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明礼守法的故事

作者&投稿:索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曹操割发代首故事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强项令的故事
汉朝光武帝年间,有一天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手下的一个奴仆在白天行凶杀人后藏入公主府,使缉拿人犯的官吏无法捕捉.当时的洛阳县令董宜听说公主出门,而驾车的正是那个奴仆,便率人截住公主的车,当场将那个奴仆正法.公主立刻向刘秀告了董宜一状,刘秀大怒,把董宜召进宫中,要当着公主的面打死他.董宜道:"请让臣说完一句话后再赴死."刘秀答应了他的请求.董宜道:"汉朝是仰仗着陛下的英明才换来中兴盛世的,而如今陛下放纵凶奴,妄杀官吏,以后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又用什么来服众呢?不必烦劳陛下动手,臣自己了断."董宜说完猛的向宫廷中的石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刘秀连忙令人制止他,让他向公主叩头来免除一死,但倔强的董宜就是不肯,于是刘秀让人按住他的脖子给公主叩头,董宜拼命挣扎,就是不叩.
当公主要刘秀杀了董宜之时,刘秀不但没有照办,反而褒奖了董宜,封他为"强项令",意思是刚强不肯低头的县令.

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为了说明邻里人际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即使今日 争得了这三尺又如何?秦始皇当日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又何去何从呢?你们修墙修得过长城吗,长城今天还在呢,但 修墙的秦始皇又如何了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你、欣赏过你,生命将是一种悲哀。如果从来没有人与你磨擦过、 争吵过,对于你的生命来说也同样不完整。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与我们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是多么 得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们何必把宝贵的生命,消耗在那些毫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上呢? 时间验证真理~张氏故居,在今天六尺巷一带,当年宰相府第,已荡然不见痕迹,唯六尺巷的故事,仍在这块土地上流传, 象征着一种气度和胸襟,告诉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 ,给今人以启迪。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中华名人明礼守法的故事
曹操割发代首故事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

中华名人明礼守法的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

关于名人明礼守法古诗
1、况当受明礼(唐·曹邺·《长相思》)2、明庭礼百神(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3、展礼值明时(唐·崔曙·《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4、谨访景明嘉礼(宋·无名氏·《庆清朝·银漏花残》)5、容礼辉明(宋·无名氏·《六州》)6、质明三献虽终礼(唐·周墀·《...

明礼守法讲美德什么意思
明礼守法讲美德的意思是,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关于明礼守法的名人名言
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

理解“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爱国守法 1.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爱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祖国之间应有的关系,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人生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要做到:第一,了解基本国...

关于“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资料
1、孔繁森-廉洁奉公、一心为民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

明礼守法的意思
明礼 míng lǐ 词义:1、懂礼貌、礼节 2、知书识礼 3、讲文明,懂礼仪。知书然后达礼,讲文明,懂礼仪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守法: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许多人所理解的广泛、深刻和丰富得多。守法意味着一个国家和社会主体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而依法办事就自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

以明礼守法为核心内容作文
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 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

关于知法守法的诗句
2.关于守法的古诗 1、况当受明礼(唐·曹邺·《长相思》)2、明庭礼百神(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3、展礼值明时(唐·崔曙·《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4、谨访景明嘉礼(宋·无名氏·《庆清朝·银漏花残》)5、容礼辉明(宋·无名氏·《六州》)6、质...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请问古代有什么名人事迹是和遵纪守法有关的 -
徭胥壮筋:[答案] 诸葛亮依军法斩马谡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求古今中外名人守法用法的故事简便的最好是40个字的 -
徭胥壮筋:[答案] 西汉张释之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谁有名人遵纪守法的小故事(越多越好) -
徭胥壮筋: 队员1:《列宁守纪的故事》(1)“按次序理发” (2)“列宁与士兵” 队员2:《我也要遵守制度》队员3:《一次检讨》队员4:《我不能特殊》队员5《不要以为我是总理》(故事内容略)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关于名人礼貌的故事?谁知道的,快告诉我!!!急用! -
徭胥壮筋: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关于公正的故事[要真的历史故事] -
徭胥壮筋: 朱元璋系农民出生,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政权,定都金陵(今南京),朱元璋称帝后,没有忘记打天下的艰难,守天下的责任,常告诫百官:要奉公守法,廉洁从政,只有人民...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古时候的守法模范,还要有故事 -
徭胥壮筋: 张 齐 贤 易 产 息 争 讼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宋真宗时任宰相.他机敏过人,办事干练,深受皇帝倚重.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一书中专门记载了一件他做宰相时巧化纠纷的故事. 话说宋真宗在位时,经常向皇亲族国戚赏赐财物.有一次,真宗...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公正守法的历史人物
徭胥壮筋: 包青天........ 宋慈...... 王安石.........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的历史小故事 -
徭胥壮筋: 诚实守信: (1)尾生抱柱:“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尾声约女子于水畔,天降滂沱,女子不至,尾声不忍失信,遂抱柱而亡. (2)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出自同一个典故.楚国原项羽的将军季布,因他曾数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便被刘邦出千金赏捉.由于季布重承诺,深得人心.在楚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后,人们冒着诛三族的危险来藏匿他,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由此可见,诚信入山行天下.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诚信守法的故事 -
徭胥壮筋: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

佳木斯市15238576017: 闻鸡起舞,完璧归赵,奉公守法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
徭胥壮筋: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更多图片(1张)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赵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