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之本是

作者&投稿:兆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是什么~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译: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译:(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译: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论语》智慧:孝弟者,为人之本也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hào)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有子」名若,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孝」指善事父母,「弟」指尊敬兄长。「犯上」意即冒犯长辈或上位的人。「鲜」是少的意思。「作乱」即不守规矩,做出没有道理的事情。「务本」就是「专心致力于根本」。「道生」的道,指的是「仁道」,也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与」同「欤」,是语尾助词。
今解:
有子说:“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会去冒犯长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会去冒犯长上,竟然喜好作乱,那更是不会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产生。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实在十分明显。”
引申
中华文化的基础,在一个「孝」字。我们不习惯使用单名词,所以在孝的后面,加上一个字,变成复名词。因此出现孝心、孝道、孝经等名词。有人加上顺字,成为「孝顺」,引起很多争论。
到底要不要顺?各有不同的看法。不合理的顺,显然是不孝。而存心不顺,同样是不孝。只有顺到合理的程度,才是正当的孝顺。 智慧启引:有子说:“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会去冒犯长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会去冒犯长上,竟然喜好作乱,那更是不会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产生。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实在十分明显。”
一个人能够合理地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大概就不会对不起上司。历来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便是由此推论出来的道理。 对得起上司的部属,有资格称为君子。根本的修养,是大家明道和行道的基础。这样看起来,仁道的根本,即在于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但是,真正的道,必须掌握合理的“度”,才算中道(合理的道路)。过与不及,都属于偏道。 孝到合理的程度,敬到合理的地步。
并不是盲目顺从和过分的敬重,务求以合理为度。
智慧之光:
孝是不忘根本的表现,忘本的人容易冒犯长上,那是常见的现象。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现代仍然如此。合理顺从父母,才是孝心。不合理的指示,不能够顶撞,更不应该反过来教训父母,却不可以盲目顺从。对兄长要尊敬,同样以合理为度。过与不及,都不是应有的态度。兄长对弟妹,也要有合理的爱护。
我们可以这样做: 在自己家中,由自己做起,把孝道发扬光大。以孝道传家,对人类的贡献最大。

孝悌。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出自何人语?
出自儒家经书《中庸》。原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白话文释义:上百条船在激流的江水中划行,努力划桨的人会在最前面。上千的帆船出发在海上,敢于前进的人才会胜利。《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唐代韩愈所推崇,北宋二程发扬,至南宋大儒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将其...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恶语伤人
片言只语 甘言美语 4.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是什么意思
多用于好话暖人心,坏话伤人心。适合用于议论文中论证,如论证对话技巧。同适合在记叙文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诫我们美语好比南风,粗语就像北风。愚者认为做事情时,必须用粗暴的语言才能成功;而智者以婉转的语言,就能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圆满。要想交流达到最好的效果,彼此之间应该多说让人欢喜的话。

《朱子语类》卷二十六 论语八(2)
曰:"此语固是。但须知如何此是安义,彼是安命。盖吾何求哉?求安於义理而已。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理,故不处。不当贫贱而得贫贱,则自家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盎贵人所同欲,若不子细,便错了。贫贱人所同恶,自家既无愧义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当贫贱,便不是。张子韶说'审富贵而安贫贱',极好。"〔...

俏皮祝福语
84、健康为万事之本,仁爱为接物之本;整洁为形象之本,孝顺为济家之本;勤俭为富足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助人为善良之本,忠勇为爱国之本;礼节为交际之本,和平为处世之本;敬业为成事之本,恒心为成功之本。 85、祝福清晨送到家,愿行好运你我他。朋聚头条皆缘分,友情四海至天涯。 86、独君仙子飘海南,闯荡顶端...

杨氏之子是谁
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编辑本段]8.解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

有没有谁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全部译文?或者帮我译一下“石壁出...
运使朱子颖言:驻守泰安的时候,听说这样一件事。有士人在泰山深处听到石壁中有人语声,曰:“哪里来的书香,难道是转世人来此?”轰然震响,石壁洞开,见有琼楼玉宇,星罗棋布于峰 顶,有一老儒生长衣飘飘下来迎接。士人惊愕,问此为何地。老儒曰: “此处是经香阁也。”士人拜问经香的含义。...

与语言有关的成语
【译文】:化一杯茶吃,你可以说是甜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示例】:卞福坐在旁边,~,劝了一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5、金玉良言 【解释】: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

《朱子语类》卷十一 学五
〔赐〕季札录云:"问:'伊川见人静坐,如何便叹其善学?'曰:'这却是一个总要处。'"又云:"大学'在明明德'一句,当常常提撕。能如此,便有进步处。盖其原自此发见。人只一心为本。存得此心,于事物方知有脉络贯通处。" 大凡读书,且要读,不可只管思。口中读,则心中闲,而义理自出。某之始学,亦如是尔,...

初闻不知语中意,再闻已是语中人
7.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8.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本是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任。人生的必修课是接受无常,人生的选修...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 -
翟慧复方:[答案] 仁是爱人,要求统治者要爱人,从上往下要爱,从下往上要忠.平等之间要弟,父子之间要孝.所以,为人之本是道,就是自然规律,也是大家要认命.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 -
翟慧复方: 为人之本——孝悌

兴海县17268456589: 孔子的名言哪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 -
翟慧复方: 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处:《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什么意思呀 -
翟慧复方: 君子应该是以做人之道为本,只有本立了人间的道德才产生 论语里的句子,全句是“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人如果很孝顺的又很忠悌,这样的人喜好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应该是以做人之道为本,只有本立了人间的道德才产生,讲究孝顺忠悌的人,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兴海县17268456589: 为什么是什么论语本上是说.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性本恶了.人从生下就没有什么善恶.为什么孔子会这样说了? -
翟慧复方: 如果说到善恶,那么应该说在人生之初,就是一个善恶的结合体.儒家之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从维护人类整体利益来讲,应该发扬人善的那部分.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五则中提到做人的根本两句是 -
翟慧复方: 《论语》十则 中的五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兴海县1726845658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仁者爱人.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论语》 材料2: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3:下图分别是“仁”字饰... -
翟慧复方:[答案] :(1)针对周朝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了“仁”的主张(或具体回答春秋社会背景也可). (2)“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孝”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和中心. (3)孟子主张“仁”出自人的天性,把“仁”作...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中的做人之道? -
翟慧复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忽?2.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3.小人之心,岂能度君子之腹.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子夏曰:贤贤易...

兴海县17268456589: 论语的好句子 -
翟慧复方: 几句关于做人的语句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君子欲纳于...

兴海县17268456589: 请问:诚信为人之本是名言吗?速答 -
翟慧复方: 是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