鸿章出使欧美,李鸿章去世后,李经述非常的悲痛,虽然朝廷让他沿袭一等侯爵,李经述却始终因为丧父无法释怀,最终在1902年去世,归葬合肥孝子坊。

而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出生于1866年,1888年,李菊藕已经22岁,早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家人一直希望给他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作为女婿,最终爱才心切的李鸿章选中了同治的进士,左副都御使张佩纶。

李菊藕随即成为了他的继室夫人,两人婚后养育有一子张志沂,他的女儿,也就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是家赫赫有名的民国美女作家张爱玲。

再往李鸿章的下一代走,时代的变迁再加上战乱,有些则明显的落魄了,比如李鸿章的长孙,李经述的长子李国杰,他继承了李鸿章的爵位,在民国成立后担任参政院参政,但是却因为自己的大肆挥霍而负债累累,在被委任为招商局董事长后,李国杰竟然主张将招商局码头卖给美国公司,因此被削除了公职,1939年,又传来李国杰要做日本汉奸的消息,因此他在上海被军统刺杀,此时正是大年初一,李国杰被及时抬到医院,不过医院早就听说了关于他的消息,故意拖延时间不救护,最终李国杰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

不过李的后人也有能够重新东山再起的,最有实力的应该属于李昭庆(李鸿章最小的弟弟)的第四代孙: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到了这三个兄弟出身的时候,家族的名号跟他们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关系,他们早年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从最基层开始拼搏,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实业家。

三个兄弟旗下都拥有搪瓷厂、钢铁厂、印染厂等公司,并且将经营面积扩充到了整个东南亚,其中李家曙甚至还在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开过钨铁矿,可以说这兄弟三人都是白手起家,但是如今他们已经身价过亿,成为亿万富翁。李家的坚韧也是让人敬佩的。

较为中立的评价: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居位之高之久,却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国。”“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

李鸿章自我评价: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正面评价: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热衷官场,亦深得朝廷倚重,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孙文上书李鸿章时,曾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梁启超则说:“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美国民众对李访美反响热烈是因为“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洲君主们所辖子民的总和还多”国宾礼遇“不仅表明了他个人的崇高尊严,同时也表明了大清帝国的伟大。”
1896年,李鸿章访俄,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评论对李鸿章的印象时说:“我认为李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当然他是中国人,没受过一点欧洲教育,但受过高深的中国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头脑,善于清晰地思考。正因为如此,他在中国历史上,在治理中国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这就不足为奇了。当时治理中华帝国的实际上就是李鸿章。”

负面评价:

李鸿章与守旧的清流派翁同和长期不和。翁同和曾出上联“宰相合肥天下瘦”讥讽李鸿章,被李以下联“司农常熟世间荒”回击。
1895年因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省籍的士绅打算拥清抗日,爆发了乙未战争,随即败于日本。台湾客家大老丘逢甲在乙未战争后写下一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其中前两句意在讽刺李鸿章。
张伯驹曾著有《红毹纪梦诗注》一书,回忆自7岁以来,70年间所经历过的菊坛史料,吟哦成诗199首收录其内。诗中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招致民间物议沸腾。当年在北京唱苏昆曲的,有一个饰演丑角的名演员刘赶三,一日在舞台上演戏时,就敢公开嘲骂李鸿章,冒出一句另加的台词:“拔去三眼花翎!”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刘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刘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另有说法曰,刘赶三小名“羊三儿”,故讹传为“杨三”。也有说法是“杨三”指的是,苏州籍的名丑杨鸣玉。
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主权,左宗棠评价李鸿章是:“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问他:“你当了一辈子的中国宰相,告诉我,你有什么足以自傲的政绩?”李鸿章就说,他怎样领导军队剿灭了太平天国和造反的捻匪。据梁启超记述,俾斯麦听了通过翻译告诉李鸿章:“真的是很崇高啊!不过,我们欧洲人却认为,打仗要战胜外族人才是功劳;国内自相残杀来保持一国的稳定,我们欧洲人不拿出来谈。”然而,卑斯麦却是以武力统一德意志而声名鹊起。俾斯麦听说李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后,说可没有人说他是“欧洲的李鸿章”。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李鸿章的身后评价是很复杂的,历史大师高阳先生认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李鸿章确是为帝俄所收买的汉奸!铁证如山。李氏直系亲属如告我诽谤其先人,我愿负完全的法律责任”。具体内容,请参阅高阳先生《同光大老•割城谁献督亢图》。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也很喜爱儿童。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这位贵宾的举动非常令人感动,他很虔诚地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他的这一告别仪式使他的随从人员和美方陪同人员始料不及。然而这却是饱含敬意的最真诚的悼词和最意味深长的告别:“别了,我的兄弟!”——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喜欢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而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也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他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根据条约不得以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李总督最后明确宣称:你们也许明白,如果你们停止毒害我的的人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我(约瑟夫)告诉他,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投票,将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华调查鸦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样有害时,他气愤地回答:‘荒谬绝伦!’似乎十分的愤怒和蔑视,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任何人都知道,鸦片是有害的。’当我起身告辞时,他仍很善意地用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英国公民为使中国摆脱鸦片所表现出来的仁慈。”这位秘书结束访谈时还发表了一通感慨:……中国的政治家们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战争的手段可以找到,他们不可能为了报复而认可战争的持续。(以上资料出自同时代的《纽约时报》)————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中国差点驱逐满清,提前共和。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如一次他召集了一群留洋回国的青年官员开座谈会,突然对数学感起了兴趣,逮了一个留洋生问他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从函数到方程式费了好大劲解释了半天,李鸿章仍是一头雾水。留学生急了,崩出一句:“中堂大人你撒尿吗?”李鸿章不知所以,答曰:“撒,当然撒。”留学生接着解释:“那就对了,中堂大人,撒出来的尿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对这种方法我们还缺少研究)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种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Tradition)来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

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外交家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一切可能的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的一份坚实的基础。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 ---未明
‚水浅而舟大也‛ ------ 毛泽东
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孙中山

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不知道楼主的意思,我试着回答:
正面:能臣、改革家、外交家、政治家。
负面:大贪官、买国贼、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签订辱约最多的历史罪人,可为什么还有人为其...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历史早已有定论,但是近年来,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形象又开始转变,其中到底是何等原因,我们不得而知。首先回顾一下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在李鸿章同时代的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两极分化,一方对李鸿章是极其赞赏,一方对李鸿章是极其贬低。赞赏者如梁启超,他在《李鸿章...

历史学家对李鸿章的看法是怎么的?拜托各位大神
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 在外交现代化方面,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化外交是从李鸿章开始,历史上的中国外交都是进贡关系,真正与世界列国平等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开始,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他出使日本(虽然签了马关条约),晚年有周游列国,与各国政要交往,各国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的功过如何评说
可奈何当时的清朝弱小,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没办法反抗强势的列强。李鸿章也只得无奈地签下被他称为世界上最难写的字——他的名字。签完最后一个条约的李鸿章吐了几口鲜血,进入了弥留的状态,留下提醒清政府小心俄国的遗言后,便停止了呼吸。二、鲸吞蚕食,逐渐扩张 李鸿章的遗言真的是对的吗?是的,...

李鸿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鸿章对当时的清政府以及统治者的情况肯定是很知情的,但他做的只是通过议和停战让清王朝多延续几十年。他的做法对清王朝而言是一个合格的忠臣,但对于民族的发展进程以及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来说,那就决定不是伟人了。许多人骂李鸿章是历史的罪人,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第四,关于签订不...

历史学家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你认为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晚清三杰”,说的是清政府有三位杰出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李鸿章。由此可见,李鸿章在清末时期是一位极具才能的大臣,声明远播。“洋务运动”正是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召开的,不得不说,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近代教育的...

李鸿章在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于我来说,历史上有一段老话叫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李鸿章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曾国潘门下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一些政治上的事被判定误国,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才能,很爱国的人。

清朝的李鸿章的正确评价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

如何客观评价李鸿章?
客观评价李鸿章:历史的复杂与矛盾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这位曾被称为“大清第一裱糊匠”的人物,其一生事迹复杂多变,如同一幅交织着荣耀与耻辱的画卷。他的一生,既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努力,也饱含了历史的无奈与挑战。外交与内政的矛盾 李鸿章在外交领域,被批评为“收卢布,卖边疆”,他签订的...

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好评)
虽然严格说并不能算李鸿章本人的文字,但它对研究直隶当时的吏治和省情,颇有价值。由于李鸿章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这批数量浩繁的新史料的即将问世,对于近代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乃至对李鸿章个人的评价,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从奏稿来看:吴汝纶刻本...

评价李鸿章150字左右?
他提倡改革但反对激进主义,力求以渐进方式推动维新,使国家在改革中稳定发展。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历史人物。总之,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以上在约150字的篇幅内对李鸿章作了简要的评价,...

新绛县13067119737: 历史 从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
城颜眠痛:[答案] 晚清重臣李鸿章,尤其是关于他后期外交上的功与过,一些学者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看法,很耐人寻味. 北洋大臣李鸿章一生多次参与与外签约,其中,他的确软弱妥协、卑躬屈膝过.这是长期以来的“盖棺定论”.但李生活在中国历史上...

新绛县13067119737: 结合史实对李鸿章进行评价 大二 近代史纲要考题 -
城颜眠痛:[答案] 你得客观的来评价他,首先一点他很愚忠,这一点是肯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他积极寻求改革,发行了我们国家历史上得第一只股票,对经济的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现在说一个积极方面的人物吧,梁启超,他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

新绛县13067119737: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褒贬不一,有史学家指出,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 -
城颜眠痛:[选项] A.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C. 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D. 率兵收复新疆

新绛县13067119737: 怎么评价李鸿章的一生? -
城颜眠痛: 李鸿章是晚期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士大夫.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较倭仁等顽固派较为开明,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新绛县13067119737: 怎样评价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
城颜眠痛: 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转变成了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在掌握地方实权后,他在江苏大力扩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新绛县13067119737: 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
城颜眠痛:[答案] 洋务运动主将,勉力支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没有想从根本上改变体制,终力不从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