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中国插图艺术历史演变

作者&投稿:壹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插画的问题~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所在。

插画的概念及演变

插画的定义
《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针对书籍插图作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

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统统称为“插画”。插画,在拉丁文的字义里,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义,它原来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而在现今各种出版品中,插画的重要性,早已远远地超过这个“照亮文字”的陪衬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题的思想,而且还会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涉及到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

插画的历史演变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中国早期插画形式]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插画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内封面或扉页画和牌记等。

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民间年画史。只不过民间年画更早地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

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后来,插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插画艺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开阔了我们的心智。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中国,插画虽然发展的较晚,但追其溯源,方远流长.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 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涌现……

插画从诞生的母体——书籍以外,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需要而不断涌现。

插画的应用

插画的应用范围
出版物:
书籍的封面,书籍的内页,书籍的外套,书籍的内容辅助等所使用的插画。
包括报纸、杂志等编辑上所使用的插画。
商业宣传: [图解]
广告类――包括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牌、海报、宣传单、电视广告中所使用的插画;
商业形象设计:商品标志与企业形象(吉祥物);
商品包装设计;
图解――消费指导、商品说明、使用说明书、图表、目录……
影视多媒体:
影视剧、广告片、游戏、网络等方面的角色及环境美术设定或介面设计。

凡是用来做“解释说明”用的都可以算在插画的范畴。

插画应用两大类型
在平面设计领域,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文学插图与商业插画。
文学插图——再现文章情节、体现文学精神的可视艺术形式。
商业插画——为企业或产品传递商品信息,集艺术与商业的一种图像表现形式。
插画作者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属于一种商业买卖行为。

插画的功能与作用

插画的界定
现代插画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插画有一定的区别。从两者的功能、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等方面有着差异。现代插画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商品。商业活动要求把所承载的信息准确、明晰地传达给观众,希求人们对这些信息正确接收、把握,并在让观众采取行动的同时使他们得到美的感受,因此说它是为商业活动服务的。

而一般意义的艺术插画大凡有三个功能和目的:
一、作为文字的补充;
二、让人们得到感性认识的满足;
三、表现艺术家的美学观念、表现技巧,甚至表现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
现代插画的功能性非常强,偏离视觉传达目的纯艺术往往使现代插画的功能减弱。因此,设计时不能让插画的主题有产生歧义的可能。必须立足于鲜明、单纯、准确。

现代插画的诉求功能
现代插画的基本诉求功能就是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诱导他们采取最终的行动。
(一)展示生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形象,直观地传递信息。
(二)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三)增强广告的说服力。
(四)强化商品的感染力,刺激消费者的欲求。

插画的审美特征

插画设计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作为实用美术中的一分子,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 目的性与制约性
二 实用性与通俗性
三 形象性与直观性
四 审美性与趣味性
五 创造性与艺术想象
六 多样化、多元化
现代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它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 [插画]

插画的形式

现代插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由传播媒体分类,亦可由功能分类。以媒体分类,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印刷媒体与影视媒体。印刷媒体包括招贴广告插画、报纸插画、杂志书籍插画、产品包装插画、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等。影视媒体包括电影、电视、计算机显示屏等。

招贴广告插画:也称为宣传画、海报。在广告还主要依赖于印刷媒体传递信息的时代,可以说它处于主宰广告的地位。但随着影视媒体的出现,其应用范围有所缩小。
报纸插画:报纸是信息传递最佳媒介之一。它最为大众化、成本低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速度快,制作周期短等特点。
杂志书籍插画: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的插画,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如文学书籍、少儿书籍、科技书籍等。这种插画正在逐渐减退。今后在电子书籍、电子报刊中仍将大量存在。
产品包装插画:产品包装使插画的应用更广泛。产品包装设计包含标志、图形、文字三个要素。它有双重使命:一是介绍产品,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介于平面与立体设计之间。
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它是企业的 VI设计。它包含在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中。
影视媒体中的影视插画:是指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插画。一般在广告片中出现的较多。影视插画也包括计算机荧幕。计算机荧屏如今成了商业插画的表现空间,众多的图形库动画、游戏节目、图形表格、都成了商业插画的一员。

插画的表现形式
人物、自由形式、写实手法、黑白的、彩色的、运用材料的、照片的、电脑制作的......,只要能形成是“图形”的,都可以运用到插画的制作中去.
[矢量]
插画的分类

按现在市场的定位:矢量时尚 卡通低幼 写实维美 韩漫插图 概念设定等等
根据制作方法分类:手绘,矢量,商业,新锐(2D平面,UI设计,3D),像素
按插画绘画风格分类:日式卡通和插画 欧美插画 香港插画 韩国游戏插画 台湾言情小说封面插画,由于风格现在太多样话所以我只是简单的分类
另在国外风格更广还有手工制作的折纸,布纹啊,各种风格都有,并驾齐驱。

插画现状

插画最发达的地方:美国是插画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欣赏插画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方面有大量独立的插画产品在终端市场上出售,比如插画图书、杂志、插画贺卡等等。另一方面插画作为视觉传达体系(平面设计、插画、商业摄影)的一部分,广泛地运用于平面广告、海报、封面等设计的内容中。美国的插画市场还非常专业化,分成儿童类、体育类、科幻类、食品类、数码类、纯艺术风格类、幽默类等多种专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专门的插画艺术家。整个插画市场非常规范,竞争也很激烈,因为插画艺术家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普通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三倍。

插画在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众所周知,日本的商业动漫已经有了庞大的市场和运作队伍。而动漫是插画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CG技术(Computer Graphics,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进入插画领域之前,靠手工绘制的动画就已经成了日本的朝阳产业。今天的年轻一代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脑数码技术。

而在韩国,随着近几年游戏产业攀升为国民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插画尤其是数码插画异军突起,用数码插画设计出来的游戏人物随着韩国游戏在中国的普及而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香港和台湾的插画设计师还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产业之路,尽管他们的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学步日本的痕迹。插画教育: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都在近两年开设了插画或与插画相关的专业,但是教学内容往往只包括出版物插图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商业插画。

但在国外,插画教育和市场的结合很紧密。很多知名的插画师都是各个大学的客座教师,他们把最时尚最前沿的商业意识带到学校。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计和广告插画4种形式。实际在中国,插画已经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众机构、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贺年片。

论文里的创作插画属于观念插画。
1、插画的意义,以插画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是以插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家思想的一种插画形式。
2、插画的要素有以下几种:目的性与制约性、实用性与通俗性、形象性与直观性、审美性与趣味性、创造性与艺术想象、多样化、多元化。

扩展资料

观念插画
观念艺术(Idea Art),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美术流派。观念艺术标排除传统艺术的造成型性,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由艺术家创造成的物质形态,而是作者的概念(concept)或观念(idea)的组合。
当一件物质形态的艺术品呈现于观众面前时,观众所获得的信息并不比某一事物的概念或某一事物的意义在时空中更强烈。因此,照片、教科书、地图、图表、录音带、录相乃至艺术家的身体都被用作观念
艺术的传达媒介,主要在于表现观念形成、发展及变异的过程。
在中国发展比较好的有观念摄影,多被青年艺术家热爱,用于表现艺术观念。
艺术的发展经历:具象→意象→抽象→观念 
到21世纪各种艺术形式并进发展,观念艺术的来临说明艺术只要是以任何媒介形式表现艺术家思想观念都叫艺术。
插画的发展从插图(为文字图解)→插画(确定了插画的学术意义)→观念艺术(观念插画)(表现艺术家思想的艺术形式)。
“观念插画”由著名插画师李金孺提出观念插画理论,借用观念艺术、观念摄影的艺术概念,提出观念插画理论,为以插画形式表现艺术思想的艺术家学习和交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插画

古人著书立说,重视图的作用。图书,在古代就是图籍与书籍的合称。“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书的一个优良传统。

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动材料。由于这些图都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绘画作品复制品,所以都是版画,也称木刻画。

一、中国古籍插图的起源

一般来说,书中有图是与书同时出现的。《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这虽然是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画与书的密切关系。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载体——商代的甲骨文,上有狮、虎等形象。这些图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一类天然材质的“版”上,应该说后世版刻插图的技法,已经萌芽于其中了。

中国的古书,以其生产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写本书和印本书两个时代。在汉代以前,人们将书抄写在竹简、木牍等天然载体或缣帛等丝织品上。《汉书·数术略》著录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卷;《兵书略》兵家总记五十三家,有图四十三卷。1942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画,上绘彩色图像及类似金文的说明文字,四周绘十二神像,象征十二个月,则是我国帛书插图中的较早遗存。

汉代,纸经过蔡伦的改良,既利于书写,也利于绘图,插图本书籍大为增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周官礼图》十四卷、梁《郊祀图》二卷、《三礼图》九卷、《尔雅图》十卷等,可见古籍插图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可惜的是,由于年湮代远,图籍散失,这些图今人已不能见到了。当然,这些图都是手绘的,和后世的版刻插图尚有区别。但在构图手法、方式上,当有启迪作用。因此,谈版刻插图,不能不先提到这些手绘图画。

所谓版刻插图,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画稿复本。雕版印刷术也称整版印刷术,即指将文字或图画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版上,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批取得插图画稿复本。由于古代书版以梨、枣木为主,故这些插图,都是版画,也称为木刻画。

将手绘插图转为木刻画,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两种艺术形式和技术方法很值得重视。

其一是制造印章的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印章的使用就很常见了。以后,出现了面积很大的印章。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载:“古之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这已经与后世所用的书版,在大小上不差多少了。

印章中的“肖形印”,即在印章上刻有各种艺术图形,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对版刻插图的出现有更直接的意义。民国张应文在《清秘藏》一文中提到,汉印有“禽鸟、龙虎、双螭、芝草”等形。黄宾虹先生在《龙凤印谈》中也说:“今所见往往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刻于私印姓名上下四旁,雕镂工致。”敦煌发现有不少唐代的“千佛像”,即将佛像刻于印章上,再在纸页上捺印出一排排小佛像。实际上这类“千佛像”如果不是捺印,而是通过覆纸刷墨印成,就是后世的版画,因此论者多以为,这种模印小佛像不仅标志着由印章到雕版的过渡形态,也是版刻插图的起源。

其二,在汉代墓穴壁面或楣楹碑阙上,发现有大量装饰性图案,即人们常说的画像石、画像砖。这些图画内容丰富,构图完整,结构严谨,在手法上采用半浮雕或阴线浅刻、阳线镂刻,与木刻画技法相通。鲁迅先生就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它和印章一样,同属版刻插图艺术的姻亲。

当然,不管印章、汉画像石、画像砖与版刻插图艺术的血缘如何相近,毕竟还是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版刻插图的真正出现,还有待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因此,以上所述也只能说是中国古籍版刻插图艺术的“溯源”。

二、雕版印刷术和版刻插图的出现——唐

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何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尚无定论。但一般以为,它在唐代已经产生,并相对广泛地应用于图籍印刷,则是没有疑问的。如朱翌的《犹学寮杂记》中说:“雕版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王应麟在《困学记闻·经说篇》中引《国史艺文志》也说“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书、小学。”话说得很明确,雕版印刷术首先是在唐代四川兴起的。

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最先应用于佛教经籍插图的刊刻。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法师,就曾雕印佛像普惠四方。唐末冯贽《云仙散录》卷上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可见其数量是不少的。

现存最古老的版刻插图艺术品,为1953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咒》。此件约一尺见方,发现于墓主臂上所戴银镯内,上刻古梵文经咒,四周和中央均印有小佛像。据考,此件当刊行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之后。从版式上看,周遭佛像,尚保存有捺印形式,从中不难看出捺印法对版刻艺术的影响。

唐代版画遗存中,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此件为一个长约十六尺的卷子,由六页纸粘缀而成,卷端绘《祗树给孤独园》图,全图纹饰华丽,布局稳妥,线条运用纤柔中见劲挺,是雕版技艺已臻成熟的佳作。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刊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刊印日期题记的版刻插图艺术品和佛教版画名作。中国以版刻形式为图书印制插图,比欧洲早了至少五百多年,此图就是我国早期版刻插图中最负盛名的杰作。

查启森先生在《介绍有关书史研究的新发现与新观点》一文中说,1980年前后,《全国善本书总目》巡回检查组在陕西调查时,“听说”前几年修建水库,从一唐墓中出土一纸雕版经咒,四周为回文咒语,中间为彩色佛像。查先生认为,假如此事属实,则此件即为现存最古老的套色彩印佛教版画。郑如斯、肖东发先生编著的《中国书史》,也提及此事。可惜的是,诸先生所述,皆语焉不详。查先生提及此事,用了“最近有传闻”一语,态度之谨慎与不确定不言自明。笔者查阅近年来考古发掘报告,亦未见真实,故只得存疑。何况,此件中的佛像是彩色套印还是手绘?在雕版印刷术的初起阶段单色印刷尚有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的情况下,能否同时出现套印法,从而生产出彩色插图作品?这符合不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规律?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实在难下断语。

唐初诸帝,多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佛教发展很快。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借用《大云经》为女主受命于天的符谶,声称她的“龙兴”本是佛的预言,更是大兴佛教。当时造像建寺,遍于国中;士民刊施经卷,蔚为风气。由此而言,当时佛教版画的锓梓,数量必多。只不过因为年湮代远,唐代印品少有留传于今日者。加之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灭佛,经卷刻版,皆付劫灰,传留至今的佛教版刻插图,才如吉光片羽,难寻难觅。但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看,初步可以肯定,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首先在佛教经籍的印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佛教题材作品,也成为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品类。

三、承先启后的五代、宋、元插图

继唐而起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的时代,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相对衰败期。但唐代开创的版刻插图艺术,却在动乱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五代遗存的版刻插图作品,题材仍只有佛教一种,数量亦如凤毛麟角,但和唐代相比,还是多一些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二图皆刊印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后者题记有“归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曹元忠造”字样,下有刻工雷延美署名,是现存最早一幅刊刻时间、地点、刊施人、刻工姓名一应俱全的版刻插图作品;前者则为现存最早的一幅版刻插图观音像,说明虽然都是佛教艺术品,但在题材选择上,远比唐代要丰富得多。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经过南征北讨、削平群雄,国家复归统一。宋朝重视文治,雕版印刷术全面发展,版刻插图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版刻插图艺术遗存,仍以佛教内容版图为主。其中如宋太宗时刊《御制秘藏诠》插图四幅,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版画;雍熙年间刊《弥勒佛像》、《文殊菩萨像》等四图(现存日本),皆是精品;《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等,也是举世闻名的遗珍。他如南宋临安刊行的《文殊指南图赞》,图版置版面上方,是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插图组画,也可以说是传世历史最为悠久的连环画作品。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列女传》,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徐康《前尘梦影录》就评论说:“绣像书籍以来,以宋刊《列女传》为最精。”本书上图下文,版式与《文殊指南图赞》相类。

与宋对峙的辽、金、西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在版刻插图这一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辽国都城燕京,就是北方佛教版刻插图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地点。1974年7月,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大批辽代佛教经卷刻本,其中所附插图十余幅,幅幅都是精品。金朝刻大藏经《赵城藏》(又称《金藏》)扉画,雕版严整有力,深沉浑厚,背景简洁明快,人物个性鲜明,是佛教版刻插图中不多见的佳构。

从上文所述,不难看出五代、宋及辽、金的版刻插图,无论在雕镌技艺、雕工队伍、绘制地域,还是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进步都是明显的,为版刻插图艺术在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元代,也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元刊书籍插图比两宋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又有进步。就宗教版图而言,元代完成的《碛砂藏》,扉画严整工丽,远出宋刊之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少品种的书籍插图,是在元代才开始出现的。如元刊《西厢记》是现存最早的戏曲插图,《全相平话五种》是最早的平话刊本插图,《事文广记》为类书有图之始,这都是版刻插图艺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因此,宋元是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

四、璀璨夺目的明代插图

明朝,中国图书出版业全面发展,刻家林立,坊肆蜂起,版刻插图艺术也随之进入了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百花齐放,空前繁荣,是明代版刻插图的第一个特点。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探索,到明代,版刻插图艺术不仅在制作地域上空前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建安、金陵、新安三大艺术流派,其他如武林、苏州、吴兴等地的版刻插图,亦各具特色,环绕在三大流派周围,如群星拱月,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各流派、地区版图争妍斗艳,而又互相交流、促进,为中国版刻艺术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形式多样,各擅胜场,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插图形式除宋、元的单面方式、上图下文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面连式、多面连式、月光式等诸多类型,为画家随类赋形,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由稚拙无华到精丽繁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三个特点,也是其艺术风格上的最大特点。一般来说,早期的建安、金陵派插图,具有粗犷质朴的民间艺术草创风格。自徽派版画崛起,绘必求其细,工必求其精,逐渐成为明代插图艺术的主流,建安、金陵等地版画亦向其靠拢,与其融合,汇为一体,使中国插图艺术更加璀灿夺目。这大抵是因为,明万历中晚期之后,有大批文人学士参加到插图的创作中来,使插图不仅仅是图书的装帧、文字的图解,而且也是文人案头的清玩。知识分子的加入,对提高插图的社会地位,促其在质与量上产生飞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插图艺术队伍专业化,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四个特点。明代插图艺苑,留下姓名的画家极多,如汪耕、汪修、蔡冲寰、何英、卢霞子、熊莲泉、张梦征等,都是一时名家。这些人辛勤耕耘,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作品,如今天尚能见到的王文衡作品,即不下数十种之多。一些脍炙人口的大画家,如唐寅、仇英、钱谷、丁云鹏、陈洪绶等,也为插图绘制画稿。明代刻工,更是多如繁星。如徽派刻工的主将——安徽歙县虬川黄氏刻工,见于《虬川黄氏重修宗谱》著录的,就有近三百人。他们父子世业,兄弟相传,而且流寓南北各地,对徽派版刻风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他如旌德鲍承勋,武林项南洲,吴兴汪文佐、郭卓然,金陵刘素明等,皆是一代名工圣手。这样一支庞大的刻工队伍,成为明代版刻插图艺术大发展的人才基础。

技法上精益求精,突飞猛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五个特点。建安、金陵两派的早期插图作品,技法上仍略显粗糙,手法也变化不多。徽派崛起后,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点染皴擦,无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同时,刻工们还注意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如陆禹九抄录的徽州刻工传授口决:“木板雕画不稀奇,功夫深来心要细。若要双刀提线稳,多看多刻生巧艺。多看多刻还要想,刀刻件件样样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难处学到老。执刀自有执刀理,刷印本领有高低。□□□□大喜事,先刻人来刻山水。”言简意赅,本身就是一篇有关刻事的教科书。关于这方面,本书图释文字涉及甚多,此处不再赘言。

发扬蹈历,推陈出新,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六个特点。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套版印刷技术和版画艺术结合起来,出现了彩色版画套印术。最初,为获得彩色图版,采取的是在一块版上,根据图画内容,分别涂上不同颜色,覆纸一次印刷的方法,称单版涂色法。这种方法,在元代就有了。在此法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它的启示下,明时出现了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版,分版分色,逐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方法,即为套印。因其版形如餖钉,又称“餖版”。后来,又发明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的方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称为“拱花”。套印出的插图,色彩艳丽,浓淡得宜,阴阳向背之间,几可乱真。明朝不少画谱插图,如胡正言刻《十竹斋画谱》,吴发祥刻《萝轩变古笺谱》,就都是个中精品。

当然,明代版画,尤其是晚明版刻插图作品,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过于强调繁缛细密、富丽工致,有时看上去,反不如早期版画来得痛快淋漓、意趣天成。公式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天地。但瑕不掩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明代插图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插图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和以精细著称的西洋铜版插图相比,在总体上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五、由盛转衰的清代书籍插图

清朝入关后,采取了极端专制的文化政策,禁书焚书,文网苛密,屡兴文字大狱。读书人为避祸,多沉溺于断简残编,孜孜于考据之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明代蓬勃发展的版刻插图艺术,也由此而逐渐衰落下来。

清代版刻插图艺术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朝夕之间便一蹶不振。清初,承明余绪,仍有一些精美作品出现,如旌德鲍承勋所刻《扬州梦》、《秦楼月》等戏曲剧本插图,精丽典雅,被认为是徽版的殿军;四雪堂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古吴三多斋刊《古今列女传演义》,以及《笠翁十种曲》等,均不逊兴盛时期的徽版名作。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黄顺吉、刘荣、汤尚、汤义、蔡思璜、谭一葵等,亦不负名工之誉。使版刻插图在清乾、嘉之前,仍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清朝最先衰弱下去的插图品类,恰恰是最受民众欢迎、明代最为兴盛的小说、戏曲作品插图。此类作品,历次禁书都首当其冲。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康熙皇帝就曾下谕:“治天下必先正人心,厚风俗。要正人心,厚风俗,必需崇经学。所有小说淫词,应严禁销毁。”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戏曲类书籍插图自然也难逃厄运。乾嘉之后这类作品鲜见有精美可观者,其因盖出于此。

其实,清统治者仇视的是对大清朝不利的文献图籍,而不是插图艺术本身。相反,插图以其直现性、形象性,恰好可以作为对“圣朝”歌功颂德的工具。因此,在清政府组织刻印的图书中,多附有精美插图。清政府刻书,多由武英殿提调,这类图书的插图就被称为殿版画。本书收录的《御制耕织图诗》、《圆明园诗图》、《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墨法集要》等,就都是殿版画的代表作品。殿版画多细笔皴擦,工致娟丽,章法多变,印刷质量均为上乘。内廷刻书如此重视插图,为前朝所无。但同样因为供奉内廷,片面追求谨严工稳,这些作品又不如民间作品灵动飘逸,意趣天成。

在统治者对戏曲、小说类作品的高压政策下,清朝民间版刻插图中的两大品类——人物画和山水画,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物插图中的《凌烟阁功臣图》、《无双谱》、《晚笑堂画传》,以及《水浒全图》、《三国画像》等,都是这方面的佳构。明末政治黑暗,文臣昏愦,武将懦弱,终至亡国。汉族知识分子希望有古贤臣名将那样的人物出来扭转乾坤,重整山河。清前期人物画的发达,和这种心态多少有关。

清朝的山水插图(主要是方志图书中的插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大画家萧云从绘《太平山水图画》,笔力凝重,气氛沉郁,所寄托的亦是明季遗黎对故国佳山秀水的哀思,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气息,在古代山水插图中,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朝诸帝喜游幸,绘有《南巡盛典》、《西巡盛典》等多种插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山水记游之类的图书插图极富,成就斐然。方志中的插图,多少也与此有关。但这些插图,多受殿版影响,《太平山水图画》中的磅礴之气,无从见到了。

明代发展起来的套版彩印插图,到清代亦有佳构。清康熙年间沈因伯刊行的《芥子园画传》“一幅之色,分别先后,凡数十版,有积至逾尺者”,至今仍被奉为画学的圭臬。《西湖佳话》卷首冠佳景十图,为金陵王衙彩色套印本,图画富丽精工,亦为套印书中的大观。

清嘉庆之后,版刻插图中的突出作品不多,除少数人物图传类书籍和记游类书籍插图外,可称述者寥寥,技法上亦少见突破。

尚值一提的是,清光绪年间,西方石印术传入中国。石版印刷对印制图画便捷省力,成本低廉,很快取代了版刻形式,成为印制图书插图的主要方法。晚清石印图书极多,图亦精丽,虽然这已不是木刻画,但在技法和构图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因袭着版刻插图的传统,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已非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

  古人著书立说,重视图的作用。图书,在古代就是图籍与书籍的合称。“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书的一个优良传统。

  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等的生动材料。由于这些图都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绘画作品复制品,所以都是版画,也称木刻画。

  一、中国古籍插图的起源

  一般来说,书中有图是与书同时出现的。《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这虽然是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画与书的密切关系。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载体——商代的甲骨文,上有狮、虎等形象。这些图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一类天然材质的“版”上,应该说后世版刻插图的技法,已经萌芽于其中了。

  中国的古书,以其生产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写本书和印本书两个时代。在汉代以前,人们将书抄写在竹简、木牍等天然载体或缣帛等丝织品上。《汉书·数术略》著录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卷;《兵书略》兵家总记五十三家,有图四十三卷。1942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画,上绘彩色图像及类似金文的说明文字,四周绘十二神像,象征十二个月,则是我国帛书插图中的较早遗存。

  汉代,纸经过蔡伦的改良,既利于书写,也利于绘图,插图本书籍大为增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周官礼图》十四卷、梁《郊祀图》二卷、《三礼图》九卷、《尔雅图》十卷等,可见古籍插图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可惜的是,由于年湮代远,图籍散失,这些图今人已不能见到了。当然,这些图都是手绘的,和后世的版刻插图尚有区别。但在构图手法、方式上,当有启迪作用。因此,谈版刻插图,不能不先提到这些手绘图画。

  所谓版刻插图,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画稿复本。雕版印刷术也称整版印刷术,即指将文字或图画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版上,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批取得插图画稿复本。由于古代书版以梨、枣木为主,故这些插图,都是版画,也称为木刻画。

  将手绘插图转为木刻画,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两种艺术形式和技术方法很值得重视。

  其一是制造印章的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印章的使用就很常见了。以后,出现了面积很大的印章。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载:“古之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这已经与后世所用的书版,在大小上不差多少了。

  印章中的“肖形印”,即在印章上刻有各种艺术图形,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对版刻插图的出现有更直接的意义。民国张应文在《清秘藏》一文中提到,汉印有“禽鸟、龙虎、双螭、芝草”等形。黄宾虹先生在《龙凤印谈》中也说:“今所见往往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刻于私印姓名上下四旁,雕镂工致。”敦煌发现有不少唐代的“千佛像”,即将佛像刻于印章上,再在纸页上捺印出一排排小佛像。实际上这类“千佛像”如果不是捺印,而是通过覆纸刷墨印成,就是后世的版画,因此论者多以为,这种模印小佛像不仅标志着由印章到雕版的过渡形态,也是版刻插图的起源。

  其二,在汉代墓穴壁面或楣楹碑阙上,发现有大量装饰性图案,即人们常说的画像石、画像砖。这些图画内容丰富,构图完整,结构严谨,在手法上采用半浮雕或阴线浅刻、阳线镂刻,与木刻画技法相通。鲁迅先生就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它和印章一样,同属版刻插图艺术的姻亲。

  当然,不管印章、汉画像石、画像砖与版刻插图艺术的血缘如何相近,毕竟还是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版刻插图的真正出现,还有待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因此,以上所述也只能说是中国古籍版刻插图艺术的“溯源”。

  二、雕版印刷术和版刻插图的出现——唐

  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何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尚无定论。但一般以为,它在唐代已经产生,并相对广泛地应用于图籍印刷,则是没有疑问的。如朱翌的《犹学寮杂记》中说:“雕版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王应麟在《困学记闻·经说篇》中引《国史艺文志》也说“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书、小学。”话说得很明确,雕版印刷术首先是在唐代四川兴起的。

  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最先应用于佛教经籍插图的刊刻。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法师,就曾雕印佛像普惠四方。唐末冯贽《云仙散录》卷上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可见其数量是不少的。

  现存最古老的版刻插图艺术品,为1953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咒》。此件约一尺见方,发现于墓主臂上所戴银镯内,上刻古梵文经咒,四周和中央均印有小佛像。据考,此件当刊行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之后。从版式上看,周遭佛像,尚保存有捺印形式,从中不难看出捺印法对版刻艺术的影响。

  唐代版画遗存中,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此件为一个长约十六尺的卷子,由六页纸粘缀而成,卷端绘《祗树给孤独园》图,全图纹饰华丽,布局稳妥,线条运用纤柔中见劲挺,是雕版技艺已臻成熟的佳作。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刊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刊印日期题记的版刻插图艺术品和佛教版画名作。中国以版刻形式为图书印制插图,比欧洲早了至少五百多年,此图就是我国早期版刻插图中最负盛名的杰作。

  查启森先生在《介绍有关书史研究的新发现与新观点》一文中说,1980年前后,《全国善本书总目》巡回检查组在陕西调查时,“听说”前几年修建水库,从一唐墓中出土一纸雕版经咒,四周为回文咒语,中间为彩色佛像。查先生认为,假如此事属实,则此件即为现存最古老的套色彩印佛教版画。郑如斯、肖东发先生编著的《中国书史》,也提及此事。可惜的是,诸先生所述,皆语焉不详。查先生提及此事,用了“最近有传闻”一语,态度之谨慎与不确定不言自明。笔者查阅近年来考古发掘报告,亦未见真实,故只得存疑。何况,此件中的佛像是彩色套印还是手绘?在雕版印刷术的初起阶段单色印刷尚有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的情况下,能否同时出现套印法,从而生产出彩色插图作品?这符合不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规律?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实在难下断语。

  唐初诸帝,多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佛教发展很快。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借用《大云经》为女主受命于天的符谶,声称她的“龙兴”本是佛的预言,更是大兴佛教。当时造像建寺,遍于国中;士民刊施经卷,蔚为风气。由此而言,当时佛教版画的锓梓,数量必多。只不过因为年湮代远,唐代印品少有留传于今日者。加之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灭佛,经卷刻版,皆付劫灰,传留至今的佛教版刻插图,才如吉光片羽,难寻难觅。但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看,初步可以肯定,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首先在佛教经籍的印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佛教题材作品,也成为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品类。

  三、承先启后的五代、宋、元插图

  继唐而起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的时代,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相对衰败期。但唐代开创的版刻插图艺术,却在动乱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五代遗存的版刻插图作品,题材仍只有佛教一种,数量亦如凤毛麟角,但和唐代相比,还是多一些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二图皆刊印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后者题记有“归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曹元忠造”字样,下有刻工雷延美署名,是现存最早一幅刊刻时间、地点、刊施人、刻工姓名一应俱全的版刻插图作品;前者则为现存最早的一幅版刻插图观音像,说明虽然都是佛教艺术品,但在题材选择上,远比唐代要丰富得多。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经过南征北讨、削平群雄,国家复归统一。宋朝重视文治,雕版印刷术全面发展,版刻插图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版刻插图艺术遗存,仍以佛教内容版图为主。其中如宋太宗时刊《御制秘藏诠》插图四幅,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版画;雍熙年间刊《弥勒佛像》、《文殊菩萨像》等四图(现存日本),皆是精品;《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等,也是举世闻名的遗珍。他如南宋临安刊行的《文殊指南图赞》,图版置版面上方,是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插图组画,也可以说是传世历史最为悠久的连环画作品。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列女传》,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徐康《前尘梦影录》就评论说:“绣像书籍以来,以宋刊《列女传》为最精。”本书上图下文,版式与《文殊指南图赞》相类。

  与宋对峙的辽、金、西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在版刻插图这一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辽国都城燕京,就是北方佛教版刻插图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地点。1974年7月,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大批辽代佛教经卷刻本,其中所附插图十余幅,幅幅都是精品。金朝刻大藏经《赵城藏》(又称《金藏》)扉画,雕版严整有力,深沉浑厚,背景简洁明快,人物个性鲜明,是佛教版刻插图中不多见的佳构。

  从上文所述,不难看出五代、宋及辽、金的版刻插图,无论在雕镌技艺、雕工队伍、绘制地域,还是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进步都是明显的,为版刻插图艺术在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元代,也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元刊书籍插图比两宋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又有进步。就宗教版图而言,元代完成的《碛砂藏》,扉画严整工丽,远出宋刊之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少品种的书籍插图,是在元代才开始出现的。如元刊《西厢记》是现存最早的戏曲插图,《全相平话五种》是最早的平话刊本插图,《事文广记》为类书有图之始,这都是版刻插图艺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因此,宋元是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

  四、璀璨夺目的明代插图

  明朝,中国图书出版业全面发展,刻家林立,坊肆蜂起,版刻插图艺术也随之进入了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百花齐放,空前繁荣,是明代版刻插图的第一个特点。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探索,到明代,版刻插图艺术不仅在制作地域上空前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建安、金陵、新安三大艺术流派,其他如武林、苏州、吴兴等地的版刻插图,亦各具特色,环绕在三大流派周围,如群星拱月,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各流派、地区版图争妍斗艳,而又互相交流、促进,为中国版刻艺术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形式多样,各擅胜场,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插图形式除宋、元的单面方式、上图下文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面连式、多面连式、月光式等诸多类型,为画家随类赋形,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由稚拙无华到精丽繁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三个特点,也是其艺术风格上的最大特点。一般来说,早期的建安、金陵派插图,具有粗犷质朴的民间艺术草创风格。自徽派版画崛起,绘必求其细,工必求其精,逐渐成为明代插图艺术的主流,建安、金陵等地版画亦向其靠拢,与其融合,汇为一体,使中国插图艺术更加璀灿夺目。这大抵是因为,明万历中晚期之后,有大批文人学士参加到插图的创作中来,使插图不仅仅是图书的装帧、文字的图解,而且也是文人案头的清玩。知识分子的加入,对提高插图的社会地位,促其在质与量上产生飞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插图艺术队伍专业化,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四个特点。明代插图艺苑,留下姓名的画家极多,如汪耕、汪修、蔡冲寰、何英、卢霞子、熊莲泉、张梦征等,都是一时名家。这些人辛勤耕耘,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作品,如今天尚能见到的王文衡作品,即不下数十种之多。一些脍炙人口的大画家,如唐寅、仇英、钱谷、丁云鹏、陈洪绶等,也为插图绘制画稿。明代刻工,更是多如繁星。如徽派刻工的主将——安徽歙县虬川黄氏刻工,见于《虬川黄氏重修宗谱》著录的,就有近三百人。他们父子世业,兄弟相传,而且流寓南北各地,对徽派版刻风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他如旌德鲍承勋,武林项南洲,吴兴汪文佐、郭卓然,金陵刘素明等,皆是一代名工圣手。这样一支庞大的刻工队伍,成为明代版刻插图艺术大发展的人才基础。

  技法上精益求精,突飞猛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五个特点。建安、金陵两派的早期插图作品,技法上仍略显粗糙,手法也变化不多。徽派崛起后,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点染皴擦,无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同时,刻工们还注意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如陆禹九抄录的徽州刻工传授口决:“木板雕画不稀奇,功夫深来心要细。若要双刀提线稳,多看多刻生巧艺。多看多刻还要想,刀刻件件样样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难处学到老。执刀自有执刀理,刷印本领有高低。□□□□大喜事,先刻人来刻山水。”言简意赅,本身就是一篇有关刻事的教科书。关于这方面,本书图释文字涉及甚多,此处不再赘言。

  发扬蹈历,推陈出新,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六个特点。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套版印刷技术和版画艺术结合起来,出现了彩色版画套印术。最初,为获得彩色图版,采取的是在一块版上,根据图画内容,分别涂上不同颜色,覆纸一次印刷的方法,称单版涂色法。这种方法,在元代就有了。在此法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它的启示下,明时出现了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版,分版分色,逐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方法,即为套印。因其版形如餖钉,又称“餖版”。后来,又发明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的方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称为“拱花”。套印出的插图,色彩艳丽,浓淡得宜,阴阳向背之间,几可乱真。明朝不少画谱插图,如胡正言刻《十竹斋画谱》,吴发祥刻《萝轩变古笺谱》,就都是个中精品。

  当然,明代版画,尤其是晚明版刻插图作品,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过于强调繁缛细密、富丽工致,有时看上去,反不如早期版画来得痛快淋漓、意趣天成。公式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天地。但瑕不掩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明代插图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插图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和以精细著称的西洋铜版插图相比,在总体上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五、由盛转衰的清代书籍插图

  清朝入关后,采取了极端专制的文化政策,禁书焚书,文网苛密,屡兴文字大狱。读书人为避祸,多沉溺于断简残编,孜孜于考据之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明代蓬勃发展的版刻插图艺术,也由此而逐渐衰落下来。

  清代版刻插图艺术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朝夕之间便一蹶不振。清初,承明余绪,仍有一些精美作品出现,如旌德鲍承勋所刻《扬州梦》、《秦楼月》等戏曲剧本插图,精丽典雅,被认为是徽版的殿军;四雪堂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古吴三多斋刊《古今列女传演义》,以及《笠翁十种曲》等,均不逊兴盛时期的徽版名作。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黄顺吉、刘荣、汤尚、汤义、蔡思璜、谭一葵等,亦不负名工之誉。使版刻插图在清乾、嘉之前,仍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清朝最先衰弱下去的插图品类,恰恰是最受民众欢迎、明代最为兴盛的小说、戏曲作品插图。此类作品,历次禁书都首当其冲。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康熙皇帝就曾下谕:“治天下必先正人心,厚风俗。要正人心,厚风俗,必需崇经学。所有小说淫词,应严禁销毁。”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戏曲类书籍插图自然也难逃厄运。乾嘉之后这类作品鲜见有精美可观者,其因盖出于此。

  其实,清统治者仇视的是对大清朝不利的文献图籍,而不是插图艺术本身。相反,插图以其直现性、形象性,恰好可以作为对“圣朝”歌功颂德的工具。因此,在清政府组织刻印的图书中,多附有精美插图。清政府刻书,多由武英殿提调,这类图书的插图就被称为殿版画。本书收录的《御制耕织图诗》、《圆明园诗图》、《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墨法集要》等,就都是殿版画的代表作品。殿版画多细笔皴擦,工致娟丽,章法多变,印刷质量均为上乘。内廷刻书如此重视插图,为前朝所无。但同样因为供奉内廷,片面追求谨严工稳,这些作品又不如民间作品灵动飘逸,意趣天成。

  在统治者对戏曲、小说类作品的高压政策下,清朝民间版刻插图中的两大品类——人物画和山水画,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物插图中的《凌烟阁功臣图》、《无双谱》、《晚笑堂画传》,以及《水浒全图》、《三国画像》等,都是这方面的佳构。明末政治黑暗,文臣昏愦,武将懦弱,终至亡国。汉族知识分子希望有古贤臣名将那样的人物出来扭转乾坤,重整山河。清前期人物画的发达,和这种心态多少有关。

  清朝的山水插图(主要是方志图书中的插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大画家萧云从绘《太平山水图画》,笔力凝重,气氛沉郁,所寄托的亦是明季遗黎对故国佳山秀水的哀思,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气息,在古代山水插图中,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朝诸帝喜游幸,绘有《南巡盛典》、《西巡盛典》等多种插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山水记游之类的图书插图极富,成就斐然。方志中的插图,多少也与此有关。但这些插图,多受殿版影响,《太平山水图画》中的磅礴之气,无从见到了。

  明代发展起来的套版彩印插图,到清代亦有佳构。清康熙年间沈因伯刊行的《芥子园画传》“一幅之色,分别先后,凡数十版,有积至逾尺者”,至今仍被奉为画学的圭臬。《西湖佳话》卷首冠佳景十图,为金陵王衙彩色套印本,图画富丽精工,亦为套印书中的大观。

  清嘉庆之后,版刻插图中的突出作品不多,除少数人物图传类书籍和记游类书籍插图外,可称述者寥寥,技法上亦少见突破。

  尚值一提的是,清光绪年间,西方石印术传入中国。石版印刷对印制图画便捷省力,成本低廉,很快取代了版刻形式,成为印制图书插图的主要方法。晚清石印图书极多,图亦精丽,虽然这已不是木刻画,但在技法和构图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因袭着版刻插图的传统,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已非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


什么叫插画
学插画,选行业龙头培训——王氏教育。王氏教育是一所有着20年历史的行业知名插画教育品牌,至今在全国13个一二线城市都拥有直营校区。想知道王氏教育实体培训有多强,去校区现场考察下就知道了,如果暂时抽不出时间,也可以先进官网跟在线老师详细了解:点击:【王氏教育全国实体校区课程-在线试听】 www.hui...

暗黑风格中国插画设计师-中国插画师冯伟的作品《黑暗西游记》,高分求图...
1997年参加迎 香港回归 百米长卷活动,水粉画《游子归来》入选百幅画作,获 手工制作 迎香港回归贺卡一等奖。2001年参加辽宁省东北虎杯绘画大赛,水粉画 《消逝的风景》获铜奖,素描《天使的呼唤》获优秀奖。2004年参加鲁迅美术学院漫画大赛二等奖。2、康海 康海,原名何康海,上海80后知名商业广告插画艺术家。

插画的发展历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当代插图师倪传婧的人生与作品鉴赏
插图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而以下这位大师就自成一派了,成就不一样的中国插图,以下是我整理的当代插图师倪传婧的人生与作品鉴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当代插图师倪传婧:基本信息 倪传婧,出生在广东,在香港长大,高中毕业后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插图系。在香港家庭长大的...

数字设计插画-当代数字插画主要有哪些风格
数字艺术物联网产品——BOE画屏 数字艺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从数字艺术领域来看,无论是几年前的丝绸之路博览会的文物推广展,还是近期的中国优异经典故事连环画作品展,都能够将文物、绘画、典籍等艺术品以数字化地形式呈现,还原其本真质感,助力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数字艺术解决方案-让购物空间更...

中国风个性插画-请问类似于中国风的这种插画设计用什么软件画出来,之 ...
]日本花纹大全...至于用途嘛,需要它的时候就知道咯...222P[\/url] [url= ]背景『框框』[\/url]...求:中国风古代素描插画的网站 红动中国 \/ 视觉中国 \/ 艺术中国 \/ 图行天下 \/ 中国站长站 \/ 不仅

人教社“插图事件”处理结果来了,吴勇受罚,什么才是教材插图该有的样子...
人教社“插图事件”处理结果来了,吴勇受罚,我认为合格的教材插图应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中国式艺术审美。教材插图当中要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新绘制完成的教材插图中显然增加了不少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比如说放风筝、丢手绢、象棋等。这些传统文化有些是各个年龄段都喜欢...

中央美院插画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插图艺术方向怎么样_百度知 ...
01中国现代版画研究 _吴长江教授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05素描、色彩④504美术史论 1、创作 2、面试 1、美术评论 2、黑白木刻语言转换 (工具自备) _02插图艺术 高荣生教授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05素描、色彩④504美术史论 同上 同上 _03现代版画语言研究 苏新平教授 ①101政治理论②20...

插画师个人简历怎么写-中国著名的插画师有哪些(附代表作,个人简介...
收藏: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黄河博物馆、深圳美术馆、山西博物馆、鲁迅博物馆、中国展览交流中心、江苏美术馆、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廖修平版画基金会、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青岛美术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收藏。中国著名的插画师有哪些(附代表作,个人简介)?1、...

剑桥插图中国史媒体推荐
这部备受推崇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以其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详实的中国文明画卷。它深入剖析了历史演进中的多元因素,如不同力量、观念和创新,以及历史事件和杰出领袖的影响力。书中详尽探讨了王朝的兴衰更替,展示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路径,以及技术革新对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视觉与文字的...

新余市17221219030: 我想知道中国插图艺术历史演变 -
岛急亮跃: 古人著书立说,重视图的作用.图书,在古代就是图籍与书籍的合称.“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书的一个优良传统. 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

新余市17221219030: 中国插画的发展史 -
岛急亮跃: 插画涉及的设计领域包括广告和出版媒体广告宣传爆炸的年代,无处不在的信息攻势.插画作为视觉语言在今天的读图信息时代,大展拳脚.插画具有捕捉个性和观点的力量.它比照片反映更多的内涵.它能浓缩一种...

新余市17221219030: 插画的由来? -
岛急亮跃: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

新余市17221219030: 在早期的发展阶段,插画是怎样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的 -
岛急亮跃: 早期的插画不叫插画,只能叫做插图,而且它主要出现在文字中,作为文字的示意图,是文字的附属品,而且也没有“插画家”这种称呼,只有“画匠”这种叫法 插画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古埃及,那时候后有一本书叫做“死亡之书”里面...

新余市17221219030: 中国传统插图的特点是什么? -
岛急亮跃: 旧小说有插图和绣像,是我国向来的传统. 插图都是木版画,是雕刻在木版上再印出来的,往往画得既粗俗,刻得又简陋,只有极少数的例外. 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流传下来的《卅三剑客图》,人物...

新余市17221219030: 插画的概念要具体的
岛急亮跃: 插图也称为插画,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于唐、盛于宋、元,到了明代,插图的数量十分惊人.如《西厢记》,就有不同刻本的插图十种以上.插图取材范围很宽,广泛涉及文学读物、科技读物、儿童读物等各种内容,但属于艺术范围的插图,主要是文学作品插图,这是画家在忠于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

新余市17221219030: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插画艺术? -
岛急亮跃: 插画是一种穿插在小说等文学书籍之中的画,插画之所以单独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要体现出情节的发展,又要包含画家自身的理解.最终造就了插画的独特性-----拥有一个小说作者和一个画家作者.

新余市17221219030: 现代插画艺术大致分为那两种类型 -
岛急亮跃: 1、在平面设计领域,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文学插图与商业插画. 文学插图——再现文章情节、体现文学精神的可视艺术形式. 商业插画——为企业或产品传递商品信息,集艺术与商业的一种图像表现形式. 插画作者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放弃...

新余市17221219030: 什么是插画? -
岛急亮跃: 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

新余市17221219030: 谁知道中国画的发展史?? -
岛急亮跃: 这里所指的中国画,就是卷轴画.也就是在纸或绢制成的手卷或立轴上,用毛笔和水墨或水墨淡彩画成的绘画作品.中国画发展史,在这里即卷轴画的风格演变历史.中国画自战国以来,发展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已经过约2000年的发展,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