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记录时间,中国古代怎样记录时间,古今怎样记录时间?

作者&投稿:亢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怎样记录时间,中国古代怎样记录时间,古今怎样记录时间?~

中国古代时间记录方法: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制度
现代“一刻钟”时间概念的由来
编辑整理/良狮益友
一袋烟的工夫,一顿饭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长短的词句,那么在古代中国,时间到底是怎么被记录计算的呢?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

古代中国的时间制度,与对时间的认识过程和定时器的使用有关。古中国的计时单位是年、月、日、时、刻,时和刻是一日中的基本单位,时是指时辰,刻是漏壶的箭尺上的分度。古代中国早期对一日时段的划分并不统一,即使在西汉之后,仍并行着3种时制,即十时制的更点制度、十二时制及漏刻制,且各朝代的时刻划分也有所不同,其中,更点制只用在夜间的记时。下面就十二时制、漏刻制与其变迁做一探究与考证。


唐代以前,十二时制的最小单位就已经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

十二时制(唐代时辰制已经细分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
古人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天象运行的规律,观测日月的方位,了解星辰的摆阵,便可向天问时。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所谓“方位”,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天文历算学家为了研究的需要,把天穹以北极为中心划分的十二方位,分别以十二辰表示,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旋转一周,依次经过天穹上的十二个方位,因而这十二辰便成为划分一日时段的单位,以太阳所经天穹的方位来计时。

这十二辰也等同于后来浑天论者把天球沿天赤道划分的十二等分的天区,称为十二星次,其计时方式从原先称日加某方位或时加某方位(例如日加卯或时加卯),最后简称某时(卯时),这种计时方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的文献,如《周髀算经》言日加酉之时、日加卯之时;《汉书·翼奉传》言日加申,又言时加卯;而《吴越春秋》亦云“今日甲子,时加于巳”,至《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性,后来更精细的二十四方位制也用来表示时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经常使用。如《晋书·律历志》记载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乃描述月食时间在二十三点左右,且日、月所在方位相对。又如《隋书·律历志》记载北齐后主武平“六月戊申朔,太阳亏……至日食,乃于卯甲之间。”即说明日食在五至六点之间。

唐代以前使用的十二时辰或十二方位,为了记载的更详细准确,又把它划分为更细的单位,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其后又把每个1/4等分,以强弱的名称区分为3等分,因此一时辰可细分为12个分单位,其中每个分单位等于现今的10分钟。其计时的划分方法,在《晋书·律历志》景初历的记载较为详细。

例如《隋书·律历志》记载“见行历九月十六日庚子,月行在胃四度,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食十分之三半强,亏起正东”,预测月食发生时间是在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就是凌晨2点10分至20分(02:10 ~ 02:20)之间。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己未,依历月行在室七度,时加戌,月在辰太强上,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弱,亏起西北”,则预测月食发生时间是在时加戌、月在辰太强上,即晚间8点40分至50 分(20:40 ~ 20:50)之间。

漏刻制
《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这段话是描述古中国的漏刻计时制度。漏刻,是古中国的水钟,以水量的变化来计量时间,自周朝以来,历代都设有专职机构负责管理与开发,民间应用也相当普及,是古中国最重要而普遍的定时器。

漏刻的计时单位是刻,是在用竹或木制成的指示水深的箭尺上,于对应一个昼夜升降的长度内分划为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就是1刻。箭尺下端固定在浮舟上随水面升降,利用箭壶水位的等速变化,观测箭壶上箭尺显示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在形制上主要有下漏(泄水型)、浮漏(受水型)及秤漏(权衡型)。主要的发展顺序是单壶泄水型沉箭漏、单级受水型浮箭漏、二级补偿式浮箭漏、三级补偿式浮箭漏、秤漏、四级补偿式浮箭漏、以及漫流式浮箭漏。

因漏刻制早就与夜间的更点制结合,古人把漏刻分昼漏和夜漏两种。因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等,即在冬夏之间,昼夜漏都随节气的变化而有增损,所以全年不能仅以单一箭尺来测量时间。自古一般以使用41支箭或48支箭为多,而使用箭尺数目和漏刻本身的精确度与其所在的纬度有关。因此,漏刻计时制度主要在解决昼漏和夜漏刻度的分配与箭尺的更换问题。

在实用上,不同季节昼夜时刻的分界点是经过具体测量日出与日落时刻而制定的,古人定“日出前二刻半而明(旦),既没后二刻半乃昏”,以昏为入夜,旦是昼的开始。因此从昏至旦的刻数是夜漏刻数,百刻减夜漏刻数就是昼漏刻数,一般都以正午为起漏之时。例如在北纬36.5度地区,若1年用48支箭,则冬至时昼漏是四十刻。冬至之后,白昼渐长,昼夜漏都随节气变化而增损,并需每半个节气(约7.7日)换一次箭尺,直到夏至,这时昼漏是六十刻。夏至之后,白昼渐短,昼夜漏都随节气变化而损增,直到冬至。

十二时制与百刻制的配合(隋代记载,百刻制已经细分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4秒多)
漏刻也是古中国重要的天文计时仪器,因此十二时制与漏刻制的结合是必然的事。然而十二时与百刻之数并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两者的配合较为困难。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提出改革漏刻制的意见,改百刻为十二的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有实践施行者,如新莽始建国元年至地皇四年(9年~23年),实施一百二十制有15年;梁武帝天监六年至大同十年(507年~543年),实施九十六制有36年;梁武帝大同十年至陈文帝天嘉年间(544年~560年代),实施一百零八制约有20年,但是时间都不长。

实践证明改革百刻制的途径不易行得通,只能从十二时制与百刻制的调合方面寻求配合。在实用上,漏刻制度中也把每刻细分成较小的刻度,自汉代到南北朝把每刻分为十分,因此不能提供十二时制与百刻制调合的条件。

隋《大业历》(597年~618年)以来,十二时制与百刻制二者配合运用日益明显,每刻细分的数目必是12的倍数,有每刻是二十四分或六十分,其中大都采用一刻是六十分。又因隋唐漏刻发展上已使用多级补偿式浮箭漏,精度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提供一刻是六十分的客观条件。

两者配合的方法就是:“昼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昼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于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这是古法。”用法如隋《大业历》在二十四节气的日出日入时刻的记载,有卯八刻十九分和辰初刻五十分等。

今人“一刻钟”称呼的由来
到了北宋中期,一时辰已普遍划分为时初、时正两个时段,每小时得四大刻又一小刻,即《宋史·律历志》:“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六分之二则交次时。”到清初《时宪历》(1645年 ~1911年)施行后,就改百刻为九十六刻,每时辰就得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5分钟,也称“一刻钟”,沿用至今。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vCWgG-gnepPtznySWMmFg
提取码: mrju
通过童话、寓言、儿歌等内容,力图从孩子发展领域所涉及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创造力、观察力、注意力等方面为孩子将来学好语文打基础。
希望这份文件可以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目前在用的计时方法采取的是二十四小时制计时法,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几种:干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更点计时法,漏刻计时法等方法。

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扩展资料

漏刻计时法: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二十四小时制:在二十四小时之中的时间书写的格式为“小时:分钟”,或者为“小时:分钟:秒钟”。不足10的数字前面要补充一个零。这个零在小时部分并不是必须的,但却非常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体规定的计算机应用中。

在精确度高于秒的环境下,秒后可使用十进制来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跟在小数点或者点符号的后面。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一天开始于早子时,每天的最后一分钟开始于夜子时之初而结束于夜子时之末24:00。

某一天的24:00等于下一天的00:00。数字时钟显示从00:00到23:59,它从不会显示出24:00。这样,从23:59:59.999到00:00:00.000就可以精确的确定新一天的开始。但是,24:00的表示方法更能明确的确定一天的结束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小时制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几种:

  1. 干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2.十二时段计时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3.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4.漏刻计时法

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中国古代时间记录方法: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制度
现代“一刻钟”时间概念的由来
编辑整理/良狮益友
一袋烟的工夫,一顿饭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长短的词句,那么在古代中国,时间到底是怎么被记录计算的呢?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
古代中国的时间制度,与对时间的认识过程和定时器的使用有关.古中国的计时单位是年、月、日、时、刻,时和刻是一日中的基本单位,时是指时辰,刻是漏壶的箭尺上的分度.古代中国早期对一日时段的划分并不统一,即使在西汉之后,仍并行着3种时制,即十时制的更点制度、十二时制及漏刻制,且各朝代的时刻划分也有所不同,其中,更点制只用在夜间的记时.下面就十二时制、漏刻制与其变迁做一探究与考证.
唐代以前,十二时制的最小单位就已经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
十二时制(唐代时辰制已经细分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0分钟)
古人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天象运行的规律,观测日月的方位,了解星辰的摆阵,便可向天问时.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所谓“方位”,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天文历算学家为了研究的需要,把天穹以北极为中心划分的十二方位,分别以十二辰表示,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旋转一周,依次经过天穹上的十二个方位,因而这十二辰便成为划分一日时段的单位,以太阳所经天穹的方位来计时.
这十二辰也等同于后来浑天论者把天球沿天赤道划分的十二等分的天区,称为十二星次,其计时方式从原先称日加某方位或时加某方位(例如日加卯或时加卯),最后简称某时(卯时),这种计时方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的文献,如《周髀算经》言日加酉之时、日加卯之时;《汉书·翼奉传》言日加申,又言时加卯;而《吴越春秋》亦云“今日甲子,时加于巳”,至《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等十二时辰的时称.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性,后来更精细的二十四方位制也用来表示时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经常使用.如《晋书·律历志》记载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乃描述月食时间在二十三点左右,且日、月所在方位相对.又如《隋书·律历志》记载北齐后主武平“六月戊申朔,太阳亏……至日食,乃于卯甲之间.”即说明日食在五至六点之间.
唐代以前使用的十二时辰或十二方位,为了记载的更详细准确,又把它划分为更细的单位,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其后又把每个1/4等分,以强弱的名称区分为3等分,因此一时辰可细分为12个分单位,其中每个分单位等于现今的10分钟.其计时的划分方法,在《晋书·律历志》景初历的记载较为详细.
例如《隋书·律历志》记载“见行历九月十六日庚子,月行在胃四度,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食十分之三半强,亏起正东”,预测月食发生时间是在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就是凌晨2点10分至20分(02:10 ~ 02:20)之间.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己未,依历月行在室七度,时加戌,月在辰太强上,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弱,亏起西北”,则预测月食发生时间是在时加戌、月在辰太强上,即晚间8点40分至50 分(20:40 ~ 20:50)之间.
漏刻制
《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这段话是描述古中国的漏刻计时制度.漏刻,是古中国的水钟,以水量的变化来计量时间,自周朝以来,历代都设有专职机构负责管理与开发,民间应用也相当普及,是古中国最重要而普遍的定时器.
漏刻的计时单位是刻,是在用竹或木制成的指示水深的箭尺上,于对应一个昼夜升降的长度内分划为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就是1刻.箭尺下端固定在浮舟上随水面升降,利用箭壶水位的等速变化,观测箭壶上箭尺显示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在形制上主要有下漏(泄水型)、浮漏(受水型)及秤漏(权衡型).主要的发展顺序是单壶泄水型沉箭漏、单级受水型浮箭漏、二级补偿式浮箭漏、三级补偿式浮箭漏、秤漏、四级补偿式浮箭漏、以及漫流式浮箭漏.
因漏刻制早就与夜间的更点制结合,古人把漏刻分昼漏和夜漏两种.因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等,即在冬夏之间,昼夜漏都随节气的变化而有增损,所以全年不能仅以单一箭尺来测量时间.自古一般以使用41支箭或48支箭为多,而使用箭尺数目和漏刻本身的精确度与其所在的纬度有关.因此,漏刻计时制度主要在解决昼漏和夜漏刻度的分配与箭尺的更换问题.
在实用上,不同季节昼夜时刻的分界点是经过具体测量日出与日落时刻而制定的,古人定“日出前二刻半而明(旦),既没后二刻半乃昏”,以昏为入夜,旦是昼的开始.因此从昏至旦的刻数是夜漏刻数,百刻减夜漏刻数就是昼漏刻数,一般都以正午为起漏之时.例如在北纬36.5度地区,若1年用48支箭,则冬至时昼漏是四十刻.冬至之后,白昼渐长,昼夜漏都随节气变化而增损,并需每半个节气(约7.7日)换一次箭尺,直到夏至,这时昼漏是六十刻.夏至之后,白昼渐短,昼夜漏都随节气变化而损增,直到冬至.
十二时制与百刻制的配合(隋代记载,百刻制已经细分精确到相当于今天的14秒多)
漏刻也是古中国重要的天文计时仪器,因此十二时制与漏刻制的结合是必然的事.然而十二时与百刻之数并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两者的配合较为困难.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提出改革漏刻制的意见,改百刻为十二的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有实践施行者,如新莽始建国元年至地皇四年(9年~23年),实施一百二十制有15年;梁武帝天监六年至大同十年(507年~543年),实施九十六制有36年;梁武帝大同十年至陈文帝天嘉年间(544年~560年代),实施一百零八制约有20年,但是时间都不长.
实践证明改革百刻制的途径不易行得通,只能从十二时制与百刻制的调合方面寻求配合.在实用上,漏刻制度中也把每刻细分成较小的刻度,自汉代到南北朝把每刻分为十分,因此不能提供十二时制与百刻制调合的条件.
隋《大业历》(597年~618年)以来,十二时制与百刻制二者配合运用日益明显,每刻细分的数目必是12的倍数,有每刻是二十四分或六十分,其中大都采用一刻是六十分.又因隋唐漏刻发展上已使用多级补偿式浮箭漏,精度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提供一刻是六十分的客观条件.
两者配合的方法就是:“昼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昼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于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这是古法.”用法如隋《大业历》在二十四节气的日出日入时刻的记载,有卯八刻十九分和辰初刻五十分等.
今人“一刻钟”称呼的由来
到了北宋中期,一时辰已普遍划分为时初、时正两个时段,每小时得四大刻又一小刻,即《宋史·律历志》:“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六分之二则交次时.”到清初《时宪历》(1645年 ~1911年)施行后,就改百刻为九十六刻,每时辰就得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5分钟,也称“一刻钟”,沿用至今.

  记录时间?说的是历法吗?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为人们为了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在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最初是因为农业的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根据自然变换的规律,制定了时间上最早的方法,即太阴历。苏美尔人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4天。公元前2000左右,古埃及人根据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出了太阳历,这是公历最早的源头。中国的历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历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兰历即为阴历的一种;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单位)尚有:节气 、世纪 和年代 。

  中国古代通用的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历。根据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帝尧时代有粗疏历法的传说,可能还稍有根据证明。夏代历法的基本轮廓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之外,每月均以某些显著星象的昏、旦中天,晨见、夕伏来表示节候。夏代已经有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复始地记日,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环使用。
  周代在继承和发展商代观象授时成果的基础上,将制订历法的工作推进了一步。周代(大允是春秋中叶,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节气的方法,这样再加上推算,就可以将回归年的长度定得更准确了。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法——四分历。在欧洲,罗马人在公元前43年采用的儒略历中,也用365日这个数据,但比我国晚了大约500年左右。四分历问世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代编历家屡有改革,遂使中国古代历法不断完善,内容亦日趋丰富起来。(如汉代《太初历》、南北朝祖冲之《大明历》、唐《大衍历》、元《授时历》)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历法,莫过于北宋时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气历。我国历代颁发的历法,均将十二个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天文学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做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它为《十二气历》《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它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可惜,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发实行。可惜了,航海……残念……
  1911年开辛亥革命后,规定从1912年1月1日起实行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规定实行公元纪年。

  具体一天内的时间划分:现在的24小时X60分钟不用说了吧。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时辰以地支记录,即子丑寅卯……每时辰对应2小时。
  一刻约15分钟。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古代有沙漏、日晷


我对时间管理的认识
而在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在如此环境中我们不得不去学会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否则只会在这个社会中所掩埋,淘汰。这也凸显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在学习当中,在周末时光,几乎每个人都要出去上补习班,...

台历、挂历的设计教案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提问: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

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是怎样的?为什么印度人会有这样的时间观念?
就可能秋天没有好的收成,来年就会挨饿,这样能不注重时间观念吗。印度教时间观念影响到了教徒人世间的时间观念,印度教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长的宗教时间观念,这与中国人注重历史时间的观念不同。中国人记录历史,印度人记录宗教。在印度人眼中,人的一生时间只不过是一个“神年”的1\/4左右,也即一个神年...

Oracle中的时间间隔型数据掌握方法
下面的例子表示3天12个小时30分钟6.7秒:INTERVAL '3 12:30:06.7' DAY TO SECOND(1)时间间隔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它们可以从各种TIMESTAMP数据类型中加上或者减去,从而得到一个新的TIMESTAMP数据类型。它们之间也可以做加减运算得到新的时间间隔。列表A说明了怎样创建一个表格来记录一个事件的...

怎样制作考勤表
考勤表制作表格的方法如下。1、点击电脑桌面上的excel表格。2、在第一行输入考勤表的表头内容。3、在第二行输入考勤的具体的内容:姓名,迟到、请假、旷工和核对签字。4、用鼠标选中需要调节行高的区域。5、右击鼠标,找到行高。6、输入合适的行高,然后点击确定。7、对表格加上框线。8、把表头文字进行...

有哪些工作经验小技巧会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1. 学会时间管理的基本技巧,对工作进行优先级排序和分类,列出重点工作,优先完成。2.持续学习一些办公软件的快捷键技巧,用最短时间完成相关操作,可以打印出来放手边备查。3. 及时将重要工作,记录在记事本上或电脑专门的文档上,避免遗忘。4. 工作注意打提前量,善于制定制定好工作计划,通过计划有序...

你的暑假生活是什么样的?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学生们放假的日子。身为一名即将上大三的一名大学生,对于这段漫长的假期,必须要认真对待。大学生如何度过暑期?以下是我为大家讲一讲我的暑假生活是怎样的?一、我的暑假生活和暑假生活的意义 1、做兼职,赚外快。做兼职,是一项很好的方式。我在这个假期做的兼职就是在一个...

苹果手机怎样查看通话记录的时间百度 经验
如您是联通用户,需查询通话详单,可通过服务密码加验证码登录中国联通APP的方式进行查询的,目前只能查近六个月的,您可登录中国联通APP后,首页点击“服务”>“查询”>“基础业务查询”>“通话详单”,即可查询6个月内的通话详单明细,包含通话时间,时长等。温馨提示:以上路径以查询页面实际显示...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比如,人民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时间轴,记录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记,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五、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通过历史地图构建历史时空。比如,用历史地图显示秦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疆域。用历史地图和动态的箭头展示柏拉图游历的路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具体的空间位置...

农历怎么写?
至于怎样的殊途同归,我下面解释。我是从中英文翻译和中西方历法的制定这两个的角度来回答。我的回答为原创,并非粘贴。 年的概念,就是把春夏秋冬一个轮回计算为一年。算出365天为一年,农耕文明使得人们需要一个方法计算耕种时间,于是就有了诉求,古代科学家们就通过计算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各国殊途同归。举例: ...

盂县19412316461: 古今中外人类如何记载时间 -
苍章爱普: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

盂县19412316461: 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
苍章爱普: 古代计时制度 中国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上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入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把一天分为两部分,这是天然的不等时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对白昼各个...

盂县19412316461: 一寸光阴一寸金日晷 我国古代是怎样计量时间的 -
苍章爱普: 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漏刻 )和(日晷 ).漏刻是我国最古老的测时设备.漏,是漏水的壶,借助水漏出的多少来计量时间的流逝,是守时设备;刻,是带有刻度的标尺,用来标明漏水所反映的具体时间,是报时设备.将漏和刻结合...

盂县19412316461: 古代人怎么计时的? -
苍章爱普: 古人的计时方法一般如下1.太阳、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们仰望天空来判断时间.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古巴比伦人把一天分成24个部分,也就是24小时. 2.日晷 人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树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从一边移...

盂县19412316461: 中国公元前的时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中国古代是怎么记录时间年代的 -
苍章爱普:[答案] 古代年份记录主要是依靠皇帝的年号.新的皇帝上任就会重新计年.比较容易弄混.还有就是根据史料推算,(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所以公元前后是现代人根据欧洲算法,从西周开始计算的.

盂县19412316461: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利用什么来记录时间的 -
苍章爱普: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见图)、机械计时器等.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

盂县19412316461: 古代人如何记录时间、怎么表达时间 -
苍章爱普:[答案]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

盂县19412316461: 中国古代怎么记载年份现在用的都了公历,在古代是用干支来表示是哪一年,但是干支为60象.也就是说60年轮回一次,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公元前多少年,... -
苍章爱普:[答案]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

盂县19412316461: 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如亥时三刻是几点`````` -
苍章爱普: 你好!看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的长短吧 打字不易,采纳哦!

盂县19412316461: 古代测量时间的方法,要有简介 -
苍章爱普: 1、漏壶、漏刻 一只装满水的陶壶,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时间,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时间越长.公元前1千多年,古埃及人就会用漏水的容器计量时间. 中国古代则用漏刻来测量时间,漏刻是由漏壶箭刻组成,漏壶里头盛水,箭刻上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