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时间的问题

作者&投稿:朱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中国古代时间的问题~

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约为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这是上海市计量协会网站上给出的答案,应该没错!
一盏茶
说10分钟的仁兄,可能不懂茶道。哪有人饮茶像灌水一样,喝完就走的。要品,说白了就是要把儒雅与高贵发挥的淋漓尽致之后才算喝完。
所以一盏茶的时间肯定在30左右,至少也得15分钟。
一顿饭
约1小时

我国古代是用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所以“庚”每出现一次就是十天,但是并不代表夏至以后三十天才能数伏,比如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就是壬日那么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6月29日第三个庚日就是7月19日。
夏至三庚便数伏,所以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数伏了。
注:庚不是更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
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
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
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
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
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
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
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
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
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
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
,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如
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
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
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
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
,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
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
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 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
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
,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
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 雨水
二月:惊蛰 春分
三月:清明 谷雨
四月:立夏 小满
五月:芒种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七月:立秋 处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十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
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
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
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
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
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
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
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
和节气对照如下:

01.星纪:大雪 冬至
02.玄枵:小寒 大寒
03.诹訾:立春 惊蛰
04.降娄:雨水 春分
05.大梁:谷雨 清明
06.实沈:立夏 小满
07.鹑首:芒种 夏至
08.鹑火:小暑 大暑
09.鹑尾:立秋 处暑
10.寿星:白露 秋分
11.大火:寒露 霜降
12.析木:立冬 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
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
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
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吕氏春秋》都叫
日夜分。《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吕
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这
里的分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里已经明
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
同的24个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
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
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朏(fei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
鲍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
,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
晦。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
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
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前面提到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辛
丑”这一天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
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
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
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
,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
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
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
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
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
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
,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
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zheng1)月。先
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
)、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月
份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
,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六、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
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
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
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
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
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
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
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
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
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01.星纪 丑
02.玄枵 子
03.诹訾 亥
04.降娄 戌
05.大梁 酉
06.实沈 申
07.鹑首 未
08.鹑火 午
0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
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
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
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
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
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
,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
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
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
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
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协洽 未
涒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
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
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
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
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
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
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七、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
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
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
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历季节与月份的对应: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周历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季节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季节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季节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
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
》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周历和夏
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
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
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
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
可解了。同样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
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
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
人取长葛”; 《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
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
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
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
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
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
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
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


农历的大小月定月没有规律。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即29天
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小月29天,少计了
0.53059日,就得把这少计了的0.53059日加起来放在下一个月,那下个月就有了30天。即
使计了30天,但还多出了0.03059日,又得往下累加。这个数无论大月还是小月,都多出
这个数。那么一年就多出了0.36708日。三年后,就多出了1.0124日,就必须在这一个小
月上加上一天,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大月。即使加了这一日后,还有0.0124日的零头,又得
与0.53059日加起来再往后累加......如此循环不已。因此,农历的大月小月设置很难象
公历一样找到规律。

子时是现今的晚上十二点到次日早上的一点
丑时是现今的早二点到三点
寅时是现今的早三点到四点
依次类推,现在的两个小时是古代的一个时辰

时辰: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始: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终: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点2点是子时
3点4点是丑时
……
依次类推,现在的两个小时是古代的一个时辰

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古代的时间是怎么算的?
古代时间的计算:一、古代一日时间的计算 1、中国古人的每日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其中,十二时辰制应用最为广泛。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

古代人怎么计算时间?
如果你问的不是上面的意思,那么就我知道的, 有以下几种测时方法: 立杆见影法,一棍立当中,周边有刻度盘,随着日影和偏移来测时间; 更漏:有用水的,有用沙子的... 请问古代人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

十二时辰查询对照表,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是什么样的?
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他并不是**的时间名词而是一个时刻。一般是4、5、6点钟天刚亮的样子。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吃货的十二时辰...

中国古代有多少个朝代?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

中国古代的时间是怎么记的
古代中国怎样计时?中午的央视10套讲北京钟鼓楼复制的碑漏,很有意思。碑漏是计时工具,唐朝发明,元朝失传。在它计时的基础上,由钟鼓楼和更梆系统对外授时。也就是说,计时授时是政府行为,老百姓不用自己计算时间,自然有人报道,这是指城市里。农村生活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西周时代,出现了天干地支计时...

古代人怎么知道时间?
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

古代人如何形容日期和时间?
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

中国古代史的起止时间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麻烦告诉我中国古代历朝的时间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纪年时间简表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纪年时间简表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

我们怎样记录时间,中国古代怎样记录时间,古今怎样记录时间?
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关于中国古代时间的问题 -
捷狮天晴: 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关于古代时间的问题看到很多书上都会提到“子时”“三更”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而三更所指的时间段与子时相同,那么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比如... -
捷狮天晴:[答案]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我国古时候的时刻是怎么分的 -
捷狮天晴:[答案] 子:23:00-01:00 丑:01:00-03:00 寅:03:00-05:00 卯:05:00-07:00 辰:07:00-09:00 巳:0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关于古代时间的问题 -
捷狮天晴: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中国古代时间叫法像子时、卯时这些的.(要全)急哦! -
捷狮天晴:[答案] 中国古代对十二时辰(时间)的叫法 朔:初一 望: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在古代人们是怎样确定时间的 -
捷狮天晴:[答案] 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古代的时间问题 -
捷狮天晴: 说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2小时)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盏茶,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中国古代计时是怎么计时的? -
捷狮天晴: 1、十时辰制: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中国古代“时区时差”问题如何解决? -
捷狮天晴: 古代没有牵涉到时差的问题,时差问题是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达以后才出现的问题.比如当时从长安到洛阳,路上要走个几十天,有谁能够察觉到洛阳和长安有时差呢. 而各地的时间都是用日晷来计算,日影最短时就是正午,什么时辰是按本地的情况来算的,没有什么统一时间.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3033426850: 我国古代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
捷狮天晴: 以天干12 地支10 作为计算时间的方式..一个甲子60年一天12个时辰 求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