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问题

作者&投稿:亢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生物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醋酸菌

1.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 )存在于(神经末梢)
2.小刘( 鼓膜)感受新闻联播开始曲的物理信息,由此引起的兴奋传入中枢后,通过( 非条件)反射,知道新闻联播已经开始。
3。小刘通过舌上的味蕾感受话梅的( 酸的化学)信息,这种信息通过传入神经将( 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经过分析综合,通过传出神经将神经信号传至(唾液腺 ),引起(分泌唾液 )
4.人们处于应激状态时,胃肠蠕动(变慢 ),心跳( 加速),血糖(上升 ),这些是( 神经)调节的结果。

鱼的呼吸系统
鱼是水生动物,也是需氧动物,其生理活动和物质的新陈代谢,都要有氧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但是鱼的一切生理代谢和生活、生存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在正常情况下鱼不与空气长时间的接触。所以鱼没有进化肺,不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也就说,鱼无法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但是鱼有腮,鱼腮是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外呼吸器官,它在两侧腮盖下面的腮腔内。每侧又分为内、中、外三叶,每叶上有许多腮丝附着在弧形腮软骨上,呈向后放射状排列,腮丝上有极其丰富的毛细血管。腮的前端与口腔相通,后面经腮盖裂与外界相通。含氧较高的水由口腔进入腮腔,经腮丝过滤时,通过氧分压差,以分子弥散等方式进行气体交换。
鱼是低等动物,各种代谢活动比人类简单。人类中断给氧后,5分钟即可出现昏迷,6分钟出现脑细胞水肿变性,10分钟出现脑细胞死亡。而鱼对缺氧的耐受性要比人类强的多,特别是在气温较低时更是如此,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100克以下的小鲫鱼可以存话3---4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有人说鱼有气呼吸功能,把鱼有时浮在水面上张口吸气,以及鱼离水后仍继续张口鼓腮说成是鱼进行气呼吸的证明。我们认为,比较科学可信的解释应该是,鱼在水中的氧含量不足时浮到水面上张口吸气,是试途把空气与水同时吸入口中进行气水混合,以增加水的氧含量来改善缺氧状况。至于离水后的张口呼吸,是鱼的求生本能活动。另外鱼离水后其腮腔和腮叶之间仍存有少量水份和湿气,所以鱼仍然可以从这些微量的水中获取氧气,但是,一旦这些水份干涸,鱼就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很快就会死亡。鱼在低温下,体温也随之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也随之降低,氧的需求减少,所以才能够存活较长的时间。但是有些无磷的鱼类,可能有副呼吸器官,如泥鳅、鳝鱼、鲶鱼、乌鱼等。
另外,鱼腮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昆虫的呼吸系统

第一节 气管系统的基本构造

当前位置:昆虫的内部解剖->昆虫的呼吸系统->气管系统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气管系统(tracheal system)依据其构造和生理功能可分为气门、气管和微气管3个组成部分。
一、气门及其类型
气门(spiracles)是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
(一)气门的分布类型
气门的数目及其在体节上的分布方式而有很大变异。现代昆虫的胚后期,胸部一般只有2对气门,分别位于中胸和后胸的前端,而腹部一般只有8对气门,分别位于第1—8腹节,总共具有10对气门。现代昆虫种类很多,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差异很大,气门的位置、数目和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现代各类昆虫的气门数目和分布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分布类型:
1、全气门式 具有10对有效气门,分别位于中、后胸和腹部第1—8体节上。如直翅目蝗科,双翅目毛蚊科也属此种气门类型,但中胸节上的1对气门移位于前胸节上。
2、周气门式 具有9对有效气门,l对位于前胸(为中胸气门的移位),其余8对位于腹部第1—8体节上。如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瘿蚊科幼虫。
3、半气门式 具有8对有效气门,即1对前胸气门(中胸气门的移位)和7对腹气门。如双翅目蕈蚊科幼虫。
4、两端气门式 具有2对有效气门,分别位于前胸和第8腹节上。如双翅目蝇科、丽蝇科幼虫。
5、前气门式 只有l对有效气门,位于前胸节上。如双翅目蚊科的蛹。
6、后气门式 只有1对有效气门,但位于腹部最后一节上。如双翅目蚊科幼虫。
具有8对以上有效气门者,通常又称为多气门型;仅具l一2对有效气门者,又称为寡气门型;另外还有少数昆虫,如双翅目摇蚊科幼虫和部分内寄生昆虫的幼虫等,通常无有效气门或虽有气门但已封闭,因而称为无气门型,这类昆虫多具特殊的呼吸方式。
(二)气门的构造
气门在构造上也有很多类型。最简单的气门仅是气管在体壁上的一个没有任何附带结构的开口,本身也不能开闭,称为气管口,无翅亚纲昆虫即属此种类型。绝大多数昆虫的气管口位于体壁的一个凹陷内,在体壁内陷与气管口之间形成一个膨大的空腔,称为气门腔,此腔向外的开口称为气门腔口。气门腔口周围常围以特别硬化的骨片,称为围气门片。具有气门腔的气门,常具有调节其开闭的附带结构,以控制气体的出入和限制水分的过度蒸发。
许多昆虫在气门腔内,体壁常有绒毛状或其它表皮质突形成的筛板。有些双翅目昆虫在气门周围还有皮细胞特化的围气门腺,能分泌一些疏水性物质。这些筛板和疏水性物质具有防止水分、灰尘和微生物侵入的功能。
陆生昆虫的气门一般都具有专门的开闭机构。在气门腔外部关闭气门腔口的称为外闭式气门,外闭式气门一般较简单,开闭机构包括气门腔口分化出来的1对基部相联的唇形活瓣,活瓣基部有——骨化的垂叶,垂叶上联结有闭肌。当闭肌收缩时,将垂叶下拉使唇瓣闭合,闭肌松弛时,依靠骨片的弹性而使气门开启。许多昆虫的胸部气门属于此种类型。在气门腔内部关闭气管口的称为内闭式气门。内闭式气门有多种类型,其中较典型的包括部分气门腔壁硬化形成的半圆形闭弓,与闭弓相对一侧的气门腔壁特化成柔韧的内褶——闭带。闭带边缘是骨化的可活动的闭弓,以及控制闭弓活动的闭肌,抑或还有开肌。当闭肌收缩时,闭弓牵动闭带将其推向对面,使气管口关闭,闭肌松弛时,由于闭弓的弹性或开肌的收缩,将闭带拉回,使气管口开启。较简单的内闭式气门没有闭带,而在气门腔两边各有一骨化带,带的一端连有闭肌;有的尚有开肌,两骨化带控制气门的开闭,就象钳子的开合一样。

腹气门
气门调节器
气囊
微器官

二、气管及其分布
气管(tracheae)是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不同昆虫体内气管的连锁网有一定差异,但大致都可分为主气管、支气管和微气管。主气管又称初级气管,起始于气门,有一定分支,大都分布在肌肉或组织的表面,或贯穿组织内部;支气管又分为二级气管和三级气管,它们是由主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多分布在组织内或肌纤维之间;三级气管再通过端细胞伸出的直径lμm以下的细支,称为微气管。
(一)气管的组织结构 气管的组织学和理化性状与其相连的体壁相似,只是层次内外相反。管腔表面有一层疏水性物质(相当于上表皮),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气管内膜以局部加厚的方式形成紧密排列的环状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内脊,称为螺旋丝,以增强气管的强度和弹性,经受气流和血液的压力,使气管始终保持圆筒状,保证气体的畅通。气管的管壁细胞极为扁平,系由单层的体壁细胞薄化而成的。在很多有翅亚纲昆虫中,初级气管和二级气管可局部膨大成囊状构造,称为气囊(air sacs)。气囊的壁强度减少,内膜的螺旋丝不发达,因而很容易受气管内气压或血压的变化,或体躯的弯曲动作等影响而胀缩。气囊有节奏的胀缩,可以大大提高气管的通风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飞行肌的呼吸代谢和提高燃料化合物的供应效率;对于飞翔力强的昆虫和水生昆虫,气囊多少还具有增加浮力的作用;某些在肌肉表面和组织内的二级气管膨大形成的气囊,可大大增加气管与肌肉的接触面,从而为气体的交换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二)气管的分布 原始昆虫每一体节都具有1对气门和分布在本体节的独立气管系。自气门伸入体内的一小段气管,称为气门气管,由此各分出3条主要分支:伸向背面的分布到背壁肌和背血管等,称为背气管;伸向腹面的分布到腹壁肌和腹神经索,称为腹气管;伸向中部的一条主要分布到消化道、脂肪体和生殖腺等,称为内脏气管。各体节间的主气管,还常由位于虫体两侧的后生纵向气管干相联通。最常见的气管纵干为侧纵干,位于体躯的两侧,连接所有的气门气管,自胸部的第1对气门至腹部的最后1对气门,构成气体的主要通道;有些昆虫还常有l对背纵干,连接各个体节的背气管,如家蝇幼虫等;另外一些昆虫则具有连接腹气管的腹纵干或连接内脏气管的内脏纵干。
昆虫体内各组气管主支及纵向气管干的有无、发达程度和分布情况等,常因种类或体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多数昆虫的头部和前胸无气门,这些体节的气管由中胸进入;翅肌和足肌发达的昆虫,其胸部气管也常发达且分布复杂;多数昆虫侧纵干发达,而背纵干、腹纵干、内脏纵干则很少同时存在。
三、微气管
气管不断分支,最后分支成直径约2—5μm时,便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数支直径1μm以下、末端封闭的微细盲管,伸入到组织内或细胞间,即为微气管。微气管壁极薄,具有透性,其内的微细螺旋丝,脱皮时不随表皮脱落。微气管是气管终端细胞向缺氧区域成掌状生长,分化出的胞内管道,因此与气管是联通的。微气管有时可深入到细胞内部,将氧气送至线粒体附近,但这种伸入方式并不破坏原生质膜,犹如手指控入气球一样。微气管的组织结构与气管无明显差别,但无几丁质的表皮质内膜结构,因而可使气体容易透过,其内壁由端细胞分泌物形成薄膜层,构成微弱的螺旋丝。

第二节 昆虫的其它呼吸方式

当前位置:昆虫的内部解剖->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的其它呼吸方式

昆虫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气门气管的开闭式呼吸,但随着某些昆虫生活习性的改变,其呼吸系统的构造及呼吸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特殊的呼吸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体壁呼吸
有些昆虫没有气管系统,或气管系统很不完善,气体的交换是经由体壁直接进行的,这种呼吸方式特称为体壁呼吸。如弹尾目昆虫中的绝大多数种类都无气管系统;很多寄生性昆虫的幼虫,体内虽有气管网但无气门,整个体躯浸浴在寄主的体液或组织液中,一般多以柔软的体壁摄取溶解在寄主血液中的氧;某些水生昆虫,体内虽具有完整的气管系统,但在体壁上常无特殊的呼吸机构,可利用体壁吸取溶于水中的氧气。
二、气管鳃和直肠鳃呼吸
气管鳃(trachealgill)是一些水生昆虫如蜉蝣目、绩翅目和蜻蜓目的稚虫,以及毛翅目的幼虫,体壁向外突出形成的叶片状或丝状构造,鳃内密布气管的分支,溶于水中的氧气和虫体内的二氧化碳,可通过气管分支与水之间的鳃壁进行交换。蜻蜓稚虫的气管鳃突出在消化道后端的直肠内,因而又特称为直肠鳃(rectalgill),可自进出于直肠腔内的水中吸取氧气。这些昆虫虽然具有呼吸效率较高的气管鳃,但体壁呼吸仍占有重要地位。在冬季,当水中含氧量较高、虫体活动减弱的情况下,单靠体壁呼吸即足以维持生命;而至夏季,水中含氧较少,虫体的活动性又较强时,就必须依靠气管鳃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了。
三、物理性鳃呼吸
某些没有特殊呼吸器官的水生昆虫,不能直接利用水中的氧气,而是以气泡或气膜利用大气中的氧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称为“物理性鳃呼吸”。如龙虱和仰泳蝽等的体躯腹面,有一层直立的疏水性毛,当虫体潜入水中时,在毛间可携带一层气膜或气泡,从而可满足其在水中生活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再到水面上来换气。在有些情况下,气泡不仅具有昆虫潜入水中时携带氧气的功能,它的供氧机制,还可使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源源不断地渗入到气泡中去,以维持气泡的体积,与虫体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这类昆虫可以更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到水面上换气。
四、内寄生昆虫的特殊呼吸方式
内寄生昆虫除以体壁进行呼吸外,某些种类还常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如很多寄生蝇幼虫钻入寄主体壁后,因寄主皮细胞层受到刺激而向体内扩展,使体壁向内形成一囊状构造(表皮质围鞘),包住钻入的幼虫,虫体后端的气门对着寄主体壁上的蛀孔,与大气相通。膜翅目小蜂科的某些种类,在卵的一端具有长的柄突,卵产于寄主体内后卵柄露于体外,幼虫在寄主体内孵化后,将身体末端伸入到卵壳内,以虫体后端的气门通过卵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http://etc.lyac.edu.cn/courseware/02_03putongkunchongxue/chapter016/ch016.htm

人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气体交换地有两处,一是 外界与呼吸器官如肺、腮的气体交换,成肺呼吸或腮呼吸(或外呼吸)。另一处由血液和组织液与机体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内呼吸)。

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进入呼吸器官的血管含少氧血,离开呼吸器官的血管含多氧血。

低等水生动物无特殊呼吸器官,依靠水中气体的扩撒和渗透进行气体交换。在较高等的水生动物腮成为主要呼吸器官。陆生无脊椎动物以气管或书肺交换气体。而陆生脊椎动物中肺成了唯一的气体交换器官。

肺是一个内含大而潮湿的呼吸表面的腔,位于身体内部,受到体壁保护。哺乳类的呼吸系统除肺以外还有一套通气结构即呼吸道。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
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进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图5-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的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组成的气管系统,它缺少高等动物的肺器官。气管在组织学上虽然构造简单,但在虫体内的分布却非常发达,它可将氧直接输送到呼吸组织中,从而弥补了昆虫血液不能携带氧的缺陷。

但是鱼的一切生理代谢和生活、生存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在正常情况下鱼不与空气长时间的接触。所以鱼没有进化肺,不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也就说,鱼无法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

鱼在水中的氧含量不足时浮到水面上张口吸气,是试途把空气与水同时吸入口中进行气水混合,以增加水的氧含量来改善缺氧状况。至于离水后的张口呼吸,是鱼的求生本能活动

所以 昆虫的呼吸系统虽然简单,效率较低,但直达组织
鱼的腮与循环系统合作,效率高,但仅限于水中(个别鱼种除外)

人类用肺来呼吸 .但相对于其他生物,如鸟类,呼吸系统就比较落后,鸟类的肺活量相对比优于人类的.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性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

鱼大多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腮呼吸,是变温动物,相对于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一套管状气管系统,经过长期的演化,随着成、幼虫态的分化、翅的获得,以及幼期对生活环境的特殊适应.

人的呼吸系统主要是肺,可以直接吸入空气,由于地球上的植物多,所以有利于身体的新成代谢;
昆虫用腹部呼吸,因为昆虫多与植物生活在一起,腹部巨大的面积可以吸入很多的氧气;
鱼用腮呼吸,由于水中溶有大量的氧气,腮可以很方便的吸入;
它们的呼吸系统分别与环境对应。

昆虫用腹部呼吸,生活在陆地上
鱼用腮呼吸,生活在水里
个别的鱼也可以用皮肤呼吸,可以生活在泥潭里


物理问题
S绳表示绳子自由端的移动距离。s物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所以省1\/2力,就要费2倍距离,所以s绳=2s物 由于绳子和物体同时移动,同时停止,则运动时间相等。把s绳=2s物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相等的时间 得到 v绳=2v物 v绳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物表示...

问个物理问题
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候的摩擦力等于推力(或拉力)因为此时物体处于平衡态(平衡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物体的摩擦力等于推力。2.物体竖直压在墙上的摩擦力等于重力,此时物体实际收到四个力,但由于水平方向的人对物体的压力和墙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

一个物理问题
“热水先结冰”这一奇特的物理现象是坦桑尼亚一个中学生姆潘巴于1963年偶然发现的,对这一现象全面合理的解释还待进一步探索,现在它已被命名为“姆潘巴问题”列入“物理之谜”。 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放等量的35摄氏度沸腾过的温开水和100摄氏度的沸水。清除冰箱冰室底板上的霜,在冰室内选择两处各方面条件都基本相...

物理问题要过程
溢出的水就是被物体排开的水。则溢出水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进而,等于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水的质量为14.8g 则,排开水的体积为:V水=m水\/ρ水=14.8g\/1g\/cm^3=14.8cm^3 即物体体积V=V水=14.8cm^3 ρ=m\/v=44.4g\/14.8cm^3=3g\/cm^3 ...

水中浸物问题怎么求公式?
水中浸物问题的三种情形公式:1、半水中浸物求法:体积除以(容器底面积—物体底面积)+原来水面高度=现在高度。2、(完全)水中浸物求法:(物体面积除以容器底面积)+原来高度=现在高度。3、水中浸物公式:F浮=G排,F指的是浮力。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浮力指...

物理问题
有两种解释 1,因为能量守恒,由动量定理可知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总动能最小(类似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所以此时重力势能最大 2,考虑一个动态过程:如果小球速度大于槽的速度(这里的速度都是指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则小球高度还将继续上升;如果小球速度小于槽的速度,小球高度肯定会下降,所以速度相等时...

物理问题
不一样。速度快的受损程度小,速度慢的受损程度大。因为“重力加速度”,而这两个物体重量一样,而速度就决定了撞击时的力量。速度慢的受到了速度快的撞击,损害就严重一些;反之,速度快的就受到了速度慢的撞击,相对来说损害就轻微一些。

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有包括哪些
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包括:1、 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问题原型”的衍生和再造能力。3、选择解决问题策略和对解题过程评价反馈的能力。4、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2)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计算的能力。(3)物理估算能力。5、独立思考和实验和探究能力。

物理问题
蜡烛熄灭。原因是:拍手时,声波沿着空气传播,遇到密闭的纸箱壁,由于惯性,气流依旧要保持运动状态,而让纸箱变形,里面的空气被压缩高速从洞口喷出从而熄灭蜡烛。

茂南区17862501855: 有关生物的问题.
怀泼悉复: 1.我们日常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主要是大分子物质,如米饭中的淀粉、肉类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等都是大分子有机物,它们均需被消化道的相关酶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等较小分子的营养成分才能被小肠细胞直接吸收进入体内.(食物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或离子性质的营养成分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被小肠壁细胞吸收进入体内.) 2.物质分子的大小、物质分子的浓度、细胞膜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3.营养成分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含氧量减少.

茂南区17862501855: 几个有关生物的问题?
怀泼悉复: 1.载体可以重复利用,但是必须有能量,而且载体的数量也是一定的,载体蛋白是一定的 2.内部环境是人体内的环境,包括了人体内环境和人体外环境(比如口腔,食道==); 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有且仅有这三种,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外环境即细胞外液. 3.吸胀吸水是不成熟细胞才有的; 渗透吸水是一种通过选择透过性膜的吸水方式,是成熟细胞才有的 只有根尖分身区的细胞才会两种吸水方式并存 楼主 你的补充说明正确的回答是0度世界的回答 内环境只有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组成三种

茂南区17862501855: 有关生物的问题
怀泼悉复: 1所有活细胞都是生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都是生物.2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不是植物有叶绿体,而是大部分植物细胞都有,当然,根细胞没有叶绿体,根尖细胞无液胞,导管细胞两者都没有.3病毒不是结构而是凌驾于结构之上的个体,但它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核算结构.4没有以核膜包被的成熟细胞核的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他细胞为真核细胞,但他们都是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希望能帮到你,希望你能喜欢上生物

茂南区17862501855: 急求啊!!!!!!求各种关于生物问题+答案…… -
怀泼悉复: 1·旗形树的旗冠像一面旗帜是由于对缺水环境的适应.(错了,是对风的适应)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正确)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在视野中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转换物镜都还能看得见,那么污点存在于( )中 A.镜筒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B) 后面的几个,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作答了.

茂南区17862501855: 生物问题 -
怀泼悉复: 1、错,植株生长是由于分生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细胞的延伸而实现的,不单是由细胞分裂来实现; 2、错,面粉来源于小麦种子的胚乳,而花生油来自花生种子的子叶;3、对的,因为:(1)、蛋白质不能被储藏 (2)、细胞分裂、修补、增生...

茂南区17862501855: 问几个关于高中生物的问题 -
怀泼悉复: ⑴内质网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细胞质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简单来说就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送至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内处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送至溶酶体,内体,细胞外,细胞膜⑵tRNA是在细胞核核质合成,再转运到细胞质.作用就是,它有两个头,一头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密码子,与mRNA 互补配对;一头是氨基酸臂,携带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按照遗传密码子互补配对的方式,从mRNA上得到的遗传信息相应的tRNA就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茂南区17862501855: 关于生物的问题
怀泼悉复: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曲霉)、食用菌(如蘑菇}} 什么藻其实很容易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他的藻基本上都是真核生物,但蓝藻有几种要有印象【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如发菜)】 原核生物中异养生物:蓝藻(原核生物中记住这个应该就可以了) 自养生物:植物、藻类、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人、动物等

茂南区17862501855: 生物问题,简答 -
怀泼悉复: 1.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发育等. 2.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3.核膜:双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膜上有核孔,是唯一能让生物大分 子透过的生物膜.染色质: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4.内质网: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有机物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大小囊泡组成,单层膜.与细胞壁和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双层膜结构,呈颗粒状或短棒状,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呈扁平椭球形,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茂南区17862501855: 问一些关于生物的问题 -
怀泼悉复: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 也有种内斗争. (1) 种内互助: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共同哺育幼仔,共同觅食,共同御敌等活动. 如蜜蜂蜇人时会释放出一种外激素,引来其他的蜜蜂群起而攻;棉蚜...

茂南区17862501855: 一些生物的问题 -
怀泼悉复: 小姐,首先呢第一个问题:其实人体的组织细胞基本上都是在内环境中的,其中一般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存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至于毛细淋巴管的生存环境则是组织液和淋巴.所以想要知道它们的联系首先要知道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