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龙门石窟的优美句子

作者&投稿:线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描述“龙门石窟”的句子~

龙门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听讲解员说:大佛高1714厘米,头部400厘米,仅耳朵就长达190厘米,比一个人还要高出一截。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在显示美德时那种理想的化身。卢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向下俯视,默默传导着他的安祥与慈爱。卢舍那全身着衣的雕刻,只是随衣挂线,仅寥寥数笔,显得朴实无华,洗炼流畅。我仰望着大佛,他面容饱满,眉目修长,身披轻纱,一双睿智的双目向胸下俯视,似乎在向人们传送着慈爱和安祥。我对的我们祖先竟能开创出这么高大、这么精美的大佛,实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尊庄严、朴素、美丽的大佛小臂以下,几乎崩塌殆尽。尽管如此,可在人们的眼里,依然泯灭不了卢舍那的美貌。反而让人更感到了美的联想,所以大佛卢舍那在世界的东方,永远是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1、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2、听说洛阳龙门石窟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
3、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最精湛、规模最宏伟的摩崖佛龛.
4、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

5、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6、从南桥看去,龙门石窟的美景一览无遗!
7、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
8、然后龙门石窟又饱受历代战乱的破坏,至元朝后期,龙门石窟已是千孔百疮、伤痕累累。
9、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
10、日前,由中国围棋协会与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首届“洛阳龙门杯”中国围棋棋圣战预选赛阶段展开争夺。
11、比如说,书上说洛阳的龙门石窟有多么悠久的历史,有潜溪寺,奉先寺,宾阳三洞,有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12、这些造像雕琢时间介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之间,气势宏伟,栩栩如生,威仪凛然,给石马寺增添了几分威严和庄重。
13、洛阳是九朝古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人文景观;还有白云山、龙潭峡、鸡冠洞、重渡沟等自然景点。
14、 雷玉华说,南北朝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相对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北朝丰富的佛教遗存而言,南朝佛教遗存十分少见。
15、坐落于洛阳宜阳县洛河南岸灵山的灵山寺,由于地处偏远且目前正在修建中,和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景区相比,灵山寺显得甚为冷清。

1,《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代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洛阳龙门石窟的一夕雨近晚渐渐歇止了,春天的节气来临,使汝穴不断生风。官路上只闻得数声鸟啼,令四周更显静肃,在塌毁的墙垣缝隙中,几朵野花盛放,妆点着此处的空寂。

2,《游龙门奉先寺》唐代 杜甫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译文:那高耸的龙门石窟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只觉得寒气透衣。将要醒来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 那钟声扣人心弦,令人生发深刻地警悟。

3,《公无渡河》唐代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石窟。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4,《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长流,晋唐远逝,但留石窟遗踪。当年良匠,凿石夺天工。

译文:伊水和洛河源远流长,晋唐两朝早已灭亡,但是却留下了龙门石窟这个遗迹。当年修筑这个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夺天工。

5,《龙门石窟》当代 李映斌

长桥雄阙峙如关,伊水浮云游屐闲。 

译文:长桥上的石雕对峙耸立着,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们乘船游览着。



 龙门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听讲解员说:大佛高1714厘米,头部400厘米,仅耳朵就长达190厘米,比一个人还要高出一截。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在显示美德时那种理想的化身。卢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向下俯视,默默传导着他的安祥与慈爱。卢舍那全身着衣的雕刻,只是随衣挂线,仅寥寥数笔,显得朴实无华,洗炼流畅。我仰望着大佛,他面容饱满,眉目修长,身披轻纱,一双睿智的双目向胸下俯视,似乎在向人们传送着慈爱和安祥。我对的我们祖先竟能开创出这么高大、这么精美的大佛,实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尊庄严、朴素、美丽的大佛小臂以下,几乎崩塌殆尽。尽管如此,可在人们的眼里,依然泯灭不了卢舍那的美貌。反而让人更感到了美的联想,所以大佛卢舍那在世界的东方,永远是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在奉先寺,卢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侧是她的大弟子迦叶。迦叶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莲束腰台上。现在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但从残存的面部依稀可见他饱经沧桑的神韵。
  主尊佛卢舍那的右侧,是释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难。阿难刻像高1030厘米,赤着双足,立于束腰台上。阿难出家时只有十几岁,是个小王子,养尊处优。出家后,尽管经过磨炼,还是摆脱不掉少年的稚气。他头光圆,面颊丰满,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着几分稚朴与憨厚,让人看了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难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双手残破外,其神态、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两侧,还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侍从待立。他们的面部丰满圆润,双目俯视,雕刻精美细致。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两厢,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护法神,雕刻的手法上同样独具匠心。天王头束髻,戴宝冠,身披甲,面目威严,形象显露出一个“武”字,力士凶悍怒目,令人望而生畏。这里的菩萨端庄、文雅,天王力士的威风凛凛,全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演义的淋漓尽致。
  游览完了龙门石窟西区,过了漫水桥,又看了东区的擂鼓台南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千手千眼观音佛龛,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后,我站在高处,俯视着龙景区的翠柏遍山与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圈,我感到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它使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方面的历史,为我们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我了解到龙门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国的文物盗窃者,在我国的民族败类的协助下成功的盗窃到世界各地,被他们私人收藏或陈列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时,多么希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回到自己祖国。

 龙门石窟距离洛阳市区大约十二公里,此处东边是香山,西边是龙门山,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清澈的伊河缓缓地流向远方。此处古称"伊阙",后来隋炀帝杨广游览到邙山,登高望远,看到伊阙,以为是真龙天子的皇宫大门,从此此处被称为"龙门"。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而且有北魏到唐朝所雕刻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近十万座佛像,堪称万象生辉,佛教宝库。

  游览龙门石窟,你首先会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如果没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普救众生的气魄,十万座巨大的洞窟,十万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而且要还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宏伟工程的。无论是奉先寺还是古阳洞无论是万佛洞还是莲花洞,无论是潜溪寺还是宾阳洞,无论是看经寺还是摩崖佛龛,每一座佛雕都包含着无限的激情,每一座佛像都浸透着能工巧匠们的青春和生命。特别是奉先寺里留下的巨大的唐代佛家菩萨雕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1.9米,体态丰腴,面相慈祥,雍容华贵,气势恢弘,既体现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又展现了唐代物质发达文化灿烂的大国风姿。有人评价说:这尊菩萨造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里是游人最为敬仰的地方,也是佛家经典性的标志性石刻,既具有深厚的宗教研究价值,又具有永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现在石窟保存完好的部分大都在龙门山上,而香山上的石窟大部分已经被岁月毁损,虽有零星遗址,已经无法修复,唯有大名鼎鼎的香山寺虽几经沉浮,又几经修复,如今依然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另外白居易的白园也是香山著名的景观。

  这里的山威仪,这里的水秀丽,这里的佛光万年普照,这里不仅让你游山玩水,更让你感悟人生。

  伊阙距洛阳12公里,其山状如龙门,山上窟龛犹如蜂巢,排列整齐,这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在这万佛聚集的山上,时刻能够听到隐约的佛国音乐的旋律,特别是在唐代石窟的洞穴里,仿佛听到众多仙女起舞时那衣带随风飘舞的声响。我十分惊讶地发现那石壁上的舞伎,好像刚刚停止舞蹈,但她们身后那些弹筝、弹琵琶、弹箜篌的乐女还喜不自禁地摆弄手中的乐器,还在静等舞女又一轮新的群舞。她们那潇洒的神态,一下子将我们与古代的距离缩短,好像通过神秘的时间隧道,我们与古人开始交流,开始沟通……

  这座保存了我国从北魏(494年)到北宋,其间经历隋、唐等七个朝代的人文、风俗、佛家故事的宝窟,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雕塑才能。不说别的,单从时间的跨度来看,其间经历400年,王朝更迭频繁,兵荒马乱,任何一次变故,都可能造成雕塑工程的中断,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工程的进展,它仍旧长期地不折不扣地进行着,并一代代地凿山不止,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支撑,多么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呵!这件恢宏的艺术工程,应该是世界少见的奇迹之一。

  我站在石窟前,不禁对艺术生命的执着追求,对古代工匠无与伦比的想像能力以及他们的艺术献身精神,表示无限的崇敬。那些来自佛国印度的形象,在流传到我国之后,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的创作和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形象。由此可以体会我国古代工匠的创造性劳动之伟大。这些造型不一、各俱特色的佛像,它们那动人姿态和个性化的特征,无一不让千年后的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特别是它们慈祥端庄的面容,使我们想起自己的母亲,那些近乎慈爱的女性形象,端坐在硕大的莲花座上,显出一种绝妙的人性组合—让人产生一种敬畏而又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又衍生出无限的亲和力。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我们沿着尹河水岸,直奔大卢舍那像龛群雕而去。巍峨高大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到了。我站在下面,仰望大卢舍那像龛群雕,让人顿时有种屏息的感觉。它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它俯视众生,胸怀坦荡;它雍容大度、气宇非凡;它情态丰富,表情各异。可以说,它以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导游介绍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此话不假!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登,一步一个脚印向上迈进,而我的心里更多的是虔诚,是叹服,是神往!虽然脚下有些累,但我们依然坚定不移地向它靠近。随着涌动的人流,我们终于来到了卢舍那佛脚下。我定了定神,仔细观摩着那每一个微妙的表情。心中万千感慨,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此时才知道,我的知识是多么狭窄,我的语言是多么稀少,竟然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据说这尊大佛乃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为自己歌功颂德仿照自己面容所造。面对群山和流淌了数千年的滔滔伊水,她静静地端坐着,眉稍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正好同礼佛朝拜者敬仰的目光交汇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温柔、睿智、典雅、优美。大卢舍那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或"东方雅典娜",她的宁静和慈祥是东方智慧对于力量这个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确的诠释。我久久地仰望,心里突然静了下来,对于周围的喧嚣竟然没有一丝的烦燥和不安。

  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宾阳中洞高9。8米,进深和宽均为11。10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结中国跌坐,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表示说法印,本尊坐前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在宾阳洞诸像的后座上,雕饰着众菩萨、弟子闻法浮雕像。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和两个供养天人。我们称供养天人为飞天。飞天在佛教艺术中被称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满身香气的美丽仙人。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述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

  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便看到了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袒胸、筋肌突起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

  一路看过去,我们看到许多佛像和文字图案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小到几厘米的,大到几米十几米的,有的整个被破坏了,有的手臂被砍掉了,有的头部被凿去了,大都残缺不全了,就连最大的石雕佛像,高达17米的,也被砍去了双手。看着这些被破坏了的雕刻,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门石窟那一座座大小佛像总是出现在眼前,眼前仿佛出现千年前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们用自己虔诚的心,用自己巧夺天工的手将自己心目中的佛的形象一刀一刀的雕刻在石崖上。那是一种人与佛的对话,是信徒们将自己心中的寄托刻写在大自然的身上,希望能够将这种美好的寄托永远的留在人间。漫步于伊水河畔,驻足于一座座雕像前,心灵在一种强烈的震撼中穿越时空,感悟人类在与大自然几千年的拼搏中,多么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付出与祈祷,使人类永远能够过上安逸、祥和的太平生活。

  沿着伊水河前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直到经过一座横跨伊水河的拱桥,顺着水流和山势一转,眼前兀然矗立着一座崔巍的城门楼,龙门石窟终于到了。进入大门,右恻是巍峨的龙门山,左侧是平静的伊河水。龙门脚下的是禹王池瀑布,只见瀑布从石壁上面的植物缝隙中倾斜而下,随风出来一阵阵水雾,凉爽,提神。下面池水清澈见底,还有许多小鱼、小虾在水草中穿梭。站在池边往山上放眼望去,看见山上布满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洞窟,那些历经千年风雨,集无数能工巧匠智慧之大乘的代表作--这就是不朽的龙门石窟。待我们拾级而上,细察一个又一个的洞窟,情不自禁的为石象的千姿百态古代神奇的碉刻艺术而惊叹!看那成千上万的佛象,有笑容满面的、有恬静安详的、有神情严肃的、有表情紧张的……,一个个,一群群,无不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3Km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多好听的名字啊,伊人如水,她将香山和龙门山一分为二,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厥,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分布于伊水两岸长达1Km的崖壁上,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达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1300多个石窟,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站在窟前的平台上仰望大佛,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它的每一面墙壁上都记载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个神秘的传说。主佛慈祥的看着人们,,嘴角露出亲切的微笑。奉先寺是由八尊大佛像和许多小佛像组成的,雕刻精细,石象表面光滑,可见人们付出多少心血啊!一些雕像的肢体残缺不全是因为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正处于内外忧患、动荡不安的时期,美国的一个名叫普爱伦的文化劫掠商乘机而入并勾结一些民族败类,像恶魔偷食人间香果一样,,把一部份佛像的头及肢体盗走了,致使我佛受损,也使那神奇、圣洁的古老艺术受到玷污。做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是多么地希望这些象征着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化的艺术品,能够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中来呀!

  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为北魏时代的代表性洞窟;奉先寺、万佛洞、潜溪寺、看经寺及大万伍佛洞等为唐代的代表性洞窟;东山擂鼓台院中陈列廊内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清代名相刘墉等的真迹字碑等。


龙门石窟最美佳句
7、青翠的山峦,流淌的伊水,龙门石窟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增添了无穷的韵味。8、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美。9、每一尊佛像背后都承载着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龙门石窟是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守护者。10、雨水侵袭下的龙门石窟更添一份神秘,雨滴沿着石壁滑...

形容龙门石窟的美句
1.龙门石窟,千年古刹,石窟之美,令人叹为观止。2.石窟内壁上,千姿百态的佛像,栩栩如生,令人惊叹。3.龙门石窟的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4.石窟内的佛像,精雕细琢,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5.龙门石窟的佛像,神态庄严,气势磅礴,令人感受到...

赞美“龙门石窟”的句子有哪些?
1、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2、听说洛阳龙门石窟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3、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最精湛、规模最宏伟的摩崖佛龛.4、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5、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

龙门石窟最美佳句
1、“龙门石窟,千年雕琢的瑰宝,艺术之美与岁月沉淀交相辉映,绚丽耀眼。”2、“雄壮的山川之间,龙门石窟静静矗立,诉说着古人的信仰与追求,美得庄重而神圣。”3、“石窟内佛像千姿百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人们的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4、“历史的印记深深镌刻在龙门石窟的每一寸石头上,它...

描写龙门石窟的优美句子
4,《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长流,晋唐远逝,但留石窟遗踪。当年良匠,凿石夺天工。译文:伊水和洛河源远流长,晋唐两朝早已灭亡,但是却留下了龙门石窟这个遗迹。当年修筑这个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夺天工。5,《龙门石窟》当代 李映斌 长桥雄阙峙如关,伊水浮云游屐闲。译文:长桥上...

形容龙门石窟的句子
3、伊阙距洛阳12公里,其山状如龙门,山上窟龛犹如蜂巢,排列整齐,这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4、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5、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

描述“龙门石窟”的句子
龙门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听讲解员说:大佛高1714厘米,头部400厘米,仅耳朵就长达190厘米,比一个...

关于龙门石窟的名句名篇有哪些。
都门二句:写隋唐时洛阳城正南的定鼎门和龙门山遥遥相望,而龙门一带朝夕弥散着佳气云雾。精舍二句:描写龙门的寺庙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楼层相叠,佛龛因壁而凿,数以千计。人间句:为人们终日为生活而奔忙发出感叹。 4、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

一句赞美洛阳龙门石窟的诗句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

龙门石窟的句子
游览完了龙门石窟西区,过了漫水桥,又看了东区的擂鼓台南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千手千眼观音佛龛,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后,我站在高处,俯视着龙景区的翠柏遍山与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圈,我感到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它使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方面的历史,为我们这些后代人...

即墨市17816147598: 描写龙门石窟的段落 -
亓伊紫逗: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大石窟之一. 地处河南洛阳南边约十三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香山和龙门山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因与皇宫的宫门正对,...

即墨市17816147598: 描写龙门石窟的诗句 -
亓伊紫逗: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潜溪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圣善寺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石楼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

即墨市17816147598: 龙门石窟经典名句 -
亓伊紫逗: 龙门石窟经典名句有: 1、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 2、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

即墨市17816147598: 写一段话,介绍洛阳龙门石窟
亓伊紫逗: 洛水东流去,悠悠千古事.世世代代的河洛子民在这一片土地上反复不断地劳作,... 选取最能代表河洛文化特色的四样名胜——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像、白马寺门前白马、...

即墨市17816147598: 用一组排比句描写一下龙门石窟中的栩栩如生的小佛或优美的飞天吗?急快呀 -
亓伊紫逗:[答案] 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有的端坐云台,缓缓落下;有的结伴飞舞,谈笑风生;有的成群结队,追逐嬉戏;有的怀抱古琴,边弹边唱;有的端坐莲台,手捧莲花;有的神态安详,戏弄蝴蝶.

即墨市17816147598: 怎样形容龙门石窟急呀
亓伊紫逗: 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时500多年的营造,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后游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白园, 园内丛竹夹道、悬瀑飞洒,一边听小桥流水,一边赏名诗佳句,远怀诗人

即墨市17816147598: 介绍龙门景点的诗句 -
亓伊紫逗: ★七律·龙门石窟观后(新韵)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 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 ★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 满城国色佳丽众, 半壁...

即墨市17816147598: 游龙门石窟的句子有,看那双眼,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下来,仿佛明白了什么.你觉得作者明白了什么呢 -
亓伊紫逗: 明白了心里面要要像伊河一样淡定,坚守远方

即墨市17816147598: 关于龙门石窟的诗 -
亓伊紫逗: 忧郁的一片天,无情的倚西风.太多的言语,付诸东去的流水. 不忍心打破我们共同意愿,那持久在心中滋生蔓天延的遗憾,经年已久,镜花水月的诺言,终于在这水天相接中浮出水面.没有一阕喇玉之歌,没有乐天的悲天悯地之声,更没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