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简历和名言

作者&投稿:荣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孔子的简介及名言名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 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孔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子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的简历和名言
名言: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3、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6、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简历描述自己的句子
19、本人性格稳重踏实,工作细心、耐心谨慎,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服从组织,领导安排,维护组织的利益;会计理论知识扎实,熟悉现行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收法规,并对会计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和**;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和用友财务软件;具有良好的英语听写读说能力;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 20、我富有...

孔子的简历和名言
孔子的名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成为了人们行为的准则。总的来说,孔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简历封面上的励志名言语句
99、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简历封面上的励志名言语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生日名言名 专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57岁离家自驾游的阿姨,现在怎么样了? 为什么...

简历上的励志语录大全
个人简历励志句子语录 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3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 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

孔子的简历和名言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关于个人履历的诗句
【名人名言】:1、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2、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 3、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4、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5、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6、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7...

求职简历上写一句名言警句,应该写什么好
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特点,来选择求职简历上的名言警句,有一句即可,不可以多写。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简历封面格言
简历封面格言精选 1.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2.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3.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4.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5.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

简历上的名言警句
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space 求职简历励志名言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只有...

武定县13949445753: 要孔子的简介 一两句话左右 -
敛泻悦宁: 孔丘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简介包括生平事迹、弟子、名言及其来历 -
敛泻悦宁:[答案] 孔子生平事迹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四五句就行)最好回答别太多 -
敛泻悦宁:[答案]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

武定县13949445753: 关于孔子急需一些孔子的一些资料以及事迹,名言.
敛泻悦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

武定县13949445753: 简介孔子的生平 -
敛泻悦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他有哪些思 -
敛泻悦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50字简介 -
敛泻悦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的个人资料及作品 -
敛泻悦宁: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

武定县13949445753: 孔子孟子详细资料和名言 ~~~~~~~~~ -
敛泻悦宁: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

武定县13949445753: 古代有哪些名人?可以是诗人、皇帝、英雄、科学家、教育家还要孔子的生平和名言. -
敛泻悦宁:[答案] 名人太多啦.诗人:屈原,杜甫,李白,杜牧,王勃,卢照龄,杨炯,王昌龄,…… 皇帝: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隋文...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