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淡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哪里~

出自《礼记》。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着 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 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然后反过来总结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拓展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记

  《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
  致知:致:求得;知:知识。即“获得知识”之意。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治国:管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乱(实现祖国统一)。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出自《大学》开篇,儒学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寓意。?
致知:致:求得;知:知识.即“获得知识”之意,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端正心思,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正心诚意,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儒家认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各自的含义...
"格物":把“物”字与“格”字联合在一起,凑成一个名词,叫做“格物”,并非完全 是指格去心中的物欲才叫做“格物”。换言之,“致知格物”的道理,只要在孔子的孙子、曾子的门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中,就有明显的解释,如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上联怎么对_百度...
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
我们由于业力所系,被无始无明包裹,使得心之灵种不能再与身外之物交流感应,何谈世界万物。有时甚至连自己身上长的东西都不能交流沟通,比如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乱吃乱说。所以平天下从格物始,格物从吃饭说话始。心和物本是一,不是二。正因为此,才有了“一个人可以使天下太平”的可能性。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意思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

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_百度...
《大学》所谓的“三纲要八条目”,这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便是“八条目”中的内容,朱子将其当作一个人为因素学为人的压根途径。这一套路径的主要逻辑性就取决于,一个人前提是要获取知识的,学习知识便是一个“格物”的全过程,所说的“格物”,朱熹《大学章句集注》云:“格,至也。物,...

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神中 诚意、正心、修养、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治国:管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乱(实现祖国统一)。

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
八目以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方法,是内圣的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外在事功,是外王的成就!虽说朱熹“即物穷理”的解释未必正确。但以大学原文“知至而后意诚”的逻辑顺序来评判,”王阳明“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是一而二,二二一,没有分别”的主张也存在偏颇之处。现今普遍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什么意思 我来答 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捐精」的筛选条件是什么?

银州区18622919374: 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
钱青海康:[答案]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

银州区18622919374: 如何理解"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 -
钱青海康:[答案]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 简单的解释一下吧,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真相;致知,就是得到知识;诚意,就是意念诚;正心,就是心思正;修身,就是修行自身素质;齐家,就是治理好家里,齐,就是整...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钱青海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主要释义如下: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本人愚笨 -
钱青海康:[答案]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这八个条目,《大学》中提出的八个条目,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
钱青海康:[答案] 简单地说: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 -
钱青海康:[答案] 《礼记·大学》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银州区18622919374: 各位老师:您好,请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释和之间的联系?谢谢: -
钱青海康: 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符合“理”的要求,对治家,能够使家庭和睦,大到治国,平天下. 总之,这是儒家给每个人立的规矩. 修己安人,可以顾名思义.修己,是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止得体;安人,使别人能够安心和睦相处,讲求和谐.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
钱青海康: 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 节选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钱青海康: 出自《大学》开篇,儒学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

银州区18622919374: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钱青海康:[答案] 《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