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给佛磕三个头后要念祈导文吗

作者&投稿:笪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以下摘录 益西彭措堪布 的博客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 印光大师开示》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如果事务繁忙,没有闲暇,就应当在早起漱口、洗脸完毕时,对着阿弥陀佛像礼三拜,然后身体端正双手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作为一念,念满十口气。“一口气”就是从一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到这口气结束。这是功课的正行。念完之后作发愿回向,可以念小净土文,或者只念“愿生西方净土中”等四句偈。念完,再礼佛三拜告退。(就像见长辈先要行礼,退下也要行礼,做功课首先要拜佛,念完也要拜佛告退,这是必须做的礼仪。)假如家里没有佛像,或者出门不方便带佛像,就面向西方对佛问讯,念的方式一样。这叫十念法门,是宋朝慈云忏主为政务繁忙没有空闲修持的人制立的。
为什么这样制立?原因是极繁忙的人每天肯坚持修十念法,就符合净土经典一向专念的要求,也符合阿弥陀佛十念皆得往生的悲愿。
很多人事务繁忙,修不了很多,可以修这个最简单的功课。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凭这十念法就能解脱长劫的轮回,登入极乐净土,从此转凡成圣,有宣说不尽的大利益。而所用的时间不过几分钟,是这么短暂。这样的话,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如果连最简单的十念法都不修,这一生到临死的时候该怎么办?有把握解脱吗?如果不能解脱,再来投胎,情况又如何?谁也难以预料!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呢?因为众生的心整天散乱,又没有空闲专一念佛,所以就要在早晚抽出时间来心无杂念地念上几百句佛,以求跟佛感通。
怎么才能做到心无杂念?就是借气把心摄住,一气念下来时,气就摄住了心,使得心无法散乱。但这要顺其自然,一口气有多长就念多少,不能追求多念,一勉强就会伤气。而且只能念十口气,不能念二十口气、三十口气,念多了也会伤气。
念佛是求得跟佛心感通,这又需要自己的心系念在佛上,不缘想其它,不然三心二意就无法感通。“以散乱心念佛难得往生”这一句,是指口中虽然在念,但心里在缘别的事,这样口里念佛,心里念世间法,念贪嗔痴,怎么能跟佛感通?大家想一想:心里正念着贪嗔痴时能跟佛感通吗?绝对不能跟佛感通。不能感通,也就难得往生了。而这里修十念法是借气摄住心,使心当时只缘在佛上。所以是没有杂念,一心念佛。由这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所以虽然念的数量少,但功德很深。
下面看一则修十念法往生的例子。
这是讲民国在江苏无锡有位沈婆,生平心地善良、见义勇为,她的性格很仁慈和蔼,为人正直诚恳,而且很乐于帮助人,在帮助人时总是尽心尽力,所以当地人都很恭敬她。
沈婆念佛修持没有人指导,只是有一次听人讲十念往生法,当时生了大欢喜心,深信不疑。从此二十年如一日,诚心修持。
民国十四年左右的一天,沈婆十来岁的小儿子在外面玩耍,忽然见到从虚空中降下无数僧人,个个身形高大,相貌庄严,而且有夺目的光明,脚踩着莲花。其中一位非常高大的圣僧,手持着莲花,交给他母亲。忽然间她母亲就坐在莲花上。
他正看得出神时,姐姐叫他赶紧进屋给母亲送终。
等沈婆合眼后,屋里有奇异的香气久久不散,也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来的。
沈婆的成功来自两点:一是平生为人心地善良;二是功课每天坚持不断。她是很诚心的人,人的心诚,念佛的心也诚,虽然念得少,但每一次都跟佛心相应。这样日积月累,净业成熟,临终自然感得圣众现前接引,得以往生。
净土法门就有这个好处,在世间工作生活的同时,还能修持佛法,而且能即生解脱,原因就在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修法又极其简单,只要能念六字佛号,就能起修,这样在短暂一生中就能顿超轮回,高登净土。没有这样简便易行的普度法门,芸芸众生确实很难即生解脱!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极闲和极忙的人既然各有做法,也就是没有事的人就要从早到晚专念阿弥陀佛,如果没有空闲,就在早晚修十念法。中间半忙半闲的人,斟酌自己的情况来定。
【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
上面讲了念佛的正行,这一段是开示念佛往生最重要的基础。有这个基础再念佛,决定往生。没有这个基础,以心和佛相反,决定难和佛感通。
印祖教导我们:修净土的人事事要心存忠恕。“忠”就是忠诚,没有二心。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事事尽责任、尽义务。印祖《文钞》里有一段极好的开示。印祖说:“忠”这一个字可以贯穿在一切行为中。人的心里如果有忠,必定能孝养父母、恭敬兄长,与亲族相和睦,对朋友有诚信。抚恤孤寡,对人类和一切生命心怀仁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什么呢?如果有忠,就不会有欺诈。不欺诈,就尽本分。尽本分,则一切属于自己分内的事都必定会实行,绝对不用担心有虚假应付、不尽心尽力的情况出现。大家念佛,日常一定要做到事事有忠。如果不忠,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口里谈得再好,也和佛不相应。这个“忠”字是根本,没有了根本,怎么有成就呢?
“恕”就是“心”上一个“如”字。“如心”就是将心比心的意思。《论语》里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能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恕”。拓展开来,应当这么解释:只要是有情,就一样有离苦得乐的心,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别人着想,就是心里存有“恕”道。
这一点懂了之后,平时事事心上要存一个“恕”字。有好事时,要想到:我想得安乐,别人也想得安乐,我能不能给别人安乐呢?做不到全部给,能不能给一部分呢?遇到不好的事,就要想:我不想遇到这样的事,他也不想,那我不能加在他身上。或者见他有困难时,就想我能不能替他分担呢?能按这样实行,就是行“恕”道的好人。
“心心提防过愆”,就是时时提防身体的行为犯过失,口中的言语犯过失,所起心念犯过失。时时防护,不敢放纵。
“知过必改,见义勇为”,就是发现自己哪一点有过失就决定改正,见到什么事应当去做就勇于实行。
能按以上这几条实行,自己的心就跟佛的心相合,这样决定往生。相反,事事不去行“忠”“恕”,不去提防过失,而且有过失不愿改正,应尽的责任义务不尽,那心就跟佛心相反,决定难以感通。
所以这一段话,字字要铭刻在心里,时时遵守奉行,一定要努力在自己身上做出来。很多人修持多年不见有进展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这几点。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这又是一个要点:凡是修净土的人务必要把功德回向往生。
印祖谆谆教导我们:平时凡是礼拜、读诵大乘经典,以及做任何有利于世间、有利于众生的事,所作的功德都要用来回向西方。不能只以念佛的功德求生西方,其它功德又回向世间,希求升官、发财等等。这样就成了两条心,一条心是求生西方,另一条心是求世间圆满,心没有专一地趣向,就难以往生。所以志愿要专一定在西方,所做的任何功德都往西方回向。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要知道,你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间福报,世间福报也会自然得到。如果只求世间福报而不肯回向往生,那所作的功德就只成熟为世间福报,而且由于你的发心狭小,只求自己得现世福报,结果所得的福报反而下劣。同时,心不专一,往生也就很难决定了!
再次提醒大家,日常做的点滴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这万分重要。《观经》里讲到不论往生九品哪一品,都必须具足三种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说:具足这三心,决定得往生。如果少一心,就不得往生。这三种心在以上的讲解里都讲到了。至诚心就是身体礼拜阿弥陀佛、口赞叹称扬阿弥陀佛,意专一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在起身、口、意这三种业时,必须真实。这也是印祖一再强调的。深心就是两种信心:第一是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常沉溺流转,没有出离的因缘;第二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乘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能够往生。回向发愿心就是所作一切善根,都回向愿求往生。如果这三心还不具足,一定要想办法使它具足。比如所做的功德没有做到回向往生,那今后一定要按这么来做。
总之,印祖的开示都是在平实处教人,能按照这篇开示,真实地做,那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次中心印的《净土朝暮功课》完全是按印光大师制定的来做。
也许大家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做《净土朝暮功课》。我用世间最浅显的比喻来说明。大家都做过学生,在做学生时每天都要做功课,如果每天不做功课,学业肯定会荒废,到时候考试一来,就手忙脚乱而无法通过。再说,在这些考试当中,高考最重大,平时不做功课,高考必定落选,这以后的人生就不会有前途,再说白一点,就是一辈子都完蛋了!
那同样的道理,大家要去极乐世界,不仅要经过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而且要经历临终这个最大的考试,考得过就上极乐世界成佛去了,考不过就在六道里生生死死,受苦无量。这不是一辈子完蛋,有可能是无量辈子都完了!所以为了能通过临终的考试,必须每天都有净土的修行,都要做净土的功课。不然到了临终手忙脚乱,通不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大家知道《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经上讲三辈往生时都说了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往生的根本条件,上等的要求是从你发心念佛开始终生念佛,下等的要求是每天坚持修十念法,这样才符合一向专念的条件。
怎么能保证在这个条件上具足呢?极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功课。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修行人就是由这条途径而成就往生的,我们也不能偏离这条正轨,不能因为自己是现代人,就可以不做净土功课。
我们很多人事情很多,做不到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那最起码每天要做净土功课。这样做功课是用最好的方法让你每天都能保持有一段净土的修行,一生坚持一来,就具足了“一向专念”,往生的考试就能顺利通过。没有以做功课来管住自己,人就自由散漫,随自己的习气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结果耽误了生死大事,这是最可悲的。

随缘,没有规定,念念又好处


参拜时为什么要磕三个头
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整天想着升官发财、敛物敛色,打人整人,偷鸡摸狗,贪污受贿,"上下交争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来呢?心动神疲,无暇静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满智慧呢?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

去寺庙烧香磕头有什么规律吗?
许愿磕头上香顺序1 上香的正确姿势是:先上香后磕头,然后起立在许愿默念。上香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上什么材质、上几枝香也没有限定(通常上三枝香,但不是硬性规定)。你这样问,就是不知道上香的意义。我简单的给你解释一下吧:上香类似于我们在准备浏览网页之前的“拨号上网”,香即信香,是一种信号,是用来跟诸佛...

农村俗语:“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么意思?
古人就认为“三”与“神”“佛”相连,“三”是个比较吉利比较好的数字。而“四”与“死”几乎同音,古人认为这个数字与鬼相连,很倒霉很不吉利。这种观念就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农村,以前农村的百姓大多文化水平低下,就比较推崇迷信的这一套。第二种说法是人可以大办三十岁的生日,但不要办四十岁的...

为什么拜菩萨要磕三个头,要拿三根香,怎么不可以磕四个头和四根香?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一支先上中间,念供养佛,不堕地狱 第二支上右边,念供养法,不堕饿鬼 第三支上左边,念供养僧,不堕畜生 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磕头时,头要怎样才有诚意?
一拜三叩,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其仪式是先做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下第二个头,同样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有什么深刻含义
佛家之所以要上三炷香的原因,是因为这三只香分别代表的是戒香,定香,慧香。也就是佛家中的戒定慧。戒香代表着要戒掉过往的一些贪嗔怨恨,俗世因果,不为恶所纠缠。而定香则是保持内心平静,进入入定状态。最后的慧香,是像佛祖征求智慧,让眼睛心灵明亮。而佛家的三叩首,分别代表着是第一叩首表明...

拜菩萨磕头磕几个
此外,磕头的具体方式也有一定的规范。通常,信徒会先双手合十,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和祈求,然后屈膝下跪,双手掌心向上,额头轻触地面,完成一次磕头。这个过程需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与专注,以达到与神佛沟通的目的。在磕完三个头后,信徒通常会再次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和敬意,然后起身离开。总的来说,拜菩萨...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有什么深刻含义
烧香拜佛,有无穷无尽的功德。佛经上常说的利益有如下三种:1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可以消除我们前世业障,有利于人生幸福。2礼拜,也可以对治我慢之心,是修行的必要功课。3.在佛像前烧香礼拜,可以与佛结缘,种下菩提种子,将来后世必定成佛。三,只是一个常用的数量。实际上,我们烧香礼拜,多多益善。

磕三个头和四个的区别
磕三个头和四个的区别:民间有“神三鬼四”的说法,即:面对菩萨、佛祖、神仙、道君、天地,都是磕头三下。而给死去的人行葬礼,则应该磕四下。神三鬼四同样适用于烧纸的时候,给神烧纸要三张三张地烧,给鬼的话就要四张四张地烧,人家说三是阳数,四是阴数,阳高于阴,所以有此分别。烧香也是...

拜菩萨磕头磕几个
在佛教传统中,拜菩萨时磕头的数量通常是三个。在佛教礼拜仪式中,磕头是一种表达虔诚和尊敬的方式。一般来说,信徒在拜菩萨时会磕三个头,这代表着对佛、法、僧三宝的顶礼。每一次磕头,都是对佛法教义的深深敬仰以及对菩萨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激。这三个头也寓含着三层深意。首先,是对佛的尊敬和顶礼...

蓟县13767959650: 烧香拜佛时,磕头要磕几个? -
夫滢愈三: 一般是拜三个,表示礼敬佛法僧三宝,拜的时候要庄严心净,拜下去后,双手翻过来,掌心向上,做莲花状散开,表示接受或祈求得到佛菩萨的甘露法雨,三拜后起立再鞠一躬,接着双手食指相合点眉心一下,表示顶礼,整个拜佛就算完成了....

蓟县13767959650: 佛前三柱香是什么含义? -
夫滢愈三: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蓟县13767959650: 遇寺庙不拜佛是不是不好,不懂怎么拜佛.求拜佛指导 -
夫滢愈三: 主要是要有恭敬心,最简单的是拈香最好三根,一根也可以,点香,双手持香对佛像三鞠躬,插香,然后嘴里要讲我某某某今天到此地给某某菩萨或佛请安,磕3个头,然后讲请佛菩萨保佑我平安健康之类的.一定要报你的名

蓟县13767959650: 做佛事磕几个头 -
夫滢愈三: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佛前上三柱香: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

蓟县13767959650: 去寺庙里烧香拜拜需要注意点什么 香有什么禁忌 -
夫滢愈三: 去寺庙的前一天,可以洗个澡,当天换一身干净衣服.去了寺庙,给各尊佛菩萨,上三柱香,磕三个头即可.香无须高香,普通的香就可以. 如果要上供品的话,供品一般是:花,灯,香,水,果.或自己的珍爱之物.不可用肉类,切不可因...

蓟县13767959650: 为什么拜菩萨要磕三个头,要拿三根香,怎么不可以磕四个头和四根香? -
夫滢愈三: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一支先上中间,念供养佛,不堕地狱 第二支上右边,念供养法,不堕饿鬼 第三支上左边,念供养僧,不堕畜生 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蓟县13767959650: 去佛寺烧香,可以每次磕九个头吗?
夫滢愈三: 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当然 如果你觉得不够深刻 可以多磕

蓟县13767959650: 诵读三十五佛忏悔文,每念一位佛祖名字磕一个头还是三个头,我是一佛磕三个头 -
夫滢愈三: 一般有两种做法. 1.拜三十五佛做忏悔的,一佛一拜.当然,你在家里三拜也可以.在寺院的仪轨是一拜.多拜没有坏处.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也是一样.在忏悔文中,也有几个地方需要一拜.你可以参照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每个佛名后边标有一拜)的仪轨. 2.你说的诵读三十五佛忏悔文,只是诵读即可.一般的仪轨,在一开始会有三拜的地方.拜佛法僧.之后,跪诵,或者站诵,或者坐诵. 我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在寺院里修习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法会,都是这样的.

蓟县13767959650: 拜佛为何嗑三个头 -
夫滢愈三: 磕三个头分别是: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蓟县13767959650: 为什么敬香要点三支? -
夫滢愈三: 有多种解释. 1、是敬天、地人.所以三柱香. 2、代表敬人、鬼、神. 3、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